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流行音乐的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流行音乐的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于现在的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我是这样看的:
互联网兴起以后,音乐发行的门槛降低,这样很多不同风格的,质量参差不齐的音乐蜂拥而至,老百姓试听音乐也有了更大的选择性,从而让那些没有经济条件而写的好,唱得好有真本事的音乐人和歌手浮出水面,这样就打破了以往唱片市场的垄断性,也打破了过去靠唱一首歌活一辈子的歌手梦想。当然这些新出来的优秀歌手和音乐人也受到了传统媒体和传统歌手的攻击,称之为“网络歌手”,试问,现在哪个歌手的歌曲发行不是通过互联网发布呢?
作为音乐人,我是这样看的,新媒体互联网的兴起,这是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音乐市场公平竞争的一个象征,从而促进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总而言之,百姓喜欢的音乐,那就是好音乐!期待归还音乐市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期待音乐市场下一个“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视频加载中...
流行音乐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在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等大众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歌曲风格多样、形态丰富、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等。
有人把流行音乐的概念定义为“商品音乐”,说它是指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它的商业性娱乐消遣属性很强。因此它的市场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
我的理解是,持流行音乐是“一种风格”的观点,是想把流行音乐与流行歌曲以及通俗唱法区分。这种观点认为,流行音乐是一回事;流行歌曲和通俗唱法又是一回事,流行歌曲和通俗唱法仅是流行音乐的一部分。
还有人认为流行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风格,而且还是一种趋势,一种社会现象。这种观点认为只要能流行的歌曲,不管是“民族”的,还是“通俗”的,它们都是流行音乐。
比如像《歌唱祖国》《洪湖水浪打浪》《我的祖国》《南泥湾》等老歌,又比如当下像《鸿雁》《青花瓷》《卷珠帘》《因为爱情》《春天里》等新歌,都广泛地流传于群众之中。我们很难判断这些歌当初问世时,是否以盈利为主要创作目的;也无法判断这些歌的市场性是主要的,还是艺术形式主要的。
我最早接触到的流行音乐,实际上就是流行歌曲,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末,听到的是邓丽君演唱的那一批民间小调式的歌曲,如《小城故事》《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甜蜜蜜》等。虽然感到耳目一新,但由于我当时正沉迷于“意大利唱法”的学习过程中,竟觉的这类的歌曲结构太短小、内容太通俗,有点排斥的心态。
不久,我又听到了一张齐豫演唱歌曲的黑胶木唱片,其中有三毛作词的《橄榄树》,一开始只是觉得歌词写得特别好,结果在听了两三遍之后,后来发现从歌曲的结构到旋律的独特都颇具“艺术性”。从此,我对流行音乐刮目相看。再反过来重听邓丽君的演唱,就感觉她的歌曲并不完全是“商品音乐”,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哲理。
古典音乐大量作品几百年流传不衰并不断积累,犹如陈年佳酿,不但带给人极丰富的美感享受,也因为其蕴含的深刻内涵而给人巨大的精神抚慰,是人性内心深处语言无法触及的最美妙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宣泄。丰富的曲库犹如巨大的宝藏足以让人不厌其烦地不断发掘反复品味。
而一般流行小曲犹如糖水饮料,容易上口容易品味,故更容易为大众接受。但毕竟这些曲子比较简单,内涵不够丰富丰满,所以一般经不起长时间反复咀嚼品味; 或是流于表面感官刺激或煽情,不能直入人心,故容易时过境迁被大多数人所遗忘。二者之间关系也类似于文学名著与通俗文学之间的关系。
听古典音乐的人不是歧视听流行音乐的人,而是因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因为真正体验到了古典音乐的美妙感觉和意境,所以对相对简单化直白化通俗化的流行曲不是那么感兴趣。犹如喜欢品酒的人对味道简单的饮料不以为然一样。
当然流行音乐也有其存在的巨大意义。一方面可以起到音乐多元化、为大众提供快餐式的音乐享受,同时没准有些东西也可以经过历史的检验汇入人类音乐的宝库长远流传下去。
装逼呗,特别是钢琴系。几个老不死的老顽固,自己落后的审美守着几百年前当时的流行乐不放,自己听不懂当代流行钢琴就各种阻挠学生们弹奏。说什么会让你倒退啊,会让你弹野了啊。我告诉你们所谓古典乐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主流流行乐。很多又过时又难听的古典乐就在坑害当代少年儿童的音乐细胞。这些难听的曲子集中在各个版本的考级书里。
其实愿意让孩子学习钢琴等古典乐的家长一定是听了当代流行钢琴如老一点的《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集》《班得瑞曲集》现在比较流行的符合21世纪审美的由宫崎骏电影插曲带火的《久石让作品改编钢琴曲集》再不行还有国产的《石进抒情钢琴曲集》也是很好的音乐等等才决定让孩子学习这些乐器的。
然而一学钢琴就知道了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个样子。学钢琴的孩子很快就会进入考级阶段,然而考级曲由一大批1为了难而难的《技术性练习曲》2过时的不能再过时听众听了一脸懵逼的中世纪《复调乐曲》3孩子们除了三级内能勉强达标之后级别都是凑合坑巴弹完的《大型乐曲》(奏鸣曲快板乐章)4孩子们很难弹出应有乐感的《小型乐曲》。
由于大多数家长学开钢琴就想和万恶的朋友圈的亲朋好友们比,导致根本不管孩子弹的有没有音乐性也不管孩子的实际能力,就让孩子每年必须过级。结果你们可以去看看大多数考级的孩子,弹完整无误的就没几个,一群群的弹的乱七八糟,瞎弹完完任务一样的糊弄完下台出门。就这家长还过来问够不够优秀通过?其实你连普通通过都算不上。
其实大多数孩子的真实水平,是长期在三级左右徘徊的,以他们的能力根本不具备弹高级乐曲的资格。这样为了领证的乱弹直接毁了孩子的音乐感与对音乐的热爱。脑子够用稍微听话的孩子还好一些容易完成任务,然而很多孩子小学时自觉性与智力并没有激发,也就是说这些小孩小学阶段很长时间会比较跟不上,然而钢琴又是一板一眼的很精细,这些孩子就会被所谓的古典乐“绑架”。导致他们长大后再也不想学乐器。最根本是他弹的曲子完全和他没有共鸣,曲调难听技术又特别费事。而且一级比一级为了难而难。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放着当代流行的好听的一弹就自己也喜欢听众也有共鸣的曲子不弹,非要舍近求远的弹那些过时难听费了半天劲弹完听众听了一脸懵逼的老古董乐曲有什么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流行音乐的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流行音乐的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