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复乐段流行音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复乐段流行音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蒙古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烂。而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
2.蒙古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美学的感悟。它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特点,并与蒙古语言和文学等息息相关。可以说,蒙古长调演唱艺术是代表蒙古歌唱艺术最高成就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蒙古歌唱家代代相传,口承心授,使长调成为具有成熟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和世界上任何民族歌唱艺术不同的结构和要素。
3.长调的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曲式结构以上、下句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也有复乐段乃至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以非方整性结构居多。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诺古拉)点缀旋律。除独唱外,还有齐唱、对唱、伴唱,乃至“潮尔”合唱等演唱形式。
《长江之歌》
如《长江之歌》(胡宏伟词,王世光曲)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啊长江!
A段是复乐段结构;B段是A段的派生性对比,旋律在低音区逐渐上行,通过节奏变化推向高潮;第三部分A'段是稍加变化的再现,结尾处扩充了四小节,这样结束更为完满。
《唱支山歌给党听》
又如《唱支山歌给党听》(焦萍词,朱践耳曲):
A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此母亲;B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含恨泪淋淋。
歌曲采用了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段旋律采用了宫调式(大调式),突出了明郎的色彩。B段与A段是并置式的对比,出现了全新的音调,在深沉的羽调式(小调式)上用特强音和切分节奏加强力度,使A、B段构成强烈的对比。再现段A'是变化重复(同头换尾),这是由于歌曲终止的需要。
《远航》
男声独唱《远航》(陈徐词,践耳曲)是一首很有艺术魅力的歌曲,也采用了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A迎着朝阳,乘风破浪,我驾驶着巨轮出海去远航。B我们来到远方的生活经验港,亲密的朋友欢聚一堂。
中部B段与A段主要通过改变节拍、变化节奏及速度形成对比,在歌词与曲调的结合上也有很大不同,A段以“一词多腔”为主,B段则基本上是“一词一腔”。A'的再现是结尾稍加变化的重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复乐段流行音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复乐段流行音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