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流行音乐本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流行音乐本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开头,用高音演奏出来的旋律像不像高尚的理想?结尾时用低音演奏的旋律像不像人的本能?结尾低音旋律大声地重复开头的高音旋律,像不像本能对理想的压迫或者本能奋起对理想的追求?只有高音、或只有低音,那不叫音乐。同样只有本能、没有理想,或只有理想、没有本能,也不能叫生命。高音与低音搭配才能成为旋律。但怎么搭配能更好听,存乎一心,没有定法。在此我们只能说怎样的搭配不能成为好旋律,而无法给出怎样搭配才是好旋律的方法。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你把《天鹅湖》听到从其任何一段旋律开始听马上就知道下一个旋转是什么的时候,《天鹅湖》就对你没有吸引力了。于是其他你不熟悉的曲子变得更好听一些了。当所有曲子都能倒背如流的时候,你肯定就能、也必须自己创造出新的旋律来了。
这与人生(生命)多么相像啊!至此您还认为“音乐的本质存在意义是什么?”这种问法有意义吗?非要一个答案的话,只能是:音乐的本质意义是:生生。这等于什么都没说。所以赶快再听一遍《天鹅湖》,自己慢慢品吧,这就是意义。
回答问题前,我们先说说音乐是怎么产生的?首先音乐是来自大自然的,冬天北风呼啸,肃杀,飘雪,春天春雷阵阵,啾啾鸟鸣,大雁归来,万物复苏,夏天溪水潺潺,蛙鸣连绵,秋天蝉鸣,秋风落叶,这些自然界的声音,用宫商角徵羽五音来呈现,就成了音乐,这音乐中有自然的声音,也有人的喜怒哀乐的情绪,也是抒发人的情怀的方式。在音乐面前,人类的情感是平等的,中国古人用礼乐治国。
音乐的意义在于让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和自然万物更加和谐。
音乐之美应该是来源于由进化导致的、我们在追求自身复杂性和低熵时产生的美感。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智商比较高,或者说能够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的这种能力对传递自己的基因是有利的,因此我们最终进化出了对智慧的追求,以及在学到知识时会自动产生愉悦感的天性。
音乐之美跟“智慧”这种东西的某些属性是一样的:有序,复杂,低熵。如果大脑简单地进化成把所有有序复杂和低熵的东西都定义成是很美的东西,那么我们就会像欣赏智慧一样欣赏音乐。听音乐的感觉就好象是一个笨拙的人在脑海中跟随着一个熟练的舞者翩翩起舞一样,不由自主地就想跟随和重复音乐里面的节拍,有序和低熵的美感油然而生。
可以熟练地翩翩起舞的这种能力不知道将来会不会用到,但总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具有的能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到了,因此它就是一个很美好的东西。当然一首曲子一下子听太多遍了听腻了,就会像学不到新东西了一样,美感跟着就消失了。你就要去买新的专辑。
至于音乐和情绪的关系:
从本质来说,音乐应该是一些不同响度,频率和音色的声音的排列组合,说到底就是空气或者琴弦的振动。这种声音的排列组合被音乐家们设计成容易触发大脑负责不同情绪的各个区域的活动,以促使我们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感觉。
音乐的有序,复杂和低熵跟人脑也有很多的共同点。如果和大脑有同样属性的音乐可以引起大脑的共鸣的话,那么特定的音乐就会在负责悲伤的大脑区域引发悲伤的感觉,在负责悲壮的区域引发悲壮的感觉,在负责记忆存储的区域引发你一大堆的回忆。这种刺激如果加上有意义的歌词就会更加容易,一个六岁的小孩可以听梁静茹的“可惜不是你”听得津津有味,不过估计就不会像在座的各位情感丰富的80,90后那样有那么多可惜不是你的感触了。我们听歌可以听得津津有味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听歌可以听到哭的能力就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人生体验作为基础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流行音乐本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流行音乐本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