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流行音乐动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流行音乐动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辞典的解释是:音乐结构的最小单位,由具有特性的音调及至少含有一个重音的节奏型构成。是乐思发展的素材。
相关词条:主导动机
音乐术语。为德国音乐评论家乌尔索根(Hans Paul von Wolzogen,1848-1938)所创用。指大型音乐作品(主要是歌剧)中,用以象征某一特定人物、境界、事物或概念等的动机或主题。每当这一人物(或境界等)再出现时,其主导动机亦反复出现,有时其节奏和音程略有变动,例如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中“罗恩格林”主导动机。
1、组织方式不同
1)古典音乐的组织讲究音乐的逻辑性,动机的统一性,音乐发展的连贯合理性等,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中的每个音符就像宇宙中的星球,合理存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绝大多数伟大的古典音乐都有较长的篇幅,表达完整复杂的乐思。
2)流行音乐没法像交响乐一样,用很严谨的方式组织起很长的篇幅,即使是比较复杂的爵士乐也难与交响乐媲美。流行音乐的组织只有一些比较简单的逻辑,更多讲究的是感性的东西。总而言之,流行音乐是较感性、缺乏理性思维的音乐。
2、流行时间不同
1)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2)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3、风格上
1)古典音乐绝大部分是由某个作曲家单独完成,所以多表现作者心里的特有感受,所以对于普通听众来说较难理解。
2)而由民间音乐或群众传颂的音乐流行正是因为它们代表更多人的思想——这也是古典与流行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
4、节奏上
1)古典音乐具有优美或者奇特的旋律,具有崇高的情感力量或者神秘情感的隐藏能力,带来愉悦或者引发思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
2)流行音乐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
动机是音乐中可以被称为[材料]的一切不可分解元素,分解后便丧失其根本有效的音乐内容,而在人脑中被辨别为完全不相关的[格式塔]。 主题是音乐中的中心乐思(一部作品中可能存在多个),从主题的角度,音乐内容可以看成:微观上对主题的构建;宏观上对主题的解释、拓展与合并。
这个属于曲式学中的内容。
乐汇是音作品中最小的单位(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汇),与乐节、乐句、乐段等结构词相对应。
同时,又把在音乐中起“乐思的胚芽”作用的或通畅所说的“音乐发展的种子”的那些特殊的乐汇称作“动机”(母题)。
前者是结构用语,后者作为功能用语,就像乐段和主题的关系一样。
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在这时期,音乐的特点是逐渐变化的。早期文艺复兴音乐作品主要是对第三间隔的依靠作为和音。从12世纪开始的复调音乐在整个14世纪变得更为细致而不依靠声音的表述。15世纪初的音乐趋向简单,声音致力于平滑。到16世纪开始转向古典流派。
14世纪,欧洲中世纪的封建主义制度和理想开始衰退,骑士制度、神圣罗马帝国和教皇统治的普遍的权威走向衰落。
哥特式大教堂建筑艺术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经院哲学受到蔑视。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中心从封建贵族的城堡和采邑转向城市。
城市中手工业生产获得发展,商业贸易日趋发达。中世纪后期的半停滞的、地方化的、非赢利性的经济,逐渐过渡到充满活力的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西方历史上一个新的文明时期开始了。它被称做文艺复兴,约从1300年持续到1650年。
文艺复兴的一些音乐理论家则借助古代的音乐理论来支持自己的一些新的音乐理论观点。瑞士理论冢海因里希·格拉瑞安(HeinrichGlarean,1488-1563)在他的《十二调式》(1547)中,在中世纪8种调式基础上又增加了4种新调式——结束音在A上的爱奥利亚(aeolian)和副爱奥利亚(hypoaeolian),结束音在C上的伊奥尼亚(lonian)和副伊奥尼亚(hypoionian),从而以12种调式取代了传统的八调式系统。他自称已重新建立了阿里斯多塞诺斯的调式体系。
意大利作曲家、理论家维森蒂诺则更为激进。他在《现代实践中的古代音乐体系》(1555)中试图证实,“不仅古代的自然音体系应该存在,而且古代的半音和等音也同样是合理有效的,并阐述在当代复调音乐中如何应用它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流行音乐动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流行音乐动机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