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流行音乐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流行音乐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Rain的自传
这是1
现在想起自己已经是一名歌手,就感到万分惊奇。偶尔整理CD时若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唱片,也会暗自得意一番。就像我当年为实现自己做歌手的梦想而沉浸在“徐太志和孩子们”的歌里一样,现在的某个角落里,一定有与我一样的孩子们正在听着我的歌,模仿着我的舞蹈,想到这些,一股幸福的暖流就流遍了我的全身。
四岁那年,爸爸妈妈工作回来后,突然发现我失踪了,于是他们报案,还发动了亲戚朋友帮忙找孩子。结果还是没找到,26小时后,家里来了电话,警察在江华岛发现了我。当时,我在家门口玩耍时,看到停在门口的汽车很好奇,于是在没告诉小朋友的情况下跟一位大嫂一起上了去江华岛的车。
我生活在弘益大学附近,妈妈在2000年的时候去世,现在同爸爸和妹妹生活在一起。比我小三岁的妹妹和我一样,话很少,性格内向,一整天我们彼此只有两三句话,这种性格一直保持到我长大以后。现在想要让我与某人亲近起来,同样需要很长时间,但假如彼此熟悉之后,我又会被自己的滔滔不绝而吓倒。
小学时,我对学习没什么太大的兴趣,也不觉得有什么学习的天赋,只是在一整天的无言中默默度过。这样以来,自然就不会有喜欢我的女孩子,记得那时我除了个子高这点优势外,很少有同学会注意到我。可是,一直很安静的我终于有一天做出了让所有人都非常吃惊的事情。
记得那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的一次野外郊游的大型表演,眼看就要到我们班表演了,却没有任何人愿意提身而出,我当时心里一急,就提出上台试试看的要求,但同学们反映不太好,“为什么让他去?他怎么可以?”的声音此起彼伏,这让我心里陡然产生一股傲气。不久,该我上场了,我慢慢走上舞台,音乐响起,台下一片寂静,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成功。于是疯狂地在台上跳起了曾经在电影,电视,还有街头看到过的舞蹈。表演结束后,台下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瞬间,我的心中涌出一阵莫名的感动,脑海里快速闪过一个念头:没错,就是舞蹈。
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托尔斯泰传
罗曼·罗兰(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其民主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及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罗曼·罗兰世界观和创作中突出的优点。
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
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
其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流行音乐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流行音乐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