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流行音乐的结构分析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流行音乐的结构分析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曲式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总的分析原则:当我们分析音乐作品时,首先要从材料、和声、调式调性、终止式、内部结构及乐思陈述方式等方面入手,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把握作品主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呈示及展开音乐主题,这些手法与所要表达的内容又如何互相契合,进而明确曲式结构划分的主要依据;其次,通过对同一类型不同作品的分析,找出异同点,明确各级曲式结构的主要特征,掌握曲式结构的变化规律、作品的体裁和风格特征。
(2)背景分析:可以从人文背景入手,了解作曲家的创作动机与风格;可以从技术背景入手,了解特定历史时期共性化音乐风格,了解作曲家个性化创作特点,这些风格和特点可能通过旋律、和声语汇、曲式特征、音乐形态等方式表现出来。
背景分析有助于从文化和技法风格等不同角度认识作品。(3)分析思路:与音乐创作由局部到整体相反,曲式分析应该由总体到局部,对较复杂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时,这一点更加重要。
最普遍被大众接受的流行音乐格式大致是主歌,副歌和中段三位一体的结构。
指的是ABABCBB,实际上是这样进行的:前奏/主歌 1/副歌 1/主歌 2/副歌 2/中段/副歌 3/副歌结束。
在现代音乐制作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的时候,这种经典的结构逐渐演变成只包含主歌,副歌,以改变其中一些部分的音色来突出不同的方式。
换句话说,现在变化更多的是音色,而不是乐段编写。尤其是滤波器的使用,让重复变得不再那么枯燥了。经典的结构经典的流行音乐结构也有很多的变形。
另一种结构是ABCABCBC,包含了主歌 1/桥段 1/副歌 1/主歌 2/桥段 2/副歌 2/乐器伴奏/副歌 3。
还有一些经典的歌曲有完全不同的结构,比如《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的结构就是AABA:主歌 1/主歌 2/桥段/主歌 1。
一般流行歌曲的结构是以主歌,副歌,过渡句,流行句,桥段等组成。
主歌是一般歌曲中高潮(副歌)之前的部分,这一部分不像副歌那样拥有可以代表整首歌曲的高潮,而主歌的作用是将旋律慢慢推上高潮的同时,将歌曲所表达的故事背景表述清楚。 主歌一般在歌曲中间的间奏之后还会重复一遍,而这一遍的歌词往往和第一遍不同,为的是延续剧情发展或者深入情感刻画。
副歌就是指那内容区别于主歌,发展与概括性比较强的且在节奏情感曲调上与主歌形成对比的那一段。在很多歌曲中,副歌部分经常作一个感情的升华,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处。抒情的成分居多,概括性很强。
过渡句是套用主歌或副歌其中的某段旋律,甚至套用前奏的旋律亦可。最考功夫的是一段音乐过渡与前奏,主歌和副歌的旋律既不近似,而且又要不离题。
因为副歌有重复,对比两大功能,副歌就成为流行歌曲必不可少而普遍采用的曲式结构。这就是A-B的基本曲式形式结构,大部分歌曲的流行句式,记忆点都设置在副歌部分。
在整首歌终结之前,大多有一段作完结的纯音乐。比如将歌的 最後一句重复一次,或重复多次并且渐渐降低声量至完全没有声音而作完结,就是一些经常听见的 Ending 表现方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流行音乐的结构分析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流行音乐的结构分析方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