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锣鼓经」是指京剧打击乐各种不同型式打法的通称,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
为了让各个演奏者在正确的时候打击正确的乐器,并让演员清楚知道什么时候一定有什么样的锣鼓,于是把每一种打法都取一个名字,例如【四击头】、【慢长锤】、【急急风】等,而且每一种锣鼓经都有特定的念法及记谱法,例如「台」代表小锣。
持锣平胸定高低,轻握槌杆置锣外,架势勿僵取自然,背起掌落别画圈。敲锣臂带掌屈力,切不可:端肩、挑腕、用时揣。铬钹:中指与食指并力勾抓住带有铬钹布的钹扣,再与拇指对捏,两手皆同。然后屈肘胸前。敲打时,小臂放松,靠小臂带动手腕的臂屈和掌屈力量,钹边严对钹边,击后富有弹力地分开。
京剧锣鼓口诀鼓演奏口诀:
拇、食、中指捏楗子,自然屈肘搁于膝,起落鼓心一条线,音量音色求统一。板:左手拇指挑起板绳的同时,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与拇指对捏后扇板木,掌心要空。持板后圆臂展向胸前。敲击时以小臂旋转为主力带动腕力。
应该是于会咏,现在的年轻人肯定不知道他是谁,笔者记得于会咏在七十年代还担任过中国文化部部长。文革时期八个革命样板戏有几个出于于会咏之手不太清楚,但是智取威虎山是肯定的。于会泳在上海解放后1949年9月被部队送往上海音乐学院培养进修,由于他擅长作词,填词和作曲,受到了当时音乐学院领导们的关注,一年以后,他被上海音乐学院留用当了作曲系老师,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这段时间,于会咏曾经出版过一些有关我国民族音乐的专业书籍和歌曲,1963年,中国文化部下文要求各地文艺单位编演现代题材的京剧参加全国文艺戏剧汇演。现在回顾当年时间背景应该是江青已经开始慢慢渗入和插手国家文化部了。
1964年6月到7月这一个月中,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规模空前,有改编后革命京剧现代戏(红灯记)主要领衔下,全国各地有几十个剧目参加了这次汇演,这次汇演受到了党中央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在演出历时长达37天期间当时在北京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几乎都观看了整个汇报演出。现在看来(红灯记)的改编和于会咏可能有一定关系,上海沪剧(芦荡火种)也就是后来改编为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的(沙家浜),在这部改编剧过程中,于会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于会泳还在上海戏剧刊物上发表了长篇文章关于现代京剧戏音乐方面的一些想法。因于会咏的的确确对戏曲包括京剧音乐方面在行懂行,上海市文化局将于会泳借调到上海京剧院从事《海港》的音乐设计工作,后来海港改编成功,毛主席在江青和其它领导人陪同下公开前往剧场观看,笔者对此印象深刻!应该是文革开始后的第三,第四年。毛主席第一次在北京看现代戏红灯记据说是内部观摩,对此笔者只是听说。
具体什么时间于会咏被江青看中笔者不想多说了,大概简单叙说历史这一过程吧。
由于于会咏在发表对京剧改编的文章后使得他引起了文化部门上层的注意,根据后来解密信息透露,是江青委派张春桥去和于会咏会面,也就是这一次会见后,张春桥向江青引荐了于会咏,具体时间笔者不想花时间去查,但是知道江青在会见于会咏不久就把他调往(智取威虎山)剧组,让他负责对全剧音乐唱腔的设计和改革。当年剧组施正泉先生曾经和我说过一些内幕情况。
1968年某月,于会泳带着他精心设计的唱腔和无数个熬夜心血培灌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前往北京公演,演出得到了空前的成功。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于会咏这台精细精心改编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被选为首场革命现代样板戏在京西宾馆礼堂进行演出。于会泳在京剧方面确实是一个内行,把老的京剧唱腔过门保留同时又要有新意融合融和于新的唱腔一起,这是非常不简单的!西皮调门,二黄调门,锣鼓经,唱念做打,生旦净末丑行特征,身段舞美灯光等等都要非常精通。革命样板戏改革成功让于会泳在1973年“十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1月9日,于会泳根据“四人帮”的指示,让文化部各单位通知所有在京所属单位悼念期间不准带黑袖章!不准设立吊念厅!
+++主席去世后,于会泳怎么也没有想到,“四人帮”会被绳之以法,他被惊呆了。1976年10月中旬,中央派工作组进驻文化部,于会泳被宣布隔离审查。1977年8月21日,于会泳获准回家去取一些衣物时,安慰妻子说:“审查完了后,会给我一个处分,处分大概不会太重。1977年8月22日中共“十一大”政治报告中,华国锋公开点了于会咏的名。听到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点了自己的名字,于会泳的精神完全彻底崩溃!8月28日晚,于会泳给家人写下了一封遗书:“......我跟着“四人帮”犯了罪,对不起华主席,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我的结局是罪有应得,只有一死才能赎罪......”随后,于会泳服毒自杀,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一、在音乐方面:传统京剧每出戏没有自己的主题音乐,乐队也都是以“三大件”为主的,所有音乐也都是为唱腔服务,音乐没有单独的一席之地。各种过门也都是大同小异,因此音乐内容比较单一。现代京剧的音乐在传统戏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在乐器方面,加进了西洋乐器,使音乐显得浑厚、雄壮,在烘托气氛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并且溶进了当时的民间音乐,如“东方红、解放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每出戏都有自己的主题音乐,不听唱腔与台词,只听一句音乐就能知道是哪出戏的哪一场。而传统京剧就做不到这一点。传统京剧的音乐基本是雷同的。现代京剧的每一场戏,场间都是有音乐连接起来的,而传统京剧就没有场间音乐,大都是用锣鼓经代替。
二、在场景布置方面:传统戏很少有独立的场景,大都是以桌椅代替,并且每出戏基本通用。现代京剧每出戏、每一场都有属于自己专用的场景,每看到一个场景,就能知道是哪出戏的哪一场。因此,现代戏比传统戏场景要丰富多了。
三、在唱腔方面:现代戏比传统戏的唱腔要丰富的多,节奏也比传统戏要快一些,显得干净、紧凑。在演唱速度上现代京剧的原板相当于传统京剧的流水板或二六板。在戏词方面,传统京剧上口字较多,现代京剧没有上口字。
四、在表演程式方面:传统京剧有翎子功、水袖功、髯口功、甩发功等,这些都是现代京剧所没有的。不过这些在传统戏中也都是通用的。现代京剧每个主要人物都有专门的造型设计,因此只看一个动作,有时也能判断出演的是哪出戏中哪个人物。现代京剧还不见了兰花指,以剑指、掌和拳为主。在整个演出中,现代京剧追求画面的整体感,既要突出主要人物也不忽略二流人物,人物之间保持互动,互相配合,场面显得生动。传统京剧则是主演在中间,龙套两边站,主演唱念做舞很卖力,而其他人物则面无表情,象木桩一样一动不动,画面显得很呆板。
《一人之下5》片头曲《擒虎碧游村》,锣鼓喧嚣,国韵满满!用京剧的方式打开一人之下吧!
演唱:裘识
作曲/编曲:卿语忱、李梓玉
作词:宋栢
戏曲作词:草帽哥、宋柏
戏腔:裘识、王瀛政、刘烁宇、王超、张梓溪
合音:姚中译、董狄、彭彬、冯硕、陈爽朗
吉他:李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