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吴静一,1979年生,2001年本科毕业于 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2009年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壁画系副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油画协会会员。
专题介绍、作品发表:《艺术派》 、《中国艺术》《中国油画市场》、《收藏与投资》等
人物参展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嘉兴市美术馆 嘉兴
江南如画——江苏油画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
同绘中国梦——全省中青年美术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
游园——先锋春季沙龙展,先锋艺术中心,南京
青春盛会·迎青奥——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首届提名展,六尘艺术馆,南京
2013 探索对画 江浙沪青年油画家学术邀请展 上海朱屺瞻美术馆,上海
映像·微体验——2013中国当代青年艺术精品展, 深圳会展中心,深圳
江苏省高校教师作品展,南艺美术馆,南京
探索.对话——2013江浙沪油画名家写生学术提名展,大境艺术馆,扬州
随心而安——当代油画邀请展,大境艺术馆 ,扬州
迎亚青会——南京市优秀青年美术家精品展,南京市美术馆,南京
微体验——2013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张江当代艺术馆,上海
对画——吴静一、倪蓓蓓、李小光作品展,诸子艺术馆,南京
2012 第八届江苏省油画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微体验——2012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深圳美术馆,深圳
情画江苏——百名画家画江苏,江苏美术馆—凤凰美术馆,南京、无锡
升起的地平线---当代艺术巡回展,德基广场,南京
闳约深美---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师生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南京
神彩映象——江苏中青年油画提名展,J6创意园,南京
古岸艺术中心秋季沙龙展,古岸艺术中心,南京
此岸彼岸艺术展,南京图书馆,南京
2011 第一届GOODATR购得艺术节,南京图书馆,南京
江苏省小幅风景画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2010 百家金陵油画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2009 江苏省建国60周年油画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2008 百家金陵油画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江苏改革开放30周年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2007 第六届江苏省油画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2004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江苏美术作品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2003 江苏省油画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2002 第二届江苏油画大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1999 江苏大学生艺术节,江苏美术馆,南京
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北京
获奖及收藏
2013 江苏省高校教师作品展,优秀奖
2012 “第八届江苏省油画展”,优秀奖
2009 “江苏省建国60周年油画展”,优秀作品奖
2009 南京艺术学院毕业作品展,学院奖
1999 “江苏大学生艺术节”,金奖
1999 “迎接新世纪江苏油画大展”,铜奖
1999 “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三等奖
2010 作品被江苏省文化基金会收藏
艺术评价
转译的现实
——吴静一的图像世界
游江/文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中出现了图像的转向,有关视觉文化的探讨也随即展开,在艺术创作领域,一部分艺术作品也出现图像化倾向,尤其是在一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中,这种情况就更为多见。“图像时代”的到来,使得当代的艺术家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的合法地位和艺术表达中的个体语言,他们有意排斥“机器复制时代”下的千篇一律,结合自身的生命体验和新的文化语境,诠释着当代文化,展现新的历史阶段艺术家的趣味指向和对社会的思考。
一个时代,一种技术,就可能出现一些技术性的产物,而这样就会有依附于技术性产物的各种新的客观存在(图像)。原本艺术家对于风景、人物、场景的描绘仅仅是对于生活的某个层面的记录,而随着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一个影像化和图像化的时代,新的图像不断大量涌现,这不仅改变了人们观看事物的视角,在创作方面,也激发了当代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思维,拓展了创作的空间。艺术家们根据自身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利用各种来自于生活中的图像创作出转译的图像世界。
吴静一的作品应该属于一种异质化的图像。所谓“异质化”的图像更接近于一种“异质化”的符号,因为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将现实的生活中的图像及各种公共图像抽离出来作为作品中的图像符号,对这些图像进行“陌生化”的处理,或者改变其原本的造型和色彩,或者将其脱离原先的文化语境,将其存在空间进行错位。这些图像由于脱离了原初存在的上下文语境,可能其意义就发生了改变。有些学者认为这种变异的图像不可以被牵强的赋予某些社会学的意义。而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这些异质化的图像的意义就在于当下。它是当下的艺术表现的一种样态。我觉得,“图像”从最初作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视觉内容,到某种历史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图像自身的意义发生了很多改变。因为图像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被所在社会中的人们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图像中每一个表情、场景、甚至色彩都在与社会成员的互动过程中显示意义。所以说艺术家对于图像的运用并不是处于随意和无意识,而是根据自身建构的逻辑和视角,用自己喜好和擅长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展现出来。
多年的学院背景和教学实践使得吴静一的作品具有扎实的造型功底,但与其他那些学院青年教师不同的是,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创作局限在所谓“学院派”的主题和技法中,而是利用娴熟的技巧开辟了一条倾向于写实主义风格、具有强烈观念性语言的图像话语世界。观其近期的作品,题材上,他超越了传统的各种客观存在的景物组合,一方面他不进行宏大叙事般的主题创作,另一方面他更是直接摒弃了对人自身的描绘,而是精心挑选了假山石、猫、鸟等具有强烈符号化倾向的物象作为描绘对象。在色彩和构图上,他摆脱了自然光下“印象派”般的斑斓色彩,而是根据所要表现的主题,主观地为画面设置基调,营造氛围,呈现出一种舞台般戏剧化的视觉效果,让人印象深刻。
从《石头记——好梦昼初长》、《石头记——借得山川秀》,再到《石头记——落花满地鸟惊飞》,吴静一用作品反映了他对现实的种种关怀。第一,对环境的关注与思考。假山,作为一种庭院陈设,其本来意义是通过这些小块的天然石组合来满足人们对回归大自然的假想要求,而在吴静一的画面中,孤立的假山石与动物,共同塑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息,似乎在向观者展示一种对未来环境某种可能性的寓言性呈现,从而引发当代人对环境问题的思考;第二,对技术性观视的反思。我们从他的作品中都能发现一些马赛克的图案,这些程式化的格子特别像当下数码图片记忆格式出现问题时发生的图像,我想,画家在这里的刻意处理正是向人们强调,在技术性成像和观视下一代人,正在面临着对于数码图像、虚拟图像的依赖性,批判当代人对于数码成像的过分依赖;第三,对当代青年自身精神状态的一种视觉化呈现。细心的人都会发现,吴静一作品中的动物都是拟人化的表现。为什么不选择人而是选择动物来表现,是因为有些时候某些动物自身的特性就自然而然的强调了画家所要表达的当代人的某种精神状态,画面中着小丑装却又庄重的猫,不同时空错位飞翔的鸟,精致华贵的欧式家具,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东西被有机的统一在画面中,用一种非逻辑的画面组合来表达当代人的某些精神状态。在我看来,这些符号化的塑造出来的物象,不再具有现实世界的真实意味,而是画家试图以一种超于现实的视觉整合来表达一种转译的现实,从而影射客观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吴静一的作品我们看到了,当代一部份优秀青年艺术家艺术创作新的角度和方向,即对自身创作的新图像的组合与运用。使用新图像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艺术家们从表达个人的特殊感受出发,新的图像既积淀了新的生活经验与 艺术观念,体现着新的文化价值与审美趋向;另一方面,在架上艺术作品的创新中,新图像的运用使得绘画的发展寻找到了全新的空间。但是正如我们在吴静一的作品看到的那样,这些新图像是区别于85思潮以来较早一批艺术家对于历史图像的挪用和重组。因为不同时期出现的图像是不同的,不同环境所能接触到的图像也是不同的。所以新图像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结合个体生存经验甚至喜好的一种选择。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些图像记录和代表了一代人的成长思考和记忆。
艺术创作总是与生活、时代的变化息息相关。当下艺术的创作史,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部艺术再现的社会变迁史。吴静一用他娴熟的技法和丰富的想象,用转译的、艺术化的图像世界反映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面,并通过艺术的形式让人们反思当下生活的种种现实,使我们从作品中获得生活的感悟。
2013年10月写于深圳东湖
物语的对话
文/VastSpace(FFA)
当代艺术家吴静一擅长以石头堆积的山色作为基本的语言构建作品,与那些无奇不有的动物或人物构成种种故事,来诉说着物语的世界。那些看似虚拟的艺术语境,往往是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隐喻,代表着他对生命、理想以及现实的细微表达。
吴静一是一位个性内敛、表里如一的艺术家,既有凝重的沉默,亦有会心的天真一笑,给人以轻易不表达观点的认识,但一旦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看法时却有着开放的一面,他的这种性格,同样在作品里彰显无遗。
他的作品色彩丰富却又不失厚重,肌理细腻而又不失大气,技法纯熟而又不乏活跃,为其轻松自如的表达内心的思想与释放个体的情感奠基了深厚的技术基础。
吴静一生于南京,对于这座具有特殊文化的石头之城具有着浓厚的情感,他的作品均以《石头记》为线索构成系统,我们或许无法想象他作品中那些奇特怪异造型千般变化的石头山,是否来源于著名的瞻园,亦或是阅江楼中的石头,乃至于来自曹雪芹《红楼梦》中的石头歌。但是我们不可否认这样的系列名称,为我们洞悉艺术家或者给作品本身的传播带来了极强的阅读效应。
吴静一的这些作品跨度时间较长,从其风格的形成来看,他恰恰是跨越了时间的壁垒,而构成了相似而又不似的石头勾勒的艺术语境,意图似乎是为了提升作品的艺术意境,那些意境所具有的特点呈现着诗意的、魔幻的感觉,而站在其作品下,细细品味,又不失深度思考。
在作品具有了较强的视觉欣赏性的同时,吴静一擅长讲故事,倘若说石头、月亮是其作品的辅线,那么漂亮的猫王或猫后、双峙的白鹿、雄壮的苍鹰、高傲的孔雀、飘逸的仙鹤、健硕的骏马之间在充满诗意梦幻的空间里,与小个的鸟儿在其作品里形成对比,其所具有的表情、动作、肢体,乃至眼神,都源于对现实动物本身的提炼,又超越现实构建,似乎意在表达动物之间的对话,如同源氏物语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与超现实的感受。是艺术家为我们打开的并不但是石头的自我诉说,其符号的意义也就不语而至,在这样的勾勒下,显示了吴静一驾驭画面为其思想服务的能力,其符号的背后蕴含着艺术家对现实的隐喻。
诸如作品《落花满地鸟惊飞》表达是猫王与小鸟之间的关系,意欲表达现实中强者和弱者的关系,似乎又不是这样的表达,因为其画面呈现的并非是强弱,反而是和谐。而作品《深夜惊寒雀》则微妙的表达了另一意图猫未动鸟自惊,即使在茫茫深夜。另一作品《玲珑镜》出现的是强壮的狗与鸟儿的关系,让我们想到现实中猫与狗对待鸟类是非同一般的,现实是前者对鸟类是“恶”,后者是“善”。也就看出艺术家意图表达相反的关系,狗所表现的行为恰是扑捉。
与之不同,作品《轻烟迷曲径》描述的是威严又充满傲气的孔雀在纸船上的高傲姿态,以渡水,却无明显的方向,与那只轻盈的小鸟放飞的翅膀形成反差,以隐喻现实中弱者亦可以通过努力掌握方向,虽然有时候并不那么简单。而《柔托一缕香》则表达了孔雀与小鸟之间的寂静,互不干涉,各自沉寂在诗意的环境里,旨在反映艺术家对于和谐的认知。更为有意思的是作品《仙境别红尘》里那只小鸟可以挑逗威严的猫后,而猫后的表情是那样的自然毫无恶意,意欲表达的是现实中人的关系不应以强弱法则来作为竞争,这种透过物语之间的对话则恰恰代表了吴静一善良的内心和对和谐世界的向往。作品《月殿》以健硕的骏马表达与鸟之间的温顺关系,在于马所具有的善意,虽然骏马亦有强烈性格的一面,但是驯服之后的温顺依然存在,意图表达文化改变性格。在山色方面作品《蓬莱》有所不同,他以鲜艳的红与白色互相介入,但下端向上逐渐淡化,母鹿吻嘘着小鹿,表达了生命的修养虽然可以弱化强大生命的欲望,但是爱却是永恒的主题。
与上呼应,唯一不同,人物也有出现在吴静一的《石头记》系列里。诸如作品《夜骑》、《追》、《源》则表达了人与马、鹿、鸟之间形成的和谐关系,抚心的女人骑在骏马之上,而骏马跃在石头之上,鸟儿在马蹄之下,是那样的静宁和谐,这是《夜骑》的表达。向着理想飞升的女人张开双手做如鸟儿般的飞行状,与那只意图同样飞升的猫王所形成的关系在于理想之间的差距同样存在,但是倘若我们都怀着一样的理想,现实中的人与动物、自然的关系同样呈现和谐,这是《追》的表达。一手抚摸头发一手轻握鞋子坐在鹿的背上,而鹿却低头吸吮着湖水,人与动物之间自由的呼吸,也就不然而喻,这是《源》。
作为观者,评论吴静一的作品,我调动着所有的思考,与那些作品一起呼吸,感觉到是对理想和现实同样的感悟乃至追求,也就更加尊重吴静一的作品带给我无限的思考,基于上述的文字,我想给予吴静一,这样一个评价,他是具有独立思考和现实理想追求的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新锐艺术家。
Vastspace(独立策展人、出版人、原美国艺术联盟专职评论员、现为FFA当代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