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科研 - 屈春燕
屈春燕
屈春燕女,1966年生,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和2001年分别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展开

基本介绍

屈春燕 女,1966年生,博士,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经历

1988年毕业于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工程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和2001年分别获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现在该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InSAR和PS/CRInSAR及卫星热红外遥感在 地震及构造形变领域的应用研究。

198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并于2001年获本所博士学位。曾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地震行业专项和汶川地震科考等多项课题。近几年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地震行业专项、所长基金项目和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等多个项目,技术主持完成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InSAR角反射器项目。发表SCI、E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署名和通讯作者文章18篇。目前主要从事基于InSAR、PS/CR InSAR的地震形变场及地壳微小形变观测研究。此外也开展构造活动区红外亮温背景场动态演化的研究。

负责与承担的项目

1.基于CR/PSInSAR技术的南北地震带中北段地壳形变观测与研究,2010-2011,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项目负责人

屈春燕

2.应用PSInSAR技术探测地壳微量形变的研究(DF-IGCEA-0608-2-12),2008-2010,所长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3.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InSAR角反射器项目,2008-2010,中国地震局项目。项目技术主持负责人

4.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监测长白山火山活动性(40772106),2008,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

5.红外亮温背景场特征及地震信息提取方法研究(2008BAC35B03-04),2008-2010,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项目负责人

6.地震数据模型优化技术研究(200708049),2007-2009,地震行业专项。项目负责人。

7.InSAR与GPS的联合优化观测与处理技术研究(200708013),2008-2010,地震行业专项。项目第二负责人

参加的项目:

8.InSAR地壳形变,汶川地震科考专项(JH-08-17),2008

9.汶川地震同震-震后InSAR形变场演化图像与发震断层特征研究(LED2008A06),2008-2010,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

10. D-InSAR技术在地震短期预测中的应用(2006BAC01B03-01-03),2006-2008,科技支撑项目

11. 基于人工和永久反射器的Insar微量形变监测模型研究及初步应用(40574007),2006-2008,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12. 卫星准实时地表增温监测警示系统的初步研制(106045),2006-2008,地震基金项目。支撑项目

13. 2003-2005,中国西部活断层与卫星热红外信息(9020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2003-2005

发表文章列表

1. Qu Chunyan, Shan Xinjian, Zhang Guohong, Song Xiaogang, Zhang Guifang. Coseismic displacement field of the Wenchuan Ms 8.0 earthquake in 2008 derived using differential radar interferometry. 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 2010,04(01),043516,DOI: 10.1117/12.866087 [SCI]

2.张国宏,屈春燕,宋小刚,汪驰升,单新建,胡植庆.基于InSAR 同震形变场反演汶川Mw7.9 地震断层滑动分布. 地球物理学报.2010,53(2):269-279 [SCI] 通讯作者

3.Qu C Y, Ma J, Shan X J. A discussion about an earthquake precursor of satellite thermal infrared anomalies. Chinese J. Geophys.(in Chinese),2006,49(2) [SCI]

4.屈春燕,单新建,宋小刚,张桂芳,张国宏,郭利民. 基于PSInSAR技术的海原断裂带地壳形变初步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11.(接收待发)[SCI]

5.屈春燕,单新建,宋小刚,张桂芳,张国宏等. D-InSAR技术应用于汶川地震地表位移场的空间分析.地震地质.2010,32(2): 175-190

6.屈春燕,单新建,宋小刚,张桂芳,张国宏等.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同震干涉形变场定量分析.自然科学进展. 2009, 19(9):963-974

7.屈春燕,宋小刚,张桂芳,郭利民等. 汶川Ms8.0级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特征分析.地震地质.2008,30(4): 1076-1084

8.屈春燕,邓起东.中国1/400万活动构造空间数据库建立,地震地质,2008,30(1):298-304

9.屈春燕,单新建,马瑾. 地震活动热红外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地震研究,2007,30(2):113-119

10.屈春燕,单新建,马瑾. 红河断裂高温条带的成因及其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探讨.地震学报. 2006,28(1):91-98. [EI]

11.屈春燕,单新建,马瑾. 卫星热红外遥感在火山活动性监测中的应用. 地震地质.2006,28(1):99-109

12.屈春燕,单新建,马瑾. 地震活动性热红外异常提取方法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7):699-705

13. 屈春燕,马瑾,单新建. 利用卫星热红外观测地球排气现象的一次尝试. 地震地质. 2004,26(3):539-547

14. 屈春燕,徐杰,陈国光.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井壁崩落法地应力测量. 地震地质. 2004,26(2):318-324

15.屈春燕,叶洪,刘治.利用WebGIS建立工程地震信息系统,地震地质. 2002,24(2):258-264

16.屈春燕,叶洪,刘治.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在地震研究中地应用,地震学报. 2002,24(1):90-97

17.屈春燕,叶洪,刘治.WebGIS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前景.地震地质.2001.23(3)

18.屈春燕,叶洪.2000.利用GIS分析活动断裂与地震的相关性.地震研究.23(1):72-75

更新日期:2024-11-2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