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高秉坊(1890~1970),字春如,号纯愚,博山区域城镇李家村人。191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森林科,后回山东任济南模范森林局局长。所著《中国森林学概论》由商务书局出版。1924年,因对张宗昌督鲁不满,愤而南下广州,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部(厅)秘书;1927年任工商部总务司司长,后任赋税司司长,进而兼任直接税筹备处主任、直接税署署长,成为中国直接税的创办人。1934年主持制定的《所得税暂行条例》、《所得税实施细则》,分别由国民政府、行政院明令公布施行。1936年9月,主持开办直接税税务人员训练班,两次12期共培训高级税务员2810人,并对税务人员提出“廉、能、勤、毅”4字税训。因派系斗争,1945年8月5日被以“串通舞弊,挪用一两保证金及贪污渎职”罪名撤职查办,判无期徒刑入狱。重庆解放后,携家眷赴长沙暂住。1950年6月,中南财经委员会委派他为中南税务专员;1954年改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兼湖南省税务专员。他在泰山后麓长城岭一带,兴办起第一林场,当地村民曾在林场中心建一“造福无疆”的牌坊,纪念此举。他还办起了森林种苗交换所等,最重要的是,高秉坊是中国所得税的倡导人。 结识孔祥熙 创办所得税 一战结束后,北洋政府根据巴黎和会上签订的有关条约,要求日本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占领的青岛归还中国。为此,政府专门成立了鲁案善后督办公署,专司接收善后事宜。孔祥熙时任督办公署实业处长,高秉坊就在该处任科长。高秉坊为人憨直,办事干练,勇于负责,因此颇得孔祥熙赏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孔祥熙任实业部长,高随孔到实业部任职,担任总务司司长。后来,孔祥熙继宋子文为中央银行总裁兼财政部长,高秉坊则为财政部赋税司司长。 在财政部内,赋税司职责是管理全国赋税,但实际上有职无权,没有赋税的实际征收权。因为,盐税由盐政司和盐务总局主管,关税由关务署负责,货物税由货物署掌管,田赋及其他地方财政由各省各自为政。高秉坊上任后,坚持清理地方财政,废除苛捐杂税,举办土地陈报,推行县市预算。在此基础上,高秉坊又创造性地实行了收取所得税,并逐步将它发展为直接税,从而他成为中国所得税的主要倡导人。 高秉坊担任所得税处主任、直接税署署长之后,主持制定了《所得税暂行条例》、《所得税实施细则》,经由国民政府、行政院明令公布,于1936年10月1日执行。 在征收所得税的方法上,高秉坊倡导“新税、新人、新精神”,主张改革旧税局自征自收模式,实行稽征与收款绝对分开。这样做,既可保证税款及时入库,又预防了截留税款甚至税务员贪污等弊端,为国民政府后来实行公库法奠定了基础。 所得税的征收收效颇大,为增加国家财政立了大功。由于高秉坊倡导征收所得税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日见成效的工作为前方战士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和财力支持。后来,国民政府规定每年的7月1日为“直接税节”。所得税的开征和“直接税节”的产生都与高秉坊有着密切联系,他对“直接税节”甚为看重,自命为“七一老人”。 结怨CC系 被判处死刑 1945年2月,蒋介石以军事委员会名义,以直接税署长高秉坊与人串通舞弊,挪用公款经商等理由,命令财政部长将高秉坊撤职,送交重庆地方实验法院查办。 高秉坊真的犯有上述罪行吗? 据考证,高秉坊之所以获罪,与他得罪了政治上的CC系(其首脑便是大名鼎鼎的陈果夫)有关。 在陈果夫眼里,高秉坊是孔祥熙的人。此时,陈果夫与孔祥熙的争斗日趋激烈,高秉坊又为孔祥熙添了所得税这样一份业绩,这就使陈产生除掉高秉坊,剪除孔祥熙羽翼的念头。 另外,高秉坊结怨陈果夫由来已久。1942年国民政府将各省市所办的营业税合并于直接税统一征收。当时,CC系曾派人和高秉坊商量,以四川省六个分局长担有任务,希望保留他们的分局长职务。偏偏高秉坊不信邪,六个局长撤掉了五个。由此,CC系对高秉坊是恨之入骨。因此由CC系掌握的特务捏造证据,诬陷高秉坊犯“贪污”罪,并伺机向蒋介石进谗,诬陷高秉坊植党跋扈,有图谋不轨之心。1945年5月5日,重庆地方实验法院公开审理此案。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担任高秉坊的辩护律师,旁听者除了一些记者外,还有社会贤达沈钧儒等人,而公诉人却没有到场。CC系控制下的法院无视章士钊律师的有力辩护和无罪物证,将高秉坊判处死刑。 蒙冤入狱 致力教化犯人 高秉坊案的判决结果一时轰动全国,社会舆论哗然。丁惟汾、孔德成等知名人士代表山东同乡会、社会贤达吴蕴初、李烛尘等代表迁川工厂等19个团体,义愤填膺,相继上书最高法院,呼吁保障人权。章士钊得知判决结果后,拍案怒斥:“证据确实、充分,完全能证实高秉坊无罪。如此暗无天日,要这部六法全书尚有何用?”后来,他在《高春如冤狱记书后》写道:“计其时大小官吏靡不贪,独此署长为山东博山人,衣履不整,齐气甚重,而贸然以u2018税新人新精神新u2019相标榜,与天下共指目为阴贼险狠之CC派为敌,号曰不贪,不可能假。”对高秉坊的为人作了高度评价。 孔祥熙此时在美国,听到高秉坊被宣判死刑的消息为之一震,亦意识到CC系如此对待高秉坊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于是托当时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向蒋介石说情,赫尔利找到蒋介石婉言称判高秉坊死刑有欠民主。1946年1月29日,重庆地方实验法院开庭再审,虽然社会舆论偏向高秉坊,但是在CC系的强大压力下,高秉坊被判无期徒刑。 在监狱里,高秉坊虽然能忍受生活的艰苦,但更难以忍受的是寂寞。当时同监的犯人大多出身贫苦,没有文化。高秉坊遂与稍有文化者商议,共同在监狱里进行扫盲教育,这样既可有益于人,又可聊解寂寞。他的想法得到了监狱长的支持。高秉坊根据监狱的实际情况,先开识字班,再开读书班。后来,又东借西凑来各种书籍,办起了监狱小图书室。犯人缺乏适用教材,他又亲自动手,编写成人千字课本。他所编的教材被四川省高等法院通令各监狱作教材,当时还有其他地方的监狱来电索要样本。由于高秉坊教材适用,教学方法得当,教学工作耐心细致,全监读完千字课本者达百人以上,基本脱盲。在他的教导下,很多犯人受到感化。 提前出狱 走向新生 1949年11月25日,解放军的隆隆炮声逼近重庆,国民党政府崩溃,高秉坊才被国民党释放出狱。噩梦过后,迎来的是满天霞光。1950年7月,容光焕发的高秉坊踏着年轻人一般轻快的脚步,来到中南区驻武汉的中南税务管理局工作。不久,他拿到了该局所编内部公报《中南税务》第一卷创刊号。翻开第一页,一段文字蓦地跳入高秉坊的视线:高秉坊先生系中国直接税创办人,提倡“新税新人新精神”而遭国民党反动派陷害,直到解放始行出狱。此次受中南财委特聘,于七月一日来本局襄办税政。 读罢这段文字,高秉坊顿时热泪盈眶,半晌,他才用浓重的山东口音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乃共产党呵!” 文/晓杨 莎菲《一日》为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究竟是哪一篇?长期以来被公认的是鲁迅的《狂人日记》。然而早在鲁迅发表《狂人日记》一年以前,中国留美女学生陈衡哲就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她的白话小说处女作《一日》。胡适曾评论说:“当我们还在讨论新文学问题的时候,莎菲(陈衡哲笔名)已开始用白话做文学了。《一日》便是文学革命讨论初期中的最早的作品。” 陈衡哲原籍湖南衡山,1893年生于江苏武进一个书香之家。1914年陈衡哲赴美留学,进入瓦塞学院学习历史学,1919年毕业后,她又到著名的芝加哥大学研究院学习,次年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北大西洋史教授,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性教授。陈衡哲先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南京东南大学等处任职,此间她代表太平洋关系学会中国理事会多次出席太平洋关系学会举行的国际会议,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她学贯中西,著述颇丰,曾编写过《中国文化论丛》、《西洋史》、《文艺复兴史》等多部学术专著,还出版了《小雨点》和散文随笔集《衡哲散文集》,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女学者。 在美留学期间,陈衡哲结识了正在美国读书的胡适和未来的丈夫任叔永,三人经常通信讨论新文学问题。这时胡适正尝试白话文学,他的《文学改良刍议》打响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第一枪,在文化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时间反对者有之,嘲讽者有之,就连他的同窗好友任叔永对其主张也未置可否,这时只有陈衡哲勇敢地站在胡适一边,对胡适给予了大力支持。后来忆及这段时光,胡适曾动情地说:“她对于我的主张的同情,给了我不少安慰与鼓励,她是我最早的一个同志。”在胡适的影响和鼓励下,陈衡哲也尝试用白话创作小说与诗歌,《一日》便是她用莎菲为笔名创作的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 《一日》是一篇反映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小说,在今天看来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对此陈也曾自谦说:“(《一日》)既无结构,亦无目的,所以只能算是一篇白描,不能算为小说。”但《一日》一扫旧小说的陈词滥调,选取了一个生活的横截面,在整体上以现代小说观念组织、表现生活素材,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新时期文坛,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意义非同小可。1928年陈衡哲把《一日》收入其小说集《小雨点》时,胡适博士为之作序说:“试想鲁迅先生的第一篇创作——《狂人日记》——是何时发表的,试想当年作白话文学的人怎样稀少,便可了解莎菲的这几篇小说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了。”更新日期:2024-12-04
最新车载视频
推荐车载音乐
车载音乐下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