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德云社 - 高英培
高英培
高英培相声演员。1948年,高英培师从赵佩茹先生。满师后,先后与任明启、常宝霖合作演出,老艺人周德山、吉评三等都给他捧过哏。后入天津市和平区曲艺杂技团与范振钰合作,成为相声界的一对黄金搭档“高范”。
展开

高英培 - 简介

高英培 1928年(农历戊辰年)生人,天津市人。1948年,高英培师从赵佩茹先生。满师后,先后与任明启、常宝霖

 合作演出,老艺人周德山、吉评三等都给他捧过哏。后入天津市和平区曲艺杂技团与范振钰合作,成为相声界的一对黄金搭档“高范”。1958年和1962年,与范振钰两次赴福建前线演出。代表作品有《钓鱼》、《前线日记》等。文革期间,高英培先生被含冤下放到工厂劳动改造(天津纸制品厂蹬三轮),工作之余仍时时为工人师傅演出,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为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粉碎“四人帮”以后,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为高英培先生落实了政策,他重返舞台与范振钰合作,创作、表演了《跟谁对着干》、《不正之风》、《教训》、《皆大欢喜》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相声精品。1979年调到全总文工团。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   

晚年又同弟子孟凡贵一起推出了《渴望51集》、《假酒》、《孝子》、《宠物》、《进城》等一批新作。   

高英培经常不辞劳苦,随团深入基层,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为广大职工慰问演出,被工矿企业授予“名誉矿工”、“名誉石油工人”等名誉称号。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大批节目,给广大观众、听众留下了笑声,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建国45周年之际,高英培先生参加了中央心连心艺术团到少数民族地区慰问演出,他在艺术团中是年龄最高的艺术家,被授予“天山奖”、“贺兰山奖”,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高英培先生一生热爱党的文艺事业,为我国相声曲艺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高先生他为人忠厚,工作踏实,淡泊名利,胸怀坦荡,顾全大局,是一位高风亮节的艺术家。   

曾任北京市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高英培

高英培 - 艺术简历

1928年生于天津

1949年拜赵佩茹为师

1954年加入天津和平区曲艺团

1979年调入全国总工会文工团

1985年成为全国十大笑星

1991年患病告别舞台

2002年2月14日21时16分辞世

代表作品:《跟谁对着干》、《教训》、《不正之风》、《大家研究》、《钓鱼》、《欢迎批评》、《八扇屏》、《山东话》、《白事会》、《离婚》、《英雄岛》、《皆大欢喜》、《好阿姨》、《别扭话》。

高英培 - 经历

1958年和1962年,与范振钰两次赴福建前线演出。代表作品有《钓鱼》 、《前线日记》等。文革期间,高英培先生被含冤下放到工厂劳动改造,工作之余仍时时为工人师傅演出,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为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粉碎“四人帮”以后,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为高英培先生落实了政策,他与范振钰合作,创作、表演了《跟谁对着干》 、 《不正之风》 、《教训》、《皆大欢喜》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相声精品。晚年又同弟子孟凡贵一起推出了《渴望51集》、《假酒》、《孝子》、《宠物》、《进城》等一批新作。他的表演隽永洒脱,幽默大方;善于理解人物,塑造形象。他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之一。

高英培经常不辞劳苦,随团深入基层,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为广大职工慰问演出,被工矿企业授予“名誉矿工”、“名誉石油工人”等名誉称号。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大批节目,给广大观众、听众留下了笑声,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建国45周年之际,高英培先生参加了中央心连心艺术团到少数民族地区慰问演出,他在艺术团中是年龄最高的艺术家,被授予“天山奖”、“贺兰山奖”,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高英培先生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高英培先生一生热爱党的文艺事业,艺术功底扎实,表演风格火爆,为我国相声曲艺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先生为人忠厚,工作踏实,淡泊名利,胸怀坦荡,顾全大局,是一位高风亮节的艺术家。

历任北京市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诞辰:1928年,农历戊辰年

逝世:2002年2月14日,农历壬午年正月初三日

高英培 - 和他的家

提起笑星高英培,观众自然会想起他表演的许多脍炙人口的相声:《皆大欢喜》、《教训》、《不正之风》、《大家研究》等作品。那切中时弊的内容,那幽默诙谐的语言,那生动形象的表演,总是令人捧腹大笑,回味无穷。

这是他事业的一个侧面,生活中的高英培又是怎样一个形象呢?最近,我们采访了他和他的爱人乔凤楼。

特别喜欢8月15日这个日子

高英培是喝海河水长大的。天津是有名的曲艺之乡。高英培小的时候,经常到茶园边、相声场子去偷偷地听相声。高英培出身贫寒,解放前家中生活非常拮据,迫不得已,十几岁时他便到北京前门外一个纸店学徒。高英培整天干着又脏又累的活儿,手脚冻得出血流脓,衣着更是褴褛。看看自己狼狈不堪的模样,高英培对那些学戏的孩子羡慕不已,不由得动了心思。正好纸店一位姓耿的同事认识相声老艺人赵佩茹,高英培便在他的引荐下拜赵为师。这一天,是旧历1948年8月15日。

高英培是个相声坯子,赵佩茹老师也精心授艺。但在那年月里能出头露面展露才华并非易事。高英培大的场合上不去,就在大街上卖艺。到小书场给人家跑龙套,根本不能象其他人那样效力师傅,还需要师傅养活。高英培这样苦学三年后便离开师傅,只身去闯荡江湖。这一天,日历上是1950年8月15日。

象一只孤独的雏雁,高英培满天乱飞。开封、沈阳、南京,每到一地,简易棚子里一站就开说,说得嘴干舌苦,一天的收入还不够养活自己。不料,许多年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带着慰问团到前线慰问部队,他表演的一段相声《前线日记》,使他一下子出了名。

终于,他被调入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说唱团,这一天,是1979年8月15日。

谈起这三个8月15日,高英培眼圈红红的,但仍不乏幽默。他说:“我可能与这个日子有缘份,以前老盼着这一天,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好运气。现在每到8月15,我仍琢磨着会不会又有什么好事来找我了。”

他和观众息息相通

几年拼搏,高英培成为全国十大笑星之一,多次在全国相声评比中获奖。他的饮誉全国的相声段子《教训》等作品还被翻译成各种外国文字。面对这些成绩,高英培对记者说:“相声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它来源于人民,必然应该还给人民。”也许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他对观众视如上帝。

那是在金昌煤矿的最后一场演出,盛况空前,观众暴满。来金昌仅仅几天,他已为工人朋友们表演了几十场,本想这最后一场演出大伙都看到了,谁知细一打听才知道因为场地窄小,还有一些矿工没有看到演出。怎么办?下一个城市的演出时间已经排定!高英培觉得如果就这样离去实在对不起观众,于是,他请示了领导,要求把他和范振钰留下来几个小时,用休息时间再给矿工们加演一场。

就这样,说唱团的大队人马先走了,剧场的灯光也拆了,高英培和范振钰就在简陋的剧场内连夜为工人们演出!他们两个人说了7个相声段子,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剧场内掌声阵阵,气氛极为热烈。

因为演出紧张,休息不好,高英培经常一上车就睡觉。有时在车上被认出来,他盛情难却,索性就说上一段。那是在飞往上海的波音——707国际航班上,高英培一踏进飞机的客舱,就被眼光敏锐的空中小姐发现了。小姐诚恳地对他说,“我们机上有许多安徽人,上次您去我们那儿演出,我们都没有买上票,我的意思是……”姑娘莞尔一笑。

不用说别的,高英培拉起了正在熟睡的老搭档范振钰。

“同志们,先生们,女士们,”姑娘象个报幕员,“今天,我们在飞机上请著名相声演员高英培、范振钰为我们大家表演相声,大家欢迎!”

一段《才祖进城》和《论吃》,笑声掌声充满了整个机舱,连特舱里的外国朋友也围过来。这样,相声经过翻译,使外国朋友也都开怀大笑。“给外国人说相声,而且是在天上,真是有趣。”虽然辛苦,高英培的心里却仍是美滋滋的。

面对小品热的冲击波

小品,作为一种轻捷、灵便而又活泼的艺术形式,刚刚走上屏幕就受到观众的青睐。它的走红,冲击着相声事业的发展,许多相声演员都改演小品。高英培是怎样对待小品的呢?

高英培说:“相声是一门历史久远的艺术,经过了那么多年的检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会因为小品的出现而黯然失色。相反,有了好的相声作品,表演时再活灵活现一些,相声的艺术效果会更好。现在相声创作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有时代感,观众在想什么,需要提前一步掌握,并形成作品。目前,有些相声太低级庸俗,我不赞成。相声应该从幽默风趣上去努力,应读健康地发展。”
高英培是从“撂地”(摆地摊)学起的,接着从小茶馆发展到小剧场然后才走上大舞台。他的基础扎实,他的技艺娴熟,他的路子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出来的。

高英培说:“是相声培养了我。我对相声有很深的感情,我相信相声会一直红火下去。”

多么执著的追求。到现在,高英培对自己的艺术仍然精益求精.他对创作和表演的相声逐个筛选,不理想的段子从不说给观众,仅去年一年他就自己放弃自己创作的14个相声作品。他信奉的艺术准则是:自己满意、观众满意的作品才向广大群众表演。

高英培和他的老伴

谈起夫人乔凤楼,高英培的话题多起来。他说“我们两人结婚已经快四十年了,从没红过脸。”的确,望着面前两位慈详和蔼的老人和室內井然有序的布置,家庭的和睦幸福便可见一斑了。

高英培出外演出,每每要受到热情款待。可是不管多么好的饭菜佳肴,也不管多么高级的宴会,他都吃不饱。他表面上也在吃,可心里正算计着老伴还在饭桌前等着自己呢,于是常悄悄起身离座,匆匆赶回家去陪老伴一起就餐。

谈起如此深厚的夫妻感情,高英培又回想起自己的坎坷经历。乔凤楼原是唱京韵大鼓的,比自己红得早,9岁时就登台演河南坠子,十几岁就开始说大书,红得发紫。而此时的高英培还在棚子里干那些面对四面观众“攒底”的话儿。乔凤楼没有嫌弃他,毅然同他结婚,并且全靠乔凤楼收入养活着全家人。

十年动乱中高英培被批斗,停发了工资。此时,在高英培的身边除了有他前妻留下的四个孩子,还有乔凤楼生下的四个孩子。重担全部压在乔凤楼的肩上。乔凤楼对此没有一句抱怨,对待哪一个孩子都象亲生的一样疼爱,对此高英培非常感激。一有机会也总是想着报答。乔凤楼身体不好。在家中,高英培作了个不成文的规定:谁也不允许惹老伴生气。现在,8个孩子都已独立工作,有的在本市,有的在外地。过年过节时儿女们都不忘捎点地方特产来孝敬两位老人。

高英培感慨地说,“这么多年,把孩子们一个个都抚养成人又送出去独立生活,不容易啊。我对她哪怕有一点不好,都说不过去。”

笑星的八小时以外

高英培如今已是64岁的人了,但他在艺术的道路上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现在仍身兼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说唱团名誉团长、全国总工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告诉记者,“我把相声当成了事业,相声也是我唯一的选择。我要用这门艺术为人民服务一辈子。什么时候说不出来了,什么时候罢休,能搀着上台也要上!”

高英培的兴趣广泛,钓鱼、栽花样样行。现在,研究相声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各种爱好也就自觉放弃了。最近他又跟中央电視台的《少儿英语》节目自学起英语。问起原因,他告诉我们,他的许多作品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后,自己拿着相声,不知所措。相声是种特殊语言,许多词汇被外文翻译出来并不幽默。因此,他想自己学好英语后,直接翻译成外文,让相声事业走向世界。

送別我们时,他告诉我们:“学英文,我一点基础也没有,得回去抓紧时间学’。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他告别,并默默地祝福他为观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相声作品来。

高英培 - 重要事件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高英培于2月14日晚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4岁。

高英培生于1928年,自幼喜爱相声表演。1949年,享誉津城的相声大师赵佩茹将其收至门下。

1954年,高英培与范振钰正式成为一对搭档,加入了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当时,作为相声骨干力量,他们在津门声名鹊起,曾于1958年和1962年两次赴福建前线演出。

1979年,高英培与范振钰一起调入了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在离开天津时,高英培的眼圈红了:“我是喝海河水长大的,对天津有特别的感情,说实在的,真不想离开天津,我舍不得那些热情的天津观众……”

多年来,高英培一直坚持为广大观众演出。1985年,高英培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他与其他9位笑星联合集资,自费为云南老山前线录制十大笑星相声专辑磁带,献给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1991年,63岁的高英培因疾病告别了舞台,但高英培仍旧关心着他一生所系的相声事业。几位徒弟苏明杰、李嘉存、孟凡贵每次去看他,他都拖着病体为徒弟们耐心地指导。每当学生们取得一点成绩,他都会高兴得夜不能寐。

在艺术上,高英培以说逗见长,表演风格火爆,尤其擅长表现天津市民生活,一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名段,许多评论家都对他颇为赞赏。高英培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02年2月20日上午在北京举行。

高英培 - 艺术特色

高英培艺术功底扎实,表演风格火爆,尤其擅长表现天津市民生活,语言节奏和舞台气氛与观众心理相吻合。他的表演隽永洒脱,幽默大方;善于理解人物,塑造形象。他精湛的表演艺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高英培 - 弟子

高英培先生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徒弟有:苏明杰、李松岩、高青、吴健、鲁少华、孟凡贵、赵保乐、李嘉存、韩 翔、李志刚、杨天立、朱强、刘显东、吴金富、傅向波、张伯鑫等。

高英培 - 主要作品

《钓鱼》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前线日记》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不正之风》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表态》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贴膏药》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下棋》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进城》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跳舞风波》 表演:高英培、范振钰   

《好好好》 表演:高英培、阎月明、李金斗、孟凡贵、唐爱国   

《孝子》 表演:高英培、孟凡贵   

《双鱼对话》 表演:高英培、孟凡贵   

《夸老师》 表演:高英培、孟凡贵   

《如意不如意》 表演:高英培、孟凡贵

高英培 - 逝世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高英培2002年2月14日晚上因病去世,享年74岁。当得知在天津土生土长的著名相声演员高英培悄然离去时,津门相声界难以释怀,从相声泰斗马三立到青年演员,无不为中国相声界上缺失一个亮点而伤痛。

高英培走了,他留下的许多“街头巷尾”故事和别具一格的津式幽默给人们无限的回忆。马三立老人痛心地说:“英培是个非常优秀的相声演员,他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出色的相声艺术,更主要的是他的人格魅力,老百姓对他有着很高的评价。”

说到人品与艺术,天津相声界人士都钦佩高英培三个方面。第一,尊重相声前辈、尊重观众。著名曲艺作家宋勇深有感触地说:“英培为人很正直,不管对别人的作品改动多大,他一直坚持不署自己的名字。他说‘别人的作品就是别人的,我只是在进行修改使用’,这一点是现在许多相声演员应该学习的。”

第二,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苏文茂评价说:“他的表演以说逗见长,独树一帜,尤其擅长表现天津市市井的生活。比如相声《钓鱼》,在他之前曾有两位相声演员演过这个作品,但都没能让这个段子脍炙人口,而经高英培一说就出了名。”著名曲艺理论家薛宝琨说:“高英培是建国初期中青年演员中传统功底最深厚的相声演员之一,是同辈、同时代相声演员中的佼佼者,他以津味的幽默展示了天津卫市井、市民的故事,耐人寻味。”著名相声作家王鸣录说:“高英陪在舞台上的表演,就像是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真实的故事,他的热情使他能够迅速进入角色,让观众集中注意力。”

大家钦佩高英培的第三点是,他对观众的热忱,每次上台都是精神抖擞。青年相声演员说:“高老师是‘文革’后天津第一个走上舞台讽刺‘四人帮’的相声演员,他的勇敢也带动了一大批人开始创作、表演讽刺相声。”苏文茂告诉记者,高英培是高度近视,但演员与观众交流的关键是眼睛,因此高英培上台尽管只能看到前三排的观众,却从不戴眼镜,到现在估计都没有观众知道他眼睛近视。

更新日期:2024-12-04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