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商业 - 于品海
于品海
于品海(1958年-),出生于香港,籍贯山东,现为南海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680)及中国数码信息有限公司(港交所:0250)董事会主席及最大股东。目前是中国IT行业、电影文化产业和媒体经营者,同时为北京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创办人与理事长。
展开

个人简介

于品海,1959年前后出生于中国香港,籍贯山东,现为南海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国数码信息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及最大股东。中国IT行业、电影文化产业和媒体经营者,同时为北京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创办人与理事长。

媒体文化产业

于品海在学生时代开始接触媒体。从加拿大的大学电台中文节目《中国同学之音》开始,到19岁独自创办加拿大中部三省唯一一份中文手抄报纸。从加拿大回香港后,先后在《信报》、《财经日报》等媒体任职编辑及专栏作家。1991年他正式展开传媒事业,并与报业大亨默多克竞购香港《明报》。33岁时成功从金庸手中接手《明报》,成为其报业集团第二代业主。之后他当选香港报业工会主席,创办《现代日报》,收购《亚洲周刊》。1992年,他在中国创办武汉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外资控股媒体,也是最后一家。其光纤铜轴网络体系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

九十年代初互联网起步的时候, 于品海就提出互联网普及观点,成为智能互联网的先导者和推动者,成立香港第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HKNet公司,同时将当年依旧处于实验阶段的互联网技术带进《明报》,建立第一个华文报纸的新闻网站。

1994年,于品海斥巨资创办全球首家华人24小时中文新闻电视台《传讯电视》(CTN),推出《中天》及《大地》频道。1997年2月19日,他亲自主导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逝世的全球独家报道。(1997年2月20日清晨1点18分,CTN播出全球独家报道邓小平已经过世,新华社随即在2点30分正式发布邓小平死亡的消息,新闻稿说邓小平是死于帕金森病并发肺炎,证实了CTN的新闻。)

虽然累积了雄厚的资金,但CTN令于品海短短三年亏损将近1亿美元,迫使他最后将《传讯电视》卖给台湾和信集团少东辜启允。虽然他投资电视失利,但是2000年起,他旗下的大地集团开始成功的投资电影、数码影院。

于品海

大地集团侧重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艺术性与传播性,先后拍摄了《电影往事》、《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孔子》、《岁月神偷》等影片。于品海和胡玫导演2008年开始策划史诗巨作《孔子》,经过大量历史研读与近30次剧本修改。《孔子》在全球的放映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电影2500个拷贝的特大发行规模创造中国影史之最 ,并于2011年香港金像奖获奖。《岁月神偷》在2010年获得香港金像奖、柏林电影节最佳电影水晶熊奖。

2006年,于品海开始在中国境内一二三级城市投资兴建全数字影院,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地有大地影院119家,影厅数量占全国总量的4.93%,票房收入占全国总量的4.34%,成为大陆影院数目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电影播放服务企业。

2009年于品海收购多维新闻网,该媒体总部在美国纽约市。经济学人杂志(Economist)报道,于品海称多维是“一家非常小的企业”,但是该杂志分析称,这家媒体机构关注中国政治新闻的业务将越做越大。

争议

1994年,《香港经济日报》揭露于品海1979年在加拿大读书期间存有案底。于品海据此发表个人声明,他曾于15年前,在加拿大使用他人支票及信用卡,涉及总金额约4600元加币,并藏有手枪,曾服刑四个月。于品海事后辞去《明报》董事局主席及香港报业工会主席的职务。加拿大政府于1995年授予赦免(pardon)将于品海的案底撤销。

金庸对媒体抱怨于品海没有兑现当年购买《明报》时的承诺。对此,于品海表示,市场的变化不及所料,因此大家看法并不一致。报纸不是一夜之间可以改变的。这个行业始终有一个传统,不仅来自于前任老板,还来自该媒体所处的环境,香港当年是一个高学术且政治化的环境。他说,“金庸先生是世外高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所以在有些问题上我们肯定有不同的看法。我会把金庸先生作为一个文学家来称呼,金庸先生的文笔,他的小说,他的文学的能力,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一句怀疑的话。但是当我们把金庸先生跟查良镛先生合起来谈的时候,很容易会陷入一种矛盾当中,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多种身份。”

IT 行业

于品海经营的集团将知识型与智能型产业模式与IT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他认为信息化是智慧化的方法与工具,而电影与资讯传播则是智慧的内涵。1992年,他看到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必然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难以衡量的影响,因此投入IT产业,深信开放式才是未来的趋势。1999年,他购入中国企业网60%股权,成立了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企业IT 应用服务领域运营理念,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与信息化运营服务平台。

其后,他于2003年收购新网,2006年收购红旗中文2000,已发展成为在中国80个城市开设120家直属分支机构,员工总数近8,000人的集团企业。中企动力连续多年在中国IT服务市场与IBM、HP共居前三位。在网站建设、虚拟主机、企业邮箱市场,中企动力与新网均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新网的国际域名保有量与净增长量为中国第一,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进入十大的中国企业。

面对IT行业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于品海给企业员工的新启迪是以人为基础的概念,总结为一种“是(Shi)”的人生哲学,包含了几种对人生不同纬度的观点——“史、势、市、事、士”。指导他们通过这五个字来体会其中的道理,放下顾虑与忌惮,以开放、轻松的姿态去看问题,抛开杂念,从更高的层面去观察与领会,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和人生际遇的真谛。

体育行业

于品海的兴趣广泛,对篮球体育尤其热爱,并且在2009年投资广州自由人职业男篮俱乐部 ,跻身中国职业篮球市场。

学术研究

2008年,于品海与北京清华大学创办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理事长。曾受邀出席多项国际圆桌会议与二轨对话,包括由美国外交全国政策委员会举办的台湾问题研讨会,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研究学院举办的中国论坛等。该中心开办的“中美高级官员培训班”上,他与美方高官,包含联邦政府高官、智库学者以及大学教授在内的“美国学生”讨论媒体与意识形态等影响中美关系的问题。

在华府的论坛上,他反驳美国对于巧实力的定义--利用软实力(soft power)来稳定或获取更多权力的模式。他认为,硬实力(hard power)应只是达到最终权力的策略或工具, 软实力才应该是最终的目标。因此,美国及其它国家不应该只聚焦在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崛起,而忽略中国的软实力,特别是正在加速增长的中国文化改革和创新。

在日本青山学院参加中日二轨对话时,针对世界格局中的权力转移问题,他认为,美国所拥有的只是力量,而这个力量的转移已经启动。他提倡中日两国承担说明现实的责任,正视历史,并以一种平常心去面对,消除认识上的差异,建立互信,才能逐步构建新的国际秩序,也才有机会在新国际格局里扮演积极角色。

2010年,于品海与北京大学创办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理事长。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说,北京大学成立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宗旨是,立足中国实际,弘扬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建设当代中国新国学,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学历

于品海出生于平民家庭,早年从香港到日本半工半读。1976年他获得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大学录取并计划攻读电视新闻,但最终因无法凑足学费,辗转到加拿大沙省大学(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攻读政治经济学。2008年进入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学位。

对于50岁攻读马克思主义的决定,他说,“研读《资本论》可以更透彻精辟的了解资本主义与唯物论,也有助于成为一位更好的企业家。”

发表文章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2013年1/2月: Ten Challenges for China’s New Leader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2012年11/12月: What Kind of Leader will Xi Jinping Be

《环球时报》2012年7月: 中日再吵一百年也无妨

《中国论坛季刊》2012年冬季: Leading China - 10 Great Challenges Xi Jinping Must Confront

《中国论坛季刊》2012年秋季: What Kind of Leader Will Xi Be

《中国论坛季刊》2012年夏季: We Nee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World Politics

《中国论坛季刊》2011年冬季: Changes in Northeast Asia and South Sea Situ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Position of China—A New Perspective on Sino-US Strategic Balance

《中国论坛季刊》2011年秋季: An Essay on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The Basic Four Elements of the Rise of the CPC

《中国论坛季刊》2011年夏季: An Unjust War—Libya

《中国论坛季刊》2011年春季: Hu Shi and His Liberalism

《中国论坛季刊》2010年冬季: An Alternative View To Political Reform

《中国经济06/07》: 2006年中国经济的丰收年

《中国经济07/08》: 认识市场规律 建立高效政府

《中国经济08/09》:次贷危机

《环球时报》格林斯潘:从高手到巫师

《中国科技纵横·知识》: 知识与开放

《中国科技纵横·知识》:寻找现代乌托邦

《中国科技纵横·知识》: 知识和资本

《中国科技纵横·知识》: 知识和生命

创业经历

经历

于品海的经历颇为传奇:在香港念完中学后去日本,后去美国读电视新闻,学费不足才 辗转至加拿大读政治经济专业,时年19岁;30岁时(1989年)以零成本收购菲律宾上市公司——Acesite(Phils.),马尼拉希尔顿酒店的拥有者;33岁(1992年)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南海发展(后改名中国数码),同年从金庸手中收购《明报》,成为《明报》第二代业主;39岁(1998年)经营传讯电视(CTN),一度建起自己的传媒王国,但最终输光1亿美元;41岁(2000年)通过旗下的中国数码收购Savoy Concepts有限公司,更名南海控股,卷土重来……如此不凡经历,让于品海获得了“神奇小子”的称号。

在收购马尼拉希尔顿酒店三年后,于品海首次展现惊人财技,在现金、股票、南海发展(后来的中国数码)的旧厂房跟马尼拉希尔顿酒店之间,做了一次资产移位:首先,南海发展购入于品海持有的Acesite(Phils.)的股票,南海发展成为Acesite(Phils.)的母公司,于品海出让股权得到现金后,以现金收购南海发展控股股东唐骥千手中的南海发展股票,成为南海发展的大股东及董事会主席。之后,于品海变卖了南海发展的旧厂房增加现金流。

在这项收购中,分文未花的于品海巧妙运用整合的技巧,做到了无中生有、搭桥铺路,被外界称为零成本收购的典范。

身份

在过去四年中,于品海先生领导公司迈向四个主要业务发展领域,包括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财经资讯服务、文化与传播,以及物业投资与开发业务。中国数码信息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均在各自领域中具备引领市场的地位,成为相关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事业

1999年于品海先生收购中国企业网有限公司(China Enterprises (ASP) Limited)后,

将其转型入企业信息化领域,成为以中国中小企业为目标市场的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提供商(ASP)。于品海先生以创新为基础,服务客户为核心经验,促进中国企业网在中国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网于2003年正式更名为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迄今已在全中国拥有超过70家分公司与办事处,超过6,000人的专业团队,为300,000家以上的企业提供专业服务。2003年,于品海先生先后收购新网及新中商网。新网是国内最主要的域名注册(Domain Name Registration)及虚拟主机服务(Virtual Hosting)提供商。新中商网的主营业务是向企业客户和品牌经营商提供供应链管理系统(Supply Chain Management)和分销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Resources Platform)等高端管理信息化服务。中国企业网与新中商网及新网相互配合,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且更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企业信息化市场的主导地位。

中国数码2001年收购世华国际金融信息有限公司,将其转型为以中国市场为立足点的财经资讯提供商。于品海先生为世华制订在中国财经资讯行业的增长策略,以国内投资者及决策人士为主要对象。世华财讯是以专业信息、权威数据与准确分析结合尖端技术的综合资讯平台,放眼国际经济趋势与发展,提供纵横华夏兼顾全球的专业实时财经资讯。在中国财经及金融投资领域,世华财讯的权威、专业且具时效的资讯树立了其业界权威地位,特别在中国外汇及期货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世华财讯的客户包括商业银行、投资机构、政府机构、企业及高校。

1989-2000

2000年于品海先生收购了Savoy Concepts有限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更名为南海控股公司,将公司业务重组为房地产开发及电子产品制造开发。主要房地产项目位于深圳六湾、广州及北京,而深圳项目是该地区最大的单一房地产开发项目。

1994年于品海先生创办全球首家二十四小时华语卫星电视资讯网络传讯电视(CTN),以中天和大地两个频道首创全球中文24小时资讯报道。

于品海先生是将中文资讯扩大至国际领域及互联网的一位先导者,他于1993年率先成立了香港首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HKNet。

1992年于品海先生收购了香港明报集团有限公司,并成立了武汉有线电视网络。

1989年于品海先生收购了Acesite (Phils.)(菲律宾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该集团拥有马尼拉希尔顿酒店。

最新

2009年电影 <孔子>投资人;

电影《孔子》幕后主创介绍——影片核心管理团队

个人评价

目前网络上公开的资料显示于品海先生的求学、收购过程中的种种离奇经历,因为之前也曾在互联网行业中,对于先生也曾见过多面,所以感觉这资料还是大有包装之嫌。

第一次见于先生是2002年,因为中国企业网收购新网。当时中国企业网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为中小企业提供域名空间服务及网站建设的企业,而在行业中新网的名气和行业地位绝对是高很多。就是这么一次“蛇吞象”的收购,导致新网的高层分歧颇大,最后分崩离析,一个新网的原班人马活生生地分成了新网和新网互联。当时虽然也听过于品海先生的种种传言,不过还是被其的运作手段感到折服。于先生信誓旦旦地对我说,“我们是做企业的,收购也是为了盈利。我们不会买来一个碗,然后将它砸掉。”对此话语,我当时是颇为不屑的,认为他只不过是拿“空头支票”忽悠了新网的高层,达到自我炒作,收编新网,发展中企动力的目的。虽然行业中已群雄逐,我原以为中企动力和新网已经淡出互联网市场,不过突然发现其依然坚挺。

后来再见于品海先生就是在收购(或者说重新运营)广州自由人篮球俱乐部。广州自由人提出:在篮球竞技水平上,广州自由人在三年内要达到并保持在NBL俱乐部范围内的一流水平,并争取得到中国篮协和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的支持,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进入CBA行列,并努力成为CBA联赛的一支劲旅。于先生说,要将自由人的球员,包装成青少年的“偶像”。随后,在《广州日报》的体育版,几乎每次都可以见到广州自由人篮球俱乐部的报道,不得不感慨其立体公关包装的决心和实际行动。于先生又开始玩体育了。

又时隔两三年,今天《孔子》首映,在片头突然来了一段高科技企业的宣传广告,乍一看我还以为是IBM或是HP的广告,结果打出“中企动力”字样,诧异不止。正片开映,字幕飞出“总策划:于品海”,更是愕然。孔子结束后,回家网上一搜索,才发现,《孔子》的总策划,也就是出品方大地传播的董事长就是于品海。

当然,这只是我了解的到几个寥寥层面,但到网上去查阅相关资料,才发现于先生的资本运作玩得是越来越大手笔,越来越主流了。

我也知道,对于品海的评价,认识他的人肯定有褒有贬,而且分歧颇大,且贬过于褒。但我认为,包装也好、忽悠也罢,在这胜者为王的时代,能操纵大手笔,能成为主流,就是成功了。

我从之前对于先生的鄙夷与不屑,已经转为了真正的敬佩。

更新日期:2025-01-22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