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科研 - 郭正晓
郭正晓
郭正晓,籍贯河南南阳,198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1984年获奖学金留英深造,1988年获得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1988-95年先后在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和牛津大学担任ResearchFellow,1995-2007年在英国伦敦玛丽皇后学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相继担任讲师、教授等职位,2007年被聘为伦敦大学学院(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QS世界排名前十)化学系教授,2008-18年为伦敦大学学院华区事物副校长/特使。并于2000年荣获贝尔比奖章,是该奖章设立近百年首位华人获奖者。2018年,被聘为香港大学“理-工”双学院联合教授,香港大学理学院副院长,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并荣获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并于2020年评选为欧洲科学院(AcademiaEuropaea)院士。主要从事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

主要经历

1979年,郭正晓考入东北大学材料加工专业;

1983年,取得学士东北大学学位;

1984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材料科学专业;

1985-1988年,获得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材料科学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88-1995年,分别在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1年)和牛津大学(5年)进行博士后研究;

郭正晓

1995-2007年,历任英国伦敦玛丽皇后学院(QM,伦敦大学)材料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7-2018年,历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伦敦大学)化学系教授、华区事务副校长、特使,为QS排名世界前十大学的第一位华裔校领;

期间,郭正晓曾担任英国商业创新技能部—英中纳米材料聚焦合作负责人(2009-12年),欧洲能源联盟-“先进能源材料制备”执委成员(2013-18年),英国48家集团教-企合作“破冰者”主席 ,北京大学-欧洲大学联盟理事会执委成员 (2013-16),皇家化学学会科学期刊部科学执委会成员 (2015-17)。

2018年,郭正晓任香港大学(HKU),理学院化学系与工程学院力学工程系教授,并于同年出任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HKU-ZIRI)执行院长;

2018年,被授予UCL荣誉教授;

2020年,任香港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负责国际事务;

2020年9月,评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成就

主要成就

郭教授1984年获奖学金留英。2000年被英国材料学会、皇家化学会与化学工业学会联合授予贝尔比奖章与奖金 (BeilbyMedal& Prize,为该奖设立60多年来第一位华人得主),被授奖委员会誉为“一位将基础科学应用于工业开发新颖解决方案的杰出成就者,一位因创新而受同行尊敬的科学家“。

2002荣获基金委杰出青年(B类基金);同年获中科院“中外界面材料杰出团队”基金 (杰出团队成员之一)。另为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哈工大,重庆大学和东南大学等客座/兼职教授;中科院金属所,苏州纳米所客座研究员。郭教授曾在由英国商业、创新、技能部(BIS)和英国外交部联合举办的中英纳米与材料科学合作项目中担任“焦点负责人”(2009-12年);欧盟能源研究联盟(EU Energy Research Alliance)和“能源应用先进材料与工艺”(AMPEA)联盟的英国负责人、主题负责人和执行委员会成员(2012-18年);北京大学欧盟大学中心的理事会成员(2011-16年)。多年来,郭教授曾担任欧盟FP/H2020计划、美国NSF、加拿大RC、RCUK、皇家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香港RGC、卡塔尔RF、RSC、国务院侨办(2010-)和中国科学院的海外专家评审和/或评审团成员。

2018年,为了表彰郭正晓在UCL科研以及行政工作上的贡献,UCL授予郭正晓荣誉教授。

2020年9月, 欧洲科学院授予郭正晓教授院士职位。

科研成就

郭正晓教授着眼于关键性基础材料结构问题和合成过程的关系。在优化综合性能的要求下,探索材料多尺度计算设计,微观结构的形成与合成工艺的机理和过程,以解决实际应用技术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清洁能源的储存、转换和捕获领域,以及低维、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材料,有着较为突出的贡献。郭教授对分子、团簇、共价有机框架结构(COFs)、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s)、2D结构/石墨烯(G)、金属/陶瓷纳米结构、结构合金和复合材料的发现、原子掺杂和结构修饰做出了巨大贡献。郭教授撰写、合作发表了大约300篇高质量的期刊论文和超过300篇会议论文/报告(其中受邀作为Keynote speaker报告100多场)。科研成果多次发表在《自然能源》、《自然通信》、《能源与环境科学》、《先进材料》、《先进能源材料》、《先进功能材料》等国际高质量期刊上,并几次受邀在《材料科学进展》(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化学学会评论》(Chem Soc Reviews)上发表综述论文。

在许多科研工作中,郭教授带领团队努力探索新结构中的特性及界面问题,例如首次在半导体氧化物、COF和2D纳米带(P、Ge、GO等)中发现特殊的可调谐带隙和电荷载流子迁移率,该发现在电子/光子器件中有潜在的应用。这些论文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后续论证并且经过实验证实了论文中预测的性质。

郭正晓教授课题组主导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而获得交叉耦合的理论预测和实验改进,以此形成材料发现的系统方法,并着手于关键问题的深入分析,逐步研发出实用的合成方案,以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高性能纳米结构。此外,郭教授能够找出这些挑战的共同点,并将这种洞察力和理解引导到实际研究进展中。在电化学方面,他专注于容量、可逆性、稳定性和成本等主要问题的关联性,通过精心设计非贵金属催化剂(如氧化石墨烯GO和玻璃状石墨烯)的层间距、原子结构和界面化学组分,确定了催化过程中的活性位点,并筛选这些位点构型,取得了在有效位置丰富催化位点密度来优化材料性能的实用方法,从而在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中制备出高效的可逆氧催化催化剂、二氧化碳转化和高效超级电容器和电池。

奖项及荣誉

2018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

2016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2014年浙江大学 包玉刚讲座教授

2010年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 客座教授

2009年浙江大学 客座教授

2003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客座教授

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2002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李勋讲座奖

2002年中国国家科学基金-杰出国际科学团队奖,总部设在中国科学院

2001年国家科学基金 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杰青-B)

2000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化学工业学会和IoM3 -贝尔比奖金和奖章

其他成就

郭正晓教授的科研创新成果积极的在学术界和工商业界进行传播,并与多领域专家、企业家、科研学者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积极的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科研机构进行着合作工作,其中有E.On、Johnson Matthey、QinetiQ、E4Tech、Doosan Babcock、PQ Silico、CambridgeCMOS、Master Carbon等多家企业。自加入香港大学以来,迅速在该地区建立了项目与研究资源网络,同时为英国/欧洲大学和科研组织提供了积极的桥梁作用,包括最近欧洲联合项目/香港地平线2020/香港大学教育研究中心项目(SabyDoA)的成功开展。

更新日期:2025-01-19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