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物理 - 菊池正士
菊池正士
菊池正士(1902年8月25日~1974年11月12日,日本核物理学家,他最早发现了电子显微学中出现的菊池花样(Kikuchi patterns),并给出了正确的理论解释。
展开

基本资料

  姓名:菊池正士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02年8月25日

  国籍:日本

菊池正士

  籍贯:东京

  民族:大和民族

  职业:核物理学家

个人简历

  1902年生于东京。1926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物理学专业。

  1928年进入理化学研究所开始电子束衍射方面的研究,并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云母薄膜的完整电子衍射花样,首次提出并解释了菊池线现象。

  1929年赴德国留学。1934年起任大阪帝国大学教授,主持建造了日本第一个Cockcroft-Walton直流高压加速器。

  二战结束后,于1955年起任东京大学原子核研究所首任所长,并成功主持完成了可变能量回旋加速器的建造。

  1959年~1964年任日本原子力研究所理事长。1974年逝世。

他的理论

  菊池花样 Kikuchi patterns 菊池正士(1902年8月25日~1974年11月12日,日本核物理学家,他最早(1928年,菊池正士早于TEM的发明)发现了电子显微学中出现的菊池花样(Kikuchi patterns),并给出了正确的理论解释。 kikuchi line 是个体效应,一般要看到它,要求晶体完整并足够厚。它的出现是基于严格的布拉格反射,所以当转动晶体时,kikuchi line 会一起转动。菊池线对带轴的敏感程度远远高于衍射斑点,所以需要带轴严格对正(比如照高分辨)时,必须使用菊池线。拍摄菊池线太简单了:把光聚一聚,找一块儿别太薄的单晶,切换衍射。

发明特征

     (1) hkl 菊池线对与中心斑点到 hkl 衍射斑点的连 线正交,而且菊池线对的间距与上述两个斑点的距离相等。Rd=Lλ

  (2) 一般情况下,菊池线对的增强线在衍射斑点 附近,减弱线在透射斑点附近。

  (3) hkl 菊池线对的中线对应于(hkl)面与荧光屏的 截线。两条中线的交点称为菊池极,为两晶面所属晶带轴与荧光屏的交点。

  (4) 倾动晶体时,菊池线好象与晶体固定在一起一样发生明显的移动。

  精度达 0.1 °和高分辨像:实例:出现菊池线的条件 a) b) c) 样品晶体比较完整 样品内部缺陷密度较低。 在入射束方向上的厚度比较合适:1/2tc垂线与相应的斑点坐标矢量平行; 菊池线对在衍射图中的位置对样品晶体的取向非常敏感,详见下图 对称入射,即B//[uvw]时,线对对称分布于中心斑点两侧;双光束条件,即 s=0,亮线通过(hkl)斑点,暗线通过中心斑点;S+g>0 时,菊池线对分布于中心斑点的同一侧;S+g<0 时,菊池线对分布于中心斑点的两侧。在旋转带轴的时候,沿着一个密排方向转动,总可以达到一个低指数带轴。这是一个大致的转动过程,通过样品台的倾转,可以让晶轴和透射束方向平行,最后达到电子衍射的效果是各向均一,亮度四周一致。这样才算转正。这种是通过倾转晶体样品使衍射点到位,也就是我说的倒易球。

他的著作

単著

『原子物理学概論』(岩波書店 岩波全書 1947年)

『物理学の概説』(冨山房 1947年)

『原子論より素粒子論へ』(丘書房 1948年)

『物質の構造』(創元社 1948年)

『粒子と波』(創元社 百花文庫 1948年)

『原子核物理学』(共立出版 1949年)

『現代自然科學講座12?原子核の光分解』(弘文社 1952年)

『原子核の世界 第二版』(岩波書店 岩波新書 1973年)

共著

『原子核及び元素の人工転換』(岩波書店 1940年)

所获荣誉

 诺贝尔奖物理学奖

更新日期:2025-01-18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