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他的父亲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公务员,为人严厉、责任感和原则性强,母亲则是一名来自布拉格的虔诚而心地善良的犹太教徒。他在家中排行第二,上有一兄下有一妹,童年生活贫困,曾在农场里乞讨。15 岁时,他的化学老师认为有机体的生命分析到最后,也只不过是一种化学燃烧作用,引起弗兰克对生命意义的质疑与好奇。上中学后他被 S.弗洛伊德的学说所吸引,同时他还读 A.阿德勒的著作,且尤其赞赏阿德勒的理论。15 岁的他成为阿德勒学派的热烈拥护者,尤其对精神分析论中的哲学观点感兴趣,开始思考人生观的问题。
青年
他 16 岁时就给弗洛伊德写信,有一次他将自己一篇关于叔本华的心理分析的文章寄给弗洛伊德,得到后者的赏识并在 3 年后发表在《国际精神分析期刊》上。上高中时他就积极地加入当地的青年社会主义工人组织,对人的关注也使他把兴趣转移到了心理学。高中毕业后,1923 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925 年他拜见了仰慕已久的弗洛伊德,这一年,他的《心理治疗与世界观》发表在阿德勒主编的《个体心理学国际期刊》上。就读医学院期间,他将精神医疗与哲学结合,特别去探讨精神医疗里的意义与价值问题,而这主题亦成为日后一生研究工作的中心。
1928 至 1929 年,弗兰克在维也纳以及其他六个城市组织了面向未成年人的免费心理咨询中心,并为大学的精神病治疗中心效力。1930 年,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晋升为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助教。1933 年,他接管了一家针对自杀妇女的精神治疗病房。到了1937 年,弗兰克则自己开业,从事神经病症和精神病的治疗。一年后,德国入侵奥地利,他的妹妹移民到了澳大利亚,而他和家人也正在积极筹措办理申请到美国的签证。1939 年他获得美国护照与签证,但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最后决定和未婚妻缇莉(Tilly Grosser)一起留在维也纳,1942 年,弗兰克与未婚妻举行了婚礼。同年 9 月,他和家人包括他的新婚妻子一起被纳粹逮捕,关押在捷克波希米亚地区北部的特莱西恩施塔特(Theresienstadt)纳粹集中营,他的父亲不久就因为饥饿死于波希米亚。1944 年和妻子一同被送往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不久其母亲也被送至此并死于该地毒气室。后又辗转至德国考夫囹(Kaufering)集中营、图克海姆(Türkheim)集中营。他的母亲和兄弟在 1944 年被纳粹残酷地杀害。而他朝思暮想的妻子则于纳粹投降前死于德国伯根-拜尔森(Bergen-Belsen)集中营。1945 年 4 月 27 日他被美国陆军解救。
晚年
战争结束后,他回到维也纳才发现他的家人都在纳粹集中营死去,唯有他因为医生身份而被认为有用才幸免于难。他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任教,期间和他的助手 Eleonore Schwindt 相恋并于 1947 年结婚,同时也任维也纳总医院神经科教授到 1971 年。1948 年,他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维也纳大学神经与精神病学副教授,1950 年创办奥地利心理治疗协会并任主席,之后升任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教授直到 1990 年。1992 年,他的朋友和家人为他设立了维克多·弗兰克研究院。正因为集中营中的悲痛经验,反而使他发展出积极乐观的人生哲学,正如他常引用尼采的一句话:“打不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使他后半生能活的健康快乐。67 岁时领取了飞行员驾驶执照,80 岁时仍能攀登阿尔卑斯山,并到世界各地演讲推广意义治疗,
贡献
弗兰克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他靠自身体验所创的意义治疗。所谓意义治疗(logotherapy),是指协助患者从生活中领悟自己生命的意义,借以改变其人生观,进而面对现实,积极乐观的活下去,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1926 年,在一次公开演讲上他首次使用意义治疗一词。在他囚禁以前,他的思想就已形成,并完成了阐发这些思想的手稿。他被囚禁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生活,不仅他的一些基本思想得到了深刻的检验,并且真实的感触让他感受到了生命意义的强大。弗兰克早年就开始接受精神分析思想,与精神分析的始祖弗洛伊德有过正面的接触,并曾经直接受教于阿德勒门下。他对哲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与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也有过私人的交往。意义治疗的本质上是一种存在分析方法。它与精神分析的不同之处是它站在一种更广阔的视野立足于人性问题,深入探讨人生问题,通过的人生问题的诊断,使治疗对象获得人生的意义。
意义治疗的理论
其基础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它有三个互相连锁的基本信念:
意志的自由
(the freedom of will) 人在生理、心理与社会的世界中并不自由,但人可以超越这些限制而进入精神层次。只有两种人的意志是不自由的,一类是精神病人,另一类是信奉决定论的哲学家们。
追求意义的意志
(he will to meaning) 认为人类的基本动力是“追求意义的意志”,当一个人追求意义的意志遭受挫败后,才会转向追求快乐、权力作为补偿。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在于:发现一个可给予个人忍受任何情境而可坚持下去的理由并希望藉此使个人的生活更充实且能提供个人的存在是有意义且有价值的一种认同。
生命的意义
(the meaning of) 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个人生命在具体时间的具体意义。
上述三个基本假设构成了意义治疗的理论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意志的自由是求意义的意志的一个心理学的前提,没有意志的自由,人就不可能对生活进行态度上的选择,只能被动的接受需要的支配;而求意义的意志则是生命意义的动力,人们对意义的追求和倾向,使人无论在何种生活环境下都要探究生命的意义。
生命意义
人性观
人类存在的特征,对人性的基本概念,不论生物层面或是心灵意义层面,我们不能忽略任一层面。人的存在具有三个层次,即身体、心理与精神,其中以精神层次为最高,
自由
人虽不能免于生物、心理或社会上各种条件三限制,但是面对这些限制,人却保有选择的自由,自由决定要顺服于它或要抵抗。
责任
人的首要责任是良知。人是自由的,责任重于自由。人有责任去实现个人生命的独特意义,此外还要对其他事物负责,不论是社会、人性、全人类或自己等。
自我超越
(Selfu2013Transcendence) 人类存在的特征是自我超越,而不是自我实现,人的特征是“追求意义”不是“追求自己”。生命的真谛,必须在世界中找寻, 而非在人身上心理层次的限制而进入精神层次
发现途径
他由人类行为经验的现象分析中指出生命的意义是会改变的,但永远不失其为意义,并归纳出发现生命意义的三种途径。他认为一般人可以藉由实现以下三种价值来获得生命的意义:
创造的价值(creative values)
指透过某种类型的活动以实现个人的价值,即功绩或成就之路,亦即工作的意义。如:经由个人工作、嗜好、运动、服务、自我的付出或贡献、与他人所建立的关系等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经验的价值(experiential values)
此价值是藉由对世界的接纳与感受中实现的,即经由体验某种事物或经由体验某个人(爱情)来发现生命的意义。如:欣赏艺术作品、投入大自然怀抱、与人交谈、体验爱的感觉等。
态度的价值(attitudinal values)
当个人面对无法改变之命运(罪恶感、死亡或痛苦的逼迫)时所决定采取的态度属之,此即苦难的意义,是人类存在的最高价值所在。如:个人所持的生活信念或价值观。
他认为人类最原始的动机力量是求意义的意志,当人觉得对自己的生命感到无意义,他的行为就失去依据,也就受到“存在的空虚”之困扰,也就是求意义的意志遭受挫折,这是意义治疗学所说的“存在的挫折”。许多有关的心理症状或疾病乃由此而丛生,处此情况的人,可藉意义治疗者的协助或经由自我探索,找到或寻回生活目标,一个人生活有了目标后就会感到生命是有意义的。
弗兰克曾调查发现 40% 的欧洲学生曾感受到生命缺乏意义感,而在美国的学生更是高达 81%;另一项调查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所完成,包含 48 个大学 7948 名学生,结果有 78% 表示其第一目标为寻找生命意义,只有 16% 是要赚大钱。
意义治疗的理论对人提出十点独特的看法:
人是一个个体,人自成一个单位,因为人无法被分割。
人不只是个体,更是个整体。根据意义治疗法,人无法被分割或由其部份之总和所建立。
每一个人都是绝对新的个体。两个人存在于世上,精神上可以非常亲近,但却无法合并。
人是灵性的。有机体的功能对人而言只是做为一种工具,帮助人去完成生命中等待他去完成的任务。
人是动态存在的,人存在的每个当下呈现的是作决定的机会,这牵涉到作决定的自由与相对而来的责任。
人是自我引导的,他认为人的灵性是凌驾于弗洛伊德的超我之上,人并非由本我所驱动的自我(ego),而是自我(self)所引导的。正因为如此,人才能对其他人去爱与被爱,了解对方而不是把人当作事物一样利用和操控。
人是联合的整体。在意义治疗法的观点,人是三个向度存在的整体,由肉体、心理、灵性所组成的实体。
人是动态的。人并不是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总是从现状中不断努力朝向理想的状态。无从决定良心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我们只能决定该如何对良心做出响应与行动。
动物不是人。动物无法理解承受苦难,而人可以将所承受的苦难归因于自然因素或任何我们为某一目的把它强加于任何原因之下。
人只有在超越自身时才能理解自己。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能超越自身的局限,使自身的存在充满意义。
在他的名著《人类对意义的追寻》里,他讲了一个他在集中营里的经验:他与一群俘虏被迫跋涉到某地铺铁轨,其中一位俘虏提到不知道他们妻子的命运如何,这让他想到他自己新婚的妻子。那一瞬间他领悟到虽然他不知道他妻子的下落,但是她“存在”在他的心里。他写下:
“人类可以经由爱而得到救赎。我了解到一个 在这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仍有可能在暝想他所爱的人时尝到幸福的感觉,即使是极短暂的一刹那。”
他获得过世界各地 29 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曾在 209 所大学演讲,出版了 32 本书,已被翻译为 32 种语言,其《人类对意义的追寻》一书共售出 900 万册,他是奥地利科学院荣誉会员。他的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主要著作
活出意义来:Man’s Search for Meaning
意义的意愿
无意识的上帝
听不见的要求 - 意义的呼声
实践中的心理治疗学
意义治疗和存在分析:Logotherapie und Existenzanalyse,1987
心理治疗中的意义问题:Die Sinnfrage in der Psychotherapie,1985
医生和心灵:The doctor and the soul
生存的理由
生命的主题
实用心理治疗学:Die Psychotherapie in der Praxis,1986
在意义问题之前的人:Der Mensch vor der Frage nach dem Sinn,1985
注
在弗兰克的《意义的呼唤》一书中,他提到自己出生于捷尔宁街 6 号,而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A.阿德勒曾住在斜对面的 7 号。对维克多.弗兰克作品《活出意义来-从集中营说到存在主义》的思考 二十世纪人类的灾难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境头莫过于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迫害与屠杀。集中营是一个可怕的字眼,也是本人在读书、看报和看电影中最不愿涉猎的部分。不仅是因为对身为人类的法西斯分子的残暴本性而感到愤怒,更为那些受苦受难,欲生不能,命如草秸,任人屠杀的犹太人而感到悲痛。正如《活出意义来-从集中营说到存在主义》的作者在此书中的结尾中所写到:“……我们要知道人是什么。必竟,[人]是发明奥殊维兹媒气间的[存有];但同时,[人]也是笔直走进煤气间,口中念着天主经或犹太祈祷经文(即:你当尽心,尽力,尽意爱主,你的上帝)的[存有]。弗兰克这位亲历集中营,每天与死亡擦肩而过的并能存活下来的犹太人向这人类这个[存有]发了的质问,也针对这样的问题送给人类一个特别的解决方案:意义治疗法。弗兰克(1905-1997)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二战中被投入纳粹集中营,历经九死一生,其父母、兄弟、妻子皆死于集中营。弗兰克凭着坚强的毅力得以生还,出狱后就其集中营经历写出《活出意义来-从集中营说到存在主义》。这是一部杰出的作品,与其它涉及二战时期犹太人集中营且作品不同的是,本书除了反映事实真相,更多的是在这些历史事实中进行反思,并且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作者弗兰克博士以其自身在集中营的生存经历发掘出意义治疗法可谓是心理学领域的创举。作者将集中营中生不如死,欲死不能,又要苟延残喘地保命、活命的残酷状态全都淋漓尽致地收录在这部作品之中。作者作为大屠杀的幸存者,通过亲身经历残酷的迫害的感受,在无情的岁月中发现了生存的动力和人生的意义,并能将其植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现[意义治疗法],实为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伟大发明。
戈登.欧伯教授在本书序言中写道,“弗兰克博士现身说法,详述他如何由亲身经验,发现到[意义治疗法]。他曾是集中营中的囚犯,漫长的牢狱生涯,使得他除了一息尚存之外别无余物。他的双亲、哥哥、妻子,不是死在牢营里,就是被送入煤气间。一家人全都死了,仅剩下他和妹妹。像这样一个丧尽一切、饱受饥寒凌虐,随时都有死亡之虞的人,怎么会觉得人生还值得活下去呢?一位曾亲身经历过这种惨绝人寰遭遇的精神医学家,他的话必然值得我们洗耳恭听。他这种人,必然能够以睿智和悲悯的眼光来盱衡人类的处境。”
《活出意义来-从集中营说到存在主义》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自传》及《意义治疗法阐述》。作者曾被囚于集中营内忍受种种非人待遇,因而对存在的痛苦与挫折感有特别深刻的体认。他认为:人要寻求意义是生命中原始的力量,也是人之所以为人最独特的部份;人可以为着他的理想与价值而活,也可以为着他的理想与价值而死。他相信人类生命的动力在于寻找意义:人只要了解为何而活,即能承受任何煎熬;而且无论处境如何,都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本书涉及内容广泛,思想深刻。在阅读过程中,本人对作者的一些观点深有感触,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
1、冷漠是残酷生存状态下自我保护的产物
作者描述囚犯进入集中营后的第二阶段心理特有症状是:冷漠。其中有一幕他描写到“……每当有人死去,我总是冷眼旁观着随之而来,且己经司空见惯了的一幕:众俘虏一个个挨近犹温的的死尸,有的抢到一盘吃剩的马铃薯泥,有的发现死者的木鞋比自己的稍好而来个调换。另一个抢到了死者的外衣,还有一个更因为也抓到了一点东西---一根真正的绳子---而高兴万分。”作者认为,这种冷漠寡情、感觉钝化,终能使人忍受无时无之的鞭笞而浑无所觉。每个俘虏就靠这种迟钝和麻木,很快把自己裹进一层极为需要的保护膜里头。其理由只有一个:因为他们还活着。作者对冷漠的分析似乎能对当代中国人冷漠无情的心理症状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情重义而守信的民族,儒家的仁义教化使中国人把亲情、友情都看得很重。虽然中国历经战争的沧桑,但在解放之前这些传统文化仍有所保留。但在文革中这一切都变了,一切都以阶级立场来划分,在阶级斗争的大是大非面前个人的情感变得多余甚至是累赘。亲朋好友,师生恋人之间的相互揭发,批判;为了保全自己诬陷、出卖、背叛朋友,就像传销中杀亲宰熟一样。人性中的丑恶暴露无遗,而且是打着正义的旗号。一代人伤情之后,就变成了今天中国人的冷漠无情、自私多疑、寡信而易于背叛。
文革给国人道德与灵魂的伤害远远超过我们所想象的时间。今天,当代中国的年轻人,其父母多数是在年青时期经历过文革的人,在他们的眼中所看到的残酷无情的场面远远要比今天的青年人多。所以,中国的父母在教导自己孩子的时候,常常围绕“明哲保身”这样的观念展开。从小就给自己的儿女灌输“两耳不管窗外事”的“自我保护”观念,以至于形成全社会都处于一种无情冷漠的麻木状态之中。“冷漠”做为文革时代的后遗症,在八十年代时也遇到了相当的挑战,一群后文革时代的青年人,打破这种冷漠,开始了对自由民主的呐喊,掀起了全国范围的热烈响应。那种热情的场面,就连城市里的小偷都为之感动。可是,这种热情很快被残酷地弹压下去。“冷漠”再一次被事实论证是“对”的,于是冷漠的心理症状成为中国人特有的现象。所以今天的中国才有“少女落水见死不救”、“一人跳楼千人围观”等让人心寒的场面。这种冷漠的心理症状,岂不是集中营中所产生的自我保护的特有现象吗?
如果说国人的冷漠与麻木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于常常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教训中长大的中国知识份子,为什么如今变的如此麻木呢?在国内常常听到少数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敢公开批判当代的知识份子精神的冷漠与麻木。其实,这种冷漠与麻木难到不是这个体制下人人自危、明哲保身的产物吗?文革中受害最深的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且不说古代的士大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在民国甚至文革前还有一些仗义执言,敢说真话的传统知识分子。然而经历文革、八九等残酷迫害的中国知识份子,都成了想说不敢说、为了生存保全自己的一群人。
而与中国彼邻的小国韩国,那种浓浓的亲情和友情,那种生活富裕却仍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那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与中国的现状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今,中国富裕了,繁荣了,强盛了,但中国人何时走出麻木与冷漠的精神状态,实为当前最迫切的呼唤。
2、内在的自由能超越客观环境的约束
虽然冷漠是集中营中的普遍现象,但是弗兰克通过经历发现:“有太多太多的实例(多具有英雄式的特质)足以证实:冷漠的态度是可以克服的,躁怒的情绪也可以控制。人有能力保持他精神自由及心智的独立,即便是身心处皆处在恐怖如斯的压力之下,亦无不同。”虽然,冷漠是人人自危、自我保护的一种普遍特征。但是,也有极少数人愿意把自己仅余的一片面包让给别人。这种人在集中营中寥如晨星,却己足以证明: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生中后的自由---也就是是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而这种内在的自由决定其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结果并不完全是由客观环境造成的。所以,内心的自由是不能被客观条件所约束,并能超越客观的限制的。作者说,“他们的痛苦和死亡,证明了一个事实:人最后的内在自由,绝不可以失丧。”“正是这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使得生命充满意义且有其目的。”于是,内在的自由使人有机会提升其人格情操,并在备受外力拘限的情境下选择其生活的态度。
就像电影《肖克申的救赎》中所描写的那样希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消失。无论是什么,都关不住希望,一切皆因希望而起,一切只要有了希望便变成可能。有了希望,肖申克监狱不过是一座形同虚设的监狱,有了希望,一把小小的锤子便可以救赎生命,可以救赎自由。有了希望电影中的主人翁安迪可以在救赎自己的过程中尽情的享受每一个小小的乐趣,并将这乐趣传播开来,将希望播种在每个人心里。希望是关不住的,锁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鸟,是流动的空气,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远无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无法染指的。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这种充满希望的人生不正是自由抉择的彰显吗?
3、在苦难中发现生命的意义,绝境中有盼望
弗兰克表示,“如果人生真有意义,痛苦自应有其意义。痛苦正如命运和死亡一样,是生命中无可抹煞的一部份。没有痛苦和死亡,人的生命就无法完整。一个人苦能接受命运及其所附加的一切痛苦,并且肩负起自己的十字架,则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照样有充份的机会去加深他生命的意义,使生命保有坚忍、尊贵与无私的特质。否则,在力图自保的残酷斗争中,他很可能因为忘却自己的人性尊严,以致变得与禽兽无异。险恶的处境,提供他获致精神价值的机会;这机会,他可以掌握,也可以放弃;但他的取舍,却能够决定他究竟配得上或配不上他所受的痛苦。”虽然,痛苦是违反人性的,它给人带来的是不幸与灾难。然而,如果我们能在无法更改的不幸命运中寻找到意义,那么我们的痛苦就变得有价值了。
弗兰克的苦难观与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苦难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考验一个人内在自由度的试金石,即一个人的内在自由能否超越外在的命运。这种人存在于任何地方,每个人面对不同的命运挑战时,都会从痛苦中获得成就。弗兰克认为,人最关心的并不是获得快乐或逃避痛苦,人最关心的是了解生命的意义,如果某种生活有意义,即使需要人为它付出代价,人也会为它去受苦。
4、爱,是人类一切渴望的终极
在本书中的描述最领我感动部分的莫过于作者对爱妻的思念。无论集中营的环境是多么险恶,但是深藏在心中的爱却常常成为弗兰克精神上最大的安慰。他领会到:一个孑然一身,别无余物的人只要沉醉在想念心上人的思维里,仍可享受无上的喜悦---即使是倏悠的一瞬间。因着这种亲身的感动,他领悟到:爱,是人类一切渴望的终极。作者在集中营中感受爱的存在,并对爱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他说,人间的一切诗歌、思想、信念所揭露的一大奥秘:人类的救赎,是经由爱而组成的。正如圣经上说,爱是从上帝而来。凡有爱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并且认识上帝。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约翰一书4章7节至8节)人类的救赎是经由爱而组成的是一个事实,上帝亲自来实现了这个救赎赐给人类。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当人陷入苦难的时候,爱的意义似乎显得犹为重要。与当代社会不同的是,处于和平时期,经济腾飞,物质享受极大丰富的时期,人们对爱的领悟,却显的越来越轻浮。经济越发达,物质享受越丰富,人的道德意识却显得越淡薄。人对爱的追求也越低,离婚率越高。这种现象难到不值得人们深思吗?
作者在极困苦的环境下对妻子的思念,对爱的思想,引出爱在意义治疗法中的地位,让读者深深体会到爱在人生的意义中据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正如,一些因煤矿事故被困在井下的矿工,他们无法预知自己的死活,但是只要他们思想着外面还有自己的妻子、儿女等着他们,他们就极力地存活下去。也许这些矿工平日是一群爱酗酒打老婆的人,但是在那个时刻,却是他最思念自己妻子的时刻,也是极度后悔的时刻。可见,在特殊的环境中,爱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并对生命所产生的意义是令人叹惊的。
5、信仰使生命变的更有意义
弗兰克描述:“俘虏对宗教的兴趣,打从荫芽开始,就虔诚得令人难以想像。那种信仰的深度和活力,常使新到的俘虏既惊讶又感动。”作者通过亲身的经历深深地感受到一个病人如果具有坚定的宗教信仰,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借着他的宗教信念及精神动力的源泉来发挥医疗上的效果。
当一个人深陷苦难的时候,只要他还有对上帝的信仰,并且盼望上帝介入他的生命来改变他的现状时。信仰就在他的生命中发挥了及为重要的作用。
最近在教会服事中遇到了一个姐妹,这位姐妹曾经在婚姻上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因为她常常看不惯丈夫的言行,并且总想管着丈夫,以至夫妻之间产生很大的矛盾。她的丈夫就常常苦待她,甚至虐待她。有时候,把她打的遍体鳞伤。每当她陷入绝望的时候,她就把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向上帝述说,呼求耶稣基督来拯救帮助她。虽然,她的呼求并没有立即见效,但是在数年中向上帝祷告呼求成了她生命中唯一可以得到精神安慰的来源。有一天,她突然在读经、祷告时领悟到自己在性格上的缺点,她决定不能再继续和丈夫所做的一切计较,并用一种崭新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丈夫。没有想到,这种态度的变化竟改变了她丈夫对她的看法,俩人重新进入一种甜蜜的婚姻之中。
所以信仰在人生的历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常常是超乎想象的,对上帝的信仰可以成为人们超越自己有限智能的终极意义。在意义治疗学中这种意义被称为超越的意义。
通过阅读本书,作者的狱中经历和人生感悟给我带来很多思考和启发。弗兰克的意义治疗学看到了人对生命的意义,以及确立有意义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作者对人性的解释、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看法,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不仅能帮助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坚强地生存,同时也是解开人类社会诸多问题的一把钥匙。总得来看,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是精神分析学说和存在主义思想的结合,也是独特的生命意义见证的结果。它对于当代社会的人生现象和人生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另附
维克多·弗兰克(Frankl Viktor 1905.03.26-1997.09.02)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出生于奥地利,1930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4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美国国际大学的著名教授,并任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迪尤省大学和南卫理公会大学的访问教授。
弗兰克是言语疗法的奠基者,其治疗理论被称为维也纳第三精神治疗学派,前两个学派为S·弗洛伊德学派和A·阿德勒学派。本世纪20代,弗兰克开始发表论文,第一篇论文应弗洛伊德约稿刊布于弗洛伊德的《国际精神分析》杂志上,第二篇论文应阿德勒约稿刊布于阿德勒的《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上。然而,由于他的非下统观点,他被先后开除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会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学会。此后,弗兰克尔受到O.施瓦茨和R.阿勒斯的影响,特别是存在主义者L.宾斯万格和现象学家M.谢勒的影响,不再信奉精神分析和个体心理学,开始倡导其独特的体系。早在40年代,弗兰克的理论就具有人本主义的倾向。他认为,人的主要动机是要理解生存的目的与意义,揭示自己生存的秘密。他把这种动机称作“探求意义的意愿”。人的本性在于探求意义。由于“探求意义的意愿”是人的主要动机,因此,倘若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内在的欲求受到阻碍,就会引起人的心理障碍。启发患者去发现生活的意义,是言语疗法的核心。 ??
言语疗法的不足在于,治疗者应使患者逐步认识到死亡、痛苦、不确定性的必然性,面临这些遭遇不可避免地会使人感到焦虑、恐惧、失望和罪恶感。患者有时为回避这种焦虑感,会歪曲自己的内心体验,生活在不真实的存在之中。引导患者懂得只有通忍受这些焦虑和痛苦,并在与这些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唤起患者的责任感,彻底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对自己的生活道路有明确的方向。
弗兰克的言语治疗是以“人类对意义的探索”为依据的,因此他给他的成名作定名为《人类对意义的探索》。这部著作以弗兰克在纳粹集中营的亲身经历,包括在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经历,阐述了他能支撑下来的唯一支柱是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并由此提出言语疗法的理论与实践。他后来的一些著作有:《意义的意愿》、《无意识的上帝》、《听不见的要求意义的呼声》、《精神治疗和存在主义》、《医生和心灵》等。这些著作详尽阐述并发展了他的言语疗法。
弗兰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集中营的侥幸生还者。集中营的不平凡遭遇,使弗兰克尔的人本主义思想,带有明显的意志色彩和超脱意味,这一特点反映到他的心理健康观上。弗兰克尔确信,人在任何情境下,对自己的行动都是自觉选择的,即使是在集中营这样恐怖的情境下,也应当如此。对人生意义、理想或目的的自觉探求,是心理健康者的基本特征。鉴于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是存在于自我之外的,所以弗兰克强调,仅仅靠自我实现或机能成熟与充分发挥是不够的。人们还必须超越自我,把自己同某个人、某种理想或某件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摆脱自我的羁绊,找到人生的真正价值或意义。
关于"自我超脱者"的心理特征,弗兰克指出,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包括这样的特点:他们在选择自己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他们不是被自己之外的力量所决定的;他们缔造了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他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他们能够表现出创造、体验和态度的价值;他们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除了这些主要的特点之外,自我超脱者还具有下列具体特征:
(1)他们是定向于未来的。弗兰克认为,自我超脱者的动机指向,是要达到各种具体目标。假如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人生就会黯然失色。对自我超脱者来说,尤其是这样。
(2)他们能专注于工作。像马斯洛一样,弗兰克也十分强调献身于事业的精神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发现人生意义的根本途径。工作对于人所以重要,并不在于工作本身的特点或内容,而在于人们完成工作的方式和态度。也就是说,是否专注于工作,是一个人个性是否健康的深刻反映。
(3)他们可给予爱也能接受爱。弗兰克指出,除工作之外,人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发现人生意义的另一条途径就是爱情。通过爱情,可以使爱与被爱的双方,都能得到满足、得到促进。当爱情关系中的某一方,使对方意识到自己能够变成什么样子的时候,其尚未挖掘的潜力也就得到了共识。毫无疑问,自我超脱者在给予爱方面是绝对不吝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