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
在爱荷华大学学习期间,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那时,他认为心理学家应当“把临床现象用经过实验验证的方式加以概念化”(伊万斯,1976年:第243页)。班杜拉认为,心理学研究应当在实验中进行,以控制决定行为的因素。1953年艾伯特·班杜拉在斯坦福大学任心理学教授职务,直至现在。
社会认知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
一、 社会知觉
1、定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自我知觉)的知觉。
2、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
二、社会知觉的范围
(一)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1、 面部表情:目光接触是面部表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2、身段表情:双手姿势是较为敏感的3、言语表情:音量、语调、节奏等
(二)对他人人格的知觉1、对他人的看法2、对他人的印象
(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1、自他关系认知:自己与他人2、他他关系认知:他人与他人
(四)对行为原因的知觉(这个领域叫归因)1、对自己2、对他人
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1、经验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2、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3、图式的作用: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2.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3.影响记忆4.影响自我知觉
(二)认知者的动机兴趣1、排除不感兴趣的事情,集中感兴趣的事情2、符合认知者动机,并能够满足其需要的事物就会成为认知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三)认知者的情绪1、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2、在消极情绪状态下:就会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其在心理学的成就
在其一生中,班杜拉撰写了一些文章和书籍,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引用。1959年班杜拉与理查德·沃尔特斯合作写作了第一部书《青春期的攻击行为》。1973年,他写作了《攻击行为:社会学习分析》。四年后,他出版了他最优秀的著作《社会学习理论》。这些书和文章多数涉及决定攻击和非行的心理学研究。1946年,多拉德和米勒出版了《社会学习与模仿》一书。艾伯特·班杜拉认为该书对他提出建模理论做出了贡献(伊万斯:第4页)。“米勒和多拉德有关人类发展需要更为强大的传达能力的模式而不是线索和错误的假说,引起了我的注意。”(伊万斯,1989年:第4页)。……社会学习和模仿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反应结果而获得能力和新的行为模式。(米勒和多拉德,1941年:第26-42页)
艾伯特·班杜拉认为家庭成员强化的攻击行为是行为建模的最主要的来源。他报告儿童在与他人相处时使用他们父母使用的同样的攻击性策略(班杜拉,1976年:第206页)。在爱荷华学习期间,班杜拉对儿童中的星际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班杜拉,1977年)。为了控制攻击行为,班杜拉认为问题应当在儿童时期进行诊断和治疗。“我们不应让人们先接受治疗,而在几年后试图确定他们所具备的效果。我们应当在推广之前就验证治疗(伊万斯,1989年:第3页)”。儿童依照成人特别是家庭成员的暴力行为而形成他们的行为,学会攻击性行为。比如,反复目睹父亲殴打母亲的男孩极可能成为恣意妄为的父亲和丈夫(希格尔,1992年:第170页)。
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Albert Bandura)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1982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其中,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
波波玩偶实验
艾伯特·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最为有名。
艾伯特·班杜拉认为攻击行为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一、行为的攻击模式如何形成?
二、是什么促使人们的行为具有攻击性?
三、是什么决定人们未来是否继续诉诸攻击性的行为模式?(伊万斯,1989年:第22页)
在该实验中,他让儿童们目睹一位模特殴打一个塑料小丑,名叫波波玩偶。儿童们在那里观看一步录像,一位模特攻击性地殴打一个玩偶,“模特用棒槌敲他的头部,把它朝下猛摔,坐在它上面,反复地打它的鼻子,把它抛到空中,用球击打它……”(班杜拉,1973年:第72页)。看完录像后,儿童们被放在一间有好玩的玩具的房间里,但他们不能动玩具。记忆过程开始了,因此,儿童们变得愤怒和沮丧。然后,把这些儿童领到一间放着和录像中同样玩具的房间。动机状态产生了。班杜拉和许多其他研究人员发现88%的儿童模仿攻击行为。八个月后,40%的儿童重演波波玩偶实验中观察到的暴力行为。
观察学习也叫模仿或者建模。在此过程中,当个体观察和模仿他人学习行为时,进行学习。观察者在看到模特后的行为影响下,有四个过程,包括注意、记忆、动机和原动力重演(班杜拉,1973年:第24-28页)。
注意是观察学习的第一个成分。除非个人觉察和注意到了模特行为的显著特征,他们就不能通过观察学习到很多。比如,儿童们必须注意到攻击者在做什么、说什么,以重复模特的行为。(阿伦和桑托洛克,1993年:第139页)在波波玩偶实验中,儿童们看到了波波玩偶受到真实模特和电影化的模特的口头和身体虐待。
记忆是第二种成分。为了重演模特的行为,个人必须把信息编码成长期记忆。因此,信息将被再生。比如,对模特表演的简单的语言描述,被称为记忆(阿伦和桑托洛克,1993年:第139页)。记忆是帮助观察编码和再生信息的重要认知过程。在波波玩偶实验中,儿童们模仿他们在录像中看到的攻击行为。他们攻击性地殴打波波玩偶,因为这被编码和储存到了记忆中。
原动力重演是观察学习的另一个过程。观察者必须能够重演模特的行为。观察者必须学习,并具有模仿行为的能力。原动力重演的一个例子就是能学会滑雪或者骑自行车。一旦通过注意和记忆习得了行为,观察者必须有能力实行攻击行为。儿童有能力摔打玩偶。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强化做了全新的解释,提出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替代性强化是指人们通过对他人行为受到奖惩而相应调整自己的行为过程。
自我强化是根据自己设立的一些行为标准,以自我奖惩的方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