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心理 - Albert Ban
Albert Ban
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
展开

dura-基本资料

 

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dura-生平

 

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出生在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达,父亲是波兰的小麦农场主。像斯金纳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他就学的中学仅有20个学生2位教师。1949年,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衣阿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尽管接受的是临床心理学方面的教育,但由于受赫尔的学生斯彭斯的影响,对实验模式的有效性印象颇深。1953年,他到维基台的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后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斯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在这期间,受赫尔派学习理论家米勒(N.Miller)、多拉德(J.Dollard)和西尔斯(R.R.Sears)的影响,把学习理论运用于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此后,除了1969华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年外,一直在该校任教。其中,1976年至1977年间出任心理学系系主任。

由于班杜拉的奠基性研究,导致了社会学习理论的诞生,从而也使他在西方心理学界获得了较高的声望。他在197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3年获加利福尼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Albert Ban

dura-著作

 

1959 Adolescent Aggression《青少年的攻击》

1963 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社会学习与个性发展》

1969 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1971 Psychological modeling : Conflicting theories.

1973 Aggression :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

1977 Aggression : Social learning Theory《社会学习理论》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的认知理论》

1995 Self-efficacy in changing societies.

1997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dura-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他说:"除了基本有反射之外,人并不具备很多先天获得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它们。"行为的习得要受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生物学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后天经验的影响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因此,那种把行为看成是后天习得的或先天具有的这种二分法的观点对于研究行为的习得过程是意义不大的。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在研究行为习得过程中,不能将二者分而论之。这种观点应该并已经得到很多人的共识。

班杜拉所关心的是行为习得的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的习得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例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式学习和传统行为主义的与反应的联结式学习均属于这一类。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所关心并研究的是后一种行为的习得过程。具体如下:

1.通过反应结果所进行的学习

班杜拉对直接经验的学习所进行过的研究作出了概括性的总结。他说:"来源于直接经验的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通过行为所造成的正负结果来进行的。当人们处理日常事务时,他们的某些反应被证明是成功的,而其他反应却没有效果或引起惩罚的结果。通过这种分化的强化过程,反应结果为成功的行为方式受到选择,而无效的反应方式则被抛弃。"班杜拉还对把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描述为机械过程的理论观点提出了明确的批评。他指出,机械论的观点忽视了人类认知能力在行为习得中的重要作用。人类在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中有三种反应结果的机能体现着人类认知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信息机能的作用

  

班杜拉认为,在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中,人们不仅进行反应,而且要注意行为反应所造成的后果。人们通过观察各种行为所引起的不同结果,就会产生在什么场合下做出什么反应才适合的假设。这种在学习中获得的信息成为以后行为的指南。与机械论的观点相反,班杜拉肯定和赞成,行为的结果一般是通过思维的中介过程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反应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基本上是一个认知过程。只要人们没有意识到所强化的东西,人们的行为几乎不会有所改变;即使人们意识到某些反应得到了正强化.但只要人们根据其他的信息确信这一反应将不再得到奖赏,那么这些反应也不会增强。

  

(2)动机机能(或人的预见能力)

  

班杜拉明确指出,人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这种预见未来的能力能够把将来的结果与现在的行为联系起来,使现在的行为控制在这种对未来的预见之下。简言之,班杜拉的意思是说,人类的认知能力或思维可以预见未来,这种对未来的预见可以转化为现在行为的动机,从而对现行的行为起控制作用。也就是说,这种直接经验的学习并不完全受现行条件的制约,它还要受人对未来认知的影响。

  

(3)强化机能

  

班杜拉强调指出,即使是在直接经验的学习中,强化也不是作为机械的反应加强者而发生作用,而主要是作为信息和动机的因素而发生作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有效性。班杜拉还认为,"强化加强反应"这种说法不过是个比喻而已。在反应被习得之后,这些反应所造成的不同后果会容易地改变它们被用于某一情境的可能性,但是反应本身却不能再被加强了。所以,与其说行为被它自己的结果所强化,倒不如说被它自己的结果所调节更为确切。强化是调节已经习得的行为的有效手段,但相比之下它不是形成行为的有效方法。班杜拉还指出,能够证明强化本身可以自动地塑造人类行为的证据几乎没有。

  

上面,班杜拉从信息机能、动机机能和强化机能等三个方面的具体分析,明确地阐述了认知在直接经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对直接经验学习的机械论的解释。由此可见,班杜拉特别强调认知过程在直接经验的学习或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2.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那种通过自己的行为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将是非常吃力的。而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这种学习就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乃是人类获得大量行为反应的主要形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阐述的就是这种学习。他认为观察学习主要是靠榜样的影响,并通过它们的信息机能来引起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概括为下面的框图,从框图中可以看到影响每个子过程的各种因素。

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下列四个子过程构成:

 

(1)注意过程;

 

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动的注意。如果人们对示范行动的重要特征不注意,或不正确地知觉,就无法通过观察进行学习。所以,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其中有来自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和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还有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因素都调节着观察经验的数量和类型。

 

在影响注意的诸因素中,班杜拉认为,观察者与示范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与什么人交往,不管是他自己所选择的,还是被强迫的,都限定了所能学到的行为类型。因为这些人的行为类型会被学习者多次地观察到。这样的事实,早在中国古代的学习心理学思想和教育子女的方法中就被注意到了。班杜拉还注意到,以前,观察学习明显地受家庭和地域文化的影响。而现在由于有先进的信息交流媒介,人们可以在家里通过电视观察到不同国度和不同民族的各种不同行为类型。这为观察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方便条件。

 

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还部分地决定于示范行为本身的性质和特征。榜样个人的魅力是吸引人的一个因素。有些人总是比其他人更引人注目。那些具备吸引人的特性的榜样被人们所注目,而缺乏迷人之处的榜样则易被人们所忽视。榜样所表现出的不同机能价值的行为,也决定着哪些行为将受到观察,哪些将受到忽视。另外,示范行为的明确性和复杂性也是影响注意的因素。一般来说,示范行为越明确,越容易被注意;示范行为越复杂.越不易被模仿。

 

影响观察学习注意过程的第三方面的因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观察者自身的感觉能力、注意的唤醒水平、知觉的定势和强化的经验等都直接影响着对示范行为的注意和观察水平。

 

(2)保持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二个主要过程是对示范行为的保持过程。如果观察者记不住示范行为,观察就会失去意义。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还给观察者以影响。要想把示范行为在长时记忆中永久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将其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因此,高度的符号化能力使人们的很多行动都可以通过观察来习得。

 

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的保持依存于两个储存系统,一个是表象系统,另一个是言语编码系统。表象系统把示范行为以表象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表象由感知过程所产生,榜样行为的重复呈现最终造成示范行为的持久的、可再现的表象产生。这样.在以后的某些场合中,事物的表象可以在客观上那一事物不存在的条件下被唤起。对于大多数表象系统已经与言语编码系统建立了联系的学习者来说,听到某一事物的言语信号,便能即刻唤起该事物的表象。而对于那些言语技能尚未发展成熟的儿童来说.表象系统的作用在观察学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言语编码系统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些示范行为的特征转换成言语编码的形式,能更准确地习得、保持和再生。对示范行为的认知调节和对表象的说明都有赖于言语编码系统。言语编码系统还以容易贮存的形式保持和传递大量信息。因此,言语编码系统会促进观察学习与保持。

 

示范活动被转换成表象和容易利用的言语符号后,这些记忆符号将起到指导行为的作用。符号编码在观察学习中的重要性已经在一些用儿童所进行的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

 

对示范行为的保持,除了对示范行为进行记忆编码和认知上的组织之外,对示范行为的复述将会提高保持的效果。对示范行为的复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心复述(或称为象征性复述),另一种是动作性复述。内心复述是利用保持在头脑中的示范行为的表象在心理上反复出现和组织,也就是想象自己正在做一个示范行为。这种内心的复述起到了增强记忆和保持的效果。观察学习的最高水平就是通过先用符号对示范活动进行组织和复述.然后再把它付诸于外部行动来表达的。动作性复述是通过重复示范行为的外部动作来复习和巩固习得的行为。内心复述和动作性复述是保持示范行为的重要手段。

 

班杜拉还注意到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的区别。所谓即时模仿是指模仿反应由榜样的行为直接地、即时地引起。即时模仿并不十分需要认知机能发挥作用,因为模仿行为被外部榜样的行动所直接引导。延迟模仿则是在对校样行为的观察过去了很长时间后所进行的模仿。这种模仿需要对观察过的示范行为进行内部的想象和回忆来进行,它需要依靠自己的记忆表象的指导。

 

(3)运动再生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由于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班杜拉将这个过程分解为: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起动、反应的监察和依靠信息反馈对反应所进行的改进和调整等几个环节。

 

再现示范行为的第一个环节,需要学习者在认知水平上将要再现的反应选择和组织起来。再现示范行为反应取决于学习者记忆中的示范行为的各个部分是否完整和学习者是否具备再现这些行为的技能。如果缺乏某些反应的组成部分,行为再生就会发生错误。如果缺乏再现某种反应的技能,再现的行为就会偏离示范行为。因此,在认知组织的基础上,学习者要通过回忆和练习来弥补这些不足。

 

再现行为的反应起动以后,需要对反应进行及时地监察。因为从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一开始就能转换成准确无误的行为是很少见的。一般的情况是,学习者尝试再现示范者的行为反应,并在反应的过程中依靠自我的和他人的监察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来及时调整和纠正再现的行为反应。监察和反馈信息的提供靠自己的监察和动觉反馈信息。但是有些行为反应靠自己监察和动觉反馈很困难.必须靠他人的监察并提供反馈信息。学习者通过反馈信息不断地调整和矫正自己的行为反应,使之接近于示范者的行为。

 

(4)动机过程。

 

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班杜拉认为有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学习者做出示范行为:(1)他人对示范者行为的评价;(2)学习者本人对自己再现行为的评估;(3)他人对示范者的评价。这三种对行为结果的评价就是班杜拉所称谓的三种强化,即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学习者并不把习得的所有东西都表现在自己的行为中。有些行为受到外界的奖赏和鼓励;有些行为受到外界的批评或惩罚;有些行为受到外界的忽视.即无奖赏也无惩罚。当然,受到奖赏和鼓励的行为容易被人们较多地采用,这就是外部强化的作用。学习者本人对自身行为的评价也决定着哪一个观察习得的行为反应被采用。他们对自我感觉满意的行为付诸于现实,而抛弃那些自己不满意的行为,这就是自我强化的作用。如果示范者受到外界的奖赏、鼓励或好评,这无疑要间接地影响到观察学习者是否愿意再现出示范行为,这就是间接强化或替代性强化的作用。由此看来,三种强化来自于对行为结果的三种评价,三种强化又成为制约再现行为的重要驱动力量。故此,班杜拉把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dura-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

 

班杜拉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来进行动物实验,以此来构建他们的理论体系。他们观察动物是如何走迷宫或逃出迷宫的,这对于研究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行为来说,没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班杜拉强调要以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而不是从动物那里获得第一手材料。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他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事实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很多行为。

在班杜拉看来,任何一种合适的学习理论,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个体是怎样在社会情境中习得一种新的反应的行为主义者,如赫尔与斯金纳认为,是由于个体在做出反应时得到了奖励。尽管证据表明,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塑造程序,可以形成各种社会行为,但研究也表明,个体也可以只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新的反应。用班杜拉的术语来说,这些他人即榜样(models),通过这种观察而习得反应,即称为榜样作用(modeling)。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反应理论无法解释这类观察学习的现象。第一,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第二,他们无法解释一个榜样的身上可以获得完整的行为模式;第三,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些行为模式可以在没有强化的在情况下获得;第四,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已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所以,倘若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

为了说明榜样作用的效果,班杜拉和他的助手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两项实验

   

在一项典型的观察学习的实验中(Bandura,et al.,1963),班杜拉分别就现实、电影和卡通片中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所有这三类成人榜样都同样会导致儿童模仿这种攻击性行为。

  

在另一项实验中(Bandura,1965),班杜拉对上述研究作了进一步延伸。他要了解两个主要问题:

   

(1)儿童是否不管榜样是受到奖励还是惩罚,总是会从榜样那里习得攻击性行为

   

(2)儿童看到榜样受到奖励是否比看到榜样受到惩罚会更多地自发模仿所看到的攻击性行为

  

在实验中,把4至6岁的儿童分成两组,儿童在电影中看到一个成年男子演示四种不同的攻击性行为,但在影片快结束时,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另一个成人的奖励(那个人说:"你是一个强壮的冠军。");而另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惩罚(另一个成人说:"喂,住手!我以后再看到你这样欺负弱者就给你一巴掌!")。 最后一组儿童看到榜样没有受到任何奖惩。接下来,就让儿童进入一间游戏室,里面放有一个同样的充气人以及这个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他物体。结果发现,电影里榜样的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奖励或惩罚),是儿童是否自发地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看到榜样受奖励的那一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另一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实验结果见右图。

 

但这是否意味着,看到榜样受奖励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儿童习得更多攻击性行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班杜拉在这两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想起榜样的行为,并付诸行动。结果表明,这两组儿童在模仿攻击性行为方面没有任何差异,即都能同样精确地显示出榜样的四种攻击性行为的顺序。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只是影响到儿童模仿的表现,而对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在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下,儿童同样也习得了这种行为反应, 只不过没有同样地表现出来罢了。

根据这些实验的结果,班杜拉特别关注三个最基本的、相互联系的机制:

1.替代过程(vicarious process)

班杜拉认为:"事实上,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Bandura,1976)。这就是说,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观察他人行为的结果是受到强化还是惩罚,不必自己直接做出反应并亲自体验其结果,也可以学习。在班杜拉看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学习模式,是人类学习的一个重要形式,因为这类学习是学习各种复杂技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例如,我们不可能通过试误学习来掌握开车、动手术之类的技能。至于人类的许多社会行为,如利他主义或暴力,也只有用观察学习过程来解释,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

  

在班杜拉看来,通过观察来学习,可以使人们获得行为的规则,从而不必经过漫长的试误来逐渐形成这类规则。通过社会榜样的作用,人们可以吸取他人显示出来的和创造出来的信息源,以此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要是人们只能做行为主义者所说的那样,只能从试误的后果中学习的话,那么人类的生存前景就很渺茫了。例如,儿童游泳、青少年学开汽车、医学院学生开刀,错误越严重,就越有生命危险。所以,只能凭借替代过程来学习。

2.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

班杜拉指出,研究已表明:"通过工具性条件作用、经典性条件作用、消退和惩罚引起的行为变化,有许多是通过认知来调节的"(Bandura,1976)。班杜拉所说的认知,主要是指使用符号和预见结果的能力。

  

首先,使用符号的能力,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创造和调整各种环境事件的有力的工具。通过符号,人们可以把稍纵即逝的经验加以处理并转换成内在的模式,从而作为未来行动的指南;通过符号,人们可以赋予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经验以意义和形式:通过符号的媒介,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他人交流信息 。

  

其次,人们并不是简单地对环境作出反应,或被环境事件所左右。人的行为大多是有目的、有预见性的。人类可以预见到各种行动可能导致的各种后果,并以此制定行动方针、引发自己的动机,并有预见性地引导自己的行动。而预见性的和有目的性的行动能力扎根于符号活动(班杜拉,1987年)。所以,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认知为媒介的。这样,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称之为认知行为主义理论(theory of cognition-behaviorism),也是名符其实的。

3.自我调节过程(self-regulatory process)

班杜拉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到自己行为的后果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所以,人的许多行为变化,不能用-反应联结来解释,而应该用自我调节过程来解释。在班杜拉看来,人们并不只是为了迎合他人的偏爱而行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根据自己的内部准则和对自己行动所作的自我评价来调节反应的。例如,人们可能会对自己所做的某件错事(尽管任何其他人都不知道)而自责,因为这种行为违反了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

就一般而言,自我调节过程包括自我观察、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阶段(班杜拉,1987年)。

  

班杜拉认为,儿童自我-评价的准则也是受榜样作用的影响的,

  

在一项实验中(Bandura and Kupers,1964),让7至9岁儿童观看榜样滚木球,第一组儿童看到的是榜样采用自我-奖励的高标准,也就是说,只有当他得到高分时才用糖果来奖励自己,并且说这样的话:"因为我得了高分,我应该得到奖励。"否则,他会作自我批评:"这样的分数不应该得到奖励。"第二组儿童看到的榜样是采取自我-奖励的低标准,也就是说,只要得了几分就吃糖果。第三组为行为控制组,即儿童没有看到榜样是如何自我奖励的。结果表明,前两组儿童在独自玩滚木球游戏时,采用与榜样自我奖励相类似的标准,而第三组儿童采用的标准上下浮动,他们不管在什么时候,想得到奖励时就自己去拿糖吃。可见,榜样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儿童自我评价的行为。

  

班杜拉的许多研究都集中在说明替代过程,认知过程和自我调节过程在形成人类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但相比之下,他对替代过程,或者说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研究得更为透彻些。

dura-观察学习的发展心理学研究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所必需的低级机能伴随着成熟和经验而发展。因此,观察学习依存于年龄发展阶段。观察学习的能力由选择观察、记忆编码、感觉运动系统和观念运动系统等技能以及预见某一行动结果的能力构成。因此,观察学习能力将随着这些能力的获得和改善而提高。

  

班杜拉认为,研究观察学习的发展及其决定因素要从儿童早期的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开始。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仅限于即时模仿。随着儿童的经验符号化和把经验转换成运动形态等技能的发展,儿童增强了对复杂行为模式进行延迟模仿的能力。班杜拉还指出,研究观察学习的发展水平可以通过测量儿童各部分机能发展的程度来了解发展因素对观察学习能力的影响,这比以年龄为发展水平的指标更为有效。研究观察学习水平的另一个方法是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程度的训练来培养或提高儿童的部分机能。这个方法在找出观察学习的发展决定因素上是极为有效的.这样可以直接提取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dura-强化在观察学习中的作用

 

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中存在的另一个争论是关于强化的作用问题。

  

强化理论关于观察学习的作用。强化理论假设,要学习与示范行为一致的反应就必须得到强化。该理论对观察学习所下的公式是S’-R-ST,其中S’表示示范,R代表观察学习者所做出的与示范行为一致的外部行动.ST指的是强化。按照强化理论,观察学习被假设为通过分化强化而获得,即观察学习由示范引起,然后观察者做出与示范一致的反应,这一反应如果得到正强化,就得以固巩和保持;如果观察者做出了与示范不一致的反应,又得不到正强化或受到惩罚时,这种反应就被削弱。

  

班杜拉认为,强化理论对观察学习的这种假设不适用于观察学习的一些特殊情况:

   

(1)有榜样示范时,观察者并不做出反应;

   

(2)榜样和观察者两者都不受到强化;

   

(3)通过观察所获得的反应在几天、几周或几个月以后才表现出来。

  

在上述这些情况下.强化理论对观察学习所下的公式中,有两个因素(R-ST)在习得过程中并不存在。而在观察习得的反应被再现之时,另一个因素(S)也不存在。班杜拉认为,强化理论对观察学习的假设没有说明新的反应怎样通过观察而获得。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在示范行动呈现之时.通过言语化的过程而产生。在产生任何反应的出现之前,也不要求外部强化。但是,班杜拉认为,强化在观察学习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强化的确在观察学习中起作用,而且主要是作为先行条件来发挥其影响。社会学习理论和强化理论的分歧不在于强化在观察学习中是否起作用,而在于强化以何种方式影响观察学习。两种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强化是从后向前地加强模仿反应和它与示范的联结呢还是它通过影响注意、认知组织和复述过程来预测性地促进学习呢?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与其等待对榜样的模仿出现后才给奖赏,不如事先让观察者预测选择榜样的行为会带来益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观察学习。因此,社会学习理论对强化在观察学习中的作用给出了如下公式:

象征性编码

sr 注意’sm’认知的组织 R

复述

上式中sr代表预期的强化,sm代表示范,R代表观察学习者再现的示范反应。根据这种表述,强化的作用促进了整个观察学习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还认为,在观察学习中,强化与其说是必要条件,不如说是促进条件。因为在观察学习中,除了预期强化的影响之外,还有学习者的兴趣因素、示范行为的特征因素和观察者的能力因素等都会促进观察学习的进行。所以,即使在没有外部强化的条件下,依靠这些因素的促进作用.也可以进行观察学习。

强化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都注意到人们是否把观察所习得的东西付诸于行动在很大程度上要受这些行动结果的影响。但是,社会学习理论所说的强化影响范围更广,它不仅指外部强化,还包括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是否把学到的东西付诸于行动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新东西诱因的影响,它能激活人们对新行为的采用。例如,在消费品领域,广告宣传被用于广泛地消费者去购买新商品。各种大众宣传工具不断地促进新技术、新思想和新的社会实践的传播。的诱因越多,习得的东西被尝试采用的可性能越大。

  

其次,被采用的行动非常容易受强化的影响。人们愿意采用那些能明确地给人带来好处的新东西。所以,新行为方式的传播和被采用主要靠预期强化和替代性强化来促进。新技术和新思想的采纳者期待着新东西能比现行行为方式带来更好的结果。使用替代性强化也是为了提高观察者采取示范行动的可能性。

  

第三,很多新东西因能吸引他人注意或使采用者获得某种地位而发挥作用。例如,人们常常在服装、发型、娱乐活动和品行方面选择与众不同的新东西.并以此来区别于他人,从而获得一个突出的地位。但是,随着这种新方式的普及,突出的地位也就失去了。然而,这却能激发人们去进行新的创造。

  

第四,采用新行为也部分地受到对行动的自我评价结果的影响。人们易于接受那些自己认为有奖赏价值的新东西,而拒绝那些违背自己的社会道德信念的新东西。也就是说,采用新行为受自我强化的影响。

  

第五,新行为的采用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的制约。一种新思想、新观念或新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果得到全社会的热情支持,它的扩散速度就会加快.被成员采用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但有些行为受到社会的禁止或法律的制裁;有些新东西即使不受社会的禁止,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经济条件和技术,也使新行为的扩散受到影响。上述因素对新行为方式传播扩散的影响也因新的行为方式的种类不同而异。有些新东西的传播主要受某一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些主要受另外一种因素的影响。

dura-社会学习的一般原理

 

通上面介绍的研究,班杜拉得出了社会学习的一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人类的许多学习都是认知性的

作为一位认知行为主义者,班杜拉一方面认为,人类像其它动物一样学会对环境作出动作反应,另一方面,人类还具有用符号表征外部事件的能力,这使得人类的行为在多样性和灵活性方面比动物的行为优胜得多。

  

这些符号表征(即认知的内容)包括映象和语言系统。符号表征对行为者的价值,取决于符号系统与它们所指称的外部事件对应的程度。如果两者几乎是完全相对应的,那么,符号排列就几乎等同于在环境中表现出来的物质的操作。例如,内隐的数字运算的结果,与物体在空间上的排列是相同的。"2x4"这种符号代码,等同于4组各包括2个物体的实物。

班杜拉认为,一旦认知内容得到了发展,它们就成了决定一个人的知觉、解决问题和动机的重要因素。一个人观察或不理会那些外部事件.如何知觉外部事件;以及是否会对这些外部事件保持持久的印象,这些都受一个人认知内容的影响。认知内容还影响到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行为和构建新的解决办法。最后,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也是受认知内容影响的,当物质环境不直接呈现奖励或惩罚时,它们会提供诱因动机或良心制裁。

2.反应的结果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来源

在班杜拉看来,当一种反应发生时,它会导致某种结果,无论这种结果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中性的,都会对一个人的行为库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三重性的,即反应结果具有信息功能、动机功能和强化功能。

  

首先,反应结果具有信息功能,它们使个体了解哪些行为在某种条件下会导致成功或失败的结果,从而能够对在某种条件下的行为结果做出假设。这种假设是建立在各种不同行为结果的概念率基础上的,它们被用来作为未来行动的指南、例如,儿童发觉在父亲微笑时要求得到一块糖果通常是成功的。儿童形成的假设是(尽管他还不能明确表述出来):在这种条什下,成功的概率是相当高的。假定儿童提出了这个要求,但被拒绝了,理由是因为离吃饭时间太近了。那么,这一信息就会被组合到有关这一假设的条件中去。因此,环境是通过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结果连续不断地提供信息,个体以此来修正有关行为结果成败概率的假设。

  

其次,反应结果的第二个功能是动机性的。个体已掌握的信息,可以通过预见和期望,成为行为的诱因条件,即便这些诱因条件在物质环境中还没有显现。例如,某种反应在以往曾招致不成功的结果,也就是说,得到的是惩罚。那么,对这种结果的符号表征,就会通过预见,控制不作这种反应,即便在物质环境不会马上给予惩罚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最后,反应结果的第三个功能是增加或减少原先这种反应的频率。这是班杜拉与操作条件作用理论争论的一个要点。期金纳等人认为,反应结果会自动地或机械地产生影响;对反应与结果之间联结的觉察,与行为的加强或削弱没有内在的联系。但班杜拉认为,对于人类来说,反应结果所产生的作用,是受认知结构调节的,我们不能离开心理活动来理解反应结果所产生的作用。例如,在一项实验中(Kaufman et al.,1966),让三组被试在同样的变化-间隔强化安排(平均每一分钟强化一次)中做出一种手工反应。但给每一组被试的操作奖励相仿关系的信息是不同的。给第一组被试的有关强化安排的信息是正确的(即告诉他们是变化-间隔强化安排);而给第二、三组被试的信息是错误的:告诉第二组是每一分钟的正确反应后给予奖励(即固定间隔强化安排);告诉第三组平均每150次反应后给予强化(即变化-比例强化安排)。结果表明,被试的反应速度更多的是受他们以为的强化安排的影响,而不是受直接的反应结果的影响。班杜拉认为,认知中介物(在这个例子中,即对奖励的想法)在大多数强化情境中起重要影响。

3.观察是学习的另一个主要来源

班杜拉反复强调,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人类习得的许多东西,诸如语言、社会规范、态度和情感等,很难用试误学习来解释,而用观察学习来解释则很容易说得通。

  

班杜拉并不否定试误学习或直接经验的效用,但他坚持认为,许多复杂的技能,如外科手术和开车等,不允许有试误过程。此外,对某些客体(如对蛇或各种化学武器)的害怕态度,也不是直接通过与这类客体的接触而习得的,而往往是通过假想亲历其境来感受到的。

班杜拉在研究观察学习时确认一个完整的学习事件涉及的四种成分:注意;保持;动作再现;以及动机。换言之,观察学习的失败,是由于缺少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造成的。此外,每一种成分都是受众多的因素支配的。

  

首先,除非观察者以某种方式注意榜样行为,否则单是呈现榜样行为是不会产生观察学习的。

  

其次,通过观察学习到的东西必须用符号加以编码和贮存,至少要保持到做出这种行为反应为止。

  

第三,一个人可能已注意到榜样行为并适当保持了编码符号,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动作能力,就不可能再现这种行为。

  

第四,若要-个人表现出所习得的行为,必须要有适当的诱因动机。也就是说,除非观察者有表现的条件,否则是不可能外显山所学到的行为反应的。

4.展现一个榜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班杜拉认为,展现一种榜样行为,可能至少会对观察者产生三种不同的效应,这三种效应涉及到三种不同的学习过程。

  

首先,观察者可能是通过观看榜样行为习得了一种新奇的反应,也就是说,这种行为反应是他原来的行为库中没有的。因此,在原先的条件下,做出这种反应的概率是零。在一些典型的实验情境中使用的大多数新奇反应,都是由观察者以往学习中已获得的各种要素构成的,然而,他们需要把这些要素加以重新组合才能做出这种新奇的反应。班杜拉把这种现象称为观察学习的效应(observational learning effect)。

  

其次,榜样行为的第二种效应是加强或削弱观察者对自己已有行为的抑制。抑制效应(inhibitory effect)是指:观察者由于看见榜样得到惩罚的结果而引起的反应倾向减弱。例如,在班杜拉的一项研究中(Bandura,et a1.,1963),看到榜样攻击性行为受到惩罚的儿童,相对来说表现出较少的攻击性行为;看到榜样做出自己原来抑制的行为受到奖励时,会加强这种反应的倾向,即出现一种解除抑制的效应(disinhibitory effect)。班杜拉根据这一原理,与他助手设计了一项实验,结果表明,原来很害伯狗的小孩,与一些非常喜欢狗的同龄人相处一段时间后,就不再怕狗了。有些小孩后来甚至愿意与狗单独呆在一间房间里(Bandura,et al.,1967)。

  

最后,观看榜样行为的第三种效应是引发观察者行为库中已有的反应,班杜拉称其为社交促进的效应(social facilitation)。这种效应不同于观察学习,因为它没有习得新的反应。它也不同于解除抑制,因为它并没有涉及消除害怕或抑制的过程。

5.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

在班杜拉看来,观察学习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习得超越所观察到的特定反应之上的规则或原理。他认为,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者要抽象出榜样行为的共同要素,并把这种行为恰当地运用于其它情境中去,尽管他们并没有看到过榜样在这些情境中做出这种行为。这就是说,观察者对所看到的榜样行为的具体特征加以编码,并以不仅仅是简单模仿的方式运用这种行为。班杜拉认为,达种抽取特性并适当运用的能力,使得观察者的行为不仅仅局限在特定的榜样范围内,这是人类行为多样化和灵活性的基础。他把这个过程称为抽象的榜样作用(abstract modeling)或观察学习的高级形式(higher-order forms of observational learning),这对人们掌握语言的语法规则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班社拉还认为,现实学习是创造性行为的一个主要来源。当观察者看到众多不同的榜样时,会影响到他们自己的创造性表现。事实上,大多数榜样行为不只局限在所观察到的行为范围内,而往往是各种榜样特征的组合,这种行为组合不同于原先任何一种个别的榜样行为。因此,榜样越是多样化,观察者就越有可能做出创造性的反应。例如,儿童看到同样的教师榜样,但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教师的特征,因而从教师那里习得不同的行为特征,从而使他们的个性特征不同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教师。

  

同样,在艺术创造方面也是如此。艺术家是通过组合、抛弃和重新组合各种榜样的特征,直至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境界的(Gazda,et al.,1980)。

dura-学习理论

 

在上面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班杜拉提出了以下三个理论:

1.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不仅论述了人类社会性行为习得的两种历程,即直接经验的行为习得过程和间接经验的行为习得过程。而且详细地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班杜拉对学习的遗传机制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不同种系的动物的遗传机制限制了有机体的学习能力和做出复杂行为的能力。班杜拉明确地指出,不同种系的动物对各种反应和偶然事件的学习在难易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许多是由于有机体遗传上所具有的不同水平的感觉运动和皮层结构决定的。生理遗传决定了它们不能学习那些超过它们身体能力的各种行为。而且有机体所具有的神经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中枢加工和完成行为的中枢组织。

(2)低等动物的学习和行为受严格的生物学规律的制约,把从低等动物那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类将产生错误的解释。过去,巴甫洛夫、桑代克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家习惯于用动物为被试进行学习实验,并把实验的结论推广到解释人类的学习。这种作法班杜拉认为是十分错误的。班杜拉说:"低等动物受严格的生物学规律制约,这些学习表现的证据并不意味着人类学习也受特定事件机制的支配。因为高级的人类具有象征经验的能力,而且受到的遗传作用是有限的。"他还说:"在控制行为的条件因种系而异时,把从种系发生中较简单的有机体那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类就将产生错误的解释"。

  

(3)人类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发展人类的学习能力比等待遗传机制的进化具有更大的发展上的价值。班杜拉指出,人类有能力学会极其多样的行为。遗传的预先安排使动物以固定的旧方式去对待重复出现的有限的生活需要。而人类必须经常面临极为复杂和迅速变化的环境,所以那种遗传的预先安排就没有发展上的意义。

  

(4)影响人类学习的主要是人的个体经验,而不是种族经验。班杜拉引证了一些事实和实验研究来说明个体经验在人类学习上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人们大多是根据个体的经验来组织和支配行为的。他还说:"学习速度也受到经验上预先准备的显著影响。经验使预兆性更容易鉴别,经验提供了必须首先具备的能力.经验创造了诱因,经验逐渐形成了促进或妨碍学习新的行为模式的习惯。"这里班杜拉所说的经验,指的是个体经验。而班杜拉引证的一些现象则表明,人类的种族经验在个体的学习中并未有明显的优势。

有关环境因素和自我预期

行为主义用与反应的联结来解释和描述学习。认为行为反应是由环境引起的,与同时发生或接近发生的反应自动地联结在一起,在与反应之间没有认知过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反对这种观点。他指出人们并不是简单地对做出反应.而是对加以解释。是通过人们对它的预期作用而影响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并不是与同时发生的反应自动地联结在一起的。按照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行为主要受关联性经验的预期作用的影响。班杜拉说:"在儿童发展的最初阶段,除了那些先天固有的厌恶的或奖赏的之外,环境没有什么影响作用。然而,通过学习经验,一系列大量的终于获得了激活和支配行为的能力。环境线索或者能够预示即将到来的事件,或者能够预示特定的行动将可能产生哪些结果。通过重复时间上相互关联的经验,先前的中性事件就获得了预言性的价值。当人们觉察到情境、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后,他们就能根据那些先前的预言性事件支配他们的行为。"班杜拉还明确指出,如果人们想有效地活动,他们就必须预期到不同事件和行动过程的可能后果而相应地调整他们的行为。缺乏这种预期的能力,那么人们就不得不以那种已被证明是徒劳的方式去盲目地行动。总而言之,班杜拉认为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先行因素不是环境本身,而是建立在环境线索信息基础上的对行为结果的预期。

  

班杜拉引证了大量实验.并对许多行为现象进行了认真地考查。结果认为,不仅人类的大量社会性行为受预期的调节和支配,而且生理性行为和情绪反应也受预期的直接影响。

  

对于生理的情绪反应,班杜拉认为,虽然不同类型的生理反应对预期的依赖各不相同,但是在环境控制下,几乎每种形式的身体反应都能够被关联性经验所引起。

  

对于焦虑和防御行为,班杜拉认为,焦虑和防御行为是相互作用的而不是因果关系。不论是个人的还是替代的,厌恶的经验形成了将要出现伤害的预期,这一预期引起恐惧和防御行为。

  

对于情绪反应,班杜拉认为情绪反应的唤起常常由词语和图像所引起。所以,情绪反应也以认知过程的发展为基础。另外,情绪反应既是从直接经验中习得的,也常常是通过观察而获得的。因此,能唤起情绪反应的能力不限于外部的物理,认知也能引起情绪反应。

  

经典性条件反射被认为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过程。行为主义理论通常认为,条件与无条件所引起的反应之问的联系是直接的和自动化的。而班杜拉则认为,这种学习是通过与被试的行为无关的配对作用而发生的。这对于学习期发生的运动反应的描述可能是正确的。然而,被测量为认知活动的内部反应是这种学习过程的一个基本成份。较严密的考查表明,条件反射事实上也受认知的调解。

 

由此可见,环境是通过人的预期才能对行为产生影响的.以环境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是决定人类行为的重要先行因素。预期不仅根据对行为结果的估计起动或停止某种行为,而且人们还根据对自我能力的预期来影响在学习或活动中的努力程度。为此,班杜拉将预期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即人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导致一定结果的估计;另一种quot;功效预期",即人们深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完成会产生这些结果的行为。人们的功效预期会影响人们在行为上的努力程度。功效预期越强,付出的努力就越多。

 

功效预期是以多种信息来源为基础的。班杜拉将这些信息源概括为四大方面:(1)操作完成的成功与失败;(2)替代性经验的影响;(3)言语劝导;(4)情绪唤醒。这四种信息源分别以不同的诱导方式影响着个人功效预期的强弱,并通过功效预期的强弱来影响人的行为。

社会的预兆性线索及榜样的作用

  

人的行为受以环境线索为基础的自我预期的支配。人的社会性行为则受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的支配。社会的预兆性线索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当一定情境的、符号的和社会的线索方面的变化有规律地同不同的反应结果相联系的时候,这些线索就逐渐地成为行动的激起者和指导者。二是,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受到强化而替代性地取得了关于预兆性的信息。人的行动结果大部分以社会为中介。因此,社会的预兆性线索在控制人的行为方面起着特别显著的作用。班杜拉认为,在对行为有影响的大量预兆性的线索中,榜样的行动是更为普遍或有效的因素。在两种社会的预兆性线索中,第二种线索,即榜样的示范比第一种社会预兆性线索效果更好。班杜拉说:"依据有见识的榜样的行动,初学者就能够在各种环境下和不同的事件中做出适当的行为,而不必做出厌恶的或满意的反应.从这些探索性的操作中去发现哪些是合适的行为。"

  

班杜拉还指出,人们的行为受榜样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榜样的示范线索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三种因素决定的。这三种因素是榜样的特点、观察者的特点以及与对应行为相联的反应结果。班杜拉认为,就榜样的特点来说,与身份较低的榜样相比,那些地位高、收入多、能力强的人更能有效地引起其他人去做出与其相似的行为。另外,在人们不能确切了解榜样的行为是否值得模仿的情境中,他们必须依靠下面这些线索:外表、谈话方式、风度、年龄、社会经济方面的成功和在专业方面的成功等。就观察者的特点而言,有些人特别易于对榜样的影响作出反应。有关研究表明,那些缺乏信心和自尊的人,那些具有依赖性的人和那些常常因模仿而受到奖赏的人特别倾向于做出成功的榜样的行为。但是,从榜样那里得到很大益处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人。一般的观察表明,观察力强和自信的人易于仿效理想化的榜样和人的特别有用的行为。而缺乏自信、迟钝和依赖性强的学生不可能比聪明自信的人从中获得更多的益处。与榜样的行为相联系的反应结果决定着榜样的行为是否被采纳和保留。一位有名望或有吸引力的榜样可能使学习者去尝试他的行为.但是如果这种行为被证明是不令人满意的,那么学习者就会放弃这种行为。所以,必须根据榜样行为的成效和结果去判断它的可能的价值。

  

一直借助物理结果,人们之间就可以相互影响的适当方法。"诱因的发展层次含有物质的结果、象征的结果和社会性契约。在发展的最高水平,人们通过自我评价和自己的结果来调节他们的行为。在人的社会性行为上,奖励、金钱、荣誉、地位、社会待遇和社会评价等都可成为鼓励或增强某种行为的外部诱因或强化物;而批评、惩罚、法律制裁、剥夺某种特权、不予理睬和被忽视等都可成为抑制或减弱某种行为的负强化物。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还认为,行为的塑造与即时的强化相关联,要想给行为以强化,就必须在行为刚刚发生之后即刻给予。而班杜拉则认为,随着人的象征性技能的发展,人们就能够不管其间隔时间的长短,而准确无误地把被强化的结果与先行行动联结起来。强化的时间程序适于调节组织性的行动,但不适于任意行动的维持。行为不是根据时间,而是根据其质和量来得到强化

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主要是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替代性强化

  

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也就是说,对榜样的强化也间接地强化了观察者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学习。替代性强化来自于学习者观察到的榜样的行为结果。这种观察到的结果既可促进某种行为反应,也可以抑制某种行为。促进某种行为的观察结果称为替代性强化;抑制某种行为的观察结果叫做替代性惩罚。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替代性强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具体地阐述。首先,他人的反应结果向观察者传递信息,告诉他们哪一类行为受到奖赏,哪一类行为受到禁止。一旦通过观察知道了反应的结果,人们就会做受人们所欢迎的事,避免做受到惩罚的事。其次,观察到的强化不仅传递信息,而且激起观察者的动机。看到他人受到强化,观察者会产生做同一行动会得到同样利益的预测。第三,观察者还容易受榜样的情绪反应的影响。第四.通过观察受强化的示范行为观察者还可以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念,并改变先前的价值观念。最后,人们不仅观察榜样所经验的结果,也注意到他们对所受待遇做出的反应方式。

  

班杜拉还比较了直接的外部强化和间接的替代强化的不同行为效果。就学习效果而言,替代性强化的作用优于直接强化。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成功与否,观察者比行为者本人学习得更快,特别是在概念技能学习方面。就两者的动机效果而论,直接强化比替代性强化有更强的动机力量。

  

班杜拉还注意到,由于直接强化与替代强化两者在日常生活中必然在一起出现,因此,两者的相互作用效果很值得研究。受到直接和替代两种强化的人比仅受到直接强化的人在以后无报酬的条件下坚持自己行动的时间更长。当观察到的结果与直接经验的结果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将造成多样反应。

自我强化

 

所谓自我强化就是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班杜拉认为.行为受自我生成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调节。行为通常在没有即时的外部强化的条件下进行。有些行为受预期结果的维持.而绝大部分则是在自我强化的控制之下。

  

自我强化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调节过程。班杜拉认为,这个过程包括行为操作、判断过程和自我反应三个子过程。在第一个子过程中.学习者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各方面的评价;在第二个子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我确定的行为标准去判断自己的行为;在第三个子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奖赏和调节。

  

在自我调节过程中,重要的是自我评价标准的确定。儿童倾向于采用被示范了的评价标准,而且把标准设置在自己能达到的范围内。一般来讲,人们不愿意设立太高的标准。因为达到高标准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在受社会奖励的影响下,高标准还是被广泛地采用。根据自己的能力、榜样的示范和社会的要求,确定适当的评价标准是自我评价的关键所在。班杜拉引证一些实验研究表明,过于严格的自我评价标准会成为个人不断烦恼的原因,过高的自我评价标准会导致抑郁反应、慢性的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和没有目标。

  

班杜拉对自我强化和外部强化的相互作用作了具体地阐述。当自己认为是无价值的行为受到社会或物质的奖赏时,人们会产生矛盾的体验。当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行为受到惩罚时,也会产生矛盾的体验。当外部行为结果受到严厉的惩罚时,自认为有价值的行动也会被抑制。而当有可能避开惩罚时,行动往往会表现出来。在没有或很少有外部强化的条件下,人们主要靠自我强化来支配行为。当外部强化与自我强化一致时,能给行为以最大的积极地影响。所以,为了保持个人行为与社会影响的一致性,人们选择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标准,以保证自己的行为受到社会的支持。

2.自我调节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的过程。他指出了通过认知过程不仅能控制自己的生活,而且能对未来制定计划和确定目标。人之所以能坚持不懈、追求不息,就是因为人具有预期未来、树立目标、自我满足和自我批评的能力。人能依靠自己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来奖励和惩罚自己。在班杜拉看来,自我系统是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的一组功能。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也可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他指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报酬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向标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影响……事实上,除了在某种强迫压力下,当面临各种冲突影响时,人们表现出强有力的自我导向……由于人们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使得人们可通过自我的结果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施加某种影响。"

  

班杜拉既不把自我看成是行为的动因,也不认为自我是环境的奴隶。他认为自我源于外部,有时也为外部影响所支持,但是自我的影响部分地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过程。同时,他还指出自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因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比的转变。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由三个过程组成。第一个过程是自我观察。由于不同活动的衡量标准不尽相同,人们往往根据各种标准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这种评价对自己的行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第二个过程是自我判断。人们在行动之前总为自己确定一个标准,并以之判断和评定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所立标准的差距,如果结果超过了标准,就会产生积极的白我评价;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第三个过程是自我反应。个人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做出评价,要么会产生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信自豪的体验,要么会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批评、自怨自艾的体验。自我赞赏起正强化作用,产生积极影响,自我批评会产生消极影响,属负强化作用。

  

自我调节功能并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就能建立的。班杜拉认为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自我奖惩的标准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获得。第一是模仿,儿童多半是通过模仿父母、同伴或权威人物的示范行为获得评判标准。第二是标准内化,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教师或其他年长者对符合他们信念和标准的行为予以奖励,不符合者予以惩罚,使儿童将这些信念和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标准,掌握道德的、伦理的评价尺度。第三是榜样作用,儿童凭借榜样作用,学习怎样借助道德的要求或论点为白己的标准提供合理的依据。

  

班杜拉的自我调节论强调了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作用,表明人具有理性认知的能力,能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这一点无疑是值得称道和肯定的。

3.自我效能原理

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到了自我效能这一概念,随后于1980年在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大会上发表的演说中更透彻地阐述他的自我效能原理,1986年他又出版了《思想行为的计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这一巨著,对自我效能机制进行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论述。

  

班杜拉在1977年时,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他认为预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对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个人预测;效能预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他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即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越强,越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班杜拉在1980年发表的《人类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机制》演说中,指出效能的自我感知影响思维模式、行动和情绪激活。80年代以后,班杜拉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和有关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这样一来,班图拉提出了两个概念: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深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我能力判断的认知取向。他认为自我效能信念有近似于认知、动机及情感的功能,是人类行为操作中的一种强大力量,它在控制和调节行为方面有着不可估量与替代的价值。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能力。班杜拉强调指出,人类除了有替代性学习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使用符号的能力之外,自我生成的能力是最根本的能力,人们通过自我生成的能力,就可以对技能进行权衡和判断,也可以对自己的思想加以评价与改变。

班杜拉与他的学生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的形成依赖于以下五种信息源的影响: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情境条件。

1).行为的成败经验

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它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影响最大。个体主要是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关于自身能力的认识,因为靠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最可靠,所以它成为自我效能最强有力的信息源。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也会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如果任务难、外援少且自身努力不够,这时的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失败也不大可能使之降低。如果任务简单、外援多又费了大力气,即使成功也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但若失败了则会使之大为削弱;对自己行为有效方面的选择监控,会起到提高自我效能感的作用,相反如果过分注意自己行为负的方面,往往与较低的自我效能相联系

2).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这种通过观察示范行为而获得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当一个人看到或者想象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相反,当看到或想象一个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示范者,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他所付出的努力也将不会太大。

3).言语劝说

  

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言语劝说用以说服人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确立行动的目标,去做以前不曾做过的事情。因言语劝说与自身经验联系不大,所以对自我效能影响也不很大。并且,经由劝说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在面临困境时还比较容易消失。言语劝说的效果依赖于劝说者的声望、地位、专长及劝说内容的可信性。自我规劝或教导会使人在操作特定的任务时付出更大、更持久的努力。

4).情绪的唤起

  

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研究表明,焦虑水平高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烦恼、疲劳则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任务。当人处于过度焦虑或恐惧状态下,会产生恶性循环:心情紧张、浑身颤抖会使恐惧加剧,无能感会不断得到加强。

5).情境条件

  

不同的环境所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个体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水平与强度。

  

由于自我效能对个体的行为影响很大,如何加强对其培养就成为教育实践中的一大课题。班杜拉及其学生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培养:适当的外部强化,因为外部强化能促进任务的完成,激励人去不断奋斗,再者,外部强化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及时自我强化。自我强化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一个人达到某一目标,目标的实现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加强归因训练。归因对人的行为、情绪和期待有重要的影响,正确的归因能帮助一个人对自己树立信心,使之在自己的每一次进步中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dura-对班杜拉理论的评价

 

首先,班杜拉明确地区分了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即直接经验的学习和间接经验的学习。

实验和理论研究都已证明,像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格式塔心理学的"顿悟式"学习,以及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等都属于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探索未知反应和未知答案的学习,即所谓在实践中学习或在做中学"。在这类学习中,学习者要经过多次反复地尝试和顿悟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或建立针对某种情境所做出适宜反应的联结。所以,这种学习耗时多,难度大,过程也比较复杂。在人类,这种直接经验的学习存在于解决生产劳动中的技术问题、在社会中解决复杂的实践问题和在科学实验中获得新的发现、发明等创造性活动中。因此,这种学习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人类知识的源泉。而间接经验的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示范,或通过教师、家长的口头传授而间接地获得他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学习过程比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要迅速而简捷。像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奥苏贝尔提出的接受学习,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等都是属于这类学习。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习过程的区分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它能使广大教师有选择地运用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而不至于把直接经验学习研究中得出的规律生搬硬套地用于课堂教学.也不能用直接经验学习的理论解释学生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其次,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是人类间接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普遍地存在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中。

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经验、行为操作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人们通过观察学习可以快速敏捷地获得他人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工作和学习经验。这种学习方式是其他学习理论所无法取代和解释的。班杜拉对观察学习的描述和解释客观地揭示了观察学习的一般过程和规律,对于解释和指导人类的观察学习过程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从现有的间接经验的学习理论来看,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主要探讨的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它对于解释学生的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他们没有探讨学生的行为模式学习。而对学生的行为模式的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最有说服力的。所以,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模式在学习理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第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强化理论。在传统的强化理论中,赫尔和斯金纳等人都强调强化在条件作用中的即时效果。

班杜拉认真探讨了人类学习中奖和惩的作用机制。他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人对其行为结果的预期,在于人对各种强化的认知调节。强化并不是机械地塑造或改变人的行为,而是通过人的认知调节过程而起作用;在强化的种类上,传统的强化理论只注意到外部强化的作用。这也难怪他们,因为早期关于强化作用的研究多是在动物实验中采用的。所以,很少能发现替代性强化,更谈不到自我强化。人类的学习则不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结果和根据自己对行为的评估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班杜拉所发展的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在人类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发明显。

第四,托尔曼在他的认知期待学习理论中提出了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班杜拉却提出了另一种没有被托尔曼所说的预期,这就是人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完成某种任务的预期。

班杜拉将这种预期称作"功效预期"。功效预期不同于结果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人对特定的行为将导致某些后果的估计。上图形象地表明了两种预期的不同。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知道某种特定的行为将要受到一定的奖赏,这属于结果预期;如果该人对完成这种特定行为的能力表示怀疑,这就属于功效预期。目前,有关功效预期的研究在我国发展成为"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并且从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研究发展到教师的教学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一些研究表明,功效预期或自我效能感确实影响着人们完成某种学习或工作的效果,并且影响到学习或工作的努力程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愈强烈,付出的努力愈大,承受失败或挫折的能力也愈强,坚持的时间也愈长久。我本人认为,两种预期的根本不同在于:结果预期是个体对行为结果的预先认知;功效预期则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预先认知。前者属于认知范畴,后者属于元认知范畴,即自我意识范畴。两种预期的动力源不同:前者来源于外部,后者来源于自身。两种预期及其作用都是客观存在的。班杜拉的这一概念无疑是发展了托尔曼的预期概念,并为研究学习的内部动机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和方法。

第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着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

观察和模仿是人类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习他人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生活习惯、态度作风、审美情趣、文化娱乐和体育运动等诸多内容的主要学习方式。这种学习不需要特定的场合地点,不需要听课看书做作业,而是随时随地在人们的相互接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所以,这种观察和模仿学习对于人的个性形成,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养成,道德品质和社会性行为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就是教育人的一个大课堂,而观察学习就是人类个体在这个大课堂里进行有意或无意学习的主要方式。一个社会要学会利用这种课堂影响和塑造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就要运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提供良好的、有影响力的、能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榜样或示范性行为,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教材"。为此,任何一个发愤进取的民族,任何一个文明进步的国家,任何一个社会机构或场所都要对他的每个成员提出明确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社会活动方式、职业道德和娱乐方式等等。并用榜样去教育和影响人的行为,影响和教育儿童和学生。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工厂、一个乡镇、一个机关、一所学校都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积极的社会舆论,创造文明社会的文化氛围,促进社会中每位成员的社会性学习向着健康的、文明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形式。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们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六,如果要指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局限性和不足的话。

那么,它的局限性在于它不适合于解释和说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和复杂的、高难度的技能训练的过程,而仅适于解释和说明观察、模仿等社会性学习的过程。

第七,我要说的最后一个问题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有被发展、被深化的余地。

只要加以适当地发展性研究,它就可能繁衍出一些适用于解释特殊社会环境和特殊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学习的分支理论。

更新日期:2025-01-18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