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藤象二郎
(1838-1897年)幕府末期、明治时期的政治家。日本明治维新时代政治人物。原仕土佐藩主。土佐藩出身。曾在江户开成所学习,后成藩政的中心人物。1867年促使藩主劝谏德川将军退位。1867年,坂本龙马与后藤象二郎一起完成了“船中八策”,主张将军奉还大政,把国体改为君主立宪制。“船中八策”中的许多条文。日后被原封不动地搬入明治新政府的宪法和各种法律规章中去。
他说服藩主山内丰信(山内容堂)向幕府提出奉还大政的建议。历任维新政府的参与、参议等职。1873年(明治6年)征韩论战失败后辞职下野。1874年组织爱国公党,参与提出《成立民选议院建议书》。1881年与板垣退助组织自由党。1882年屈服于政府的怀柔政策,与板垣退助一起出国游历。其费用是三井公司在政府指使下提供的。据说后藤知道这笔费用的来源。1887年借修改条约问题掀起反政府的大同团结运动,但被收买。1889年以后历任递信大臣、农商务大臣。1894年因设立交易所问题受弹劾而辞职。他很早就关注朝鲜问题,曾对金玉均等进行援助。
后藤象二郎是土佐藩的武士,土佐藩在倒幕运动中也颇为活跃,和长州、萨摩、肥前一起,称为“四强藩”。但是土佐藩倾向于“公武合体”,即削弱幕府的权力,形成朝廷和幕府共同掌权的局面,而不是彻底推翻幕府。后藤象二郎曾奔走于京都和江户之间,当幕府第二次征讨长州失败后,为了实现“公武 合体”,后藤促使德川幕府自发地交出统治权,即“大政奉还”。大政奉还以后,京都的小朝廷成为正式的权力中心,随即就开始征讨幕府。
由于后藤象二郎不是坚定的倒幕派,在以后的明治政府中不可能占据主流。于是后藤追随西乡隆盛的“征韩论”,1873年西乡隆盛趁伊藤博文等人出国考察之际,改组政府,把后藤象二郎选为参议。当时的参议实际上相当于副总理,开始只有四人,萨摩、长州、土佐、肥前四藩各出一人,后来增加为六人。由于当时还没有成立国会,这六个参议就成了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
后藤的妻子小仲,原先是京都先斗町的艺伎。先斗町和只园隔河相望,也是京都的花柳胜地、温柔之乡。后藤原先在京都时很少去只园,经常泡在先斗町,当地的人都知道他。后藤当上参议之后,京都就流传起这样的歌谣:“京都三条酒家女,如今参议贵妇人。”六个参议中,木户孝允、后藤象二郎两个参议的夫人都出自京都艺伎,可见艺伎在明治时期的社会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