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概述
陈满华,男,1963年生于湖南安仁,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与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语义功能语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1982年毕业于湖南郴州师范专科学校,分配至湖南安仁一中任教;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语言学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先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对外语言文化学院、文学院任教。
陈满华曾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同时培养中国研究生,开设《普通语言学》、《现代语言学论著选讲》等课程。学术研究领域为语法理论、汉语语法及语言学史,兼及方言学、词汇学和修辞学等。多年来,在以下两方面的研究用力甚勤、发表了系列论著:一,早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史,侧重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东方学大师Sir William Jones研究,二,认知语法,侧重于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应用。已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相当一部分刊于《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外国语》等我国语言学类权威核心期刊上,出版三部专著。另外,发表了20多篇关于语言方面的普及性文章,还有数万字的散文和随笔,刊发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社会科学论坛》等报刊上。先后在印度、英国、奥地利、德国、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长期任教或短期讲学、参加学术会议、访问考察。
主持课程
陈满华曾长期为外国学生讲授多种课程,包括语法、口语、语言学概论等,为研究生开设《普通语言学》、《现代语言学论著选讲》。1996-1998年在印度国际大学任教,2003-2004年在英国达勒姆(Durham)大学 东亚系任教。
研究方向
陈满华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方言研究,后转向普通语言学、语法学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30余篇刊发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外国语》等我国语言学核心刊物上。已出版三部专著。近年来主要从事Sir William Jones研究和构式语法研究。此外,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散文和关于语言的普及性文章。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
1.《安仁方言》,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5。
2.《汉语事实的描写和考察》,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3.《体词谓语句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论文
1.《<献疑>读后之献疑》,《语文建设》1992年第10期。
2.《湖南安仁方言的句段关联助词》,《中国语文》1993年第3期。
3.《也说“朱门酒肉臭”》,《光明日报》1993年3月4日。
4.《有关汉语水平考试的几点意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2期。
5.《“东”“西”与“east”“west”》,《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4期。
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规范问题》,《语文建设》1993年10期。
7.《词的语用意义初探》,《中国语言与文化论集》,香港亚太教育书局1993年5月。
8.《词义之间的关系与同义词反义词的构成》,《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
9.《关于“敬业乐群”的释义》,《语文建设》1994年11期。
10.《小议初级班教学的幽默语言策略》,《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2期。
11.《从外国学生的病句看方位词的用法》,《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12.《“机构名词+里/上”结构刍议》,《汉语学习》1995年第3期。
13.《俞敏语言学论著的语言风格》,《修辞学习》1995年第4期。
14.《湖南安仁方言词汇(一)—(四》,《方言》1995年第2- 4期,1996年第1期。
15.《是误用,也是翻新》,《语文学习》1995年第9期。
16.《说“东”道“西”》,《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年6月。
17.《史书、方言中所见的称谓“越级”现象》,《文史知识》1995年第11期。
18.《<汉语方言比较语法研究>评介》,《国外语言学》1996年第1期。
19.《评<中国语言学大词典>》,《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
20.《安仁方言的结构助词和动态助词》,《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21.《“VO的N”转化为同义粘合式偏正短语的规则》,《汉语学习》,1997年2期。
22.《小议双关修辞—兼谈英汉双关辞格的异同》,《大学英语》2002增刊。
23.《“Sadhu”是什么?--兼谈“holy man”的汉译》,《中国翻译》,2003年2期。
24.《关于体词谓语句》,《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一辑),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5.《汉英双宾语动词比较研究》,《庆祝胡明扬教授八十华诞学术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2004。
26.《60年来的体词谓语句研究述评》,《汉语学习》,2006年第2期。
27.《〈古书疑义举例〉中有关修辞的论述》,《修辞学习》2006年第3期。
28.《威廉·琼斯的汉语研究》,《语言研究》,2007年第1期。
29.《“语感”的英译》,《辞书研究》,2007年第2期。
30.《体词谓语句形式的熟语考察》,《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2期。
31.《北京话“人家”省略为“人”的现象考察》,《汉语学习》,2007年第4期。
32.《〈纳氏文法〉的修辞论及其对唐钺〈修辞格〉的影响》,《修辞学习》2008年第1期。
33.《〈纳氏文法〉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影响》,《汉语学习》2008年第3期。
34.《威廉·琼斯学汉语的经历及其对中国经典的解读》,《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3期。
35.《威廉·琼斯与历史比较语言学》,《当代语言学》2008年第4期。
36.《关于构式的范围和类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7.《构型性:语言共性研究的另一个视角--汉语主宾语不对称现象的构型性解释》,《外国语》2009年第3期。又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9年第9期转载。
38.《构式语法理论对二语教学的启示》,《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4期。
39.《花园幽径句的形成机制及其修辞效果》,《修辞学习》2009年第4期。
40.《句法语用相融观:以汉语构式 “(某某某)他人呢”为例》,《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年9月下旬刊。
41.《关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几个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
42.《从构式“爱谁谁”看句法异质现象》,《澳门语言学刊》2009年第2期。
43.《威廉·琼斯的音标研究及其影响》,《语言科学》2010年第1期。
44.《“X哪儿来的?”与“哪儿来的X?”的构式差异及相关问题》,《汉语学习》2010年第1期。
45.《汉语习语互文及其构式解读》,《当代修辞学》2010年第3期。
46.《由背景化触发的非反指零形主语小句》,《中国语文》2010年第5期。又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2010年第12期转载。
47.《构式视野下的习语解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48.《类型学视野下的首词重复构式》,《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49.《威廉·琼斯:生平、业绩和影响》,《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五期,北京:上午印书馆,2012。
50. 《威廉.琼斯研究在中国》,《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51. 《现代汉语方言儿媳称谓考察》,《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5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转载,2013年第3期。
53. 《惠特尼和叶斯柏森的语言经济思想——兼谈语言经济原则的产生极其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英文论文
Confucian Thought: Philosophy Rather Than Religion,The Statesman, Jan 1.1998 , Calcutta,India.
文章
1、《想念你,家乡的“分社节”》,《中国人民大学》(校报)1987年6月5日。
2、《丹江在唱一首歌》,《中国人民大学》(校报)1987年9月5日。
3、《“是否”与“是不是”》,《普通话》(香港),1990年1期。
4、《正确使用“是否”》,《语文月刊》1990年6期。
5、《避而不答,效果更佳》,《演讲与口才》1991年1期。
6、《怎样与外国人攀谈》,《现代交际》1991年4期。
7、《请勿滥用“外交辞令”》,《公共关系》1992年1期。
8、《谈谈“祝福语”及其应用》,《演讲与口才》1992年3期。
9、《方言与交际》,《现代交际》1992年5期。
10、《注意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现代交际》1992年8期。
11、《说好恋爱的开场白》,《演讲与口才》1992年9期。
12、《恋爱中的“甜言”和“醋语”》,《演讲与口才》1992年10期
13、《恋爱中的敏感话题》,《演讲与口才》1992年11期。
14、《言语新巧助推销》,《现代交际》1992年12期。
15、《恋爱时拜见对方父母如何交谈》,《演讲与口才》1993年1期。
16、《谈言语中的措辞与受话人的心理》,《演讲与口才》1993年4期。
17、《不伤面子的索赔索还技巧》,《演讲与口才》1993年7期。
18、《一个婚礼主持人的“口彩”》,《演讲与口才》1993年11期。
19、《与外国人交往禁忌三谈》,《现代交际》1993年12。
20、《精彩的“谎言”》,《现代交际》,1994年9期。
21、《“七月流火”的借用及其他》,《北京日报》1994年10月5日。
22、《精彩的“喉稿”》,《现代交际》1995年5期。
23、《母亲的“号”》,《生活周刊》(上海),1992年2月
24、《东洋女思嫁中华郎》,《中国青年报》,1992年7月12日。
25、《你尽管往美里穿》,《北京日报》,1992年8月12日。
26、《大虾先生》,《中国电力报》,1992年10月10日。
27、《高等学府里的洋学生》,《中国电力报》,1993年2月16日。
28、《大师风范》,《人民日报》,1998年10月16日。
29、《印度风俗拾遗》,《世界博览》1999年6期。
30、《把父母称做“哥、姐”小考》,《书趣、文趣、理趣——学人书话》(李乔主编),同心出版社,2001年8月。
31、《“头痛”》,《学汉语》2002年7期。
32、《淘尽黄沙始见金——读梅尔维尔的〈漂亮水手〉》《中国书报刊博览》,2003年7月12日。
33、《美国的“甲骨文”?》,《北京晚报》2006年4月10日。
34、《“语感”怎么译?》,《英语知识》2006年第10期。
35、《忆赵世开先生》,学术批评网2011年5月1日;《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9期。
36、《痛悼恩师胡明扬教授》,学术批评网2011年6月27日;《人大江南报》2011年9月6日,总第16期。
37、《白钢的语言传奇与威廉·琼斯的语言奇迹及其他》,“新语丝”网,2011年8月7日。
38、《从“转引自”标注问题谈学术规范与学术写作》,学术批评网,2012年11月2日。
39、《收获、感受与失望——参观西南联大旧址》,《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12期。
40、 《我的母亲欧阳发英》,学术批评网,2013年2月15日。
41、《另一个汉高祖和他的发妻》,《中华读书报》,2013年2月20日。
42、《漫议印度的征婚广告》,《中华读书报》,20134月24日。
43、《威廉.琼斯与博物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27日。
44、《译著应标注译者和“三原”信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5日。
45、《1920-1921:作为罗素译员的赵元任》,《中华读书报》2013年11月6日。
教材
《汉语基础》(合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译作
《发展汉语——初级汉语(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语法部分中译英。
辞书
1.《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合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2.《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语言文字部分(合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3月。
在研项目
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威廉·琼斯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点项目,2011年。
2.“威廉·琼斯与中国经典的传播”,国家汉办·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项目,2009年。
获奖
1.工具书《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合编)获第四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995)
2. 专著《体词谓语句研究》获苏州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
3. 论文《关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几个问题》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首届教师学术论文大赛二等奖(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