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非洲毛里求斯华人,担任该国家艺术和文化部部长,这位华人就是诗人、剧作家、学者曾繁兴。
曾繁兴1938年出生在毛里求斯路易港,父亲来自广东梅县,在毛岛经营一家店铺,曾繁兴起初就读于中文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又爆发内战,母亲对国家前途失去信心,觉得学中文没出路,背着父亲要他转学英文和法文。大学阶段,他负笈伦敦,1961年获法语和英语学士,返毛岛之初,他为一家中文报纸当过记者,后在路易港皇家中学教授英文和法文。
1968年,毛里求斯赢得独立,国家要培养外交官。他在一场考试竞争中崭露头角,是3名被录取者之一,遂被派到日内瓦国际高等学院攻读法律、经济和国际关系。学业完成后,曾繁兴即作为一名干练的外交官驰骋于国际舞台,前后几20年。
外交家之路
起初,有“国父”之称的首任总理西·拉姆古兰派他到法国,协助设立毛里求斯驻法国大使馆,同时负责移民和旅游,4年之后,鉴于他精通英法两种语言,又调他到布鲁塞尔,参加非加太国家与欧共体的谈判。同毛里求斯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糖协定》和著名的《洛美协定》,他都是直接谈判人。回国在外交部工作数年后,他又经过考试竞争,担任了英联邦基金会副主任,移居伦敦7年,是英联邦几个重要计划的策划人。作为外交家,他曾经沧海,造访的国家有100多个。
曾繁兴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他通常深夜一两点睡觉,6点起床散步,周末则去练举重,显得精力非常充沛。他的那些著作,可以说都是靠勤奋写出来的。执着于写作的曾繁兴,原先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当政府的部长。用他的话说:“童年时代,我从未幻想过搞政治。 1 989年,当他还在伦敦时,现总理拉姆古兰就邀请过他,要他一起来搞政治。曾繁兴说:“不,我对政治不感兴趣。”每次返国,他仍回外交部。可就在这时,政府的一项政策激怒了他:华人接亲属来毛里求斯,须缴20万卢比(约1万美元)保证金。曾繁兴认为这对华人极不公正,是一种歧视。另外,执政党还用来路不明的钱建党部大楼、在选举中作弊。他因此愤然辞去公职,投身政治,不久当选为工党总书记,为工党东山再起、夺回执政权立下汗马功劳。
主要作品
1978年,曾繁兴携夫人和三子返岛,但他的外交生涯并未就此结束。八十年代初,他出任英联邦基金会副会长,从1983年至1990年的七年间,以伦敦为家,遍访英联邦百余个成员国,广泛了解民情民生,协助建立了英联邦职业协会、职业中心、英联邦文化与交流机构等。工作之余,他还潜心创作,仰屋著书。早在1958年,他20岁时就用法文发表了诗歌(paupires vita1es》,该诗先后两度获奖·不久又出版诗集《传说》。 1 972年,他创作的剧本《船长》在巴黎出版。除文学创作外,他还就国家的外交政策、毛里求斯法律等发表过英、法文专著。此外,还著有《客家人之歌》(法文诗集)、《毛里求斯历史中的中国人》、《客家人的由来和传记》、《中国人的海外旅程(1652一1992年)》等书,其中《毛里求斯历史中的中国人》和《客家人的由来和传说》系近年新作,《中国人的海外旅程》一书己有打印稿,正在修改中。这些新作也表明了,在他心中,中华文化以及海外华人的命运占有非同寻常的位置。
声望地位
在毛里求斯,曾繁兴有着很高的声望,即使是那些反对派人士,也承认他是一位好部长。有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人到50岁才可以搞政治。因为到这个年龄,人才有时间深入思考,更能明辨善恶,而且往往不需要钱了。曾繁兴很赞成这一说法,他以自己为例:“我干过各种职业:教师、官员、外交官,行行取得成功。三个子女均已成家,都有工作。我已经没有家庭责任,不需要钱,我是完全自由的。在这些方面,谁也无法玷污我。”
毛里求斯是多种族多文化并存的国家,国情非常复杂。别人是从电视上看到种族问题,而在我们这里,它同每个人直接相关。”作为文化部长,他对此有深刻精辟的见解,他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要发展教育,提倡宽容和相互尊重。毛里求斯人民选择曾繁兴当艺术和文化部长,是选择对了。从阅历看,他担此重担相当适合。他自幼受中华文化熏陶,学生时代接受西方教育,其后又专门研究过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所以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广阔的视角看问题。同时,像这个年纪的中国人大多在店铺干过,干店铺这一行就得“调动第六感官,隔着柜台揣度顾客的心理。这种判断人的本领在学校学不到.只能在店铺里学。显然,这种经历培养了他善解人意的品质和捕捉他人内心敏感点的本领,对他今天当好部长大有裨益。
曾繁兴很为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到欣慰,他说,毛里求斯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的多种族和谐共处的国家,它的经验具有“先锋性”、“开拓性”。他的话是对的。曾繁兴是诗人、学者,又是部长,如果说多种族共处是毛里求斯这个小国正在书写的一篇大文章,那么他就是执笔人之一,这将是他参与创作的最瑰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