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姓 名:郑士良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广东归善(今惠阳)
出生年月:1863年
牺牲日期:1901年08月27日
生平介绍
少有大志,乘性侠义,曾跟随乡中父老练习拳技,广泛结交洪门中人,加入三合会。1881年在广州就读于油栏门德国教会所设礼贤学校,受洗礼入基督教。1886年毕业后入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属学堂读书,与孙中山同学,二人深相结纳,共图反清大业。1888年辍学回到家乡行医,在淡水墟开设同生药房,暗中联络会党,为日后起义做准备。此后几年,经常到广州、香港,与孙中山、陆皓东、程璧光等人聚谈时事政治,孙中山委托他负责结纳会党,联络防营。1895年初,从澳门赶赴香港,积极参与筹建兴中会总部的工作,分担组织武装力量的重任。不久,随孙中山等人回到广州,建立兴中会分会,协调各方力量。1895年10月26日晨,率各处会党、防营首领,在双门底机关部领取命令口号。因谋事不密,未及发动而清方密探已到,遂遁走香港。30日东渡日本。不久奉孙中山之命回到香港,策划再起。1899年又依照孙中山的指示,与陈少白等在香港设立联络会党的机关。1900年领导惠州(今惠阳)三洲田起义,鏖战两旬,屡败清军,队伍发展到2万余人。嗣率部进抵三多祝,拟取道梅县东向,值此关键时刻,原来从菲律宾独立军和台湾日本殖民地政府方面取得武器弹药援助的计划,均告破产。鉴于形势已变,他忍痛改变计划,辞别各地前来参加的会党群众。在退回三洲田的归途中遭到清兵围堵,因寡不敌众,被迫于22日下令解散余部,与黄福等人避往香港。他不因失败而气馁,仍继续往来于日本、香港间,与孙中山筹划再举。1901年8月27日,在赴友人宴时被清吏毒死。
人物经历
近代民主革命者。
号弼臣,广东归善(今惠州市惠阳区)人。少有大志,跟随乡中父老习武,结识不少会党人物。及长,到广州求学,初入德国教会所办礼贤学校,1886年入博济医院学医,与孙中山同学,对孙的革命主张十分折服,向孙表示自己是会党中人,日后可发动会党参加孙领导的起义。
1887年秋郑士良以后辍学返乡在淡水圩开设同生药房,暗中联络会党,为日后起事作准备。1893年参加在广州南园广雅抗风轩议组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的团体的会议。
1895年郑士良从澳门赴香港协助孙筹建兴中会总部,与孙等到广州建立兴中会分会,在讨论起义计划时被指定专门运动广州一带会党,亲赴北江联络会党首领梁大炮,得数千众。兴中会选举伯理玺天德时,反对杨衢云任此职,力主选举孙,后接受孙顾全大局的劝告才不再坚持。起义计划事泄失败,与孙等东渡日本。不久奉孙命返港从事联络内地会党的活动。
1899年郑士良参与成立兴汉会,推孙为会长。次年奉命指挥惠州起义,连战皆捷,各地会党群众纷纷来投,义军增至二万余人。后因饷械不济,下令解散义军,避往香港。1901年8月27日在香港饮宴后返寓所途中暴卒,医生检验后称中风所致,一说系清吏收买凶手下毒谋杀。孙闻讯极为悲痛,派人到香港吊唁并给款抚恤遗属。
1901年10月初,郑士良选择归善县三洲田为根据地,准备起义。三洲田是会党啸聚之区,三合会深入于周围农村之中,集中了600名精壮,但武器弹药不足,军粮又日渐匾缺,只好将所部分散,仅留80人守大寨。可是风声已传出,粤督德寿对三洲田进行包围,郑土良急电孙中山请速接济,孙中山复电称,筹备未竣,暂时解散。郑士良再电孙中山,仍请设法迅速接济弹药。孙中山再复电:“若能突出,可直越厦门,至此即有接济。” 此时清军已逼近三洲田。起义军被迫发动攻击。6日晚,黄福率80人夜袭清军,斩40人,生擒30余,初战告捷。黄福拟于天明时乘胜追击,但郑士良命全军改道,往厦门前进,并接替黄福的指挥职务。15日,起义军攻平山,夺得大批枪枝弹药,同时,梁慕光等也在博罗响应,千余人直扑博罗城。17日,起义军在永湖与清军再战告捷,20日,在崩冈墟又告捷。投军者益众,兵员达2万余,宿营白沙。这时,义军枪枝弹药已竭。
此时,孙中山一面致电宫崎,令将向菲律宾借定的枪枝速送惠州;一面向台湾日本总督儿玉源太郎接洽,请协助武器弹药。但是,菲律宾军械全是废品,无法使用。日本新任首相伊藤博文禁止台督帮助革命党人,这样,孙中山没有武器接济内地。
广州方面的起义发动人是史坚如,为了筹集起义经费,他和哥哥史古愚卖去各自的家产。原订起事日期,困军械未至改延。这时他闻知三洲田已先期发动,为了解除三洲田起义军的困境,决定铤而走险。他在督署近旁租定一所房子,由邓荫南运来炸药,想炸毙德寿。27日,他连夜挖地,安置好炸药引爆设施,燃香施放,但是药线没有点着。28日晨,他再次燃香,外出观察。果然一声轰响,震坍督署后围墙10余丈,德寿自床上抛出堕地,
29日,史坚如于码头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