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
张銍秀,1915年7月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怀忠镇虹桥村一个贫苦家庭。张銍秀兄弟3人,他排行第二。父亲为养家糊口,外出做工,积劳成疾,1925年就去世了。母亲艰辛地抚养了3个未成年的孩子,饱尝人间疾苦。
1928年参加永新县农民起义。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六军团连、营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营长、团参谋长、新一团团长。皖南事变中,率团激战七天,突出重围。后任新四军第七师团长、皖江军区支队参谋长。
1945年后,任华东野战军师参谋长、师长。参加了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军长。回国后,任军长。
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军长,济南军区、昆明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重要经历
当井冈山斗争的烽火在永新燃烧时,13岁的张銍秀在哥哥张成秀的影响下参加了村儿童团。1930年6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3月,18岁的张锤秀已长得人高马大,在扩大红军运动中,他带领本村几位青年参加了永新游击大队。1934年2月,他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5月,张銍秀任红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排长,在反“围剿”战斗中,他冲锋在前,屡立战功。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奉命进行新的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他担任红十师第二营营长。随后,部队又从甘孜继续北上。是年10月22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不久,他被调到中央步兵学校上干大队任中队长。1937年1月,进入红军大学学习。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大学员纷纷要求奔赴抗战前线。1937年11月底,张銍秀接受组织上分配的任务,到达湘赣边界协助收编南方游击队的工作。由于张銍秀等人的努力工作,湘赣游击队整编进行得很顺利。1938年1月,这支400来人的队伍开赴抗日前线。是年年底,张至秀任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一营营长,率部在苏南地区活动。1939年春,他任二团参谋长。1940年“月他担任了新四军一支队新一团团长,经历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后,他先后担任了新四军第七师五十六团团长,皖十二军区和支队参谋长,新四军七师、第十九师参谋长等职,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英勇战斗。
抗战胜利后,他又为推翻蒋家王朝而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孟良崮、解放济南、淮海等战役。1949年2月,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二十七军第八十师师长。
淮海战役结束后,八十师开往宿东整训,准备南下渡长江作战。1949年4月20日晚10时,八十师开始渡江。经过连续8昼夜的渡江及东进追击作战,他的部队战功卓著,在兵团授予的4个“渡江英雄”称号中,八十师就独占3个。此后,张銍秀又率八十师参加了淞沪战役,为解放大上海做出了贡献。
1950年11月,张銍秀调任二十六军副军长,同时奉命入朝作战。在朝鲜战场上,二十六军共进行大小战斗565次,毙伤俘敌20447名,击落击伤敌机242架。二十六军的防御阵地被敌人称为“攻不破的铁三角”。张銍秀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赢得了全军上下的赞誉和志愿军总部的好评。他也得到了应有的荣誉,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和国旗二级勋章各1枚。
1952年6月,二十六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回国。1953年5月,张銍秀任二十六军代理军长,主持全军工作,不久任军长。1955年4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69年10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75年8月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1978年年底,我国政府对越南当局的挑衅做出了自卫还击的决定。12月底张至秀率军区机关部分人员到开远开设军区前线指挥所。他实地考察边界一带情况,精细地分析敌情、地形资料,权衡各种利弊条件,最后制定出能有力地惩罚越军、实现中央决心、达到战役目的的总体作战方案。
1979年1月1日,中央军委任命杨得志为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对张銍秀负责制定的对越作战方案予以肯定,经军区党委研究决定后,上报中央军委。2月初,中央军委批准了昆明军区的西线作战方案。不久,杨得志因患重病离开战区,中央军委命令张至秀代理司令员,指挥对越自卫还击西线战役。西线部队在张锤秀的指挥下,连续作战17天,突破越军防御纵深40余千米,歼灭越军12300余人,造成从四面威逼安沛、河内之势,圆满地完成了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
1980年1月,张銍秀任昆明军区司令员。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和十四届中顾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