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袁金凯,男, 京剧武生。原名乃文。
1932年与其兄盛文同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金”字科学艺,兄排名金绵工武净,金凯工武生。金凯曾得 丁永利、 李洪春、迟月亭、曹玺彦、 诸连顺、 钱富川、朱宝康、方颐珍等名师传授。由于他悟性好,且练功刻苦,遂成为长靠、短打、箭衣皆精的全才武生,且昆乱不挡能戏极多,如《长坂坡》、《挑滑车》、《铁笼山》、《全部马超》、《金钱豹》、《八大锤》、《夜奔》、《蜈蚣岭》、《武文华》、《四杰村》、《花蝴蝶》、,《一箭仇》、《劈山救母》、《乾坤圈》、《小行者力跳十二》及“ 八大拿”等戏,演来都得心应手。他武打干净、利落、漂亮,且注重刻画人物,所演之戏各具特色,绝无百戏一人之感。
生涯
毕业后与哥哥 袁金绵,随荀慧生、 奚啸伯、 李宗义、 童芷苓等演出于京、津、宁、济等地。1948年后多次与 唐韵笙合作演出于津、沪、青等地。1951年与 白家麟等组建了济南 京剧团。1953年组建北京少壮舞剧团,挑班演出于西安、郑州、开封、许昌、南京、上海等地,颇为轰动,被上海观众誉为“ 袁派”。同年参加了华东 京剧院,并参加了中央赴朝慰问团,随 梅兰芳、 周信芳、 马连良、程砚秋等在朝鲜战场为志愿军演出。1954年初与 周信芳随华东 京剧院去舟山群岛慰问解放军演出。同年参加山东省 京剧团。1961年调山东省戏校任教,后任副校长。
贡献
他曾拜 李苦禅为师,并从绘画中吸取艺术营养,把它糅进戏中人物表演,“写意”用于身段,“工笔”用于表情。他一生谦虚谨慎,注重艺德,在艺术实践中,尊敬师长,虚心好学,团结同辈,关心青年,对艺术事业精益求精,他在病重时还以顽强的毅力积极著书,把自己的艺术财富献给人民、献给艺术事业。多年来积极深入工矿、农村、部队,不论在城市大剧院,还是乡镇露天土台子,都是满腔热情,一丝不苟的为人民演出,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和喜爱。他在戏曲教育中也是一位名师及一位戏曲教育家,他以诲人不倦的精神,造就了年轻一代戏曲人才,为戏曲教育事业贡献出了毕生的精力。1953年积极参加中央赴朝鲜慰问团 和 京剧表演艺术家 周信芳、程砚秋等同台演出。回国后 又随华东 京剧院参加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演出。1954年参加山东省京剧团。他积极参加山东省文化局举办的戏曲艺人训练班学习 并较早地学习、排练并主演了新编 京剧《三座山》。1956年 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 演出《武松打虎》获演员一等奖。之后还从事过 京剧现代戏《红嫂》的导演工作。1979年后担任山东省艺术学校副校长,1981年改任山东省戏曲学校副校长。他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对经常到家中问艺的学生,不厌其详地指教示范,为 京剧界的人才培养、武戏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不顾年老多病,恢复基本功重新登台演出,在“山东省 京剧团流派汇演”等场合演出《挑滑车》《乾坤圈》等剧,为青年演员示范 ,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患病住院期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写出《武戏表演艺术浅探》、《 京剧腿功技法及其表演浅谈》等文,把自己的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留给后世。曾任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剧协山东分会常务理事。
生卒年
1984年病故于济南,享年60岁。其长子 袁振林继承父艺工武生,现于山东艺术学院戏曲系任教。
出生:1924年2月8日,农历甲子年正月初四日
逝世:1984年12月10日,农历甲子年闰十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