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大臣 - 李应桢
李应桢
李应桢,1431年生,1493年逝世,长州(今江苏吴县)人。明代书法家。初名甡,字应桢,以字行,更字贞伯。号范庵。景泰癸酉(1453)举乡试,入太学,授中书舍人,弘治初中太仆少卿。善古文词,甚负时誉。博学好古,广阅古帖,书法篆、楷...
展开

基本介绍

李应桢,1431年生,1493年逝世,长州(今江苏吴县)人。明代书法家。初名甡,字应桢,以字行,更字贞伯。号范庵。景泰癸酉(1453)举乡试,入太学,授中书舍人,弘治初中太仆少卿。善古文词,甚负时誉。博学好古,广阅古帖,书法篆、楷俱入格,字势皆清润端方。行草隽秀遒劲,笔势变化多端。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少卿书真、行、草、隶,皆清润而端方,如其为人。”篆、楷极佳,尤能三指头搦管,虚腕疾书。文征明曾从其学书。

传世书迹有《致宪使大人张兄尺牍》、《致匏庵先生尺牍》、《明日帖》等。《致匏庵先生尺牍》。纸本墨迹,行书。13行,纵24.4厘米,横35.8厘米。《石渠宝笈》著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李应桢学书,虽潜心古法,又深谙三昧,故而自成一家。此书运笔尚工稳,起落转换圆活,结体大小疏密有致,且笔画长短向背合度,笔锋多显露。章法稳妥中见奇崛,用笔有逆、露之别,笔毫平铺摄墨,行笔有疾、有缓,笔势稳健,使人感到飘逸之中见沉著,时人评为国朝第一。惜李应桢书作不多。明王世贞《艺苑卮言》曰:“少卿书,人有求者,多恕不应,以故传世少。”

作品介绍

小楷为李闲窗杂笔,写得十分精到,点画苍劲浑厚,结字舒展宽绰,似有气清质实,骨苍神腴之态,是李传世真迹中的小楷。

精品。

(1431-1493),初名生(二个生字左右排),以字行,更字贞伯,一名维熙,又名应熊,号范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景泰四年(1453年)乡试中举人,成化年间因善书被选为中书舍人,弘治初官至南京太仆少卿,世人称为李少卿。应桢一生博学好古,尚道义,善文词,高风亮节,深得时人敬重。李与吴宽、沈周皆好友,并时有书信往来。李与明代著名

李应桢

书法家文徵明的父亲文林过从甚密。明成化22年(1486年),17岁的文徵明正式拜李应桢为师

学习书法,拜吴宽学文,拜沈周学画。李应桢的书学涵养让女婿文征明的书法开了好头,他将自己积累四十年的学书经验,钜细靡遗地传授给文征明,尤其启示他要多阅古帖,不亡古法。就连用笔的起落转换、高下疾徐,结体的大小向背、长短疏密等技法,也一一传授与文征明,同时还指出只会模仿前人的是“书奴”,为书者应写出自己的风格。这些话对文征明启发很大,扩大了他学习的范围,对他后来自成一格的书体,起了不小的作用。

李应桢虽在当时士林中很有威望,但个性孤傲,不阿权贵,晚年生活潦倒,死后连墓地也置不起,据《苏州府志》云:“卒之日无以为殓,友人文林、史鉴买地以葬之。”终年63岁。

李应桢著作有《李氏遗集》传世。

作品展示

选录

更新日期:2024-11-2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