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元帅 - 崔庸健
崔庸健
崔庸健(朝鲜文:,1900年6月21日-1976年9月19日),又名崔秋海、崔石泉等,金日成时期的朝鲜第二号人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第二个元帅。1976年 9月19日病逝于平壤,终年76岁。
展开

人物简介

1900年6月22日,崔庸健出生在平安北道龙川郡下石里的一个贫农家庭。他4岁那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战后朝鲜实际上被日本侵占。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同朝鲜的亲日封建统治集团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完全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崔庸健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苦难的童年生活,同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萌生了强烈的爱国热情。1919年3月1日,朝鲜爆发全国性的反日爱国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上街示威,高呼“朝鲜独立万岁”、“日本军队滚出去”。这时正在五山中学读书的崔庸健积极参加了这一运动,他在学校里组织同学驱除校内的亲日派,创办《改革公报》,宣传反日爱国思想,受到校方的停学处分。崔庸健遂去首都汉城,继续参加反日斗争,不幸被日帝军警逮捕入狱。在狱中,他更坚定了推翻日帝殖民统治和解放祖国的决心和斗志。

1922年,崔庸健出狱,他感到在朝鲜难以开展活动,决心离开祖国到中国寻找抗日救国的道路。同年9月,崔庸健和24名青年一起到达上海,进入上海南华大学学习军事,后因上海发生一起爆炸事件,无辜受牵连,被当局逮捕下狱。出狱后于1923年去云南讲武堂,一面学习军事技术,一面和其他革命者一起研究马克思主义。他深刻地认识到,朝鲜的解放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分不开的,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自己的祖国,应该积极投身中国革命。1925年4月,崔庸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立即奔赴当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护法军政府所在地——广州,到黄埔军官学校任教官。1925年,黄埔军校的师生参加北伐战争。崔庸健随军作战,任北伐军第六部队队长,经历了最初的战斗锻炼。1926年,崔庸健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大批中共党员和朝鲜在华革命者被捕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27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恽代英、叶剑英等,领导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和广州工人举行起义。黄埔军校的特务营参加了这次起义。这个营有四分之三的朝鲜革命者。崔庸健是该营二连连长。起义开始后,特务营奉命攻打沙河,没有奏效。次日,崔庸健率二连攻占了沙河,后因防御薄弱,阵地易手。在这次战斗中,朝鲜籍战士几乎全部阵亡。

在东北,崔庸健与中共满洲省委北满特委接上关系,党组织派他到通河县西北河朝鲜族农民中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初,他组织金东源(崔水平)、李中健、林凤善等党员,创建了通河县第一个党支部,并带领党支部大力开展农民运动,建立了松花江同盟、妇女会、儿童团、农民同盟等群众革命团体,他还选拔一批青年骨干,进行了军事训练。为把农民运动引向深入,他亲自组织和领导了清算“三益堂”(由日本特务、朝鲜族中的卖国败类和反动军阀三股合资组建)的通河暴动。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通河暴动最终失败了,崔庸健等3名党代表在群众的掩护下潜离了通河县。

作为三江地区的第一位中共党员,崔庸健化名金治刚,于1928年春来到黑龙江省汤原县梧桐河福兴朝鲜族屯秘密开展农民运动,继续播撒革命火种。他组织乡亲们集资,办起了三江地区第一所朝鲜族学校——松东模范学校,首开了三江地区朝鲜民族教育的先河。同时,这所学校也是教育和发动群众的农民运动讲习所,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则办起农民夜校。他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罪行,讲到列宁领导的苏维埃和十月革命,揭露了资本家和地主剥削工人、农民的秘密,介绍了北伐战争中蒋介石叛变革命的情况和自己参加广州起义的经过,特别重点介绍了中国正在兴起的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乡亲们头一次系统地听到这些革命道理,思想政治觉悟空前提高,群情振奋,纷纷要求建立自己的革命组织。于是,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反日青年会、反帝大同盟、儿童团等革命群众团体纷纷成立,当地的进步青年及农民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崔庸健

崔庸健在全东北最早创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1928年10月,他秘密发展裴治云、崔圭福、金成刚入党。第二年春,又陆续发展金正国、马德山、徐光海、张星德等入党。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多,三江地区的第一个党支部在福兴屯成立,下设河东、河西两个党小组。随后,在萝北县的鸭蛋河,富锦县的安邦河,汤原县的梧桐河、太平川、七马架、格节河,通河的西北河及鹤岗等地陆续组建了党支部和党小组。

1929年春,中共汤原县委在汤原县鹤立镇附近的北7号屯正式成立。县委书记为李春满,委员裴治云、崔圭福、金成刚等,秘书金正国。这不仅是三江地区成立的第一个中共县委,而且也是整个东北地区创建最早的中共县委之一。九一八事变后,汤原县委改组扩大为汤原中心县委。

1929年秋,崔庸健还组织福兴屯农民举行了第一次震撼三江的农民暴动和示威游行,并取得重大胜利。这次农民暴动的胜利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三江地区的农民运动。

1930年11月,崔庸健通过举办三期军政干部培训班,精心培养了大批党的干部和抗日将领,受训的高年级学生和青壮年达140多人。这些学员被派往萝北、鹤岗、富锦、集贤、桦川、汤原、依兰、勃利、通河等三江各地,发展党团员,建立“反日同盟”,到处点燃革命烽火,从而使汤原中心县委所属的基层党组织迅猛发展到南至通河县、北至富锦县的方圆150公里的广阔地带。

在以汤原中心县委为中心的佳木斯周边地区的革命烈火熊熊燃烧的同时,从1929年末开始,崔庸健与黄继兴(黄哲云)等党员一起又来到中国最东北角的宝清、虎林、饶河、抚远一带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他与黄继兴、崔一山、徐凤山(李阳春)等中共党员,在饶河三义屯办起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1930年3月,经中共满洲省委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共饶河县委,崔一山任书记。1931年3月,根据满洲省委批示又将饶河县委扩大为中共饶河中心县委,所属党员数量发展到120多人,下设饶河区委、抚远区委、宝清特支、虎林特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号召东北各地组织抗日武装。

1932年7月,根据饶河中心县委的决定,崔庸健在宝清县小城子办起了军政训练班,培训抗日人才。紧张的军训和反日教育刚刚进行了两个多月,日军的第十师团六十三联队就侵入到宝清一带,训练班的一名学员被捕叛变,供出了军训所的地点。崔庸健得到消息,立即解散了训练班,只带领5名学员来到了饶河。随后根据饶河中心县委决定,用仅有的一只手枪,成立了由金文享、金东天、崔龙锡、许成在、朴英根等6人组成的特务队,开展武装斗争,崔庸健亲任队长。

由这6人组成的特务队,后来发展成为威震敌胆的抗联第七军。

崔庸健等人还在群众中组织青年训练班,成立反日会,揭露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罪行。

1933年4月21日,在大叶子沟,已经发展到40多人40多条枪的特务队正式改编为饶河农工义勇军,队长崔庸健、政治部主任金文享。同年6月,崔庸健又在饶河三义屯举办了军政训练班,70多名学员经过两个月的受训后全都参加了游击队。

游击队成立后,服装、粮食等物资的补给困难也随之而来。崔庸健派李学福到虎林独木河救国军部队进行协商,将游击队编入该部第一旅特务营,由金文亨任营长,崔庸健任政治部主任。1934年1月28日,救国军攻打虎林县城时,特务营作为先头部队参加了战斗,击毙日军官兵20多人,缴获4挺重机枪及许多武器。

1934年2月3日,特务营在大代河召开党支部会议,决定取消特务营番号,重新编为饶河民众反日游击队,由崔庸健任队长,朴振宇任政治指导员。游击队下设两个中队和一个手枪队。第一中队长崔石峰,第二中队长许资善,手枪队长金东天。会议确定游击队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扩大队伍,打击汉奸走狗,建立根据地。此后,饶河反日游击队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乌苏里江沿岸各县抗日的核心力量。

崔庸健等领导的抗日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转战在丛山密林,冰天雪地,同敌人进行了殊死斗争。这支部队在战斗中迅速发展,1936年4月扩编为第四军第二师。同年11月,中共饶河中心县委召开党政领导会议,根据中共中央1935年《八一宣言》和统一东北抗日部队建制的指示精神,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崔庸健初为七军参谋长,由中共下江特委领导。1937年3月,七军军长牺牲,崔庸健任该军军长。1938年1月,中共下江特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整编东北抗联第七军,宣布抗联第七军直属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指挥,崔庸健调到第二路军任总参谋长。1940年,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进入艰苦阶段。1942年8月1日,抗日联军改编为东北抗联教导旅,崔庸健担任参谋长,并任中共东北委员会书记,直到日本投降。

1945年8月8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发表了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宣言。8月9日零点10分,苏联最高司令部命令苏联远东地区3个方面军从西、东、北3个战区,在4000多公里的广阔战线上,向侵略中国的日本关东军发起了全线进攻。早在7月份,抗联教导旅就在崔庸健、周保中的指挥下派出数百名指战员,分成小分队担任苏军进入东北的向导。还有290多人被空降到东满、南满、北满等地的日军后方,侦察防御部署和调动情况,阻击逃跑之敌。

在苏联红军势如破竹的强大攻势下,日本关东军迅速土崩瓦解,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了迅速及时接收东北,抗日联军于1945年9月初开始分4批进驻东北57个战略要点。1945年9月8日,崔庸健同周保中、冯仲云一起到达长春。

1945年9月18日,到达东北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彭真和陈云等领导认真听取了东北党组织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的详细汇报。

汇报中,崔庸健向中共中央东北局移交了中共东北地区委员会的全部组织关系、党员名单、党费及档案。当时,彭真感慨地说“我们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事最艰苦:第一件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是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14年苦斗!”

这次汇报结束后,东北局领导宣布中共东北委员会胜利完成了历史使命,予以撤销,所属各地党组织统一由东北局领导。

不久,崔庸健返回朝鲜,冯仲云派抗联战士董金山将他护送到鸭绿江边的城市安东(现丹东市)。

1945年8月15日朝鲜解放后,崔庸健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祖国。他遵循金日成同志制定的路线和方针,投入创建朝鲜劳动党、工农革命政权和朝鲜人民军的事业,为完成人民民主革命和建设新朝鲜进行斗争。同年12月,他当选为北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常务执行委员会委员。从1946年2月起,崔庸健任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保安局长,对治理当时社会上的混乱局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1946年1月,崔庸健参加朝鲜民主党,任副委员长。同年2月24日,民主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他当选为委员长。针对民主党内部混有反动分子,崔庸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民主党各级领导成员进行了全面的整顿,使该党成为进步的、革命的民主政党。1948年2月8日,朝鲜人民军成立。崔庸健任朝鲜人民军总司令。同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他担任民族保卫相。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指使南朝鲜李承晚傀儡集团对北半部发动武装进攻。朝鲜人民进行了反对侵略、争取祖国统一的解放战争。崔庸健作为军事委员会委员,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副司令、内阁副首相兼民族保卫相,在金日成同志的领导下,熟练地组织和动员人民军部队投入歼灭敌人的战斗。1953年2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为了表彰他对朝鲜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特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次帅称号。

停战后,朝鲜进入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崔庸健继续担任内阁副首相兼民族保卫相。1954年又兼任内阁体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长。1957年、1962年、1967年,他连续三届当选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1972年12月当选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中央人民委员会委员。

崔庸健在长期肩负党和国家重要工作期间,从他亲自参加过的革命战争和建设实践出发,总结朝鲜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经验。他在谈到经济工作的重要性时说过,无论哪一个国家,如果不建设自立的民族经济,就无法保证完全的自主独立,也不能作为富强文明的国家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他在总结取得胜利的原因时说,建设新朝鲜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一切胜利和成就,是朝鲜劳动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朝鲜具体现实的正确政策和英明领导的结果,是朝鲜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进行了英勇斗争和创造性劳动的果实。

崔庸健为捍卫朝鲜劳动党的团结和统一,加强劳动党的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从1955年起先后被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党中央副委员长、党中央书记。在1958年朝鲜劳动党第一次代表会议上,崔庸健拥护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的宗派主义。

崔庸健为早日实现祖国的自主统一和革命的全国性胜利,献出了一切精力。他指出,解决朝鲜统一问题的前提是迫使美国军队撤出南朝鲜,然后在没有任何外来势力干涉的情况下,由朝鲜人民自主地、和平地、并在民主基础上加以解决。

崔庸健为贯彻执行朝鲜劳动党提出的自主独立的对外政策,提高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进行了积极的活动。1959年4月至6月,崔庸健访问了苏联、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和蒙古。1964年11月至12月,他访问了苏联、阿尔及利亚、马里、几内亚和柬埔寨。1967年10月至11月,崔庸健率党政代表团赴苏参加庆祝十月革命五十周年活动,后去古巴进行了友好访问。1969年9月,他去越南参加了胡志明的葬礼。

1972年12月,他率朝鲜党政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苏联成立五十周年活动,并在大会上致词说,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应该忠于完全平等、独立自主、相互尊重、不干涉内政和同志式合作的原则,否则,它们之间就会产生复杂问题。

崔庸健在对外活动中,强调反美斗争。他说,美帝国主义是侵略和战争的主要势力,是和平、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最凶恶的敌人。要真正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和团结一切反帝力量和爱好和平的力量,到处给美帝国主义以打击,并施加压力,以粉碎它的侵略和挑起战争的阴谋。

崔庸健自1954—1969年五次公开访问中国。对加强和发展中朝友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说:“朝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团结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并且在严峻的历史考验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我们两国人民,在反对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一向并肩前进,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互相紧密合作。我们两国的共产主义者,从抗日时期起,把鲜血流在一起,亲密携手斗争。这形成了我们两党之间牢不可破的国际主义团结的根深蒂固的传统。”

由于崔庸健为取得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党和革命政权,为朝鲜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获得了“金日成勋章”和劳动英雄称号,以及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勋章等。崔庸健积劳成疾不幸于1976年9月19日病逝,享年76岁。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9月20日致电金日成主席和朴成哲总理,表示深切哀悼。唁电指出:“崔庸健同志长期肩负国家重任,为反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为朝鲜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争取朝鲜的自主和平统一,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人物年表

次帅崔庸健

崔庸健(朝鲜文:???,1900年~1976年9月19日) ,又名崔秋海、崔石泉等,出生在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中学时因组织反日活动被判刑4年。

1922年流亡到中国,转学至云南陆军讲武堂,1925年任黄埔军校5期6区队长。

1926年参加中国北伐战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

1928年被派到东北,化名金治刚,从事建立党组织和游击队的工作。

1933年4月,成立饶河工农义勇军,化名崔石泉,任队长。

1935年8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4军4团参谋长。

1936年3月,任东北抗日联军4军2师参谋长,10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参谋长。

1937年3月任7军代军长,1938年9月28日,击毙日军少将日野武雄。后任抗联第二路军参谋长、野营教导旅参谋长、东北党委执行委员会书记。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回到解放了的祖国平壤,组成北朝鲜民主党,任临时人民委员会保安局长。

从1946年2月起,任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和朝鲜人民委员会保安局长。

1948年任朝鲜人民军总司令,大将军衔。同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任民族保卫相(国防部长)。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金日成自任总司令,崔任副司令,在激战中崔左臂负伤。10月兼任西海岸防御指挥部司令,在仁川登陆中,用不到20000人的杂牌部队(18师、17装甲师一部、105装甲师、独立25旅、独立78团、汉城警备队、仁川警备队)把包括最精锐的陆战一师在内的7万多美韩军拖了半个月。10月,任西部司令,指挥几个9月才编成的新师(19、27、43师)节节抵抗10余万美韩军的进攻。10月底,美10军在元山登陆后,又指挥新建的第4军团(41师、507旅、独立71团)约20000人,在丰山建立防线,一直坚持到志愿军42军到来。在激战中左臂负伤。

1950年6月—1957年 9月,历任军事委员会委员、朝鲜人民军最高副司令官、内阁副首相兼民族保卫相,为抗击美国侵略和人民军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1953年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次帅称号。

1957年起,崔庸健担任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升任元帅。

1972年当选为共和国副主席。

在党内,1956年起,当选为朝鲜劳动党副委员长、政治委员会委员。

1976年 9月19日病逝于平壤,终年76岁。

更新日期:2025-01-18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