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三国志 - 傅嘏
傅嘏
傅嘏(gǔ)(209年-255年),字兰石(一字昭先),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米桥乡)人。傅介子之后、傅巽之侄。三国时曹魏后期重臣。弱冠时便已知名于世,被司空陈群辟为掾属。为人才干练达,有军政见识。正始初年,为尚书郎,迁黄门侍郎,因得罪何晏而被免职。司马懿诛曹爽后,以傅嘏为河南尹。任职期间,集前人之政举,使百姓获益。后迁尚书,朝议伐吴三计,傅嘏认为三计都不可行,朝廷不听,果然在东关之战中为诸葛恪所败。此后傅嘏地位日隆,受封进爵。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作乱,傅嘏及王肃劝司马师自往讨伐,最终大破叛军。司马师死后,司马昭还洛阳辅政,傅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同年逝世,时年四十七岁,追赠太常,谥元侯。有文集二卷。傅嘏在“才性四本论”中持“同”论。
展开

人物概述

傅嘏,字兰石,北地泥阳人,是傅介子之后人。弱冠已知名于世,为司空陈群所辟为掾。傅嘏为人才干练达,有军政识见,好论人物国计。正始初年,官除尚书郎,迁黄门侍郎。其时曹爽秉政,何晏为吏部尚书,傅嘏因评何晏「好利不务本」而被免官。后司马懿诛曹爽,聘傅嘏为河南尹,迁尚书。傅嘏任河南尹其间,集前人之政举,保利百姓,民多获其益。朝议伐吴而有三计,傅嘏论及战略,认为三计不行;时朝中不听其言,大军果为诸葛恪所败。傅嘏于魏地位日隆,受封进爵,与荀粲、钟会等为友,并论才性。正元二年春,毌丘俭、文钦作乱,傅嘏及王肃劝司马师自往讨伐。时傅嘏为尚书仆射,常献策谋,终于大破叛军。司马师死后,司马昭还洛阳辅政,傅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增邑六百户,并前千二百户。是岁逝世,时年四十七,追赠太常,谥曰元侯。

人物生平

弱冠知名

傅嘏是傅介子 的后代,伯父傅巽 ,曾任侍中 、尚书 。傅嘏弱冠已知名于世,被司空陈群 辟为掾属。魏明帝 景初 (237年-239年)年间,散骑常侍刘劭 奉命作考课法 ,傅嘏对此举提出异议。

不屈权贵

正始 (240年-249年)初年,傅嘏官除尚书郎 ,又迁任黄门侍郎 。当时曹爽 秉政,何晏 为吏部尚书,傅嘏对曹爽之弟曹羲 说道:”何晏外表恬静清淡,但是内心险恶阴暗,贪图私利,不考虑立身行事的根本。我断定他一定会先迷惑你们兄弟两个,那时仁人贤士将会疏远你们,而朝政也就会因此日趋衰败了。“何晏因此与傅嘏不和,不久以小事而罢免了傅嘏。又被拜为荥阳 太守,但傅嘏未到任。后被太傅司马懿 请为从事中郎 。

治理京畿

公元249年(嘉平 元年),曹爽被诛后,司马懿让傅嘏担任河南尹。河南尹内掌帝都,外统京畿,兼有古代六乡 六遂 的土地。辖区内的人口杂多,又有许多豪门大族,商人外胡,四方汇聚,是各种利益的汇集处,但也是违法作乱之事滋生的地方。前任河南尹司马芝 的规矩细则过于简陋,接任的刘靖 ,综合他的规矩但又太过繁密,再后来的李胜 ,更是经常破坏固定的法律、制度来获得一时的名声。

傅嘏于是树立司马芝的纲统,再以刘静的概要细则来约束条理秩序,又逐渐恢复被李胜破坏的法规。当时郡里有七百个官吏,但过半都是新人。河南官场的惯例,五官掾 功曹 主持选职,都授于本地人,而没有任用外地人,傅嘏只任命合适的人担任合适的职务,上下级分工不同,又分别加以考核。傅嘏的治理以德行的教化为基础,并且执法持久,尽管简单却不可触犯,审案酌情合理,刑事案件不用逼供就能得到实情。不施小惠,为百姓做的好事,傅嘏都故意隐瞒事情的原委,假装不是自己做的。所以在当时傅嘏并没有显赫的名望,而官吏百姓在他的管理下逐渐安定。

傅嘏

又迁任尚书 。傅嘏常常认为:”自从秦始皇 开始废除分封,设官分职,不同于古代的制度。汉、魏沿袭秦制,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儒生学士,都想把三代的礼制交错综合起来,然而礼弘大广远,未必适合今天的形势,制度也常常和具体事务相违背,以至名不副实。这也是历代都不能达到大治的共同原因。想大力改定官制,依据古代正本清源,但是如今正值帝室多难,所以未能实施。“

谋划准确

公元252年(嘉平四年),孙权 去世。当时征南大将军王昶 、征东将军胡遵 、镇南将军毌丘俭 等都上表请伐吴,献上的策略各不相同。

朝廷下诏询问傅嘏的意见,傅嘏回复道:”想当年夫差 凌齐胜晋,威加四方,最终还是引祸姑苏 ;齐闵王 兼土招境,辟地千里,同样还是自遭颠覆。善始不一定能善终,这是古代的明证啊!孙权自从破关羽 夺荆州 之后,洋洋得意,穷凶极欲,因此宣文侯(司马懿)极力筹划大举。如今孙权已死,把儿子托付给诸葛恪 ,假如他能矫正孙权的苛暴,减除吴国的虐政,使老百姓免遭困苦,得到新政策的实惠,又能内外一齐考虑,避免覆舟之险,虽然不能保证吴国能永远保持完好,也足以在长江以南延长寿命了。现在朝里议论纷纷,有的说要泛舟径渡,横行于长江以南,有的说要四路并进,攻击吴国的城垒,有的说要大猎于疆场,伺机以动。诚然,这些都是破敌的常用办法。但自治兵以来,几次证明我军的力量尚且不足,吴国作为我们的仇敌,已经近六十年了,他们伪立君臣,但还能够患难与共,元帅新丧以后,他们上下忧危,把战船排列在重要的渡口,凭借险要坚守城池。因此像泛舟渡江,横行于长江以南那样的计划是并不实际的。只有在边境上一边大规模打猎一边进军的办法,还有可能行得通。出兵时要发安民告示,进攻时抓到俘虏不许抢劫财物,坐吃历年积存的粮食,不用派很多兵去运送,不误战机,不劳远征,这倒是军事上的当务之急。从前樊哙 愿意带十万大军横行匈奴 ,季布 当面指出他的短处。如今有人想越长江、入险境,攻下敌人的巢穴,这便有如樊哙。不如严明法令,训练士卒,制定万无一失的计划以抵御敌兵,必会立于不败之地。“可惜朝廷不从傅嘏之言。同年十一月,下诏命王昶等征吴。

公元253年(嘉平五年)正月,诸葛恪率军拒战,大破曹魏众军于东关 。

诸葛恪新破东关后,乘胜扬声说要起兵攻青、徐二州,朝廷准备防备。傅嘏则认为:”淮海并不是敌军敢于轻易进取的路径,当年孙权派兵入海,兵船遇浪沉溺,幸存者寥寥。诸葛恪怎敢把众多将士的性命寄托于海水,以图侥幸呢?诸葛恪不过是要派素习水军的偏将,带领小部分人马从海路上溯淮水,佯攻给青、徐的守军看,以迷惑、牵制我们,他自己却可能纠集大军进攻淮南。”后来诸葛恪果然图取新城,但不克而归。

傅嘏常论才性同异(才性四本论,傅嘏论其同),钟会 把他们收集起来并有所评定。不久,赐傅嘏爵关内侯 。

司马之党

公元254年(正元 元年),高贵乡公曹髦 即位,傅嘏进封武乡亭侯 。

公元255年(正元二年),毌丘俭、文钦 作乱于淮南。有人认为司马师 不应该亲自前往,遣太尉 司马孚 前往就可以,只有傅嘏和王肃 劝司马师亲自前往。傅嘏分析形势说道:“淮南的士兵强劲,而毌丘俭 等人凭借力量在边境抗拒,他的力量不可轻易抵挡。诸将前往交战,各种情况都有可能 发生,如果失去好的形势,那您就完了。”当时司马师新割目瘤,身体还未恢复,听到傅嘏的话,突然撑起而说:“我会请求抱病东征。”

司马师于是引军亲征,并以傅嘏守尚书仆射 ,一起前往东征。击破毌丘俭、文钦,颇为依靠傅嘏的谋划。不久,司马师逝世,傅嘏与司马昭 一起返回洛阳,司马昭于是继任辅政,倚重钟会。钟会于是一副自负 的样子,傅嘏向其警戒说:“你的志向大过你的能力,功业很难建立,怎么能不谨慎一点呢!”

傅嘏回师后以功进封阳乡侯 ,增邑六百户,与之前的共一千二百户。同年,傅嘏逝世,时年四十七岁,追赠太常 ,谥号元侯。其子傅祗 袭爵。

傅嘏自少与冀州 刺史裴徽 、散骑常侍 荀甝 相善,二人早亡。傅嘏又与镇北将军 何曾 、司空 陈泰 、尚书仆射荀顗 、后将军钟毓共结友好,一起在朝任职,都是当代名臣。

公元264年(咸熙 元年),在实行五等爵制后,因为傅嘏在前朝的功勋,朝廷改封傅祗为泾原子。

西晋泰始 年间(266年-274年),傅嘏的夫人鲍氏去世,晋武帝司马炎 赐钱十万作为丧葬费,重新以少牢 礼仪祭祀傅嘏。

历史评价

王基 :“许允、傅嘏、袁侃、崔赞皆一时正士,有直质而无流心,可与同政事者也。”

荀粲 :“子等在世涂间,功名必胜我,但识劣我耳!”《荀彧传》引《晋阳秋》

裴楷 :“见傅兰硕,汪翔靡所不有。”《晋书裴楷传》

傅玄 :“嘏既达治好正,而有清理识要,好论才性,原本精微,鲜能及之。”《傅嘏传》引《傅子》

“傅嘏为河南尹,治以德教为本,然持法有恒,简而不可犯,见理识情,狱讼不任槚楚而得其实,不为小惠,有所荐达,及有大益于民,皆隐其端迹,若不由己。”《艺文聚类六》引《傅子》

陈寿 :“傅嘏用才达显。”《三国志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

孙盛 :“晋宣、景、文王之相魏也,权重相承,王业基矣。岂蕞尔傅嘏所宜间厕?”

裴松之 :“傅子前云嘏了夏侯之必败,不与之交,而此云与钟会善。愚以为夏侯玄以名重致患,衅由外至;钟会以利动取败,祸自己出。然则夏侯之危兆难睹,而钟氏之败形易照也。嘏若了夏侯之必危,而不见钟会之将败,则为识有所蔽,难以言通;若皆知其不终,而情有彼此,是为厚薄由于爱憎,奚豫於成败哉?以爱憎为厚薄,又亏於雅体矣。”

“傅嘏识量名辈,实当时高流。而此评但云u2018用才达显u2019,既于题目为拙,又不足以见嘏之美也。”

刘勰 :“傅嘏王粲,校练名理。”《文心雕龙》卷四〈论说十八〉

叶适 :“傅嘏精识自命,谓u2018何平叔不念务本,败曹爽兄弟。u2019是矣。至其为司马师谋,力疾劝行。又与昭还洛,继世执政,终移魏柄,此则嘏之所谓务本者欤?国命延促之际,士所去就,忠邪、贤不肖分焉。过是而自号曰u2018能u2019,吾不信也。

轶事典故

预言祸败

当初,何晏、邓飏、夏侯玄都希望和傅嘏结交,可是傅嘏始终没有答应。他们便托荀粲去说合。荀粲对傅嘏说:“夏侯太初是一代的俊杰,对您很虚心,而您心里却认为不行。如果能交好,就有了情谊;如果不行、就会产生裂痕。两位贤人如果能和睦相处、国家就吉祥。这就是蔺相如对廉颇退让的原因。”

傅嘏说:“夏侯太初,志向很大,用尽心思去达到目的,很能迎合虚名的需要,确实是所说的耍嘴皮子亡国的人。何晏和邓飏,有作为却很急躁,知识广博却不得要领,对外喜欢得到好处,对自己却不加检点约束,重视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讨厌意见不同的人,好发表意见,却忌妒超过自己的人。发表意见多,破绽也就多,忌妒别人胜过自己,就会不讲情谊。依我看来,这三位贤人,都不过是败坏道德的人罢了,离他们远远的还怕遭祸,何况是去亲近他们呢!”后来的情况都像他所说的那样。

姜宸英 曾就此事评论道:“夏侯玄不是何晏、邓飏可以比的,而傅嘏感慨他们劣处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是司马氏的党羽罢了,并非公论。”

同样,李丰 与傅嘏同州,李丰有美名,为人所赞赏,但与傅嘏不友好。傅嘏与多次向别人说李丰必定会败亡。后李丰为中书令 ,与夏侯玄 一起遭祸,都和傅嘏所说的一样。

靡所不有

裴楷 评论傅嘏说:“看见傅兰硕,像是一片汪洋,浩浩荡荡,无所不有。” 

家族成员

先祖

傅介子,西汉大臣,曾出使西域,手刃有异心的楼兰王,官至平乐监,封义阳侯。

祖父

傅睿,官至代郡太守。

父辈

傅允,傅嘏父亲,官至黄门侍郎。

傅巽,傅嘏伯父,字公悌。初仕刘表,后归曹操,有识人之明,官至侍中、尚书,封关内侯。

配偶

鲍氏

傅祗,傅嘏少子,字子庄。官至司徒、持节、大都督,封灵州县公,永嘉之乱后设行台向各地募集义军,试图营救被俘的晋怀帝,后因急病去世。

傅宣,字世弘,娶弘农公主,官至御史中丞。

傅畅,字世道,官至秘书丞,行河阴令。后被石勒所捕,任大将军右司马。

傅隽,西晋时因傅祗功劳封东明亭侯。

曾孙

傅咏,东晋交州刺史、太子右率卫。

傅洪,晋穆帝永和年间,因胡乱得以返回东晋。

玄孙

傅韶,东晋梁州刺史、散骑常侍。

五世孙

傅弘之,字仲度,官至西戎司马、宁朔将军。

个人作品

傅嘏有文集二卷、《录》一卷(《隋书经籍志》)。《全三国文》有《对诏访征吴三计》、《请立贵嫔为皇后表》、《诸葛恪扬声欲向青徐议》、《难刘劭考课法论》、《皇初颂》。[34]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傅嘏形象与正史相同。少年便有才名,出仕于魏,为司马氏父子所倚重。嘉平四年,孙权病逝,司马师闻讯,想要整兵伐吴。傅嘏时任尚书,建议各守边疆,以「吴有长江之险,先帝屡次征伐,皆不遂意」为理由,建议「不如各守边疆,乃为上策」,可惜不被采纳,结果魏军果然在东兴为吴将诸葛恪所败。正元二年春,后毌丘俭、文钦于淮南作乱,司马师引军亲征,与其对峙。当时毌丘俭忧东吴袭取寿春,兵退项城;傅嘏料敌先机,献策于司马师,令三军取乐嘉、项城、寿春,又表奏任用兖州刺史邓艾破贼,获得大胜。

历史年表

傅嘏,字 兰石, 北地 泥阳人,是 傅介子(东汉昭帝时人)的后人。其伯父傅巽,黄初中时为 侍中 尚书。傅嘏弱冠已知名于世, 司空 陈群辟其为掾。

【公元237~239年】魏明帝景初中年时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法,事下三府。傅嘏以论难刘劭道:「盖闻帝制宏深,圣道奥远,苟非其才,则道不虚行,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暨乎王略亏颓而旷载罔缀,微言既没,六籍泯玷。何则?道弘致远而众才莫晞也。案劭考课论,虽欲寻前代黜陟之文,然其制度略以阙亡。礼之存者,惟有周典,外建侯伯,藩屏九服,内立列司,管齐六职,土有恒贡,官有定则,百揆均在,四民殊业,故考绩可理而黜陟易通也。大魏继百王之末,承秦、汉之烈,制度之流,靡所修采。自建安以来,至于青龙,神武拨乱,肇基皇祚,扫除凶逆,芟夷遗寇,旌旗卷舒,日不暇给。及经邦治戎,权法并用,百官群司,军国通任,随时之宜,以应政机。以古施今,事杂义殊,难得而通也。所以然者,制宜经远,或不切近,法应时务,不足垂后。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立本也;循名考实,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本纲末举而造制未呈,国略不崇而考课是先,惧不足以料贤愚之分,精幽明之理也。昔先王之择才,必本行于州闾,讲道于庠序,行具而谓之贤,道修则谓之能。乡老献贤能于王,王拜受之,举其贤者,出使长之,科其能者,入使治之,此先王收才之义也。方今九州之民,爰及京城,未有六乡之举,其选才之职,专任吏部。案品状则实才未必当,任薄伐则德行未为叙,如此则殿最之课,未尽人才。述综王度,敷赞国式,体深义广,难得而详也。」

【公元240~243年】魏齐王曹芳正始初年正始初,官除尚书郎,迁黄门侍郎。其时曹爽秉政,何晏为吏部尚书,傅嘏谓曹爽弟曹羲道:「何平叔外静而内铦巧,好利而不念务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将远,而朝政废矣。」何晏等遂与傅嘏不和,寻微事而免傅嘏之官。傅嘏起拜荥阳太守,但不成功。后太傅司马懿请傅嘏为从事中郎。

【公元249年】魏齐王曹芳嘉平元年曹爽被诛后,傅嘏为河南尹,迁尚书。傅嘏常以为「秦始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汉、魏因循,以至于今。然儒生学士,咸欲错综以三代之礼,礼弘致远,不应时务,事与制违,名实未附,故历代而不至于治者,盖由是也。欲大改定官制,依古正本,今遇帝室多难,未能革易」。《傅子》曰:河南尹内掌帝都,外统京畿,兼古六乡六遂之士。其民异方杂居,多豪门大族,商人外胡,四方汇聚,是大利之所聚,但亦是奸宄之所生。前河南尹司马芝,举其纲目但过于简陋,次尹刘静,综合其纲目但又太密,后尹李胜,更擅毁常法以收一时之名声。傅嘏立司马芝之纲统,再裁刘静之纲目以相经纬,又渐补李胜之所毁。时郡有七百吏,过半均非旧吏。河南俗党五官掾功曹典选职,皆授于本国人,而没有任用异邦人,傅嘏各举忠良之士对而用之,官曹分职,而后加以考核。其治则以德教为本,然持法有恒,虽简而不可侵犯,见理识情,狱讼不必加以刑罚便可得其实。不施为小惠,有所荐达及大有益于民事,傅嘏皆隐其端迹,若不由己出。故在当时傅嘏无赫赫之名,但吏民却能久而后安定。

【公元252年】魏齐王曹芳嘉平四年当时论者议欲伐吴,三征(王昶、胡遵、毌丘俭)献策各不同。朝廷下诏问于傅嘏,傅嘏对曰:「昔夫差陵齐胜晋,威行中国,终祸姑苏;齐闵兼土拓境,辟地千里,身蹈颠覆。有始不必善终,古之明效也。孙权自破关羽并荆州之后,志盈欲满,凶宄以极,是以宣文侯深建宏图大举之策。今权以死,托孤于诸葛恪。若矫权苛暴,蠲其虐政,民免酷烈,偷安新惠,外内齐虑,有同舟之惧,虽不能终自保完,犹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外矣。而议者或欲泛舟径济,横行江表;或欲四道并进,攻其城垒;或欲大佃疆埸,观衅而动:诚皆取贼之常计也。然自治兵以来,出入三载,非掩袭之军也。贼之为寇,几六十年矣,君臣伪立,吉凶共患,又丧其元帅,上下忧危,设令列船津要,坚城据险,横行之计,其殆难捷。惟进军大佃,最差完牢。(隐)兵出民表,寇钞不犯;坐食积谷,不烦运士;乘衅讨袭,无远劳费:此军之急务也。昔樊哙愿以十万之众,横行匈奴,季布面折其短。今欲越长江,涉虏庭,亦向时之喻也。未若明法练士,错计于全胜之地,振长策以御敌之余烬,斯必然之数也。」

司马彪战略载傅嘏此对,比本传详尽,如今悉载之以尽其意:嘉平四年四月,孙权死。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表请征吴。朝廷以三征计异,诏访尚书傅嘏,嘏对曰:「昔夫差胜齐陵晋,威行中国,不能以免姑苏之祸;齐闵辟土兼国,开地千里,不足以救颠覆之败:有始不必善终,古事之明效也。孙权自破蜀兼平荆州之后,志盈欲满,罪戮忠良,殊及胤嗣,元凶已极。相国宣文侯先识取乱侮亡之义,深建宏图大举之策。今权已死,托孤于诸葛恪。若矫权苛暴,蠲其虐政,民免酷烈,偷安新惠,外内齐虑,有同舟之惧,虽不能终自保完,犹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表矣。昶等或欲泛舟径渡,横行江表,收民略地,因粮于寇;或欲四道并进,临之以武,诱间携贰,待其崩坏;或欲进军大佃,逼其项领,积谷观衅,相时而动:凡此三者,皆取贼之常计也。然施之当机,则功成名立,苟不应节,必贻后患。自治兵已来,出入三载,非掩袭之军也。贼丧元帅,利存退守,若撰饰舟楫,罗船津要,坚城清野,以防卒攻,横行之计,殆难必施。贼之为寇,几六十年,君臣伪立,吉凶同患,若恪蠲其弊,天去其疾,崩溃之应,不可卒待。今边壤之守,与贼相远,贼设罗落,又持重密,间谍不行,耳目无闻。夫军无耳目,校察未详,而举大众以临巨险,此为希幸侥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唯有进军大佃,最差完牢。可诏昶、遵等择地居险,审所错置,及令三方一时前守。夺其肥壤,使还耕塉土,一也;兵出民表,寇钞不犯,二也;招怀近路,降附日至,三也;罗落远设,闲构不来,四也;贼退其守,罗落必浅,佃作易之,五也;坐食积谷,士不运输,六也;衅隙时闻,讨袭速决,七也:凡此七者,军事之急务也。不据则贼擅便资,据之则利归于国,不可不察也。夫屯垒相逼,形势已交,智勇得陈,巧拙得用,策之而知得失之计,角之而知有余不足,虏之情伪,将焉所逃?夫以小敌大,则役烦力竭,以贫敌富,则敛重财匮。故『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此之谓也。然后盛众厉兵以震之,参惠倍赏以招之,多方广似以疑之。由不虞之道,以闲其不戒;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昔汉氏历世常患匈奴,朝臣谋士早朝晏罢,介胄之将则陈征伐,搢绅之徒咸言和亲,勇奋之士思展搏噬。故樊哙愿以十万之众横行匈奴,季布面折其短。李信求以二十万独举楚人,而果辱秦军。今诸将有陈越江陵险,独步虏庭,即亦向时之类也。以陛下圣德,辅相忠贤,法明士练,错计于全胜之地,振长策以御之,虏之崩溃,必然之数。故兵法曰:『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若释庙胜必然之理,而行万一不必全之路,诚愚臣之所虑也。故谓大佃而逼之计最长。」可惜朝廷不从傅嘏之言。其年十一月,有诏命王昶等征吴。嘉平五年正月,诸葛恪拒战,大破众军于东关。

【公元253年】魏齐王曹芳嘉平五年吴将诸葛恪新破东关后,乘胜扬声欲起兵攻青、徐二州,朝廷将为之御备。傅嘏则认为「淮海非贼轻行之路,又昔孙权遣兵入海,漂浪沉溺,略无孑遗,恪岂敢倾根竭本,寄命洪流,以侥干没乎?恪不过遣偏率小将素习水军者,乘海溯淮,示动青、徐,恪自并兵来向淮南耳」。后来诸葛恪果然图取新城,但不克而归。

傅嘏常论才性同异(才性四本,傅嘏论其同),钟会集而论之。《傅子》曰:傅嘏为人既达治好正,而有清理识要,好论才性,原本精微,鲜有人能及之。司隶校尉钟会年甚少,傅嘏以明智结交于钟会。

【公元252~254年】魏齐王曹芳嘉平末年傅嘏赐爵关内侯。

【公元254年】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高贵乡公即尊位,傅嘏进封武卿亭侯。

【公元255年】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正元二年春,毌丘俭、文钦作乱于淮南。有人认为司马师不宜自行,遣太尉司马孚前往便可,惟有傅嘏及王肃劝师自往。傅嘏重言道:「淮、楚之兵强劲,而毌丘俭等众负力远斗,其锋未可易当。诸将往战,有利有钝,倘若大势一失,则公之事败矣。」其时司马师新割目瘤,受创甚深,闻傅嘏言,蹶然而起道:「我请舆疾而东。」(《汉晋春秋》)司马师遂引军亲征,并以傅嘏守尚书仆射,俱往东行。俭、钦之破败,颇赖傅嘏之谋。不久司马师逝世,傅嘏与司马昭径还洛阳,司马昭遂继以辅政,倚重于钟会。钟会由是有自矜之色,傅嘏向其警戒道:「你志大其量,而勋业终是难为,岂能不谨慎一点呢!」《傅子》载曰:初时,李丰与傅嘏同州,少有显名,早历大官,内外皆称其能,然而傅嘏又不与之相善,更向同志说:「丰饰伪而多疑,矜小失而昧于权利,若处庸庸者可也,自任机事,遭明者必死。」李丰后为中书令,与夏侯玄俱遭祸,卒如傅嘏所言。傅嘏自少与冀州刺史斐徽、散骑常侍荀甝相善,徽、甝早亡。又与镇北将军何曾、司空陈泰、尚书仆射荀顗、后将军钟毓并善,相与综知朝事,俱为名臣。

傅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增邑六百户,并前千二百户。是岁逝世,时年四十七,追赠太常,谥曰元侯。其子傅祗嗣任。咸熙中开建五等,以傅嘏着勋于前朝,改封傅祗为泾原子。《晋诸公赞》道:「祗字子庄,嘏少子也。晋永嘉中至司穴。祗子宣,字世弘。世语称宣以公正知名,位至御史中丞。宣弟畅,字世道,秘书丞,没在胡中。着晋诸公赞及晋公卿礼秩故事。」

傅嘏(209~255),字兰石,北地人,三国时魏国后期重要官员。傅介子之子,傅巽之外甥。

由陈群遴选而仕官,通晓礼法与官制。曹爽掌握大权时,受到何晏等人弹劾而遭免职。司马懿掌权时被重新起用。与何曾,陈泰,荀顗,钟毓等人交好。死后被追封为太常。

更新日期:2025-01-22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