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近年专事个人和组织机构的优势开发、自信心,以及领袖力的提升研究。其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被哈佛学生推选为最受欢迎率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课程,“其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泰勒在哈佛被称为“最受欢迎的导师”,同时他还受聘为多家著名跨国公司的心理咨询师和培训师,他的课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众多企业家和高管们誉为“摸得着的幸福”。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纽约时报》和《波士顿环球时报》等数十家著名媒体对他进行了专访和报道。
人物著作
《幸福的方法》
本书内容突破了近100多年来传统心理学只关注失败和障碍的旧模式,关注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研究如何让人活得更幸福。教给人们提升幸福指数的方法。它使成千上万的哈佛学生找到了快乐、幸福和持久的满足感。原来,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历史上首次以科学来认证幸福是什么。
幸福的奥秘就在于你的视角、你的理解、你的心态、你的选择。
幸福不仅是快乐,也包括面对困难、挫折的权利。幸福是成长,是一种习惯。
幸福就在你的身边,在你的爱人、你的朋友、你的工作和你的身体中。
没有热情,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而没有动力,就没有希望,没有幸福。
以牺牲自身幸福换来的成功往往脆弱而不长久。
只有悦纳了自己,才能悦纳别人。
本书为大众提供可操作的提升个人幸福感的诀窍与练习。
本书将获得幸福的方法和关于幸福的科学研究成果完美地结合起来,全篇娓娓到来,享受之余,让您不知不觉地开始品味生活,反思自我,实现幸福。
沙哈尔的学问
20世纪先后出现的三大件:飞机、电视、互联网,这三大件威力无比,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空间感、时间感、图像意识和视觉经验。
20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在“猫论”的鞭策鼓舞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策的保驾护航下,中国经济以核裂变方式高速发展。与此同时,这个过程也不断撕扯着我们的神经,挑战着我们的底线。曾经延续数千年的普世伦理和价值观已“粉身碎骨”。每一个中国人,不管你是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有文化没文化,你时时刻刻能感受到时代带来的躁动、焦虑与孤独。
抬望眼:40%离婚率,地沟油,毒牛奶,毒胶囊,茫然的留守儿童,孤苦留守老人,跳楼自杀的血汗工厂,屡禁不止的矿难,早已麻木人们神经的拆迁……
亦或我们是小有所成的一族:
我们的身体居住豪华别墅,我们的脚步出入高档酒店会所,我们的双手在各种场合表演着各种成功的故事……
只是在喧嚣褪尽时,体验人间冷暖,是那颗疲惫而孤独的心灵。当我们仰望星空、回望故乡时,早已潸然泪下……
忙碌的中国人,辛苦的中国人。3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物质极大丰富了,但离幸福也越来越远了……
仰天追问,俯首思索:幸福,你到底在哪里?我该怎样追求你?
沙哈尔的著作
1.《幸福超越完美》(“纽约时报”畅销书《幸福的方法》作者最新力作,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幸福课”)
2.《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透析克隆幸福的DNA,幸福的真相愈分享愈璀璨。16种文字翻译,席卷20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洗礼,这些你们都知道的、但忽略已久的真理,能真正改变你们的生活面对镜中的自己:今天,你幸福了没有?
沙哈尔谈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思考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哈佛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其实,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u2018至高财富u2019上就盈利了。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u2018情感破产u2019。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u2018大萧条u2019。”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泰勒·本·沙哈尔说:“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为,它已深深地帮助了我。”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让泰勒·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
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终于,泰勒·本·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泰勒·本·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