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童恢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影响,发愤读书,立志济世。后来曾出任州郡小吏,因办事干练,廉洁奉公,受到司徒杨赐的赏识,于公元182年(东汉光和五年)举荐其任不其县令。时值东汉末年,朝廷中宦官专权,地方上吏治腐败,人民生活穷困不堪。童恢到任后,决心革除积弊,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执法公平,赏罚分明,对于属下和百姓违犯各种条规的,皆好言相劝,以理说服;对于秉公办事的属下和做了好事的百姓,则赐以酒肴,加以勉励。同时,建立各种规章,鼓励恢复和发展生产。时间不长,不其县即男耕女织,“一境清平,牢狱连年无囚”,周围县的流民纷纷移居不其。当时,不其县(今青岛市内四区城阳区崂山区即墨南部地区)境内多山(崂山),猛虎出没,祸害百姓,童恢即组织吏民设槛捕虎,驱虎归山以除虎害。这些举措使其受到不其士民的拥戴,纷纷称颂其是一位为民除害、造福一方的县令。后童恢升任丹阳太守。为了纪念他,百姓于县内建造童府君祠,塑像其中,四时供奉。被大家誉为“青岛史上两千年不倒"的清官童恢城阳当了7年县令 牢狱无一罪犯为了感谢童恢对不其县的贡献,村民自冠发掏钱专门给他建了座庙,取名“童公祠”(后改名童真宫),里面还有童恢的衣冢。每年的正月十六和九月廿二(童恢的生日)这两天,傅家埠的人便会集中到这里给童老爷烧香,摆上戏台唱戏,请他保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