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吴国 - 季扎
季扎
季扎,春秋吴国四公子,史称“延陵季子”。季扎是吴王寿梦第四子,仁德宽厚,知书达理,吴王非常喜欢他,想把王位让给他。季扎并不想当王,于是三次让位,两次出走,躲到山野耕作。他的谦和感动了吴国人,人们都非常敬重他。后来人们评价他是:视富贵如秋风,不羡王位的千乘王。葬于上湖(今江阴申港)。
展开

基本资料

季扎,春秋时期 吴国皇族。

吴季扎为辞让王位曾两度出走,季扎是受 中原文化熏陶较深的吴人,曾代表 吴国出使文化发达的 中原各国,和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叔向、 子产、 晏婴都有过交往。尤其是季扎曾出使保存周代礼乐文化最完备的 鲁国,他对 周礼的精通和独到理解,赢得了 鲁人的敬重。

在 齐国,他与齐国政治家 晏婴有过一次推心置腹的深谈。当时 齐国已政出私门,齐重臣 陈完控制了齐国政局,他削弱公室,扩张自己的势力,先后灭掉了栾氏、高氏等 齐国公族。在此形势下,季扎劝告 晏婴明哲保身,交出自己的权和封邑,以免除灾祸。 晏子政治家,采纳了季扎的建议。《史记》说 晏婴“是以免栾高之难”。

在 郑国,季扎和 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相谈投机。他向 子产预言了郑国政局的走向,并忠告子产说:“现在郑国政治腐败,国家将会出现困难,到时您会掌握大权。希望您当政时要谨慎,以礼治国,不然, 郑国将会出现一场大混乱。”后来子产果然当政,他进行改革, 铸刑鼎,倡导以法治国,引发了一场大争议,连北方 晋国大臣 叔向也写信批评子产铸刑鼎将会导致上下秩序混乱。

后来,他又到了 晋国时值晋国国君正渐失权威,韩、赵、魏、范、中行、智氏六家异姓 卿大夫掌握着国家大权,其中以韩、赵、魏三家发展势头最盛。季扎当着 韩宣子、赵文子、 魏献子的面说:“ 晋国的归宿将在你们三家身上。”临行前叮嘱 叔向说:“现在 晋君越来越弱,大夫们的势力都发展起来了,以后政权将归于韩、赵、魏三家,先生一向坚持道义,不肯屈从于时势。我奉劝先生早想存身之道,以远离灾难。”

季扎

叔向是 晋国一位保守的政治家,其宗族也是晋公室中仅存的一支,其他各支已为六家异姓 卿大夫所灭。在政治上,叔向倾向维护公室,反对 卿大夫进行的改革,因而成为韩、赵、魏等异姓卿大夫仇视的目标。叔向以后,其宗族果然为三家所灭, 晋国也分裂成韩、赵、魏三国。

《史记》记载,季扎受 阖闾委派出使 中原诸国,途经 徐国时,遇到 徐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扎的佩剑,但不好意思开口索要。季扎看出了 徐君的心思,因为还要出使他国,不便立即解剑相送,想等回来路经 徐国时再相送。不料回来时 徐君已死。季扎凭吊了 徐君之墓后,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的人问季扎:“ 徐君已死,为何还要送给他佩剑”季扎回答说:“当时,我心里已把佩剑默许给他了,只是不便相送,现在岂能背信弃义,违背自己心中许下的诺言。”

季扎在 吴姓血缘史上也的确是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来自吴 仲雍嫡裔,当初为让国逃到延陵(今 江苏省 常州市)乡下,长兄 诸樊只得将延陵封给季扎,季扎因而号 延陵季子。此后,季扎后代世居于此,延陵成为 吴姓的著名郡望。

季扎死后葬在 上湖(今 江苏 江阴申港)中的小岛上,相传大圣人孔子因推崇季扎之德,曾手书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吴人为纪念季扎,在他墓旁建庙,世代祭祀。今天除 江阴申港外, 江苏还有四处季扎墓, 丹阳 延陵镇一处, 常州三处,并且都有上述碑文。自古史书对季扎葬处的记载多有不同,但不管季扎葬于何处,这些墓碑都表现出后人对季扎的怀念之情。 吴姓子孙以太伯、 仲雍、季扎三位先祖而自豪,后世吴姓宗族的祠堂往往取名“至德堂”、“三让堂”、“三德堂”,以彰显其祖先谦让的德行和风标。

吴国 四公子季札的故事

春秋时, 吴国 四公子季札,也就是史称的“ 延陵季子”,受吴王寿梦所遣出使 鲁国,路经 徐国的时候,徐国的国君设宴相请。席间, 徐君见季扎所带的佩剑非常精致,眼中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季扎也看出了这点,只是出使 鲁国,这佩剑有着权仗和礼仪的作用。于是,心中下定主意,在出使归来之时,自己一定要将佩剑赠与 徐君。

待季扎出使 鲁国归来,不幸 徐君竟已溘然过世。季扎心中悲恸,便带了随从到 徐君的墓丘前凭吊。祭奠完毕,季扎随手解下佩剑,毕恭毕敬地挂到了墓旁的松树上。随从不解地问道:“ 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扎对曰:“始吾心已许之,岂能以死背吾心哉!”言毕,不无黯然但却也坦然而去。

这记载于《史记·吴太伯世家》中的一个故事,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而唐代大诗人杜甫即有诗句云:“把剑觅 徐君”,所用的就是《史记》所记的典故,来表明他自身跟宰相 房琯那生死不二的友情。

其实,那时的 徐国还不是现在的 徐州,它可能位于徐州之南百余公里的 泗洪。大概在明朝的时候, 徐州知州 宋诚,感其季扎挂剑之诚信,借两处地名皆为“徐”字而穿凿附会,在徐州另筑了挂剑台,铭刻《挂剑台事实碑》。

人物生平

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病重将卒,因 季札贤能,想 传位于他。 季札谦让不受,说:“礼有旧制,不能因父子感情, 而废先王礼制。”于是 寿梦遗命:“ 兄终弟及,依次相传。”他 想这样王位必将传于 季札。

寿梦去世后,长子 诸樊接位,服丧期满后让位 季札。 季札坚辞不受,舍弃王室生活去舜柯山种田(今焦溪 舜过山)。 诸樊当政13年,卒前遗命传位于弟 余祭,并依次传位 季札,季札仍不就,最后 由余昧的儿子继位,是为 吴王僚。

评价

季札是一位杰出的 外交家,公元前485年冬,楚国名将子期进攻 陈国,吴王派 季札救援陈国。 季札传言给子期,明确表达自己的 反战态度。经 季札调停,平息了一场战乱。公元前544年, 季札奉命出使鲁、齐、郑、卫、晋五国,在这次外交活动中,他同 齐国的晏婴, 郑国的子 产及鲁、卫、晋等国的重要政治家会晤,高谈政事,评论时势, 使中原国家了解并通好 吴国。

季札又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艺评论家,公元前544年奉命通好北方诸侯,在鲁国欣赏了周代的经典音乐、诗歌、舞蹈,他当场结合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一一作了精辟的分析和评价。如在欣赏《秦风》后就说:“这是华夏的声音呀,能够华夏化必能强大,强大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周王朝鼎盛时那样了吧!”他能从乐声中预言秦国的未来,确是一言中的。

季札重信义。一次途经 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 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待出使归来,再经 徐国时, 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侍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 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此事传为千古美谈。

死后

《春秋》载, 季札于公元前485年死后葬在申港西南。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传说碑铭“呜呼有吴 延陵君子之墓”10个古篆是孔子所书。今申港中学所在地就是季子祠原址,季子墓高大的封土依然耸立在古老的 申浦 河西畔。

季札受封于 延陵(今 常州),史称 延陵季子。墓葬于 江阴 申浦( 今申港),墓前有传说为孔子所书的十字篆文碑,碑文是:“呜 呼有吴 延陵季子之墓”,史称十字碑。

吴季子墓在 江阴 申港镇西南隅的申港中学内。《史记·吴世家》后注有:“ 延陵季子冢在 毗陵县暨阳乡。”《越绝书》云:“季子冢古名 延陵墟。”《寰宇记》载:“季子墓在 晋陵县北70里申浦之西。”上建季子祠,塑像祭祀。祠内有相传为孔子所书10个古篆墓碑,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世称“十字碑”。抗战初毁于兵燹。拓本高2.26米,宽0.93米。现墓墩高4米,面积2694平方米。

季子墓碑后记

宋崇宁二年四月十二日

奉仪郎 常州知州 朱彦记

常州,古 延陵也, 吴季子所封之地。至西汉,为毗陵。又至东晋,为晋陵,宋齐因之隋平陈,废晋陵为 常州。唐因之,或曰, 晋陵郡自武帝 大康二年分 曲阿为 延陵,至隋徙治丹徒。唐武德三年,徙 延陵还治故县,今润州之 延陵镇是也。 杜佑谓 曲阿 延陵季子庙,非古之延陵,古之延陵在今之 晋陵县,其说明矣。

而孔子所书季子墓碑,岁岁盖淹没。开元中,明皇敕 殷仲容募刻之。

唐大历十四年,润州剌史萧定重镌石 延陵庙中,于是习俗见润州之 延陵季子庙,而不知 常州实古延陵季子之所封也。

崇宁元年,予以罪责是州,因考大史公书历代地志通典图经,得其祥矣。又得其所谓季子墓在 晋陵县北十七里,申蒲以西,又曰 暨阳乡,而今暨阳乡今之江阴县乃属,令赵士淝访之,得大冢于暨阳门外三十里,申港之侧旁有季子庙,与史记地志通典图经合。

于是,表识其墓,谨樵牧耕之禁,又摩募取孔子所书十字刻墓碑上,设像祀之,学中以时率居史士诸生拜焉,所以示邦人,贵有德也。又备论历世废兴与习俗之变,易刊之碑下,使后之君子得以览观焉。

史记中的季扎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

王寿梦二十五年,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 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眜,次曰 季札。 季札贤,而 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於是乃立长子 诸樊,摄行事当国。王 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 季札。 季札谢曰:“ 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 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u2018能守节矣u2019。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於子臧之义。”吴人固立 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十三年,王 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於 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封於 延陵,故号曰 延陵季子。

四年,吴使 季札聘於鲁,请观 周乐。为歌 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歌郑。曰:“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 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歌豳。曰:“美哉,荡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宽,俭而易,行以 德辅,此则盟主也。”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也。”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诎,近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 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厎,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 盛德之所同也。”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感。”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护者,曰:“圣人之弘也,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及之?”见舞招箾,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 盛德,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

去鲁,遂使齐。说晏平仲曰:“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於难。 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故 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於栾高之难。

去齐,使於郑。见 子产,如旧交。谓 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 郑国将败。”去郑,适卫。说 蘧瑗、史狗、史、公子荆、 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自卫如晋,将舍於宿,闻锺声,曰:“异哉!吾闻之,辩而不德,必加於戮。夫子获罪於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可以畔乎?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也。君在殡而可以乐乎?”遂去之。文子闻之,终身不听琴瑟。

适晋,说赵文子、 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其萃於三家乎!”将去,谓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於难。”

季札之初使,北过 徐君。 徐君好 季札剑,口弗敢言。 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 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 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十七年,王馀祭卒,弟馀眜立。王馀眜二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焉。四年,王馀眜卒,欲授弟 季札。 季札让,逃去。於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馀眜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馀眜之子僚为王。

十三年,公子光使 专诸手匕首刺王僚,铍交於匈,遂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 吴王阖庐。阖庐乃以专诸子为卿。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 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

更新日期:2025-01-22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