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逻辑学 - 温公颐
温公颐
温公颐(1904—1996),原名寿健,福建龙岩人,当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教育家,民盟盟员,中共党员。从1947年11月到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到1959年10月调南开大学参与组建哲学系,温公颐先生在我校工作12年之久,是解放前就到校的任职时间最长的中文系主任。
展开

温公颐 -  简介

  温公颐(1904—1996),原名寿健,福建龙岩人,当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教育家,民盟盟员,中共党员。从1947年11月到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到1959年10月调南开大学参与组建哲学系,温公颐先生在我校工作12年之久,是解放前就到校的任职时间最长的中文系主任。

温公颐 - 简历

  温公颐自幼家境贫寒,靠家族宗祠的补贴读完小学和中学;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4年入本科哲学系读书;1928年毕业后,到浙江吴兴和湖北襄阳任中学教师;1929年夏天,应邀回北京大学任校长室秘书兼预科讲师,主讲《哲学概论》等课程;后历任北大本科讲师、教授等;1930年起,还兼任北京师范大学、私立中国大学、私立朝阳学院、私立华北大学教授,主讲《哲学概论》、《道德学》、《逻辑学》、《中国哲学史》等课程。在北大读书期间,1927年6月,温公颐还曾赴南昌任江西人民通讯社主任,参加南昌起义,后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

  抗日战争期间,温公颐随学校南迁,抗战胜利后,返回京津。1947年11月,温公颐受邀到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任中文系教授、主任,讲授《道德学》、《逻辑学》等课程。解放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改名河北师范学院,温公颐继续担任中文系主任。1957年,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增建中文系,温公颐调入,担任系主任。1958年,在天津的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整体调入河北北京师范学院,温公颐继续任中文系教授、系主任。1959年,温公颐调入南开大学,参与组建南开大学哲学系,从1962年起担任南开大学哲学系主任,一直到1987年退休。

温公颐 - 求学经历

 温家世代务农,岁入不足,赖父做纸工的微薄工资补贴糊口o由于家境清苦,温公颐赖温姓宗祠之助,读了小学和中学。由于学业成绩优异,中学毕业后,在校长的帮助下得到一笔就学补贴,于1922年夏考入北京大学,程为当时龙岩县仅有的一名国立大学生。

北大学制,预科两年,本科四年。预科分文理两科,文预科为人文、法科作准备,理预科为人理、工科作准备。温公颐读的是文预科。北大求学期间,温公颐少年大志,其研学之勤,攻读之苦,倍超同辈。刚进北大时,他的英语程度不行,但历经一年晨起晚睡的刻苦攻读,就提高到能熟读英文哲学原著的水平。当时,担任西方哲学史一科教学的张颐教授对学生要求甚严,他选用美国康奈尔大学席勒教授(Frank Thilly)所著的《哲学史》(A History of  Philosolsy)为课本(英文版),要求学生每月写一篇论文,记平时分数,然后和学期考分平均后作为成绩。张给分甚严,但温公颐每次都得满分,有的同学却不及格。张颐教授经常对学生讲,读书应严肃认真,刻苦钻研才能有所获,否则贻误终身,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国家。这样的刻苦训练,影响了温公颐的一生。(50年代,年过半百的温公颐教授,由于研究需要,又自修俄语,其好学聪慧,刻苦用功可见一斑。)1928年夏,温公颐经过六年的潜心攻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大文科哲学系。

温公颐

温公颐 - 情钟哲学

  少年时代的温公颐以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座右铭,抱穷究宇宙之欲归之壮志,毅然拒绝了父亲让他修学法律以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要求,选择了探索人生奥秘、寻求世界最高原理的哲学,承儒学而扬老、庄;习西哲而立足当代中国之现实。

20年代,温公颐读北大文预科时,有一门课叫“中国学术论著诸子百家至西汉明清,历代著名哲学家的重要篇章都被选人。该回书的首篇即《庄子》中的《天下篇》。“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回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温公颐每读于此,顿觉死生事大,宇宙无穷。对诸如“世界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生命从何产生,死后又将焉往“等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产生了研究哲学的念头,立志为此奋斗一生。

1923年秋,温公颐升入预科二年级,当时德高望重、饱通经史的阐不庵先生主讲程朱理学,阐明孔孟的儒学正宗。温公颐开始研究儒家思想,认为孔孟的人伦日用之学应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在半殖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儒家的正统思想有着雄厚的基础,三纲五常仍为维持当时社会的支柱。孔子虽起布衣,但为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的学者所宗。温公颐的故乡龙岩县的孔庙,每年祭祀,中学生都列队参加,并分享祭肉。因此,青年时代的温公颐受到了深刻的影响。1924年,温公颐预科毕业后,升入本科哲学系,在张颐教授的指导下,较系统地研修了“西方哲学史“,对康德哲学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中国哲学重在人伦日用,以伦理的求善为主。“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学正宗。而西方哲学则在于求真。因此,他当时的思想,求善之外,又加上求真的内容。哲学研究应是真、善、美的统一,三者互相融贯。三者融贯的最高境界为“圣“。孟子云:“大而化之之谓圣“,|“圣“是真善美的统一体。通过中、西方哲学的系统研读,温公颐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他说:“我读了西方哲学之|后,对哲学研究的对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思想,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总之,北大六年求学,温公颐的哲学世界观已初具雏形,也为他以后的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929年夏,温公颐应北大代理校长兼文学院长陈百年之邀,到北大主讲哲学概论,他采用的是陈先生的哲学教材。1931年,温公颐在北京师范大学主讲该门课程时,开始采用自己编写的讲义。他以哲学问题为经,以历史阐述为纬,从浅近事例,引入各种哲学问题,学生易于接受,深受欢迎。于是,几经修改,由贺麟教授校阅、作序,于1937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列入“大学丛书“,名《哲学概论》。1933年,应北京师范大学之聘,温公颐担任道德学,即伦理学一科的讲授,并写成《道德学》,于193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列入“大学丛书“。该书至今在我国台湾高校中作为教材。《哲学概论》和《道德学》虽以康德、黑格尔哲学为主导,但也搀杂了中国儒家传统的思想。在《哲学概论》中,用中国传统的知行观来分析全部哲学问题。在《道德学》中,以“求放心“、“知几“、“尽性“为道德修养之途径,以“仁“、“义“、“礼“、“智“、“信“为重要德行,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温公颐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批判了《哲学概论》和《道德学》帘的唯心主义成分。尤为可贵的是,温公颐根据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在年过半百之时,从他驾轻就熟、得心应手的哲学研究转向逻辑学的教研。编写了二十余万字的《逻辑学》教材,于1958年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学者在解放后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较早编写的几本系统的形式逻辑教材之一。有评论说:“温公颐著的《逻辑学》一书,无论从体系上,或是从理论的阐述方面,都是比较完整、稳妥的。“该书出版后,为许多高校用作教材,再版达六七次之多。1959年,他又结合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发明创造的实例,写了《类比推理在实践中的运用》一书,对普及逻辑知识起了积极的作用。   

1959年,温公颐调至南开大学,创建哲学系。在任系主任期时授中国哲学史。在解放前他亦讲授中国哲学史多年并著有40万字教材送上海出版。稿件即要排印,适逢上海解放,原稿被.送回。建国后,他又重新写了20万字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但书未成,遭十年浩劫,所存中外书籍和稿件亦遭洗劫,致使研究中断,可叹可憾之至!

温公颐 - 主要作品

作为国内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温公颐一生著述颇丰。早在1936年,他就出版了《哲学概论》和《道德学》,作为“大学丛书”的一部分。1958年出版的《逻辑学》,被定为全国高校文科通用教材。为了逻辑学的普及和推广,他在1959年编写出版了《类比推理在实践中的运用》一书。改革开放以后,温公颐更是焕发了学术青春,1983年被国务院任命为逻辑学博士生导师,同年,出版了《先秦逻辑史》;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由他主编的《逻辑学基础教程》出版;1988年,主编并出版了《中国逻辑史教程》;1989年,出版了《中国中古逻辑史》,1993年出版了《中国近古逻辑史》。温公颐曾任中国逻辑学会第一届副会长,天津市哲学学会第一届会长,为我国哲学、逻辑学的教学、科研普及和发展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贡献了毕生精力。

温公颐 - 贡献

作为教育家,温公颐先生一生从教60余年,退休以后仍然担任培养研究生的工作,桃李满天下。尤其是在我校主持中文系工作的12年,跨越新旧两个时期,为中文系从抗战以后的恢复建设,到五十年代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更新日期:2024-11-2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