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各职业 - 袁派
袁派
袁派,越剧小旦流派之一,由袁雪芬创立。
展开

袁派 - 袁派

越剧小旦流派之一,由袁雪芬创立。

袁派唱腔旋律淳朴而委婉,深沉而流畅,既善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更以真情实感取胜,重视以情动人,唱腔的节奏变化多端,唱法上重视润腔、气口运用、力度对比,因而从容自如,韵味很浓。

袁派 - 代表作

袁派代表作有《祥林嫂》中的祥林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梁祝哀史》中的祝英台、《香妃》中的香妃等。

袁派 - 优秀传人

有方亚芬、陶琪、华怡青等。

袁派 - 袁雪芬简介

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的〔尺调〕腔,后被其他越剧演员吸收、不断丰富,发展成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衍化出不同的流派。其唱腔旋律淳朴,节奏多变,感情真挚深沉,韵味醇厚,委婉缠绵,声情并茂,被称“袁派”,为戚雅仙、张云霞、金采风、吕瑞英等一批越剧演员所继承和发展。她主张戏曲应该对社会起有益的作用。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演出了《香妃》、《红粉金戈》、《木兰从军》、《黑暗家庭》、《王昭君》等表现爱国思想、歌颂民族气节、反对封建礼教的剧目。1946年5月,把根据鲁迅名著《祝福》改编的《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剧舞台,受到田汉、许广平、欧阳山尊、白杨、胡风、梅朵、田钟洛等进步文艺界和新闻界人士的称赞,被舆论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该剧于1948年拍摄成电影。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支持下,在1947年8月《山河恋》联合义演及同年10月筱丹桂之死事件中,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坚决斗争,遭到反动势力的多次迫害。1949年7月,参加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任表演系中队长。是年9月,她和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1950年初,拍摄16毫米彩色越剧影片《相思树》,并创造了新的〔男调〕腔;同年4月,参加上海戏曲界第一个国营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任团长。
1951年3月华东戏曲研究院成立,任副院长兼越剧实验剧团团长。

其唱腔旋律淳朴,节奏多变,感情真挚深沉,韵味醇厚,委婉缠绵,声情并茂,被称“袁派”,为戚雅仙、张云霞、金采风、吕瑞英等一批越剧演员所继承和发展。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演出了《香妃》、《红粉金戈》、《木兰从军》、《黑暗家庭》、《王昭君》等表现爱国思想、歌颂民族气节、反对封建礼教的剧目。

1946年5月,把根据鲁迅名著《祝福》改编的《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剧舞台,受到田汉、许广平、欧阳山尊、白杨、胡风、梅朵、田钟洛等进步文艺界和新闻界人士的称赞,被舆论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该剧于1948年拍摄成电影。

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支持下,在1947年8月《山河恋》联合义演及同年10月筱丹桂之死事件中,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坚决斗争,遭到反动势力的多次迫害。1949年7月,参加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任表演系中队长。是年9月,她和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1950年初,拍摄16毫米彩色越剧影片《相思树》,并创造了新的〔男调〕腔;同年4月,参加上海戏曲界第一个国营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袁雪芬任团长。

1951年3月华东戏曲研究院成立,任副院长兼越剧实验剧团团长。

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1953年与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翌年获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同年,排演了根据王实甫原著改编的《西厢记》,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一角。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上海越剧院成立,任院长;同年,在许广平率领的“中国越剧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访问演出。

1960年、1961年先后到香港、朝鲜访问演出。1965年演出《火椰村》时与琴师周柏龄合作创造了〔降B调〕唱腔。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

1977年1月参加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访问联邦德国。

1978年她主演的《祥林嫂》拍摄成宽银幕彩色影片。

1978年底,重新受命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主持和组织了一系列新剧目的创作演出,并大力培养青年演员。

1979年参加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日本。

1985年退居二线,担任剧院名誉院长。

1986年以“艺术指导”身份与上海越剧院演出团参加巴黎第15届秋季艺术节,获格诸布尔市、里昂·维勒班市、勒阿弗尔市荣誉奖章和荣誉公民称号。

1989年夏率团去美国演出。她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1995年起担任上海市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
 
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2003年12月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艺术终身成就奖——“表演艺术成就奖”,以及其他一些奖项。

1991年7月起,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授予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她还与人创作改编了剧本《黑暗家庭》、《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其中《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分别被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等出版和再版。作为总策划组织编纂的《越剧舞台美术》画册1997年10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撰写的《求索人生艺术的真谛——袁雪芬自述》2002年8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出版的书籍还有:1984年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的艺术道路》1985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1987年5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唱腔选集》,此外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及各种刊物上以个人名义发表的专业和学术文章不下百数篇,其中大部分文章被收入2003年12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文集》。

袁派 - 袁派的创立

1942年10月起,在进步话剧的影响下,在大来剧场开始越剧改革,拿出自己的大部分包银,聘请专职编剧、导演、舞美设计、舞台监督,成立剧务部主持演出活动,在越剧界首次建立起正规的编戏、排戏制度;废除幕表制,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衣箱制,参照古代绘画,根据人物身份设计服装;打破传统的舞台形式,采用立体布景、油彩化装、灯光、音响,逐步形成综合的艺术机制。在表演上,博采众长,将话剧、电影重视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写实主义表演特点,与昆曲载歌载舞、重视形体动作美化的长处吸收到越剧中,加以融化、创新。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的〔尺调〕腔,后被其他越剧演员吸收、不断丰富,发展成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衍化出不同的流派。其唱腔旋律淳朴,节奏多变,感情真挚深沉,韵味醇厚,委婉缠绵,声情并茂,被称“袁派”。

袁派 - 袁派后人

一代宗师袁雪芬在越剧百年发展史上的地位,她对推进越剧艺术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乃至袁派表演艺术在越剧旦角流派发展中的深远影响,确实是无可争议、无可厚非的。正因如此,喜爱袁派的观众群体,早成规模,并正继续扩大,大家都希望袁派艺术能得到切实的传承和发展。越剧发展史进入到新百年的今天,专场中被称为“明星代袁派四姐妹”——陶琪、李沛婕、华怡青和方亚芬之中,最优秀者当推方亚芬,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一则,方亚芬自始至终专攻袁派,打下了厚实的袁派基础。虽未曾超越乃师——有网帖认为:袁老是百年才出一个的唱腔宗师,她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实在是太高,尤其是当下的“唱腔设计制度”,方亚芬想在创腔能力上有所提高和建树,也不是一蹴能就的——但与前辈师姐朱东韵(或沈于兰)等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却更有独到之处。

朱东韵出过“袁派唱腔专集”,把袁老早期经典名段,再现于现代化音响制品而留传后世(尹派高足赵王子当年为纪念尹桂芳老师,继承尹派艺术精华,也出过尹老早期经典名段,唱出尹派的原汁原味,唱得几可乱真)。那么,方亚芬完全可把朱东韵所出“袁派唱腔专集”中,唱过与没唱过的袁派名曲名段,按时代或题材为序,尽可能完整地重新出版袁派唱腔专辑系列。切莫象前几年出的“全国越剧考级教材”,只局限于六台戏中的十一个唱段。

朱东韵唱得确实好,却没能在舞台上多露面,多传唱。方亚芬的独到之处在于,既能留存音频、视频资料,把袁派艺术的精华永久地定格保存;又能继续上舞台,传唱表演老师的经典名作。不少网友呼吁方亚芬复排《白蛇传》、《梁祝》、《梅花魂》、《黑暗家庭》等戏,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吧!

再则,方亚芬在继承袁老作品方面,演过越剧四大经典之二——袁派名剧《西厢记》和《祥林嫂》,也演过袁派名段《断肠人》、《双烈记·夸夫》、《英台哭灵》、《黑暗家庭》、《山河恋·送信》等,还在央视“名段欣赏”等戏曲栏目中演过《白蛇传·断桥》、《一缕麻·洞房》、《香妃·哭头》等等。

方亚芬几乎演全了越剧的四大经典,她也几乎演遍了《红楼梦》中宝黛钗凤等主要角色,更突出的是塑造了影响极广的袁派林黛玉,并于2007年拍摄完成交响乐版《红楼梦》电影。而之前在1995年拍摄的越剧电视剧《蝴蝶的传说》,则是她与范派小生韩婷婷合作的《梁祝》题材的一部衍生作品,剧中的袁派祝英台。同样给观众们留下了美好和深刻的印象。

方亚芬的艺术潜质,更多的还体现在原创了不少袁派剧作——大戏《风雨大观园》、《梨香院》、《桃李梅》、《莲花女传奇》、《紫玉釵》、《风月秦淮》、《女皇与公主》、《啼笑因缘》、《木棉红》、《早春二月》、《救风尘》、《千古情怨》、《玉卿嫂》、《韩非子》、《秋色渐浓》、《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及小戏《倩女离魂》、《妙玉净心》、《蔡锷与小凤仙》等。

袁派

更新日期:2025-01-22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