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1962年考入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学校,后又深造于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得到昭那斯图教授、内蒙古歌王哈扎布先生、北京汤雪耕教授和马头琴大师色拉西老先生等名师指导。40年来他参加了3000余台文艺演出,并多次在全国性重大文艺演出中获国家级大奖。党和国家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都看过他的演出。乌兰夫主席一直高兴地称赞他是"小哈扎布",内蒙古人民将他誉为新中国第二代蒙古族歌王。2008年,参加"千里草原唱和谐"--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2008年春节晚会
拉苏荣曾多次举办过各种不同形式与风格的个人专题音乐会。他作为我国蒙古族的声乐表演艺术家。1995年9月率先在北京音乐厅成功地举办了"绿色的旋律--拉苏荣独唱音乐会"。1997年又推出系列作品"绿色的旋律"演唱艺术电视专题片和"绿色的旋律"演唱专辑(蒙汉文版)。
自60年代起,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录制、播放过500余首蒙汉歌曲;为十余部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演唱了主题歌曲或插曲;他参加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演出,作为《东方之子》、《中华民族》、《东芝动物乐园》、《正大综艺》等专题节目的特邀嘉宾;198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民族大团结》。1996年他演唱的"锡林河"在中央电视台的音乐电视"MTV"大奖赛中获奖;他经常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加专题节目并录制过多部唱片、CD、录音专题在国内外发行。
拉苏荣在继承和弘扬民族声乐特点的基础上,又借鉴了其他民族的包括西方音乐在内的声乐技巧的优势和长处,很好地解决了呼吸运用在与长短调结合中的难题,在蒙古族声乐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而且还能够娴熟地演唱各类艺术歌曲,他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也赢得了国内外观众与听众的欢迎,被誉为现当代歌王。
荣誉
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使者,拉苏荣还出访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荣获在保加利亚举行的第22届布尔戈斯世界民间艺术歌曲比赛一等奖。拉苏荣在发挥自己演唱造诣的同时,还致力于歌曲创作并潜心于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1984年他考入内蒙古大学的蒙古文学研究生班,在读期间他所创作的歌曲曾荣获在保加利亚举行的第22届布尔戈斯世界民间艺术歌曲比赛一等奖。他的论文《论蒙古族长调牧歌》与《蒙古族民歌演唱原理》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声乐理论上的空白,不仅在内蒙古自制区荣获文艺理论一等奖,还荣获了蒙古国际长调牧歌艺术节论文金奖。
作品
近年来,他为了继承蒙古民族的民间艺术遗产和弘扬蒙古族老一辈艺术家的奋斗精神,又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写出了由乌兰夫同志题写书名的《人民歌唱家-哈扎布》一书(20万字蒙古文)和由布赫同志题写书名的《宝音德力格尔传》一书(20万字蒙古文),并均已出版发行。代表曲目:《小黄马》、《森吉德玛》、《啊!草原》、《北疆颂歌》、《锡林河》、《走马》、《博格达山峰》、《弹起我心爱的好必斯》、《遥远的特尔格勒》、《圣主成吉思汗》、《赛里木湖》。
家庭成员:妻子周炳建(周恩来侄女)
蒙古族长调"申遗"倡导人
2003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申请马头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给了拉苏荣等蒙古族艺术家一个启示,蒙古族长调完全具备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行列的条件。作为"中蒙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专家工作小组"的中方委员,拉苏荣为之积极奔走,全力配合申报。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中蒙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名列其中。
2006年,拉苏荣代表中国出席了"世界蒙古人大会",在会上,他被誉为"全世界蒙古人的大歌唱家";也是在这一年,拉苏荣担任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蒙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继承和保护工作委员会的中方首席专家,成为中国国家级文化艺术团体中唯一从事这项工作的艺术家。
2007年初,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宣告成立,拉苏荣被选为会长。在他的倡导下,内蒙古的各盟市都相继成立了长调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