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诺尔斯 - 概述
威廉·诺尔斯((KnowlesW s)于1917年生于美国。1942年,他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66年,威尔金森等人发现了可用于均相催化氢化的威尔金森催化剂---三(三苯基膦)氯化铑。在此前后,霍勒等人先后发现了手性膦的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1968年,当时在孟山都公司(圣路易斯)工作的诺尔斯用(-)-甲基正丙基苯基膦替代威尔金森催化剂中的三苯基膦,并以此为催化剂催化α-苯基丙烯酸,得到一种对映体过量15%的氢化产物。虽然对映体过量相对于目前水平还较低,但在此方向上却是突破性的进展。
威廉·诺尔斯 - 贡献
诺尔斯的贡献是在1968年发现可以使用过渡金属来对手性分子进行氢化反应,以获得具有所需特定镜像形态的手性分子。他的研究成果很快便转化成工业产品,如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L-DOPA就是根据诺尔斯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他的研究被迅速应用于一种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生产。后来,野依良治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化催化剂。夏普雷斯则因发现了另一种催化方法——氧化催化而获奖。他们的发现开拓了分子合成的新领域,对学术研究和新药研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成果已被应用到心血管药、抗生素、激素、抗癌药及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的研制上。现在,手性药物的疗效是原来药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合成中引入生物转化已成为制药工业中的关键技术。
威廉·诺尔斯 - 诺贝尔化学奖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三位化学奖获得者的发现则为合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现在,像抗生素、消炎药和心脏病药物等,都是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许多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对映性的,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诺尔斯与野依良分享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夏普雷斯为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学院化学教授,将获得另一半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