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 基本资料
姓名: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出生日:1845年3月27日
星座:白羊座生日密码
性别:男
血型:未知
地区:德国
出生省:未知
出生市:未知
身份:科学家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 简介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WilhelmKonradRontgen),德国物理学家。1845年3月27日生于德国莱纳普(Lennep)。3岁时全家迁居荷兰并入荷兰籍。1865年迁居瑞士苏黎世,伦琴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1868年毕业。1869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了物理学教授A·孔脱的助手;1870年随同孔脱返回德国,1871年随他到维尔茨堡大学和1872年又随他到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1894年任维尔茨堡大学校长,1900年任慕尼黑大学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1923年2月10日在慕尼黑逝世。伦琴一生在物理学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实验研究工作,如对电介质在充电的电容器中运动时的磁效应、气体的比热容、晶体的导热性、热释电和压电现象、光的偏振面在气体中的旋转、光与电的关系、物质的弹性、毛细现象等方面的研究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于他发现X射线而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以致这些贡献大多不为人所注意。
1895年11月8日,伦琴在进行阴极射线的实验时第一次注意到放在射线管附近的氰亚铂酸钡小屏上发出微光。经过几天废寝忘食的研究,他确定了荧光屏的发光是由于射线管中发出的某种射线所致。因为当时对于这种射线的本质和属性还了解得很少,所以他称它为X射线,表示未知的意思。同年12月28日,《维尔茨堡物理学医学学会会刊》发表了他关于这一发现的第一篇报告。他对这种射线继续进行研究,先后于1896年和1897年又发表了新的论文。1896年1月23日,伦琴在自己的研究所中作了第一次报告;报告结束时,用X射线拍摄了维尔茨堡大学著名解剖学教授克利克尔一只手的照片;克利克尔带头向伦琴欢呼三次,并建议将这种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
伦琴射线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所谓“穿透性射线”,它能穿透普通光线所不能穿透的某些材料。在初次发现时,伦琴就用这种射线拍摄了他夫人的手的照片,显示出手骨的结构。这种发现实现了某些神话中的幻想(中国也有“秦王照胆镜”的传说),因而在社会上立即引起很大的轰动,为伦琴带来了十分巨大的荣誉。1901年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伦琴就由于这一发现而获得了这一年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奖。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 成长
伦琴1845年3月27日生于德国莱茵州莱耐普城。父亲是一个毛纺厂小企业主,母亲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荷兰人。他是独生子。他的小学、中学是在荷兰读完的。17岁就读于荷兰乌屈克市技术学校。伦琴于20岁进入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1868年毕业,取得了机械工程师称号,次年,以论文《气体的特性》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7岁时与安娜?别鲁塔?鲁德维希缔结良缘。他工作认真仔细,被当时著名物理学家孔德邀做助手,在威茨堡市麦米伦大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他选择物理学为终生事业也是受孔德的影响,并得到了他很多的帮助。1872年随孔德到斯决司堡大学并升任讲师和副教授。1879年,由于杰出的研究工作在济森大学取得了教授职衔。在这里主要是研究“光”和“电”的关系。1888年又回到了威茨堡麦米伦大学,即孔德之后,任物理研究所所长。1894年被选任威茨堡麦米伦大学校长。这是欧洲的物理学家们和伦琴都在研究真空放电现象和阴极射线。伦琴在克鲁克斯高度真空管通高压电流时看到阴极射线,电子碰在管壁上发生蓝白色的荧光,还发现玻璃管外也有荧光。于是便产生疑问,或许这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未知射线。只有真正工作细心、认真踏实的人才能注意并进一步去探索这种细微的变化。1895年11月8日,伦琴把实验室的门关的紧紧的,一个人在那里进行阴极射线的研究,在出现阴极射线时,旁边涂有氰化铂钡的荧光屏上,似乎也发出点蓝白色的光。阴极射线是不能通过玻璃管壁的,尤其是伦琴自己精心制造的装置,阴极射线漏出来也是不可能的。伦琴把玻璃管用黑纸紧紧地蒙上,通电后阴极射线发出的光被遮住了,氰化铂钡却依然发亮。断电时就不见了,伦琴用10张黑纸包着玻璃管或以铝板把玻璃管和荧光屏隔开,荧光屏仍亮着;把厚铅板夹在里面试试,亮光突然消失,铅板一拿开,又重新发亮。伦琴把手插进去一看,在荧光屏上模模糊糊有手骨的形象,手的轮廓也隐约可见,由于这是一种性质不 明的新射线,就姑且称为“X线”。为了仔细研究X线,伦琴把床也搬进了实验室,整整7个星期,伦琴埋首在“X线”中。圣诞节前夕,夫人别鲁塔来到实验室,他把她的手放到照相底板上用“X线”照了一张照片,这是人类的第一张X线照片,伦琴亲自在照相底板上用钢笔写上1895,12,22。别鲁塔看到照片惊叹不已,问:“这个圆环是什么?”“是我们的结婚戒指”。这时他们完全沉醉幸福之中了。伦琴于1895年12月28日把《关于一种新的射线》为题的论文送交威茨堡物理学会和医学协会会长手里,他以严密的文笔,将7个星期的研究结果,写成16个专题。这年正是伦琴50年华诞。这是他为人类奉献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次年1月5日论文副本在《维也纳日报》星期版的头版头条作了详细的报道。这一伟大的发现立即传遍了全世界。1月13日下午5时,伦琴应邀在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御前作讲演和表演,德皇与他共进晚餐并授予二级宝冠勋章和勋位,并批准在波茨坦桥旁为他建立塑像的荣誉。1月23日在再作了公开演讲后,他的好友柯立卡,一位解剖学教授建议以“伦琴线”命名此新射线作为纪念,大学生也于当晚举行了火炬游行以示庆祝。但伦琴说:“假如没有前人的卓越研究,我X线发现是很难实现的”。谦虚的态度、高尚的品格,伦琴不愧是我们光辉的楷模。1900年伦琴转任慕尼黑大学物理系主任和教授。1901年他成为诺贝尔奖金第一位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他立即将此项奖金转赠威茨堡大学物理研究所为添置设备之用。此后根据不完全统计,他生前和逝世后所获得的各种荣誉不下于150项,如有名的奖金,权威学会终身会员和名誉会员,不少街道和广场以他命名,为他建立了半身或全身塑像、纪念碑、纪念馆和博物馆,他的头像被采用为德国的邮票和通用货币,还有许多美好语言作为赞词如“上帝的宠儿”,“引导世界进入一个新时代弥赛亚(福音教的先知)”,“伦琴思潮比X线更为可贵”,“我们的骄傲是他曾是我们的一员”,“他的工作成果是永存的,他的声誉也是永存的”。若对伦琴的成就作出估价是很困难的。伦琴的工作是在简陋的环境中完成的。一个不大的工作室,窗下是张大桌子,左旁是个木架子放着日常用品,前面是个火炉,右旁放着高压放电仪器,这就是人类第一 次进行X线试验的地方。伦琴一生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当他发现新现象时他对好友说:“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但我还不知道是否正确”。在他回答记者采访时说:“我在这个工作中没有所谓历史可说,我只是继续别人所作的工作,其中我发现了一个新现象”。当问到他当时怎么想,他回答说:“我不是在想而是在作进一步的研究”。他仍以一个普通成员的身份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的X线研究工作从现在的水平来看,已非常完整。他谢绝了贵族的称号,不申请专利,不谋求赞助,使X线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伦琴对德国大企业AEG公司董事的一席话很值得我们回味,这位董事是来请伦琴申请专利而后将专利转卖的。伦琴说:“不是我发明了X线,它是千古以来就存在着的,我仅仅是‘发现’了它而已。因此‘X线’是全人类的东西,而不是我个人的私产”。伦琴伟大在这里表现得完美无缺。一位科学家曾说:“这个发现决不是偶然,而是经过周密设计和继承先辈们研究成就的结果,幸运之神只帮助那些对自然规律进行无休止的钻研而成为不朽的人物”。人物的任何成就都可以说是人类知识的积累。奥·格拉斯尔列举了自1540~1895年间对X线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25位,其中有波尔、牛顿、富兰克林、安培、欧姆、法拉第、赫兹、克鲁克斯、雷纳德等,伦琴在他们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努力探索终于取得了成功。1896年X线便应用于临床医学,第一次在伦敦一妇女手中的软组织中取出了一根缝针。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组织、器官都可以用X线显示并发现异常。伦琴于1919年辞掉了行政职务,专做科学和教学工作,他以研究结晶物理学为基础,直到去世前三天还在研究室工作。伦 琴的晚年是很寂寞坎坷的,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困境和战后的影响,曾是他体重减轻了50磅。他患胃肠道病,在急性脑病后3天,于1923年2月10日,安静地结束了78年光辉的人生旅程,人类的一颗巨星陨落了。他用双手开辟了向原子物理学进军的道路,医用放射学从此诞生并得到了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幸福。 伦琴毕生从事伟大的科学研究事业,他作风严谨,虚心好学,诚恳待人,刻苦钻研,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历尽艰辛完成他的理想,这就是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 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化学元素111举行命名仪式,正式将其命名为“伦”(Rg),以纪念发现伦琴射线的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威廉-伦琴。化学元素111是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西尔古德·霍夫曼教授领导的国际科研小组在 1994年首先发现和证实的。2003年,国际化学联合会正式承认了该研究中心首先发现了化学元素111,并在2004年接受了将其命名为Rg的建议。在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伦琴射线111年之际,位于德国达姆斯施塔特的重离子研究中心举行仪式,正式将化学元素111命名为“伦”。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 辉煌人生
到1896年元月,发现X射线的新闻业已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骚动。我们能够想象出当时人们对这些射线的无限惊讶:几乎任何东西对它们来说都是透明的,用这些射线人们可以看见自己的骨胳。没有肉但是带有指环的手指,十分清楚,象嵌入体内的子弹一样。人们立即就领悟到它对医学的影响。一月二十三月,伦琴为物理医学学会作了关于他的发现的唯一的一次公开讲演。人们以暴风雨般的掌声向他致意。以那时的知识来说,伦琴关于X射线的工作是完全够格的了,但他没有理解X射线的性质。1895年伦琴的著名论文的最后,他写道:这些新射线不会是以太的纵振动吧?我必须承认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越来越相信了,因此对我来说应该宣布我的猜测,虽然我很消楚这种解释需要进一步的确证。这个“进一步的确证”始终没有得到,而且,花了整整十六年,依靠了马克斯·冯·劳厄(MaxvonLaue)和弗里德里希(Friedrich)以及克尼平(Knipping)的工作才解决了关于X射线性质的争论。在发现了X射线后的数月中,伦琴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讲学邀请,但是除了一个例外他谢绝了所有的邀请,因为他要继续研究他的X射线。他给请他去演示新射线的同行们写了短信,表达他的歉意,说明他没有时间作任何报告或表演。唯一的例外是对皇帝,1896年1月13日他给皇帝演示了他的X射线。要给皇帝表演这件事一直使伦琴感到紧张,“我希望我使用这个管子时将托皇帝之福,遇上好运气,”他说,“因为这些管子是非常易碎的,经常被损坏,抽空一根管子需要四天。”但是没有出什么事。象伦琴收到的这样一种去宫廷的邀请,除了讲演和演示之外,还要与皇帝一同进餐,接受一枚勋章(二级王冠勋章),离去时,为了表示对陛下的尊敬,还得退着走出来。关于这一点,理查德·威尔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ter),对叶绿素复杂机制作出解释的大有机化学家说,他和氨的合成者弗里茨·哈贝尔(Fritz Haber),在取得了他们的发现后,也曾期待着皇帝 的邀请。所以他们练习倒退着走路。威尔斯泰特是一位精制瓷器的收集者,在他们练习倒走的房间里有一只昂贵的瓷瓶,不出所料,他们的练习以这只瓷瓶被打碎而告终。虽然他们没有受到皇帝邀请,但他们所做的练习并不是徒劳无益的。后来两人都获得了诺贝尔奖金。按照礼节,在他们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奖品之后必须倒退着走路。伦琴发现了X射线之后,物理学家和医学界人士赶紧研究这种新的射线。在1896气已有1000篇以上关于这个课题的论文。在1896至1897年间,伦琴自己只写了两篇关于X射线的文章。然后,他回到原先研究的课题上去,在以后的二十四年里写过七篇只引起短暂兴趣的文章,而把对X射线的研究让给了其他的年轻的新生力量。对他这样的做法的理由,人们只能推测而已。1901年伦琴获得了第一个物理学诺贝尔奖金。1900年他已搬到了慕尼黑,在那里,他成为实验物理研究所所长。1914年,他在著名的德国科学家表示他们与军国主义德国休戚相关的宣言上签了名,但后来他对此感到懊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随后的通货膨涨中,他相当苦恼。1923年2月10日,伦琴在慕尼黑逝世,享年78岁。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 科学成就
伦琴发现X射线到1896年元月,发现X射线的新闻业已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骚动。我们能够想象出当时人们对这些射线的无限惊讶:几乎任何东西对它们来说都是透明的,用这些射线人们可以看见自己的骨胳。没有肉但是带有指环的手指,十分清楚,象嵌入体内的子弹一样。人们立即就领悟到它对医学的影响。一月二十三月,伦琴为物理医学学会作了关于他的发现的唯一的一次公开讲演。人们以暴风雨般的掌声向他致意。
以那时的知识来说,伦琴关于X射线的工作是完全够格的了,但他没有理解X射线的性质。
1895年伦琴的著名论文的最后,他写道:
这些新射线不会是以太的纵振动吧?我必须承认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越来越相信了,因此对我来说应该宣布我的猜测,虽然我很消楚这种解释需要进一步的确证。
这个“进一步的确证”始终没有得到,而且,花了整整十六年,依靠了马克斯·冯·劳厄(MaxvonLaue)和弗里德里希(Friedrich)以及克尼平(Knipping)的工作才解决了关于X射线性质的争论。
在发现了X射线后的数月中,伦琴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讲学邀请,但是除了一个例外他谢绝了所有的邀请,因为他要继续研究他的X射线。他给请他去演示新射线的同行们写了短信,表达他的歉意,说明他没有时间作任何报告或表演。唯一的例外是对皇帝,1896年1月13日他给皇帝演示了他的X射线。
要给皇帝表演这件事一直使伦琴感到紧张,“我希望我使用这个管子时将托皇帝之福,遇上好运气,”他说,“因为这些管子是非常易碎的,经常被损坏……抽空一根管子需要四天。”但是没有出什么事。象伦琴收到的这样一种去宫廷的邀请,除了讲演和演示之外,还要与皇帝一同进餐,接受一枚勋章(二级王冠勋章),离去时,为了表示对陛下的尊敬,还得退着走出来。关于这一点,理查德·威尔斯泰特(RichardWillstatter),对叶绿素复杂机制作出解释的大有机化学家说,他和氨的合成者弗里茨·哈贝尔(FritzHaber),在取得了他们的发现后,也曾期待着皇帝的邀请。所以他们练习倒退着走路。威尔斯泰特是一位精制瓷器的收集者,在他们练习倒走的房间里有一只昂贵的瓷瓶,不出所料,他们的练习以这只瓷瓶被打碎而告终。虽然他们没有受到皇帝邀请,但他们所做的练习并不是徒劳无益的。后来两人都获得了诺贝尔奖金。按照礼节,在他们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奖品之后必须倒退着走路。
伦琴发现了X射线之后,物理学家和医学界人士赶紧研究这种新的射线。在1896气已有1000篇以上关于这个课题的论文。在1896至1897年间,伦琴自己只写了两篇关于X射线的文章。然后,他回到原先研究的课题上去,在以后的二十四年里写过七篇只引起短暂兴趣的文章,而把对X射线的研究让给了其他的年轻的新生力量。对他这样的做法的理由,人们只能推测而已。
X射线诊断开创医疗影像技术的先河。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了X射线,为人类利用X射线诊断与治疗疾病开拓了新途径,开创了医疗影像技术的先河。为了使医生可以更清晰对人体内脏器官的病灶和症状进行观察、更好地对症下药,迅速、彻底地解除病人的痛楚,世界各国科学家孜孜不倦的对医疗影像技术进行着研究和改进。20世纪70年代中期,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医疗影像带来了第一次革命性的创新,结合了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第一台医疗影像设备——CT扫描仪诞生了!利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可以更好的分辨人体内部结构图像,大幅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成为为20世纪医学诊断领域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突破之一。此后,医疗影像技术迅猛发展,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放射成像(CR)、数字放射成像(DR)、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成像(ECT)等各种数字化医疗影像新技术不断涌现,组成了功能强大的放射成像信息系统(RIS),成为医疗诊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石。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及及其它在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最终形成了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医药信息学(medicalinformatics),而医药信息学在医学应用中的最大领域就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HIS使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输出门诊、住院患者医护和管理信息,包括临床辅助科室的信息,形成网络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医院工作质量和效益。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医院里,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建成了完善的HIS,实现了现代化医疗管理。随着HIS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医疗影像资料和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式已经不再满足需要,于是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在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更先进的医学影像存档及通讯系统(PACS),并于90年代初期与RIS组成PACS/RIS陆续应用到HIS之中。以数字化医疗影像技术为基础,建立PACS/RIS,完善HIS,构成了当今世界数字化医疗的新格局。在这股汹涌而来的数字化医疗浪潮中,而柯达公司正是这股浪潮中提供高新科技的先躯,其实,柯达公司在1976年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并将数字影像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在数字影像领域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实力。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 名人轶事
1.轰动国际学术界的新闻:1895年12月28日,伦琴用《一种新的射线——初步报告》这个题目,向维尔茨堡物理学医学协会作了报告,宣布他发现了X射线,阐述这种射线具有直线传播、穿透力强、不随磁场偏转等性质。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896年1月4日柏林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展览会上展出X射线照片。1月5日维也纳《新闻报》抢先作了报道;1月6日伦敦《每日纪事》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宣告发现X射线。这些宣传,轰动了当时国际学术界,论文《初步报告》在3个月之内就印刷了5次,立即被译成英、法、意、俄等国文字。1月中旬,伦琴应召到柏林皇宫,当着威廉皇帝和王公、大臣们的面作了演示。X射线作为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之一,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研究热情,据统计,只是1896年一年,世界各国发表的有关论文就有1千多篇,有关的小册子达50种。2.“我的发现属于所有人”:与会者焦急地等待伦琴做关于他发现神秘的X光射线的报告,俨然在等一件爆炸性的重要新闻。5点钟左右,在学校的一间教室里,符茨堡大学城的医生、学者、工程师、企业主、记者、摄影师和艺术家应邀而来,过道上、窗台上都挤满了大学生。预定的时间一到,伦琴就开始演讲。他向与会者介绍,他如何成功地发现了神秘的射线,并表示愿意当众演试这一过程。“……现在我请凯利凯尔教授到工作台前来!”著名的解剖学家站起身来,好不容易才挤到了前面。“请把您的右手放到感光板上。”伦琴镇定自若地说道。医生的手遮住了暗匣,暗匣里有一块感光板。瓦格涅尔工程师将四周的光遮住,于是伦琴开始重复他两周以前在普留斯米奴斯身上做过的试验。当瓦格涅尔将显影后的感光板拿来之后,伦琴立刻毫不迟疑地将它拿给大家看。经过几分钟的沉寂,与会的人们才从惊奇之中清醒过来,兴奋地又是赞叹、又是鼓掌。这时,凯利凯尔教授转过身 来,面对欢呼的人群。“先生们!在这张照片上,你们看到了我这只手的骨骼图象。本人有生以来,象这种奇迹还从未见过。请允许我向你们建议:今后就将X射线定名为伦琴射线,以此来表示对科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教授伟大劳动的由衷谢意!”伦琴想说些表示反对这样做的话,然而他的话被吞没在欢呼的声浪之中了。没有一个人愿离席而去。伦琴不得不回答与会者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我知道,先生们!”他笑着回答道,“我知道,我会因此而发财致富,但是,我并不准备拍卖这一发现。”“这我可就不懂了,”一位企业家困惑不解地直摇头,“为什么您不想以此来赚钱呢?我出50万!”“哪怕是1千万!”伦琴淡然一笑答道:“我的发现属于所有的人。但愿我的这一发现能被全世界科学家所利用。这样,它就会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
3.将全部诺贝尔奖金献给维尔茨堡大学:伦琴一生献身科学,对物质利益十分淡薄,他不仅将自己的发现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也将自己所获诺贝尔奖金全部献给维尔茨堡大学以促进科学的发展。他的一个终生好友鲍维利(M.Boveri)写道:“他的突出性格是绝对的正直。我们大概可以这样说,无论从那种意义上讲,他都是19世纪理想的化身:坚强、诚实而有魄力;献身科学,从不怀疑科学的价值;尽管他有自我批评精神并富有幽默感,但他也许被赋予了某种不自觉的同情心;他对人民,对记忆中的事物以及对理想具有一种少有的忠诚和牺性精神,……但在接受新思想上,他却胸襟宽大,……”。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 伦琴奖金
伦琴奖金是德国吉森尤斯图斯·利比希大学颁发一项奖励,由德国的两家公司于1974年共同设立,他们是韦茨拉尔的阿图尔·普法伊费尔股份有限公司和霍伊歇尔海姆-吉森的顺克·埃贝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为伦琴奖金一直担保了6年,也就是说一直担保到1980年。伦琴奖金每年颁发一次,奖金金额为5000马克,主要授予年青科学家,奖励他们在放射物理学与放射生物学领域基础研究中所写的优秀论文或其它形式的杰出贡献。伦琴奖金的评选委员会由两家创办公司和吉森大学的代表组成,负责对由颁奖委员会推荐出的候选人进行评选。伦琴奖金可授予一人,也可由几人分享。伦琴奖金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的姓氏命名,是为了纪念他对现代物理学作出的巨大贡献。伦琴1845年生于德国伦内普,也就是现在的雷姆沙伊德-伦内普,1879年-1885年曾任吉森大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他在科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发现X射线,后来也有人称为伦琴射线。X射线的发现给现代物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在光电效应研究、晶体结构分析、金相组织检验、材料无损探伤、人体疾病的透视与治疗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用途。伦琴因发明X射线而闻名于全世界,1901年获得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还获得普鲁士二级王冠勋章、英国皇家学会伦福德奖章、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奖章等。伦琴于1923年去世,他一生在物理学许多领域都进行过研究,50年中共发表50多篇论文。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 伦琴卫星
伦琴卫星(R?ntgensatellit,缩写为ROSAT)是德国、美国、英国联合研制的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为纪念发现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而命名。这颗卫星原计划由航天飞机发射,由于挑战者号事故,推迟到1990年6月1日,用德尔塔II型火箭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卫星上搭载有两台成像望远镜,工作波段分别为0.1-2.4keV的软X射线和0.06-0.2keV的极紫外线。其中X射线望远镜采用4层沃尔特I型掠射式望远镜,总接收面积为1140平方厘米,分辨率可达5角秒[1]。1990年7月到1991年2月,伦琴卫星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软X射线巡天观测。在后来的9年里,伦琴卫星探测到了150,000个X射线源,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包括拍摄到了月亮的X射线照片、观测了超新星遗迹和星系团的形态、探测了分子云发出的弥散X射线辐射阴影、孤立中子星、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与木星碰撞发出的X射线、双子座X射线源杰敏卡的脉动等等,还发现了彗星的X射线辐射。1999年12月12日,伦琴卫星停止工作。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 相关内容报道
1895年,德国菲试堡物理研究所所长兼物理学教授威尔姆·康拉德·伦琴把新发现的电磁波命名为X光,这个
“X”是无法了解的意思。世人为了表示对发明者的敬意,亦称之为“琴伦线”。X光是一种有能量的电磁波或辐射。当高速移动的电子撞击任何形态的物质时,X光便有可能发生。X光具有穿透性,对不同密度的物质有不同的穿透能力。在医学上X光用来投射人体器官及骨骼形成影象,用来辅助诊断。1894年,实验物理学家勒纳德在放电管的玻璃壁上开了一个薄铝窗,成功地使阴极射线射出管外。
1895年,物理学家伦琴在探索阴极射线本性的研究中,意外发现了X光。X光的发现,不仅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也给医疗保健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伦琴因此成为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x光是穿透性很强的射线,一种高能量光波粒子,所以一般物体都挡不住,射线要被阻挡,关键由射线强度、频率、阻挡物质与射线作用程度、阻挡物质厚度、阻挡物质大小共同决定。一般情况下,常见的X光(医院用)大约3~5cm的铅块就可以阻挡了。但是也会在背景屏上会显示阻挡物的阴影形状,就好像日食,虽挡住了太阳光,却留下了阴影。
x光的危害
X光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手段在国内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大部分患者知道辐射对健康有一定危害,但都认为其危害微乎其微,为了治病也习惯于暴露在X光射线之下。
然而,专家指出,X射线检查对人体有损伤,射线照得越多,致癌的危险性越大,因此国家卫生部早在2002年颁发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应对受检者进行必要的防护。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最新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座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左右可能因照射X光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在X光、CT检查比较普遍的日本,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3.2%是由这两种检查造成的。
普通人最常接触到的辐射源就是X射线检查与CT检查。这种辐射能够穿透细胞、破坏DNA,甚至诱发某些癌细胞。X射线会破坏细胞内部结构,对遗传分子产生难以修复的终身性破坏。还有研究表明,X射线会破坏红细胞,可能会诱发白血病等血液疾病。
尽管X射线中含有有害辐射,但是作为一种必须的医疗手段,X射线检查在国内依然广泛使用。尤其当患者的表面症状不足以确诊疾病时候,就需要采用X光和CT检查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用X光检查骨折是最常见的,此外它还能观察到肺、肝、肾、脾等内脏异常情况;能发现肋骨、锁骨、胸椎等骨骼肿瘤;还能发现胃溃疡以及肠胃炎引起的黏膜肿胀、肿瘤等。CT检查和X光的原理基本相同。
于宁乐告诉记者,我国以前对于X射线检查是没有限制的,近些年来,在有关专家的呼吁下,国家开始重视医疗辐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定没有被很好地实施。相比之下,国外在这方面要走在中国前面。人体各部位细胞对X射线的反应程度不一,其中以性腺最为敏感。很多国家进行放射检查时,都要求必须对非检查部位尤其是性腺、甲状腺进行屏蔽保护,以使放射损害降到最低。医生如果有疏漏,都很可能因此被吊销放射执照。美国、日本等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淘汰胸透检查,在为数不多的使用国家中,英国的使用频率也仅为0.2%,而我国则高达61.8%!
孕妇儿童在辐射高危人群之列
除了孕妇之外,儿童也是辐射损伤的高危人群之一。从放射生物学理论分析,一种组织的放射敏感性与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人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如果短时间内接受较多次数的X光照射,危害就会慢慢累积,造成身体细胞不可弥补的损害,将来诱发癌症等病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因此国家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严禁从事与放射工作有关的职业。
医务人员短期接触大剂量的射线,会发生急性皮肤烧伤、坏死、放射性皮炎、眼球晶体浑浊继发的白内障;长期低剂量的辐射,发病则一般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可能发生白血病、其他肿瘤、胎儿的畸变等。然而对于医疗辐射的危害,很多医生自己都没有足够的防护意识,虽然医院也提供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医务工作者会因为麻烦而不愿使用。不少在X光机下进行骨科手术和手法复位的医生,手臂上的汗毛全部脱光,这表明辐射已经对身体产生危害了。
生活中明显滥用X射线检查的例子比比皆是:每年孩子的入学检查、学生升学检查、从业检查、单位体检,没有一项能离开了X光胸透。而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颁布的《电离辐射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X射线诊断的筛选普查应避免使用透视方法”。我国和国际的儿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也明确规定,“不能把肺部的常规检查作为幼儿和青少年的常规检查项目,如每年的体检。”但在我国,尤其是生活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城市里的人群,“胸透”已经成为了体检的“保留节目”,而这种做法在国外早已被摒弃。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 伦琴射线
1895年11月8日是一个星期五。晚上,德国慕尼黑伍尔茨堡大学的整个校园都沉浸在一片静悄悄的气氛当中,大家都回家度周末去了。但是还有一个房间依然亮着灯光。灯光下,一位年过半百的学者凝视着一叠灰黑色的照相底片在发呆,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在思索什么呢?原来,这位学者以前做过一次放电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的精确性,他事先用锡纸和硬纸板把各种实验器材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并且用一个没有安装铝窗的阴极管让阴极射线透出。可是现在,他却惊奇地发现,对着阴极射线发射的一块涂有氰亚铂酸钡的屏幕(这个屏幕用于另外一个实验)发出了光.而放电管旁边这叠原本严密封闭的底片,现在也变成了灰黑色—这说明它们已经曝光了!
这个一般人很快就会忽略的现象,却引起了这位学者的注意,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底片的变化,恰恰说明放电管放出了一种穿透力极强的新射线,它甚至能够穿透装底片的袋子!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不过—既然目前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射线,于是取名“X射线”。
于是,这位学者开始了对这种神秘的X射线的研究。
他先把一个涂有磷光物质的屏幕放在放电管附近,结果发现屏幕马上发出了亮光。接着,他尝试着拿一些平时不透光的较轻物质—比如书本、橡皮板和木板—放到放电管和屏幕之间去挡那束看不见的神秘射线,可是谁也不能把它挡住,在屏幕上几乎看不到任何阴影,它甚至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15毫米厚的铝板!直到他把一块厚厚的金属板放在放电管与屏幕之间,屏幕上才出现了金属板的阴影—看来这种射线还是没有能力穿透太厚的物质。实验还发现,只有铅板和铂板才能使屏不发光,当阴极管被接通时,放在旁边的照相底片也将被感光,即使用厚厚的黑纸将底片包起来也无济于事。
接下来更为神奇的现象发生了, 一天晚上伦琴很晚也没回家,他的妻子来实验室看他,于是他的妻子便成了在那不明辐射作用下在照相底片上留下痕迹的第一人。伦琴拍摄的第一张X线片当时伦琴要求他的妻子用手捂住照相底片。当显影后,夫妻俩在底片上看见了手指骨头和结婚戒指的影象。
这一发现对于医学的价值可是十分重要的,它就像给了人们一副可以看穿肌肤的“眼镜”,能够使医生的“目光”穿透人的皮肉透视人的骨骼,清楚地观察到活体内的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根据这一原理,后来人们发明了X光机,X射线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武器。当人们不慎摔伤之后,为了检查是不是骨折了,不是总要先到医院去“照一个片子”吗?这就是在用X射线照相啊!
这位学者虽然发现了X射线,但当时的人们—包括他本人在内,都不知道这种射线究竟是什么东西。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知道X射线实质上是一种比光波更短的电磁波,它不仅在医学中用途广泛,成为人类战胜许多疾病的有力武器,而且还为今后物理学的重大变革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正因为这些原因,在1901年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上,这位学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物理奖的人。
人们为了纪念伦琴,将X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 相关链接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590000814202.html
http://www.eelove.cn/modules/m/list.image.php?id=1wem2kld3lq&image_id=14864
http://www.33jisi.com/Moban/JiNianWX.asp?BordID=1363&ShowID=4372
http://www.33jisi.com/Moban/JiNianWX.asp?BordID=1363&ShowID=4372
改变世界的十大科学物体 http://www.hao565.cn/content.asp?id=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