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1903年生于美国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11岁时举家搬到纽约,进入“艺术学生联盟”(the Art Students League)学习,17岁成为塞尔兹尼克影业的一名艺术指导,1924年赴巴黎学习绘画和雕塑。回国后,开始为《 纽约时报》供稿,这项工作持续了一生。2003年,以百岁高龄在纽约逝世。
赫什菲尔德一生勤奋,将时间都花在了他的画板上,在80岁接受采访时,他说自己无法想象停止画画和写作的生活会 是什么样子。他的讽刺漫画已成为美国表演艺术文化的一部分,其作品除了在各种报章书籍以漫画、水彩、版画等艺术形式与读者见面外,亦常出现在唱片封面上。他曾受美国邮政局委任设计邮票,也曾为 电影绘制海报,其中包括查理·卓别林的作品。他的多幅作品被纽约都会艺术展览馆和 现代艺术展览馆等艺术机构永久收藏。赫什菲尔德影响了众多的艺术家,包括迪士尼的动画师,《阿拉丁》中的角色设计就在线条上努力追寻他的神韵。1996年,传记片《线条之王:艾尔·赫什菲尔德传》公映,影片记录了这位艺术大师的人生历程。
从20年代开始绘制娱乐漫画,赫什菲尔德70多年来一直沉浸在与 戏剧电影的蜜月中,每一部戏的首演,他都会按时报道,翌日,漫画便热气腾腾地出现在《纽约时报》戏剧版的头版,成为数百万读者雷打不动的收视指南。他一生见证了百老汇的繁荣、好莱坞的成熟,他笔下的舞台永远欣欣向荣。为此,他两获戏剧界最高荣誉托尼奖,并被评为纽约的6位标志性人物之一。
赫什菲尔德的早期作品,较多强调色调,运用浓重的色块,从4、50年代开始,他开始专注于线条,一根墨线过了他的手马上气象万千,变幻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从摩洛哥跳蚤市场上狡猾的小贩到 巴黎画室里不羁的艺术家,从曼哈顿酒吧中衣冠楚楚的社会精英到巴厘岛黝黑瘦小的土著……像是我们小时候玩的“挑绷绷”游戏,一根棉线,两头打结,或穿或钩或挑或绕,双手一翻,变化出 万花筒那么多的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