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殇帝 - 生平经历
李重茂,曾被封为温王,公元710年5月韦皇后毒杀中宗后,秘不发丧,伪造遗诏,立李重茂为太子。三天后即位,改年号为“唐隆”,时年16岁,由韦太后临朝称制,相王李旦执掌政务。公元710年6月,李隆基杀韦太后,与太平公主、内苑总监钟绍京等人策划拥立李旦复位,李重茂毫无知觉。甲辰日,李重茂照例出视早朝,登上宝位就座。等到大臣们到齐,太平公主大声说道:“嗣君(指李重茂)准备让位给叔父(指李旦),各位大臣以为如何”。大臣们事先早已与太平公主通气,齐声赞成,说理应立长君。太平公主走到李重茂面前高声说道:“人心已经都归向相王,这已经不是你这小孩子的座位了,快快下来吧”李重茂木然呆着,不知所措。太平公主上前,一把将他拖下皇座。李旦走上皇座坐下,李重茂只得含泪走到下首站着,被降封为温王,又改封楚王。史称唐殇帝,又称唐少帝。
公元711年,温王李重茂拥兵据洛阳,不服相王而自行称帝。未几,温王李重茂兵败身死,投水自尽。
唐殇帝 - 历史记载
公元705年正月,唐朝发生了“五王政变”,五位异姓王合力,诛杀了张昌宗张氏兄弟,放逐他们的党羽。在这件事情发生的前后,温王李重茂看清时势,对杀二张一事,采取参与帮助的态度。并在二张被诛之后,亲自来到武则天的床前,劝说祖母,得到了一张武则天认可的传位诏书,将皇位传给父亲李显。中宗李显即位后,立即对儿子的大力帮忙投桃报李,将他的采邑增加到一万户之多。中宗李显是一个性格温和儒弱的人,因此造成妻子韦后、儿子温王李重茂把持朝政的情况。本来太平公主和上官昭仪(上官婉儿)联手,是可以制得住她们的,但是太平公主却看上了上官婉儿的情夫崔堤。于是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反目成仇,反而成了温王李重茂的帮凶。
太平公主意识到温王李重茂是自己的死敌,于是大力培植亲信人马,想与温王李重茂一分高下。温王李重茂先出手了,他诬陷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说他们与废太子李重俊勾结,想要谋夺皇位。李显一时大惊失色,想要严办。幸亏御史中丞力谏,太平公主与李旦这才死里逃生。经此一役,太平公主更是与温王李重茂势不两立。而此时,温王李重茂和韦后的反谋已渐渐显露。
公元710年4月,定州人郎岌向李显上书,指出韦后与温王李重茂有谋反之意。对于这封上书,中宗拒绝相信,反而听从韦后的意见将郎岌处死。谁知世上不怕死的大有人在。五月十七日,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再次上书,不但指出韦后与温王李重茂危害国家,还说他们与武延秀、宗楚客、马秦客、杨均等人通奸。李显大惊,立即召见燕钦融,结果被燕钦融说得目瞪口呆。韦后闻讯立即赶来,竟当着李显的面命人将燕钦融活活摔死在殿前。李显被韦后的举动惊呆了,对她的态度也迅速发生了转变。
温王李重茂和韦后李显真起了疑心,在与宰相宗楚客商议后,干脆决定一不做二不休除掉李显。六月二日这天,毒药放在了李显食用的面饼里。五十四岁的李显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神龙殿里。温王李重茂和韦后秘不发丧,找来了上官婉儿草拟遗诏。在这道诏书里,上官婉儿写下了立温王重茂为太子,韦太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决政务等内容。六月七日,李重茂即帝位。
然而心里有鬼的温王李重茂并不会按照上官婉儿所拟的诏书办事。他一面临朝称制封赏李氏皇族,一面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诸营统管的要害职务,统统换成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担任。温王李重茂和韦后之心,已是路人皆知。不甘待毙的太平公主遂暗中与早有计划的李旦第三子李隆基通谋,于六月二十日晚突袭后宫。韦太后的族人们都正在睡梦中,根本没有想到会发生军事政变。初掌兵权的韦氏族人根本还未得军心,很快就被杀掉。惊慌失措的韦氏却不知族人先被诛杀的消息,仍然抱着希望赤脚奔向飞骑营——呼风唤雨整整七年的韦后就此葬身乱兵刀枪之下。太平公主派长子薛崇简与相王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合谋,在十二天后发动政变,一举诛灭了韦后。韦后垮台了,但是李重茂还坐在皇帝位上。谁都不甘心让他继续为皇,但是谁也不敢出头作这个主,毕竟他是中宗李显诏书里明确认定的皇位继承人。结果是太平公主,在这天早朝时,走到李重茂面前,说:“这不该是你这个娃娃的座位。”说完,抓着李重茂的衣领把他拎了下来,拥立其哥哥相王李旦登基为帝。李重茂被重新降为温王,不久被逐出京城长安。
唐殇帝 - 兵败被诛
温王李重茂在流放的均州闷闷不乐地过日子时,洛阳出身的一个叫张灵均的人劝他举兵:“夫下人皆已背离韦氏,现在举兵讨伐,一定会有许多人呼应的。”被韦氏由吏部侍郎(内政部次官)贬为江州司马而正在赴任途中的郑愔,也促请温王李重茂崛起。郑愔的动机是因为憎恨韦氏,而张灵均所持的是皇帝长子成为天下之主乃理所当然,立论颇富正义气概。《唐书》记载上张灵均曰:“平王基之能举讨韦之兵,皆因其居长安之故。欲举兵入洛阳,占此城。”洛阳有根深蒂固的反长安情结。太古时代,洛水之北的这座城是圣天子的国都,现在虽然被称为“东都”,受到如副国都地位的对待,但此地的住民都有历史较国都悠久的自负情结。正由于国都地位被夺,因而反长安的情结愈强。长安决定的任何事情都与洛阳无关,绝不承认。——张灵均期待的是这样的市民感情。
名为均州刺史的温王李重茂,实际上并无兵权。他企图进入洛阳后,向左右屯营之兵呼吁,准备借其武力攻杀长安任命的东都留守,以割据洛阳。郑愔这个时候已受命左迁至沅州,但来到洛阳之后,他就托词停留下来,不再继续行程。他已无前往沅州的意思,他要在洛阳等待温王李重茂前来。在洛阳,他的工作是草拟新政权的草案,这件工作使他兴趣盎然。
温王李重茂当然将即位成为皇帝,改元是必然要做的动作,新元号是“中元克复”,给予长安皇帝睿宗皇季淑的称号,长安政权最好以和平手段吸收,任命郑愔为左丞相,张灵均为右丞相。在洛阳的郑愔,做的尽是一些一厢情愿的空想。并且和一个叫裴巽的人交涉,以其宅邸作为温王李重茂来到洛阳时的住处。行事不够慎重的郑愔,其动向已为洛阳县捕吏所探出,因此,洛阳当局对温王李重茂前来洛阳之事早就有所防备。
温王李重茂一行人,在洛阳城外天津桥,为留台侍御史李邕所阻挡。原来,李邕早已对各营将兵发出如下檄文:温王李重茂为先帝赐罪,理应居于均州,而今无故企图进入洛阳,其目的必在叛乱。此为诸君立功之良机,尚盼勿失获得富贵之机会。
洛阳城诸门无一不紧关大门。温王李重茂等人的如意算盘是说服左右屯营的将兵,将之拉拢为同党,未料李邕的檄文早已送达这些地方,他们不但没有接受说服之意,更从营内射出如雨般的箭来。温王李重茂一行人企图制服留守军队,而留守府邸却大门紧锁。温王李重茂愤怒地发令,但左屯营将兵却在此时猛然攻打过来。想获得富贵荣华而抢功的他们,势力当然锐不可当。不够周密的计划,结果是全盘皆输。温王李重茂虽然逃往洛阳东北山谷,但第二天就因被穷追不舍,无路可逃,最后只有投水自尽。
首谋者全数被斩。乔装女人躲起来的郑愔,还是被找到。被五花大绑带到衙门时,浑身发抖的他,连话都说不出来。同样被缚在场的张灵均却神色自若。看到郑愔的丑态时,他慨然叹道:“和这种人共同举事,怎么可能不失败呢?”两人都在洛阳被斩。
唐殇帝 - 传说故事
《太平广记》里便记载着李重茂连神佛都不放在眼里的一件事。706的五月初五,正是宫中斗草会的日子。
李重茂惯不愿落在人后,于是在搜集比斗的物件品种时,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东西,那就是长安泥恒寺里维摩佶佛像的胡须。——这尊佛像的胡须可不是泥塑的,而是晋朝名人谢灵运被处死之前,亲手剪下赠予寺院的。这可是被天下人都视为奇珍的宝物,不光是善信男女,就连世间的文人墨客、乡间野老都因为谢灵运的关系而景仰不已。
但是现在李重茂盯上了它。他派人去剪了一绺来,而且因为怕斗草的对手们也想到这件奇物,他干脆让人把剩下的胡须也全部毁去。这件稀世之物,就此毁去。只换得了李重茂一场斗草会的小胜。
唐殇帝 - 殇帝陵
《新唐书·地理志》:“武功(西原),殇帝所葬”。宋敏求《长安志·武功》:“唐殇帝陵,在县西原上”。李重茂为中宗第四子,景龙四年(710)六月,中宗被韦后毒杀,立重茂为少帝。数日后相王李旦之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起兵杀韦后及安乐公主等,废少帝,相王即位称睿宗。玄宗开元二年(714)七月,重茂死,追册曰殇帝,十一月葬于武功西塬。墓址即今武功镇罗家堡西、讹传隋炀帝之墓,墓高5米,直径十余米。
唐殇帝 - 相关词条
元宁宗 | 元泰定帝 | 司马德宗 |
元顺帝 | 元天顺帝 | 司马德文 |
唐殇帝 - 参考资料
1,http://city.msn.com.cn/detail/articles/2008102827271/
2,http://www.blogtt.com/sceneinfo/scene13087.html
3,http://www.818edu.com/front/arts_pl_1.asp?id=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