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中国工程院 - 文伏波
文伏波
文伏波,湖南省桃江县人,1925年8月出生。水利学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48年中央大学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系毕业。长期从事长江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先后参加了荆江分洪工程设计及施工、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的设计、汉口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步设计等工程。先后组织编写《平原地区建闸设计手册》、 《施工详图纲要》 (丹江口水利工程)、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等多篇总结报告。他的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葛洲坝大江截流设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葛洲坝大江截流设计获国家优秀工程金质奖和优秀设计奖。曾任葛洲坝丛书编委会委员、长江水利委员会丛书编委会负责人。
展开

文伏波 - 简介

文伏波(1925.8.5- ) 水利工程专家。湖南益阳(今桃江)人。1949年中央大学工学院水利工程系毕业后参加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工作,历任设计科、水工室、设计室、施工处技术员、工程师、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兼任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设计核心组组长及现场设计代表组组长,长江葛洲坝工程指挥部设计团参谋长、设计局局长,长办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葛洲坝工程设计代表处处长,长办副主任,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修订补充报告项目经理,长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主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是中国水利研究会理事、水利经济研究会高级顾问、三峡工程论证施工专家组专家、三峡工程重大科技研究七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施工组专家。长期从事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检查。先后参与设计荆江分洪工程、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参与丹江口水利枢纽的设计并担任前方设计负责人,组织领导葛洲坝水利枢纽的设计,为工程设计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编制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修订补充报告。参与主持设计的葛洲坝大江截流工程、二江工程分别获1981年、1984年国家优质工程优秀设计金质奖和银质奖;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1990年修订)获1994年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撰有《葛洲坝水利枢纽──三峡的实战准备工程》、 《长江流域规划编制简史》等论文和研究报告。

文伏波 - 成就

文伏波(Wen Fu-bo 1925.-- )水利工程专家。湖南桃江人。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为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湖北省科协常委。先后参加了荆江、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设计与施工,在葛洲坝水利枢纽、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两项工程中,参与了设计建设的全部过程,二江工程分别获得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和银质奖,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主持撰写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修订补充报告》,该报告在国务院批转执行的审查意见中评价为是今后长江流域综合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活动的基本依据,获水利部1994年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他为开发长江水利资源奔波40余年,驻工地长达24年,深入现场解决了各种技术难题。 他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带领广大技术人员为长江水利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伏波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委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水利工程专家文伏波老先生今年度过了80华诞,他从事治江事业也有56年了,从1949年南京解放,作为军管会的工作人员来到长江水利委员会,他先后参与对治理开发长江具有重要意义的荆江分洪工程、杜家台分洪工程和丹江口、葛洲坝水利枢纽的设计工作以及三峡工程论证及兴建过程中的技术咨询,从长江委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主持长江委技术委员会工作,现任长江委科技委员会顾问,为长江水利事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很大贡献,

文伏波踏遍大江上下,长江培养了文伏波,文伏波也见证了治江历程。长江委主任蔡其华将以他为代表的老一辈治江工作者称为治江事业的开拓者、拓荒者。

文伏波 - 贡献

一 爱国与治水——文伏波早年生活的两条主线
文伏波1925年8月4日生于湖南桃江。桃江位于资水与桃花江交汇处邻近洞庭湖,是个水窝子,每到汛期,家乡都时常出现洪水,时常泛滥的洪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取名伏波,不知是否寄托了治水的意愿。上高中时,教授地理的鲁立刚校长向他们讲述了祖国的气象、水文,以及长江三峡水利资源的丰富和开发的广阔前景,介绍了中国大西北严重缺水的事实,使他听得如痴如醉,并确定了将水利作为终身选择的志向。1943年高中毕业,他报考了中央大学和湖南大学,专业都是水利工程,都被录取,最后他选择了中央大学。

从1931到1943年,文伏波的小学与中学,正是日本人对中国侵略加重,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的时期。尤其是中学6年,长沙沦陷,学校迁往农村。战乱岁月,他基本是在迁徙中度过。当时物价飞涨,连米都要家里雇人推车走240里的山路送来,在学校睡的是地铺,师生们虽生活清苦,却同仇敌忾,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学校不仅没有停办,还有所加强,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文伏波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化为读书的动力。

1944年,日军悍然发动豫湘桂战役,一直打到贵州省独山县,国民政府一度准备迁往西昌。正在重庆读大二的文伏波,毅然投笔从戎,参加赴印、缅远征军实践了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诺言,日本投降后,文伏波赶到已迁回南京旧址的中央大学,重续学业。此后三年多,他目睹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于1948年4月秘密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社,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此,他放弃了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的课程。

1949年5月,文伏波以南京军管会文教委大学专科部秘书身份参与接管国民党政府主办的部分大专院校任务,9月,分配到被接管的长江水利工程总局,1950年5月,被求贤若渴的长江委主任林一山选中,调到设在武汉的长江委本部,由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治江生涯。

二 治江工程的亲历者
文伏波在水利技术设计上的主要成就在他全过程地参与的三大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和丹江口、葛洲坝水利枢纽,在这三大工程中,文伏波与新生的长江委一起成长,长江委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流域机构,文伏波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又一个水利工程。

荆江分洪工程是长江委大规模运用现代化手段治理长江的第一项工程,它源于林一山提出的以防洪为中心的治江三阶段思想,因客观条件尚不足以控制长江洪水,在常受洪水威胁又堤防薄弱的荆江地区建分蓄洪区是第二阶段的重要内容。荆江分洪工程位于荆江南岸,进洪闸建在软弱沙滩上,设计流量达到7000立方米每秒,远远超过了中国国内此前的任何一项分洪工程。当时没有在平原地区建大规模水闸的经验,领导设计的是留英归来的曹乐安教授,他带领设计科年轻的技术人员广泛翻阅外国资料,经常开诸葛亮会,交流经验,组建土壤钻探队进行取样钻探,在从武汉大学租借的试验室中进行水工模型和材料试验。试验室里模型一次次被冲垮,他们的思想也一次次修正,困扰设计的拦路虎也一个个被解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交出了设计成果。

1952年,工程开工,27岁的文伏波担任分洪区的控制工程——北闸的施工指挥长任士舜的秘书兼质量检查组长,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按长江委设计成果建设的分洪工程仅用75天就完成了主体工程施工。

1954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荆江分洪工程三次开启分洪,降低沙市水位接近1米,有效地保证了荆江大堤和武汉市的安全。他参与设计及施工的北闸经受了洪水的考验。

此后,他又参加了杜家台分洪工程的设计,他们对闸基采用大规模填土预压以提高承载能力,边墩采用空箱闸室结构,克服不均匀沉降,以及两级消能措施,解决了软弱夹层难题,许多技术都居国内领先地位。在两项分洪工程竣工后,文伏波协助曹乐安(后任长江委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编制完成了《平原建闸手册》 ,这本小册子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平原地区水利建设的重要参考书。丹江口水利枢纽是在长江流域兴建的第一个高坝大库,不仅是治理开发汉江的关键工程,还为三峡工程做准备,在调水规划上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重要性不言自明。文伏波参加了丹江口工程设计的全过程,1958年9月工程开工后,又长驻工地。因工程建于大跃进时期,左的影响不可避免,临出发前,林一山专门向他交代了三句话,第一,影响质量和安全,且难以补救的,坚决不让步;第二,影响质量,但事后可以补救的,还是坚持,但可适当让步;第三,纯粹施工方案、方法问题,只要不影响质量,不要多提意见。这三句话,文伏波不仅牢记在心,还经常讲述给他的同事和以后驻工地人员,以此成为设计人员处理问题的原则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方针。为适应民工队伍土法施工的形势,文伏波与设计人员一起,提出将坝型由原设计的混凝土轻型大头坝改为重力坝。结合实际制定开挖处理规程,日夜在现场监督检查基础质量,并对施工中发现的大型破碎带交汇区采用钢筋混凝土楔形梁处理,尽量做到方便施工。

1962年,丹江口主体工程终因质量事故被迫停工后,文伏波又与同事们一起,夜以继日地工作,及时完成了大坝混凝土补强设计、以及包括质量事故检查方法、混凝土架空事故灌浆防裂措施和裂缝修补技术。提出了机械化施工的设计方案。这两个设计文件,保证了复工以后工程质量按计划正常施工。

特殊的历史条件,使文伏波和他的同事们遭受了误解和攻击,也磨炼他们的意志,他们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热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形成了长江委的一代人风、学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文伏波在丹江口工地含辛茹苦12年,直到1970年被湖北省长张体学点名到葛洲坝工程指挥部,一干又是12年。

葛洲坝是在万里长江是兴建的第一座水利枢纽,但在其诞生的第一天,就面临着三个棘手问题。第一,它在十年动乱中上马,必然会在左倾影响下急躁冒进,不尊重客观规律,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错误;第二,葛洲坝工程作为三峡工程的反调节水库,却先于主体工程匆匆上马,致使其低坝不得不承担本应由高坝完成的众多复杂技术难题;第三,它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各方对它都有不同要求,相互协调将耗去大量精力。

匆匆上马的葛洲坝工程很快走上了丹江口出现质量事故的老路,而且基本的设计方案尚未拿出,致使工程在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于1972年不得不暂时停工。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以林一山为负责人的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成为最重要的决策机构,文伏波被确定为长江委设计主要负责人之一,兼现场设计代表处处长。他与同事们一起,完成了一系列的地质报告、岩基试验及泥沙问题研究,解决了大江截流、围堰工程、泄水闸的消能防冲工程、水轮发电机组、大型闸门和启闭机、南津关航道整治等问题。其中取消过鱼建筑物、挖除葛洲坝小岛、取消大江五孔冲砂闸三项成果最为人所称道。它们都完全打破了人们的思维惯性,效果却极其理想,取消鱼道节约了大量经费,挖除葛洲坝小岛使一系列困扰工程的水力学问题得以解决。而取消大江冲砂闸,硬是在有限的大江内挤出4台12.5万千瓦的机组,将葛洲坝枢纽的装机容量由221.5万千瓦提高了到271.5万千瓦。

葛洲坝工程是由中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它以磅礴的气势巍然屹立于万里长江之上,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大江截流工程、二江工程分别获国家优质工程优秀设计金质奖和银质奖;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文伏波均为主要获奖者之一。


文伏波在参加这三大工程设计时,提出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建议,起到了节约投资、加快进度的作用,但他从不以创新主义者自居,质量与安全始终是他关注的重中之重。他无数次地告诫同事,水利工程事关重大,从来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只能使用成熟技术。他的所有创新,均经历了无数的试验保证,绝不是拿大坝本身作试验,因此,思维虽新,却是脚踏实地,这也是长江委从事治江半个多世纪,设计、规划的工程从未出现大问题的原因。

三 技术委员会的牵头人
1986年,文伏波从长江委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担任新组建的技术委员会主任,主持《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修订补充报告》的编制,并参加三峡工程重新论证,任施工专家组专家。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是治江的基本规划,事关流域整体可持续发展大局,长江委是主要编制单位和汇总单位,文伏波又是主要负责人,根据中央提出的十六字方针,组织长江委主要部门及参编兄弟部门的大量人员,历经数载,对流域资源和经济发展趋势做了切实的分析与论述,提出了干流及19条支流开发等诸多规划,共经过五次审查,最后浓缩为《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于1990年6月,成为《水法》颁布后第一个通过国务院审批的大江大河流域规划。

三峡工程凝聚着长江委几代人的心血,在职时,文伏波涉及不多,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兴建,三峡工程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他与同事们从自己参加水利工程的实际工作出发,认识到移民在水利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广阔发展前景,向原长江委主任黄友若建议成立专门机构。1983年,长江委库区规划设计处成立,成为国内组建最早,实力最强的水库移民专业队伍,

1986年,三峡工程进入重新论证阶段,文伏波担任施工专家组专家,综合各方意见,在工程对外交通上推荐采用建专用公路,辅以水路运输的方案,为决策者所采纳。此后又三峡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七五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施工专家组专家。至今,虽年事已高,在2004年前仍保持着每年到工地考察四次的习惯。

退居二线后的文伏波时间相对充裕,这也使他有时间对治江事业做整体的技术总结,为此,他以技委会老同志为主,老中青相结合,开展了规模浩大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丛书》编纂工作,现已完成或即将完成的丛书有16册,约800万字。青年时期对地理的兴趣此时也有了延伸,他十分重视水利地图学的重要作用,组织人员完成了《长江流域地图集》、《长江防洪地图集》、《长江隐蔽工程建设图集》等地图编制工作,为长江委培养了一批专业制图人才。

在主持技术委员会工作期间,他将技委会的作用定位于咨询参谋,拾遗补阙,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始终积极主动,只要有机会,他都会积极下工地调研,也要求技委会的老同志下工地,且必须写出完整的纪要,每篇纪要,他都会认真审阅把关。

四 尊敬的学者、长者、老师
在文院士80华诞的茶话会上,长江委主任蔡其华指出,文伏波无论是年轻时,还是,无论在顺境,还是遭遇挫折,身上都集中体现了老一辈治江工作者志存高远、坚忍不拔的执着追求,临渊履薄、戒慎恐惧的责任意识以及勿图激扬、但求行实的严谨作风。他们视质量为生命,树精品于江河,生命不息,奋斗不息,为长江委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始终为长江委人所铭记。

他非常关注对年轻人的培养,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人。长江委设计院人才辈出,许多人都得到他的指导,他为在长江委形成一批年纪在四十上下、稳定的专业队伍而欣喜,又为近几年出现没有可以申报院士和大师的突出新人而焦虑。他已进入耄耋之年,却对年轻人在市场上求生存、谋发展感同身受,为他们出谋划策。许多年轻人受到他的教诲,将他视为良师益友。

文伏波身材高大,温文尔雅,举手投足间充满学者的风范,在实际工作中,他注重实践。同样也注重在实践中创新与发展理论。数十年来笔耕不辍,完成了大量技术报告和论文,成为第一流的治江人才。

文伏波

更新日期:2024-12-04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