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昆虫学家 - 曹赤阳
曹赤阳
曹赤阳(1922年- ),浙江省鄞县人,中国近现代农业昆虫学家。1946年,毕业于南通学院农科,获学士学位。毕生致力于棉花害虫的防治研究。
展开

对棉红铃虫、棉盲蝽的研究及棉花害虫的综合治理有较深的造诣。提出了棉花害虫区域性综合防治理论和实施办法。他长期蹲点,刻苦钻研,对棉红铃虫防治的区域化技术,以及棉花种子与马铃薯块茎的检疫消毒处理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曹赤阳 - 生平概述

曹赤阳,浙江省鄞县人,生于1922年5月22日。1946年,毕业于南通学院农科,获学士学位。1947年,到南京棉产改进处从事棉花害虫研究工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任华东农林部特产处技术员。1950年,调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病虫害系,后转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所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曹赤阳童年时代常随父母回乡探亲。在与农民的接触中,他深深感受到农民淳朴勤劳的优良品质,对他们的生活状况极为同情。1942年,他于上海东吴大学附中毕业后,便投考了南通学院农科,受业于尤其伟、徐荫祺、汪仲毅等。1946年毕业后,经尤其伟介绍,他于1947年到当时的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在傅胜发指导下,开始从事棉花害虫的防治研究,并在这一领域中耕耘了一生。

1950年,受华东农林部派遣,曹赤阳到安徽农村进行春耕调查。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农村实际。当他看到农业生产的艰难,农民的勤劳困苦,更加强了他致力于农业的决心。以后,他调到华东农科所病虫害系,承担棉花害虫的科研任务时,更是长时间在农村蹲点。他一边做防治棉花害虫的试验调查,一边与农民一起查虫,向他们宣传、传授植保防治知识,一起总结防治经验,改进防治技术。

曹赤阳在农村工作了20多年,深受农民及基层领导的欢迎。在此期间,他先后研究出多种棉虫的药剂防治技术,棉籽、马铃薯块茎的薰蒸技术,黑光荧光灯预测害虫技术,红铃虫抗寒性冷冻防治技术,红铃虫性信息素的开发应用,并按照已有的技术条件提出了棉花害虫区域性综合治理的方案。

曹赤阳

1981年以来,曹赤阳先后担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四、五届副理事长,江苏省昆虫学会第五、六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苏省农业科技职称评委会委员,江苏省科协农业组成员,江苏省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他还担任多种学术性刊物编委、顾问等职。1991年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待遇。

曹赤阳1956年参加九三学社,1984年被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候补委员,1987年当选为中央委员。1983年,任江苏省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常委。1988年,任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曹赤阳 - 工作简历

1946年6月 毕业于南通学院,获农学士学位。

1947-1949年 任南京国民政府农业部棉产改进处技佐。

1950-1958年 任华东农科所植物保护系技术员。

1959-1978年 任中国农科院江苏分院植物保护系助理研究员。

1979-1986年 任江苏省农科院植物保护所副研究员、副所长。

1979年6-11月 赴瑞士汽巴公司考察学习农药开发技术。

1986年以来  任江苏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曹赤阳 - 学术贡献

一、对棉花害虫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实践

70年代,中国实施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为贯彻这一方针,曹赤阳在大丰县蹲点工作时着重进行了棉区农业生态系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他提出实施害虫综合治理首先以降低农药用量为目标。在调查研究了各阶段的主要害虫及防治指标、棉田有效天敌、多种保护天敌的农业耕作措施等之后,他和省植保站、省科委人员密切协作,组织、指导全省几十个县市的技术人员,经3年研究,确定了红铃虫为害蕾花铃的损失主要是棉铃的损失大,蕾花被害对产量基本无影响;棉蚜为害损失主要在棉苗三叶期前,但由于棉株的补偿功能,可以大幅度放宽防治指标;棉盲蝽为害主要是幼铃,防治指标以心叶、幼铃期为主;评估了食螨瓢虫及选择性农药双二甲脒对天敌的保护作用;玉米棉花间作中玉米对棉铃虫、玉米螟的更大诱集力,可减轻棉田防治压力;以及冬季耕作措施、耕作制度、作物合理布局对害虫的抑控作用等等。并通过省内几个综合防治试验点的调查,总结了江苏棉虫区域性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耕作制特点分阶段确定关键害虫;按照关键害虫为害损失和棉株的补偿功能重新制订防治指标;采取农业措施和改进施药技术保护自然天敌;培训基层查虫队伍按虫情确定施药适期。这一防治原则,经多点实践,套作棉区棉蚜防治由每年3-4次减为1次,农药用量减少了30%-50%。1978年,中国南北方棉铃虫大发生,曹赤阳蹲点的大丰县金墩乡,由于施行综合防治,棉铃虫发生很轻。这是综合防治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一个典范。

二、主持中国“六五”、“七五”防治研究课题,深化对棉花害虫综合治理的技术体系。

1983年后,曹赤阳在参加、主持国家“六五”、“七五”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课题中,进一步发展了上述技术体系。他深入探索了在一个特定的农业生态地区结合耕作制度的变化,各项农业措施对害虫作用的评估;生物防治技术在综合防治中的作用;棉花受不同害虫为害后的补偿功能界限的测定;防治指标放宽的界度及其条件等。他的工作,使80年代末中国棉花害虫综合治理技术,从针对几种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进一步发展为以棉田总体害虫为目标的系统综合防治。在多次国际交流活动中,曹赤阳介绍了中国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的经验并受到了好评。

曹赤阳 - 个人影响

一、为棉虫防治作了开创性研究

1954年,曹赤阳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溴甲烷熏蒸棉籽试验和对棉红铃虫的毒力测定。1956年,完成溴甲烷熏蒸马铃薯块茎蛾的试验。这两项工作保证了棉籽、马铃薯调运中的检疫处理。

1955年,曹赤阳参加并总结了在国内首次应用安二型飞机防治棉虫的技术工作。1958年,他在中国国内首先推荐应用国产黑光荧光灯作为预测棉花害虫的工具。1956年-1963年,进行了红铃虫抗寒性研究,为利用自然低温控制红铃虫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1974年以来,曹赤阳致力于综合防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他从害虫发生、作物布局及棉花生育状态的关系,按棉花的受害补偿功能,提出多种害虫,如棉蚜、棉红铃虫、棉盲蝽等放宽的防治指标,为棉花生产节约了大量农药。同时,按不同棉区耕作条件提出棉花害虫的区域性综合治理。他的工作,经过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对棉红铃虫防治的区域化技术提供了成功范例

50年代中期起,曹赤阳与傅胜发、万长寿等一同着重于红铃虫的基础研究。他们从红铃虫生物学特性、发育生态、滞育条件、抗寒能力等基本规律上探讨控制红铃虫的防治技术。经过多年研究,阐明了红铃虫是一种兼性滞育昆虫,幼虫滞育的条件与食物、光照、低温有关;滞育幼虫的耐寒性与取食的棉铃干物质积累有密切关系;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的耐寒极限等生理指标及生态条件。这一工作为全国棉区红铃虫的地域分布提出了充足的理论根据。据此设计出不同区域的防治对策方案,尤其是耐寒极限指标的明确,使利用冬季自然低温能作为控制红铃虫发生的手段,从而使东北、华北广大棉区采用后基本上消灭了红铃虫为害,长江流域棉区有效控制了红铃虫为害。这种以实验结果为依据的理论和应用实践,为实现区域性治理害虫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曹赤阳研究红铃虫的测报技术并不满足于黑光荧光灯对成虫发生期的预测。在全国测报总站的支持下,他开展了多种预测技术研究,如各虫态相关因子、各代虫态历期、为害与虫量高峰的间距、有效积温、发育进度的地区性预测模型等。70年代后,他进一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较早地引用人工合成的红铃虫性信息素高斯用于测报田间蛾量的变动,同时研究出适合中国农村生产条件的土法装置,使红铃虫蛾量预测更为专化、准确、简便。

在红铃虫的田间防治技术研究中,曹赤阳积极探索新的路子。当DDT在50年代广泛用于田间防治时,他已着手研究DDT与有机磷的混用技术,以提高防治多种害虫和延缓红铃虫抗药性的产生。1986年起,他探讨了性信息素田间释放干扰红铃虫交配的防治技术,连续3年在大斗县300亩无隔离的棉田上,采用诱捕与干扰相结合技术取得成功。在对红铃虫为害损失分析的基础上,他自1988年起提出了“一代放宽防治或不治,狠治二代”的策略,受到同行的极大关注。他与万长寿一起进行的棉花品种对红铃虫的抗性研究,明确制订了一套抗性鉴定技术,以及探索了品种抗红铃虫的机理,为抗性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根据。1961年-1963年,他在南京实验室应用钴60的γ射线辐照红铃虫蛹取得了产生不育蛾的研究结果。

曹赤阳 - 个人荣誉

1963年,在傅胜发主持下,曹赤阳与万长寿等共同完成了红铃虫生态特性和全国红铃虫发生类型区域化研究,此项研究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由于曹赤阳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获得农业部爱国丰产奖,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等10多项奖励。1985年,他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棉花害虫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科技推广一等奖和农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发展为以棉田总体害虫为目标的系统综合防治。该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曹赤阳 - 主要论著

1、傅胜发,曹赤阳,万长寿:《棉红铃虫的防治研究》,《华东农业科学通报》,1953 (3-4)

2、曹赤阳:《应用安二型飞机防治棉虫几点经验》,《华东农业科学通报》,1956 (7):356

3、曹赤阳:《黑荧光灯诱集棉红铃虫及其他棉虫的效果》,《昆虫知识》,1958,4(3):126

4、傅胜发,万长寿,曹赤阳:《棉红铃虫防治途径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应用昆虫学报》,1958(1):1

5、傅胜发,曹赤阳:《温湿度对棉红铃虫的分布限制》,《中国农业科学》,1962 (4):9

6、傅胜发,曹赤阳,万长寿:《棉红铃虫的若干生态特性及发生类型》,《植物保护学报》,1963,2(1):75

7、曹赤阳:《棉红铃虫蛹期发育的数学常数》,《江苏农学报》,1963,2(4):65

8、曹赤阳,陆伊文,束春娥:《红铃虫为害棉铃的损失调查》,《江苏农业科技通讯》,1979(5):29

曹赤阳 - 人物评价

与曹赤阳接触过的人都感到他很谦虚。有些基层同志在谈到自己的体会或经验时,即使有错误的地方,他也能耐心听完,从不摆出专家姿态。他作事朴实,一步一个脚印,得到成绩也不居功自傲。他的谦虚还表现在学习态度上:他阅读国内外资料,摘记的农药品种近300个;他研究测报综防,不仅查阅了大量文献,还综合起来在全省植保干部会议上介绍。1981年,他在全省植保会议上作的害虫综防原理及对策报告,经大家要求整理成文后发表。

在实验室、在农村蹲点搞研究,曹赤阳总是亲自动手,通过言传身教团结大家圆满完成任务。70年代中期,有一次他带省内10多位人员去河南考察,由于乘坐的是运过煤的空卡车,在到达目的地时几乎个个都成了黑人,但他仍笑咪咪地带领大家继续工作。有次在大丰农村蹲点,住在一个小种子场中,芦苇编的门不挡风,伙食条件又很差,他带着组内人员依然安心工作,没有半点抱怨。即使到了62岁高龄,在夏天气温33-34℃时,他仍坚持与组内人员一起头顶烈日,站在田间调查、记录。这种无声的教育,激励着棉虫组人员的热情,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曹赤阳 - 参考资料

[1] 知网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2-HDKC200202023.htm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qk/94734X/199203/820954.html
[3] 江苏农业科学 http://www.lunwentianxia.com/qikan_detail_qis/231837/

更新日期:2025-01-22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