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病毒学是以病毒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毒学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具体来讲,它是一门在充分了解病毒的一般形态和结构特征基础上,研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探寻病毒基因组复制、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机制,从而揭示病毒感染、致病的分子本质,为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制以及病毒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其依据的科学。 病毒学家是致力于病毒学研究的科学家。
贝杰林克
Martinus Wllem Beijerinck,1851~1931 ,荷兰微生物学家。1872年毕业于德尔夫特科技学院。1887年获博士学位。1895年起在德尔夫特科技学院任教。贝杰林克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榨取受感染的烟草叶汁能感染健壮植株,但从叶汁中既未找到细菌病原体,也未能从叶汁中培养出微生物。还发现受感染的植株可以感染另一健壮植株,并能无休止地感染下去,这表明感染因子能够增殖。由此他指出烟草花叶病由非细菌的病原因子诱发,贝杰林克指出,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有三个特点:1,能通过细菌过滤器;2,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3,在体外非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根据这几个特点他提出这种致病因子不是细菌,而是一种新的物质,称为“有感染性的活的流质”,并取名为病毒,拉丁名叫“Virus”。贝杰林克是最先发现病毒,并为病毒定名的人。
劳斯
Rous,Francis Peyton,1879-1970,美国著名病毒学家,证明动物的癌症由病毒引起,196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1879年10月5日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1970年2月16日卒于纽约。劳斯曾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习,于1905年获得医学学位。 1909年,他进入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他刚到研究所不久,有一位家禽饲养员找上门来,手里拿着一只普利茅茨岩鸡,想请人检查一下。这只岩鸡长了一个肿瘤。这只鸡后来死了,劳斯很想查明它体内是否有病毒。(劳斯当时确信它不含病毒。)他把肿瘤研碎,让碎屑通过一个能挡住除病毒外的所有传染因子的过滤器。然而他发现,这样得到的“无细胞滤出液”具有传染性,会使其他鸡生长肿瘤。他在1911年发表的报告中还不敢称之为一种病毒。二十五年以后,病毒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种过滤性物质也被断定是病毒无疑了。“劳斯鸡肉瘤病毒”是最先发现的一种“肿瘤病毒”。 1966年,他由于这项工作分享了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从这项工作完成之日到获奖之是相距五十五年之久,而他获奖已达八十七岁高龄,可是他仍在积极进行研究工作—所有这些都是创纪录的。实际上,到他度过九十岁生日是为止,他一直在工作。
罗纳托杜尔贝科
Renato Dulbecco,1914年2月22日,意大利出生的病毒学家。生于意大利坎坦扎罗。 1936年杜尔贝科在都灵大学获得医学学位,1947年到美国,1953年加入美国国籍。他先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学,也曾在塞尔克研究所和圣迭戈的加利弗尼亚大学医学院工作过。 杜尔贝科最重要的工作是研究癌症病毒,研究它们如何使细胞产生化学变化导致癌变。由于细胞内有极其错综复杂的无数化学反应在相互作用,所以他倡导了向细胞内注入已知功能的单个病毒基因而不注入完整病毒的技术,以研究因此而发生的化学变化。这项技术的效果使他分享了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973年他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Louisa Gross Horwitz Prize)。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Harald zur Hausen,1936年3月11日,德国著名医学科学家与荣誉退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病毒学,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其于1970年代研判人类乳突病毒很可能会是子宫颈癌的成因,经深入且细密、锲而不舍的研究,终证实两者间的直接关连性,让病毒会是癌症成因,成为医科学中新的学术理论。
生于1936年3月11日,德国医学科学家和退休教授。青年时期目睹了战后德国的景象,对待生活十分认真。他专注于学业。虽然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享乐主义,但是他认为自己从来都不是嬉皮一族。 他毕生精力用于研究乳头状瘤病毒。2008年,因为发现了乳头状瘤病毒(papilloma virus)是子宫颈癌的成因,而与另外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楚尔u2022豪森在波恩大学、汉堡大学及杜塞尔多夫大学学习医学,并于196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两年后,他进入杜塞尔多夫大学微生物研究所担任科研助理。三年半后,在美国费城的儿童医院病毒实验室工作。随后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助理教授。1969年,成为维尔茨堡大学教授,并在病毒学研究所工作。1972年,他执教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1977年在弗莱堡大学执掌教席。从1983年到2003年,楚尔担任位于海德堡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主席。2003年3月,正式退休。他也是国际癌症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的主编。
托马斯哈克尔韦勒
Thomas Huckle Weller,1915年6月15日,是一位美国病毒学家。1954年,他与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一同被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实验环境下培育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成就。 除了赢取诺贝尔奖的在脊髓灰质炎的研究,韦勒还为血吸虫病与柯萨奇病毒的治疗作出了贡献。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
1904-1971,斯坦利是美国生化学家和病毒学家,1904年8月16日出生于印第安纳州。在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在普林斯顿病理实验室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他首先用盐析法从植物细胞中分离出传染性病毒的晶体蛋白,提示了病毒能通过细胞遗传的反应机理,开辟了研究癌症的重要途径,推动了病毒学的研究,因而于1946年分享的诺贝尔的化学奖。1971年6月15日病逝于西班牙,终年67岁。
汤飞凡
1897-1958,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在病毒学发展的早期,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阐明病毒的本质。195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两次重建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机构——中央防疫处,并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生产研究机构和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主持组建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机构——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
曾毅
1929.3-,病毒学家。广东揭西人。于1929年3月出生于广东揭西县。他幼年时特别爱学习,5岁便入坡头墟小学读书。1943年1月,他在五经富中学初中毕业后,便考入有名的梅县东山中学读高中。1946年高中毕业,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商学院,一年后又考入上海医学院。1952年大学毕业后,留校参加高级师资培训班。1953年调广州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室任助教,从事钩端螺旋体、恙虫病和立克次氏体的研究。1956年调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病毒系,从此开始他的病毒研究工作。
在病毒系,他先是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和肠道病毒,和同事们一起,首次在国内各地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别的流行病学调查,参加了我国首次进行的儿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工作,并获得成功。1961年他研究麻疹病毒,在国内首先应用血凝抑制实验检测麻疹病毒抗体,以检验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
1962年曾毅晋升为助理研究员,开始研究肿瘤病毒。他先后研究了多瘤毒、腺病毒、鸡白血病病毒等。首先发现我国母鸡带淋巴白血病病毒的阳性率很高,鸡蛋中病毒阳性率高达80%以打破免疫耐受性,鸡获得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使鸡蛋的带毒率大大下降,甚至转为阴性,为建立不带淋巴白血病病毒的鸡群提供了有效措施。同类的工作国外在7年后才有报道。
1973年曾毅开始研究Epstein-Barr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1974年他作为客座研究员去英国格拉斯大学研究肿瘤病毒。一年后回国,继续从事鼻咽癌与EB病毒关系的研究,一直至今。
1977年曾毅晋升为副研究员,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1984年因在鼻咽癌早期诊断和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被评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自1981年至1983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4年至1996年任预防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院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肿瘤和爱滋病研究室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预防性病爱滋病基金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1995年被选为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自1978年起一直任世界卫生组织肿瘤专家顾问组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黄祯祥
1910-1987,1910年2月10日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养成了好读书求知识的习惯。192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时的医学最高学府北平协和医学院,接受了严格的医学教育。他于1934年毕业后,担任了北平协和医院内科医生。北平协和医院是当年中国条件最好、最有权威的医学机构,黄祯祥在这里整整工作了8年。他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而且培养了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生致力于医学病毒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在世界上首创病毒体外培养新技术,为世界病毒学界所公认,为现代病毒学奠定了基础。对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流行规律、免疫诊断、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了疫苗研制等多方面工作,为我国的病毒性传染病的控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创病毒培养新技术。本世纪初,国际上对病毒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病毒的工作还很不成熟,方法也很落后。由于病毒是微生物中最小的生物,当时检测病毒存在与否,需要通过对动物注射含病毒物,观察动物发病或死亡来判断,显然这种方法是十分原始的。病毒还有另外一个特性,即它没有自己的酶系统,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因而一般的微生物培养基不能使病毒繁殖和生存。病毒的这两个特性加大了寻找培养病毒新技术的难度。病毒培养是病毒研究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可以说没有病毒培养新技术的建立,也就没有病毒研究的突破和发展。因此,许多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际上许多知名学者为此苦苦探索了几十年。 1943年黄祯祥在美国发表了《西方马脑炎病毒在组织培养上滴定和中和作用的进一步研究》,这一研究论文立即引起举世瞩目,并得到同行的普遍认可。这一新技术概括为:第一步,用人为的方法将动物组织经过处理消化成单层细胞,并给这种细胞以一定的营养成分使其在试管内存活。第二步,将病毒接种在这种细胞内,经过一段时间,细胞就会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观察者只要用普通显微镜观察细胞有无病变,即可间接判断有无病毒的繁殖。这项新技术把病毒培养从实验动物和鸡胚的“动物水平”,提高到体外组织培养的“细胞水平”。也正是这项技术的建立,拓宽了国际上病毒学家的思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病毒学者采用或改良了这一技术,成功地发现了许多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分离出许多新病毒。50年代,美国著名病毒学家E.恩德斯(E.Enders)获得诺贝尔奖金,就是在采用了黄祯祥这一技术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美国1982-1985年各版的《世界名人录》,称黄祯祥这一技术为现代病毒学奠定了基础。
高尚荫
1909-,中国病毒学家。1909年3月3日生于浙江省嘉善县陶庄镇。193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学系,获理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在罗林斯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31年转入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1935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从事短期研究工作后回国,任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1945年再次赴美,在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病毒学家及生物化学家W.M.斯坦利的实验室从事病毒学研究。自1947年回国,一直在武汉大学,历任武汉大学生物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教务长、副校长。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副院长、武汉病毒学研究所所长。
1947年他在武汉大学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病毒学研究室。1955年和1978年先后在该校创办了国内大学中的第一个微生物学专业和第一个病毒学系。他培养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
几十年来他先后进行了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家蚕脓病毒、根瘤菌噬菌体、猪喘气病病原体、肿瘤病毒及多种昆虫病毒的性质及其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先后发表研究论文110多篇。1947年,他在论文《从土耳其烟草和福禄草分离出来的两株烟草花叶病毒的比较研究》中提出了“病毒的性质、特别是理化性质不因宿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的正确看法。1958年,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组织的国际病毒学讨论会上,他宣读了《培养脓病病毒的组织培养方法研究》,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组织培养方法的一个重大突破。1980年,在他的指导下武汉大学病毒学系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病毒杀虫剂 -W-78菜粉蝶颗粒体病毒杀虫剂。他还出版了《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1958,1962)和《中国病毒学研究30年》(1980)等专著。
他是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病毒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早年即被接纳为美国西格玛赛学会会员。1981年获美国罗林斯学院荣誉科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