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宁 - 个人概述
23岁的林伟宁来自山东维坊,是中国女子举重的生力军。她1994年开始练举重,技术和力量都很好,比赛中心理稳定,成功率高。1999年获得全国锦标赛69公斤级亚军,1999年的亚洲锦标赛上,她以252.5公斤的总成绩创下6
9公斤级的世界纪录。在2000年举行的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林伟宁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为中国队夺得了69公斤级的金牌。林伟宁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69公斤级的冠军,现在,她作为人大代表,将于3月2日来京参加人代会。而她刚刚在一个多月前和自己的如意郎君踏上红地毯。10岁进入昌邑体校,1991年被潍坊体校选中,开始练武术,1992年改练举重,1996年进省举重队。 7年时光,林伟宁已经变了。那个叱咤悉尼奥运会举重赛场、风风火火的女力士,现在蓄起了长发,穿上了裙子,还是一对双胞胎儿子的母亲。更重要的是,她在服务群众体育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自己新的人生支点。对于被推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候选人,她说:“作为一个曾经的奥运冠军,能在家门口的奥运会上传递火炬,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我相信自己能继续把奥运精神演绎好。”
林伟宁目前在山东省体育总会的日常工作,就是组织各非奥运项目开展活动,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群众体育的“服务员”。尽管默默无闻,但她很享受现在的工作。
“现在我对体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当运动员时,觉得体育就是拿金牌、出成绩、为国争光。实际上,体育还有更广泛的内涵,体育的本质就是增强人们的体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帮助人们锻炼身体,调解心理。”
林伟宁 - 职业生涯
军旅出身的贾卫国和运队员林伟宁似乎并不搭调,让人想不到的是,点燃两人爱情火焰的竟然是诗歌。结婚后,小两口在一起切磋诗艺的时间就更多了。婚前狂热的喜欢武侠小说,婚后林伟宁立即“转型”,开始阅读有关军事和深度调查之类的书籍。“我以前特别喜欢看武侠小说,结果被贾大哥(林伟宁对贾卫国的称呼)贬得一文不值,我现在彻底被他同化了。”事实也正是如此,林伟宁的书架上开始有了《中国禁卫军》这样的书。
《茉莉花开》一直也是夫妻俩期望看的一部电影,“在诗人的
影响下,我都快成文学青年了,我现在喜欢看一些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了,天下无贼和功夫现在炒得很热,我们都没有看,倒是这个茉莉花开,真的想看看。”在林伟宁的爱情观里,似乎也没有奥运冠军的字眼,“他是我喜欢的那种男人,有责任心、事业心,而且我俩的沟通特别好,有时候不用说话,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好多事情,他做的,就是我想的。”林伟宁和贾卫国在生活中都很低调。虽是奥运冠军,却渴望过平常人的生活,用她的话讲就是“平时的日子像凡人一样”。娶到这么一个好婆娘,贾卫国感到自己三生有幸,日子也舒坦得不得了。“她是奥运冠军,却一点不做作,是个非常本分的人。她不仅待人真诚,而且还对事业非常执著,尤其是不服输的那股劲,特别让人感动。 可能是运动员底子薄一些吧,伟宁经常学习到晚上十一二点,我很心疼。”尽管学习很辛苦,但找到了爱情和家庭的林伟宁感觉非常幸福。2001年,在结束九运会的征战后,林伟宁成为山东大学体育教育学院的一名学生,在完成一年预科后,她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以前没有机会学习,退役之后,我要充实自己。”林伟宁承认,上大学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底子薄,课程多,一开始感觉挺吃力,不过比起举重来,还要稍微轻松一些。”她告诉记者,“由于身体原因,从事以前专业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我感觉我们在体育产业方面比国外差一些,所以毕业后打算向这个方向发展。”满怀对贾卫国的爱情,满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奥运冠军林伟宁一定会迎来人生的新高峰。
林伟宁 - 险丢金牌
21岁的山东姑娘林伟宁只以体重稍轻而赢得69公斤级金牌,据举重队人士介绍,原因是太过紧张。
到悉尼后,对手都在降体重,林伟宁的教练却在为她的体重上不去担心。原来,林伟宁随着比赛临近愈来愈紧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训练中紧张得冒汗,让教练捏了一把汗。比赛前夜她只睡了4小时,昨天当抓举比赛匈牙利选手意外地超了林伟宁2.5公斤。更加大了林伟宁的临场包袱。在3把挺举中,实力在140公斤的她只成了一把132.5公斤。
她说:“赛前我根本没有预料到比赛会这么激烈。抓举结束后,尽管比匈牙利选手落后2.5公斤,但我想在挺举比赛中肯定能追上去。但挺举第二把失利后,我立刻就紧张了。”
“这时只能拼了,不玩命不行了。”这位来自山东昌邑市的姑娘说。
对于昨天的比赛,林伟宁承认自己在战术安排上有些大意了。一开始还有十几把时,她都一直没有活动,到最后还有5把时,她才急起直追,追得很辛苦。另外,她一直受到腰伤的影响。
如果不是匈牙利对手最后一把舍可以夺冠的135公斤而高估林伟宁要了137.5公斤并失手,林伟宁昨天凶多吉少。
林伟宁 - 退役生活
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69公斤级冠军林伟宁,自2001年九运会退役后,已褪去了举重场上奋勇争先时练就的霸气,几年的求学生涯,使得这位巾帼英雄除了保持始终如一的洒脱个性外,言谈举止中已尽是知性女性的从容。的确,完美的爱情、幸福的家庭以及舒适的工作环境,现在的林伟宁已完全融入了另外一个角色。
角色转变心未离开举重
林伟宁大学毕业后,到山东省体育总会秘书处任职,但她仍然关注着举重的发展,“尽管已经退役了,但我的心一直没有离开过举重。”谈及改变了自己一生的举重,林伟宁感慨万千。“我当初选择退役,除了伤病的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我从事的这个项目上后继有人,当时刘春红已经冒出来了,成绩也非常出色,自己的离开应该不会影响到山东乃至中国举重队的运动成绩。此后求学期间,我也一直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我国举重项目的动态和发展,雅典奥运会上,看到刘春红和唐功红两位师妹拿了冠军,我心里与她俩一样高兴。”事实上,林伟宁在悉尼奥运会期间就饱受腰伤困扰,奥运会夺冠后因为一段时间内训练不够系统,伤病更是日益加重。2001年九运会后,这位奥运冠军毅然选择了退役,在山东省体育局和山东大学的帮助下,成为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林伟宁说:“大学一直是我的梦想,求学这几年也是我一生中最充实的日子,当然,我学到的东西也让我以后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的确,充实而精彩的大学生活改变了林伟宁,她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学到了重新走入社会的本领,为此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基础。回忆起求学这几年,林伟宁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我当时还是想学一些运动管理方面的专业,因为对举重的感情太深,也是我的特长。但当时那里就只有工商管理一个专业,我一度犹豫过,好在不久体育学院的老师告诉我,管理学都是相通的,大可不必担心,我才又坚定了信念。刚进入大学时,自己感觉很吃力,多亏老师和同学的倾力相助,我才顺利完成学业,也才有了我的今天。”
诗歌做媒成为军官夫人
2003年底,林伟宁与贾卫国在山东省青联组织的活动上相识,结果两人在古诗词上找到了共同语言。“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就这样,两人由相识到相知,到2005年9月步入婚姻殿堂。不久,林伟宁一对双胞胎儿子降生,一个令人羡慕的四口之家就此组成。林伟宁告诉记者,关于诗的交流,他们一直持续到
现在。“受贾军官的影响,我对诗的认识已不是当初的不懂装懂了,我对文学的认识也不断加深,这对我目前的职业帮助很大。”在林伟宁的爱情观里,似乎没有奥运冠军的字眼,“他是我喜欢的那种男人,有责任感事业心,而且我俩的沟通特别好,有时候不用说话,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好多事情,他做的,就是我想的。”追忆悉尼冠军当之无愧
“每次想到悉尼,那天的场景就像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当然,每次回忆都会有不同的感慨,记忆随着时间总会加进新的影子。”说起七年前的夺冠,林伟宁依然很有感慨。当时,由于抓举第三112.5公斤失败,林伟宁一下子被匈牙利选手马库斯拉下了2.5公斤;挺举进行到第二把时,平时举137公斤如同儿戏的林伟宁又没有成功。“我当时太紧张了。”林伟宁说。
幸运的是,马库斯第三次试举没有成功,林伟宁靠体重优势赢得了这块金牌。随着马库斯黯然退场,林伟宁扑在教练怀里痛哭起来。“自从队友杨霞和陈晓敏夺取金牌后,我的压力也大了起来,再加上患了感冒,腰部的旧伤也经常发作,感觉很不好,赛前那晚只睡了四个多小时。”林伟宁说道。由于林伟宁赢在体重上,多少让人感到不太痛快。但作为当事者,林伟宁有自己的看法:“从比赛前的情况看,毫无疑问是我占优势。但实际的情形是,我作为中国女子举重队第三位出场的选手,前面两个队友都夺得了金牌,而且都破了世界纪录,当时我感觉压力太大了!”
不过,比赛虽然艰苦,林伟宁还是有惊无险锁定冠军。“冠军到手后,我和教练将最后一把的目标定在破世界纪录上,就将重量一下子加到140公斤,遗憾的是没有举起来。如果当时要135公斤或者137公斤,一样会赢得很漂
亮。”林伟宁说:“一切都过去了,万幸的是我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希望。赛后我真是如释重负,感觉像虚脱了一样。”展望北京依旧怀揣梦想
距离北京奥运会越来越近,早已不是运动员的林伟宁坦言,她的心仍会和祖国的运动健儿一起冲向2008。尽管自己被幸福环绕,林伟宁还是有些遗憾,“特别羡慕这些可以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在伟大祖国的怀抱里驰骋赛场,为国效力。”与林伟宁那时不同,现在国际举联修改了举重规则,由原来的每把至少增加2.5公斤减少到1公斤,这被普遍认为是针对一向善用战术的中国军团。对此,林伟宁有自己的看法:“应该说,每次规则的改变,大家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强者就是强者,战术仅仅是辅助手段。就是说只要我们实力在,一开把就压对手5公斤,其他人再怎么调整也很难追上。所以我觉得,虽然这次规则调整是有意针对中国军团,但影响不会很大,就像乒乓球的小球改大球一样。”
“我自己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2008年能够到北京去,能够重新回到中国女子举重队的怀抱,能够亲眼看到师妹们在北京登上最高领奖台。我想,我也能分享她们的喜悦,我也会为她们自豪,为北京奥运会自豪,为我们祖国自豪。”谈到此,林伟宁多少有些动情。“一日曾为国征战,一生将为国而战,这是我们这些当运动员的特别体会。那种身穿国家队队服、身披国旗出现在奥运赛场上的场面,曾让我数次从梦中惊醒,也在我身上刻下烙印,终生为伴。”
林伟宁 - 个人荣誉
最好成绩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69公斤级冠军
运动成绩:
1999年 在安徽黄山市举行的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获女子69公斤级第二名
1999年 在美国举行的第5届世界女子青年举重锦标赛,获69公斤级抓、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并以137.5公斤的成绩打破69公斤级抓举世界纪录
1999年 在中国武汉举行的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69公斤级比赛上,以挺举142.5公斤和总成绩252.5公斤打破该级别挺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同时获得该级别抓、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
2000年 在湖南长沙举行的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上,以252.5公斤的成绩获女子69公斤级总成绩第二名
2000年 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女子举重69公斤级冠军
当前情况:
在山东大学体育教育学院,先完成一年预科,之后再选择主修专业。
林伟宁 - 个人影响
陈小敏和林伟宁的两枚金牌充分说明了中国队的实力,其中林伟宁在69公斤级得到的冠军更是充满了惊险。昨天
比赛我最担心的一是陈小敏的腰伤,二是林伟宁的体重。当陈小敏获得金牌后,没想到我们最担心的体重问题反倒“成就”了林伟宁的金牌。由于69公斤级是中国相对偏弱的项目,匈牙利、印度等国家的选手都在觊觎这块金牌,他们昨天采用的是“狼群战术”———围攻林伟宁。虽然对此我们都有过准备,但我们也没有想到匈牙利的选手成绩会提高得那么快,去年末在希腊的世锦赛上,他们最好选手的成绩不过才230公斤左右,但半年多的时间,他们竟然一下提高了12.5公斤。如果不是嘴刁的林伟宁吃不惯悉尼的伙食,赛前一下子降下了5斤体重,这枚金牌还真就悬了。
在国内集训时,举重管理中心的钱光鉴处长专门给挑食的林伟宁开小灶,为适应她的口味,几乎她爱吃的东西都给予满足。但到了悉尼后,由于没有配备专门的厨师,再加上大赛前的紧张,林伟宁的体重由去之前的69公斤下降到昨天比赛时的66公斤多一点,这才以体重上的优势惊险地获得了金牌,这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了。
距离囊括奥运会首次设立的四枚女子举重金牌只剩下将于后天进行的75公斤以上级这一项了,这个项目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波兰选手沃罗·比尔实力强劲,我们必须合理安排好战术。
林伟宁 - 相关链接
1.www.farmer.com.cn/news/zxfb/200712170044.htm
2.2008.qq.com/a/20061225/000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