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佩仪,1926年2月出生,粤曲子喉演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曲艺家协会理事。11岁学艺,13岁登台演唱。音域宽广,字正腔圆,唱腔清脆甜美,委婉细腻,感情充沛,善于表达人物内心世界。代表曲目有《蔡文姬归汉》、《雷峰塔》、《姑苏晚咏》、《燕子楼》、《文成公主》、《潇湘夜雨》、《锦江诗侣》等。
谭佩仪 - 个人简介
谭佩仪,国家一级演员。1926年2月出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9年至1958年在广东、广西及港澳等地从事曲艺演唱活动,1958年加入广东音乐曲艺团任演员、教师至今。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曲艺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多届广州市人大代表。是广东省曲艺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谭佩仪自幼爱好音乐曲艺,十一岁投入粤乐名家谭雨初门下学艺,除学大、平、子喉演唱技巧外,还学会扬琴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打下深厚坚实的音乐基础。
她十三岁正式登台演唱,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借鉴吸收薛觉先、上海妹、千里驹、肖丽章等名家唱腔,融汇成自己吐字清晰、气质优雅、唱腔圆润酣畅、清亮委婉、感情充沛、善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风格。已故粤剧名伶薛觉先还誉称她为"子喉王"
谭佩仪一生从不滥选滥唱曲目,而在选定一首曲目后,必定要在唱腔上经过自己的反复钻研、精心处理才拿来演唱。所以,从五十年代初的《姑苏晚咏》至七十年代末的《蔡文姬归汉》,她的每个演唱曲目都有着较高的艺术质量。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凌在1984年底听了谭佩仪演唱的《姑苏晚咏》和《锦江诗侣》后写道:"谭佩仪这些老曲艺演员,的确有她们特有的造诣。她体察人物曲情比较深刻,她把西施、薛涛这两个人物的精神风貌、遭遇、心绪的不同,表现得比较细致、深刻,行腔简洁、稳重而又缠绵悱恻。她不过于追求唱腔的丰繁、曲折,而是因人物的性格遭遇不同,稍作渲染,总是保持她特有的那种真挚、深情、简洁、质朴而雅致的风度,她的曲腔庄重,结构严谨,不大求过多的杂曲穿插,以至使曲音混杂。"对谭佩仪的演唱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即使选唱《燕子楼》、《潇湘夜雨》、《雷峰塔》等传统名曲,她也要和乐师合作研究。力求赋予新的光泽,唱出个人特色。
谭佩仪有着孜孜不倦、无私授艺的高尚精神。她既教曲艺演员,也教粤剧演员;既教专业演员,也教业余演员;既收本地学生,也收外地(包括海外和港澳地区)学生。对酷爱粤曲、谦虚好学的人,她从不拒人于门外,总是毫不吝啬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并和广东音乐曲艺团其他老师一道,在广东粤剧学校开办了曲艺班,培养出一批曲艺事业的接班人。她授艺满腔热忱,讲究方法,循循善诱,因人施教,因而教学成效显著,高徒辈出,桃李遍天下。专业方面有倪惠英、关青、曾慧、麦穗秀、廖绮等;业余方面有黎燕玲、黄莫燕亨、曾梁艳芳、张景南、梁丽珠等。并于1987年和1995年先后两次举办师徒演唱会,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谭佩仪 - 职业生涯
唱家风韵
用不同声腔表现不同人物。通过唱腔来刻画人物,这是曲艺的最大特色。因为粤曲和粤剧不同,它不是靠“演”,而是靠“唱”来表现人物的。而每个人物的经历、年龄、思想感情都是不同,如《姑苏晚咏》中的西施的抑郁忧伤,《蔡文姬归汉》中蔡文姬的依依惜别,《锦江诗侣》中薛涛对诗友的深情、对权奸的憎恨以及《白云松涛》中少女的天真烂漫……都要细致地区别开来,用不同的声腔表现出来,才能避免千篇一律。
所以,如何把每个曲中的人物刻画到恰到好处?谭佩仪付出了许多心血去钻研。每选定一首曲目后,她要找来有关的资料,仔细阅读,直至对曲中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曲中人身份、年龄、性格、爱好、情操皆了如指掌,才着手创造她的唱腔。为了赋予曲中人一个准确、优美的唱腔,她常常弄得自己神魂颠倒,浑忘一切。在创造《潇湘夜雨》的唱腔时就闹过一个笑话:有次谭佩仪一边烧饭,一边嘴里哼着曲词,想着如何把旋律处理得更优美些,竟夹起一块煤球放到饭煲里,把一煲白米饭煮得黑糊糊。
大胆改革传统唱法
《蔡文姬归汉》这首粤曲主要描写蔡文姬在母子别离之际那种悲喜交集的情感。其中有一句是唱“哭相思”的,谭佩仪觉得不能很好地表达蔡文姬当时的心情,于是把它改成一句清唱:儿呀……改变后的效果听起来更加感人,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听众们也纷纷表示喜欢这个改革。
学习西洋发声提高技巧
谭佩仪说,子喉要唱得好,单靠高音不行,中音、低音也要好。如果只顾高、尖,就会刺耳,因此要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做到音域宽广,高八度、低八度都要唱得自然。所以,在发声方法上,要懂得使用腹力(俗称丹田力),高区位置要准备,这样发出来的音才好听,声音也送得远,而且不易失声。谭佩仪非常注重探索发声方法,如声音到哪里才能准,高音如何才上得去,音色怎样才较优美……每听到一段好听的曲子,她就想着如何把它融化到自己的唱腔中去。同时,她也注意学习一些西洋的发声方法来丰富自己和提高自己。
烽火年代
1952年,作为广东粤曲的代表,谭佩仪和另外三位演员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戏曲汇演,她和“平喉”唱家何丽芳对唱的曲目《勉郎参军》获了奖。返穗后,谭佩仪和当时另一位“平喉”唱家李少芳等人发起组织了“广州音乐曲艺队”,她出任队长。同时,她们组织了一个曲艺互助组,后来改名为“广州曲艺联谊会”,并通过努力提供了10多个场地作为曲艺演唱的场所。这个组织将当时流散在广州周边的艺人召集起来组成一个团体,谭佩仪等人的努力为广东粤曲的发扬和传承起到了莫大的推动作用。后来,“广州音乐曲艺队”同民间乐团合并成立为今天的广东音乐曲艺团。1958年,谭佩仪正式加入广东曲艺团,同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谭佩仪 - 相关条目
卫仲乐 | 刘明源 | 罗家宝 | 陈笑风 | 罗品超 | 林家声 | 徐柳仙 |
王沂甫 | 马师曾 | 谭兰卿 | 薛觉先 | 楚岫云 | 郎筠玉 | 李敏华 |
彭修文 | 胡天泉 | 谢雪心 | 黎骏声 | 李丹红 | 苏春梅 | 潘楚华 |
陆春龄 | 曹秀琴 | 桂名扬 | 呂玉郎 | 邓碧云 | 何华栈 | 龙贯天 |
林锦屏 | 梁淑卿 | 何非凡 | 白驹荣 | 麦玉清 | 严佩贞 | 陈玲玉 |
谭佩仪 - 参考资料
(1)http://www.blogercn.com/user3/21453/archives/2006/177096.shtml
(2)http://bbs.009y.com/viewthread.php?tid=13885
(3)http://www.gzlib.gov.cn/shequ_info/ndgz/NDGZDetail.do?id=280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