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川剧演员 - 陈智林
陈智林
陈智林,男汉族,1964年1月1日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川剧院院长,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二度梅奖”得主。他一身三任,令人瞩目:作为“二度梅”获得者,他是川剧剧种的代表人物;作为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为振兴川剧、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呕心沥血;作为四川省的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不遗余力地为文艺体制改革、建设和谐社会鼓与呼。
展开

陈智林 - 基本介绍

陈智林,男,1964年出生于成都,毕业于四川省川剧学校,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花奖”得主。先后主演《托国入吴》、《峨眉山月》、《和亲记》、《望娘滩》、《巴山秀才》等剧目,展示了他的艺术功力和才华,四川省中青年专家突出贡献奖,第四、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现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川剧院院长。他从艺10年,在名师指导下,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多次在省、市演出比赛中夺魁。1988年,他赴香港演出的《芙蓉花仙》引起轰动,被誉为“川剧瑰宝”。尤其是他在《托国入吴》中扮演的越王勾践,以其天赋洪亮的噪音,控制自如的气息,把那段百余句的唱腔唱得哀惋激昂,凄厉悲壮,充分抒发了勾践入驻吴国前的眷恋、忧虑和誓雪国耻的决心等复杂情感。他那“腾空硬人”、“旋转背壳”、“转体旋子”等绝技,使武生演员也为之佩服,成为我国川剧舞台上一名艺兼文武、唱做俱佳的优秀演员。2003年参加第八届中国戏剧节在《巴山秀才》一剧中把“秀才”饰演的淋漓至尽,几尽完美的表演,获得了本届戏剧节的优秀表演奖,同时再次获得戏剧“梅花奖”。

陈智林谦虚好学,不拘一格,在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魅力。工文、武小生、正生,扮相俊美,表演细腻传神,增长声腔起伏变化,清新悦耳之韵塑造性格各异的舞台艺术形象,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一致好评。

陈智林 - 艺术特色

在“阴盛阳衰”的戏曲舞台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院长陈智林领衔主演《巴山秀才》,空谷足音,不同凡响。他体态修长,眉清目秀,言谈举止之间,充盈着一种难得的书卷气。为了适应扮演瘦而高的巴山秀才孟登科,他从投排到首演,仅仅50天的时间,减肥26斤,显示出一种勇于拼搏的敬业精神。陈智林以文小生为本功,与角色比较接近,善于化用传统程式和提炼生活动作刻画人物,诸如皇榜高中、拜见钦差时的转扇,以表现人物乍闻喜报时的欣慰神态;《迂告》一场孟登科与孙雨田狭路相逢,为避其锋的一个大转身,突出人物当时的睿智与狡狯,都是丰满舞台形象典型的细节雕饰。孟登科成都上诉,寻找霓裳,巧遇制台,在恒宝面前详陈巴山冤案,最后直指四川总督,陈智林紧扣秀才性格中区别于其他一切人的乖僻与狷介,恰切借鉴川剧丑角的“快口白”,出其不意地直话直说,愈是出其不意,愈是令人笑不可抑。钦差大打“官腔”,孟登科也学操“京片子”,取笑隐藏着正经,由此产生了讽刺;正经隐藏着取笑,便迸发出幽默。孟登科文字上的自我炫耀,老不更事的唐突,既是含泪的喜剧,又是带笑的悲剧。

魏明伦的川剧《巴山秀才》大大地突破了传统剧本的词格,一字句、两字句、四字句,双声、叠韵、排比句,还有孟登科的两段数字句,或由一唱到十的“一声春雷报高中”,或由十唱到一的“十载寒窗状元梦”等等,机锋隽语,诙谐饶趣,婉转回环,韵律优美,既活画出秀才性格的迂而酸,也表现出“鬼才”运笔的巧而工。陈智林天赋金嗓,音域宽,音量足,音色美,唱腔瓷实浑厚,舒卷自如,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具有深厚的唱腔功底。人物首次亮相,一曲“倾诉愚衷”,行腔之间注意语言声调的夸张,一个腰背佝偻、双眼近视的迂腐秀才活跃台上,博人一粲。孟登科由“迂告”进而“智告”,毅然作出“焚书”壮举,生发出全剧声情激人的核心唱段。陈智林熟谙川剧高腔“三段式”(俗称“三倒拐”)的声律技法,通过三次行腔的大跌宕,刻画人物波澜起伏的情感变化:“惊回首,老秀才辛酸满腹……”,唱腔在“辛酸”与“满腹”四字之间婉转多折,组成一个五味俱全的“咏叹调”,直面惨淡的人生;最后一句“烧烧烧,烧出个聪明大丈夫”,如黄钟大吕,响遏行云,舞台节奏与内心节奏相互共振,人物情绪的转折显得自然熨帖而不露任何斧凿痕迹,细腻入微地展示出一个近代知识分子如何坚守人生信念的心路跋涉历程。陈智林充分发挥嗓音的最大潜能,达到声情激人的理想境界。

陈智林 - 取得成绩

1986年荣获四川省青少年川剧演员比赛表演一等奖、

1989年获四川省中青年川剧“德宝杯”广播大赛最佳演员奖、

1990年获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1年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劳模,

陈智林

1993年评为四川省“十佳演员”;

1995年《和亲记》(饰周瑜)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同年并获得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南方片)优秀表演奖,

1999年评为四川省中青年杰出贡献专家,

2000年评为四川省“德艺双馨”艺术家;

2003年主演《巴山秀才》荣膺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

2004年主演《巴山秀才》荣膺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表演奖”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奖”、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陈智林 - 名人评价

从业余爱好川剧到成为专业演员,从默默无闻的跑龙套到成名成家,外人只看到陈智林成功的一面,可又有谁了解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用心悟,学艺精”,是四川川剧界同仁对陈智林的评价。

陈智林有着小生演员的天赋,好身材、靓扮相、美嗓子,但具备这些先天优势不等于就是“天才”演员。他15岁开始学艺,就是从跑龙套起步的。学艺之初年龄偏大,他骨头的软度和力度稍差。为了舞台上精彩的亮相,陈智林吃尽了苦头,克服了许多不可想象的困难。冬季室内比室外冷,夏季练功房温度近40摄氏度,他练功不辍,终于练就了一身“硬功夫”。

艰辛练功磨练了陈智林的意志,也让他养成了早晨不睡懒觉的好习惯。如今,哪怕每天的工作、演出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晚上只睡四五个小时,他都要坚持凌晨起来练功,雷打不动。陈智林说:“我能成功没什么秘诀,关键在于多一份勤奋刻苦,多一份用心钻研。”

用“情”演活每一个角色,用“心”演好每一场戏,用尽一切努力,陈智林走出自己的演出路子。演出《巴山秀才》时,为达到演出要求,他用了50天时间,硬把体重减轻了近13公斤。即使这样,他依旧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和充沛的热情。每次演完《巴山秀才》,陈智林都全身大汗淋漓,湿了几层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许多工作人员心疼地说:“你真是太累太苦了。”陈智林却笑着答道:“塑造巴山秀才让我心力憔悴,每次演出都感觉自己在脱胎换骨。”对此,业内人士的评价是:“陈智林每演一回《巴山秀才》,就诞生出一个新的巴山秀才。”这是因为他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总在不断诠释,不断探索,不断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他在《易胆大》剧中更是不断追求完美,以自己神奇精湛的演技赋予了易胆大无限的魅力,全身心去创造一个新的“川剧钻石”品牌。

陈智林是四川戏剧的一面旗帜,是四川杰出青年艺术家的代表,他创作演出的《变脸》、《巴山秀才》、《易胆大》享誉全国。其中《巴山秀才》被中宣部授予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易胆大》荣获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大奖及七项单项奖和 2005—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以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作为四川川剧院的院长,他不屑艰苦,努力创新,探索建立了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而高效的现代艺术表演团体管理运行机制,带领四川省川剧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7年四川省川剧囊括了近年来国家设定的所有艺术大奖。以神话川剧投排的《火焰山》,在法国、卢森堡、瑞士三国六城巡演获得巨大成功,四川川剧院也受到省委、省政府联合表彰,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联合授予全国先进文化集体荣誉称号。作为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先后荣获二度“梅花奖”,“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四川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等称号。作为艺术院团管理者,被列为首批省委接掌握联系的136名高层次人才,省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励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年被选为出席四川省第九届党代会代表。

陈智林 - 个人轶事

2003年,陈智林光荣地当选为四川省文艺界唯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不仅关心川剧界、同时更关心四川文艺界的发展,关注四川作家、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每年春三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人代会,陈智林都准备了为四川作家、艺术家代言的提案,其中涉及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川剧传统表演绝技“变脸”的知识产权;改善老作家、老艺术家的生活条件及医疗保障,充分开掘他们的文化资源为培养新人再作贡献。

陈智林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巡视各地的调研活动中,深切感受到各地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业余川剧活动,常常禁不住要放下人大代表的“架子”,跻身其间,献上一曲。一次,陈智林听到一位小生老艺人谈到活动经费短缺,他当场表态,后来果然作了必要的资助,在川剧“玩友”中传为美谈。

与此同时,陈智林十分关注市县级川剧院团的生存状态和实际困难。大佛身边的乐山市川剧团原是一个实力雄厚、历史悠久的著名川剧表演团体,结合旅游文化创作的《大佛·海通》因缺主演而搁浅,亟待全川物色或特聘海通和尚的扮演者。“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公元713)的乐山凌云寺摩崖弥勒大佛中外驰名,形象反映大佛开凿的川剧剧本不可忽视。为促进整个川剧事业的蓬勃发展,陈智林大胆打破多年因袭的院团界限,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支持乐山市川剧团打造精品剧目。本来,乐山市川剧团早就相中陈智林,可又担心请不动这尊“大佛”;陈智林毛遂自荐,慷慨承诺,自然成为海通的不二人选,他又一次剔光黑黝黝的一头美发,身着袈裟,项戴佛珠,甚至还要模仿盲人的声容肖貌,扮演为募集佛财、“自剜双目”的海通和尚。这个戏已经搬上川剧舞台,在成都试演获得异常强烈的剧场效果。乐山大佛的宏伟与海通和尚的气概,显示了巴蜀文化与大唐文化交融的结晶,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是把四川建设成为文化大省的一大手笔。

更新日期:2025-01-22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