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海泽
保罗?海泽(Paul Heyse, 1830-1914),出生于柏林,被世人誉为“歌德再世”的文学大师,19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中学时代便开始写作,身为小说家、诗人、戏剧家,并且是个杰出的翻译家。他在中短篇小说上的风格鲜明,独树一帜,在德语中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无可取代,德国写实主义作家冯塔纳(Theodor Fontane)称他是那时代中“最富创造力的文学天才”。
展开
保罗·海泽 - 个人简介
保罗·海泽(Paul Heyes,1830-1914)德国作家。生于柏林,父亲是著名的语言学教授,母亲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曾从事翻译和戏剧活动。海泽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学熏陶,中学读书时就因特异的文学才能,受到文坛名人盖贝尔的赏识,两人结下忘年之交。1947年至1949年,海泽在柏林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由盖贝尔引荐,加入柏林著名的文学俱乐部“史普里河上的隧道”,同时开始写作。1852年大学毕业时获博士学位,用奖学金到意大利旅游一年。意大利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他的创作风格和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期间,他完成了最佳小说之一《骄傲的姑娘》(1853),该小说使海泽在文坛上声名大振。1853年,经盖贝尔举荐,成为巴伐利国王马克西米连二世的宫廷 诗人。1854年定居慕尼黑,他在这里生活达半个世纪之久。此 期间他的创作甚丰,与盖贝尔、弗里德利希·波登施德特并称为慕尼黑文坛的三巨星。1868年盖贝尔回故乡吕贝克之后,海泽遂成为慕尼黑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德国享有极高的威望。海泽还写了大量的抒情诗和韵文作品,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抒情诗人,瑞典学院称他为“阿波罗化的迷人诗人”(颁奖辞) 。此外,海泽还有大量的论文和日记、书信以及翻译著作等。“为了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中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思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臻地”,1910年海泽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保罗·海泽 - 辉煌创作
海泽是多产作家,他的小说富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美学上有唯美主义的倾向,并且蕴含中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传统。他在内容上寻求美与善,形式上力求和谐完整,以高超文学技巧创造出来的作品,篇篇堪称瑰丽的艺术。一生创作戏剧近70部、长篇小说9部、中短篇小说达180多篇。重要的作品有剧本《科尔堡》(1865)和《哈德里安》(1865),长篇小说《人间孩童》(1859)和《在乐园里》(1875),中篇小说除《骄傲的姑娘》外,还有《特雷皮姑娘》(1858)、《安德雷亚·德尔芬》(1859)、《安妮娜》(1860)、《尼瑞娜》(1875)等。其中中短篇小说创作成就尤为突出,这些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佳作为作家赢来了世界声誉,作家被称为中短篇小说大师。保罗·海泽 - “猎鹰理论”
是海泽从一个故事里提炼出来的短篇小说理论,他希望每个作家在写作之前都能思考一下自己的"鹰”在哪里。 在一八七一年出版的《德语中短篇小说宝库》第一卷的序言中,他对自己的理解作了系统而生动的阐述,提出了有关Novelle创作的著名的“猎鹰理论”。德语的Novelle,尽管在不同时代和不同作家笔下,写法累经变迁,风格各式各样,但是仍然保持着一些基本的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篇幅方面,一般为三万字左右,但长却可到十万言,短则仅几千字,因此译作中篇小说有时也不尽恰当;在内容方面,按照歌德和同时代的施雷格尔兄弟的意见,德语的Novelle(以下我们姑且译它为中短篇小说)的内容应该是“奇特的”(merkwürdig)、“罕见的”(seltsam)、“独特的”(einzigartig)和“闻所未闻的”(unerh)等等。保尔·海泽继承了歌德和施雷格尔的这些主张,并以《十日谈》中第五日的第九个故事为例,对中、短篇小说的特点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十日谈》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代表作家卜伽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写于1384年,成书于1353年。小说文笔精练,语言生动。作品开端叙述10个男女青年为躲避黑死病,住在佛罗伦萨乡间的一个别墅里,每天每人讲一个故事,在10天中轮流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它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广阔 现实社会,反对禁欲主义,歌颂男女爱情,反对等级特权,宣扬人类平等,揭露贵族的腐朽和愚昧,抨击僧侣的虚伪和荒谬。故事大都取材于历史事件、中世纪的民间传说和东方民间故事。在形式上突破了中世纪小说单纯讲故事的方式,企图在描写自然风貌、勾勒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心理和雕塑形象方面探索新的途径,对后来欧洲小说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在《十日谈》的每一篇故事前,都有一段梗概全篇的开场白,第五日第九个故事前的开场白为:“费得里奇为一位太太耗尽了家财,总不能获得她的欢心,从此只得守贫度日。后来那位太太去看他,他把自己最心爱的一只鹰宰了款待她,她大为感动,就嫁给了他,并且给他带来丰厚的陪嫁。”海泽就根据这一段开场白,阐明中、短篇小说的一个基本特点,要求每一个作者都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我的‘鹰’在哪里?那使我的故事区别于其它成千上万篇故事的独特之点在哪里?”保罗·海泽 - 作品简要
《倔强女孩》:这女孩倔强又固执,与渡船的年轻人彼此怀有情愫,口头上却从不承认,也从不正眼瞧那小伙子,让小伙子对她又爱又恨。他俩到底要彼此妥协?还是谁要先让步?《特莱庇少女》:美丽的特莱庇少女费妮婕是走私交通要寨的女主人,她不仅是女中豪杰,在爱情上更是敢爱敢恨。她的情人在七年前抛弃她,现在成了政治逃犯,适巧经过她的地盘,费妮婕无论如何也要阻止他去赴死亡的邀约,想尽办法都要逮住她的爱。《威尼斯故事》:一位在抄家中死里逃生的意大利贵族后裔,决定亲自去威尼斯复仇。他戴上刺客的假面具,扮演起自我正义的黑暗审判官,让一件件神秘的暗杀事件在疑云迷离的威尼斯逐一上演。在良心谴责与伸张正义之间挣扎的黑暗审判官,该如何突破秘密警察的防线,拯救好友于政治阴谋之中?一篇精彩万分的政治寓意小说。《安妮娜》:年轻画家旅行到罗马,在古罗马城伟大壮阔的古典之美中,认识了一位美丽绝伦的罗马少女,两人彼此暗生情愫,却因为少女被迫许了婚约而无法相爱。就在知道相爱无望的日子里,不幸的悲剧悄悄酝酿着……。《死湖情澜》:年轻医生因误诊而害死全家,受良心谴责的他决意不再行医,到偏僻的死湖畔一心寻死。美丽的在踏过先夫的死亡战场后,也来到死湖畔,小女儿却患了生死攸关的重病。年轻的医生义无反顾,决定在生命结束之前伸出最后一次援手。《克莱奥帕特拉》:美丽绝伦的克莱奥帕特拉倾倒众生,她在她情人的记忆中,幻化成诱惑人的埃及艳后,以禁忌的毒蛇,让抛弃她的情人一步步陷入幻觉与狂乱之中。《红胡子》:孩子若是爱哭闹,妈妈都会哄着说:“安静!红胡子来啦!”红胡子原是人见人爱的青年,怎会变成好公民口中的恶煞,穷人心中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保罗·海泽 - 诺贝尔文学奖
1910年海泽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Nobel)是瑞典著名的发明家和化学家,1833年10月21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因心脏病在意大利 圣雷莫逝世。生前主要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其中有硝化甘油、雷管、固体炸药、胶制炸药和无烟炸药等,另外在人造杜胶、人造丝、人造革、燃气发动机和钢铁氢氧焊接技术方面也有很多发明,共获得85项发明的专利权。从年轻时候起,他对和平事业非常关心,希望用自己的发明消灭战争,造福于人类。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1.在物理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2.在化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或改进的人;3.在生理学或医学方面有最重要发现的人;4.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5.为民族间的和睦亲善、废止或裁减常备军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物理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生理学和医学奖由卡罗林外科医学研究院颂发;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国会选出的5人委员会颁发。根据创立者的遗嘱,诺贝尔文学奖金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1900年经国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为“近年来创作的”或“近年来才显示出其意义的”作品,“文学作品”的概念扩展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即包括历史和哲学著作。文学奖金由斯德哥尔摩诺贝 尔基金会统一管理,由瑞典文学院评议和决定获奖人选,因此,院内设置了专门机构,并建立了诺贝尔图书馆,收集各国文学作品、百科全书和报刊文章。章程规定各国文学院院士、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文学史和语文教授、历年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才有权推荐候选人,本人申请不予考虑。推荐书每年1月1日前交瑞典文学院,11月1日前后公布选拔结果。授奖一般是因为某一作家在整个创作方面的成就,有时也因为某一部作品的成就,如法国作家马·杜·加尔因长篇小说《谛波父子》,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因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因长篇小说《福赛特家史》,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奇因长篇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而获奖。一百零七年来,1914、1918、1935、1940至1943年没有颁发奖金,1904、1917、1966、1974年奖金由二人平分。保罗·海泽 - 相关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8dcdec010008kq.htmlhttp://xrffdxtz.bokee.com/
http://www.jrp.com.cn/netschool/detail.asp?article=838
更新日期:2024-11-21
最新车载视频
推荐车载音乐
车载音乐下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