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超现实主义诗人中,他的诗最为明朗流丽、多少散发出生活的气息。他的诗风朴素平易,富于抒情意味,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真情实感。他喜欢追求奇特的比喻,排比的句法,在极力打破诗歌韵律的尝试中又现出公正的匠心。他以生活为诗,以诗为生活,终生激情不减,诗作以千首计。
诗选
《为了在这里生活》 蓝天撇下了我,我点起一堆火, 点起火,以便做火的朋友, 点起火,好进入沉沉的冬夜, 点起火,为了更好地生活。 白天给予我的一切我都给了火, 森林、灌木、麦田、葡萄园, 鸟巢和巢里的鸟,房屋和屋的钥匙, 昆虫、花朵、皮裘、欢乐。 我听见火焰噼啪的声音, 闻到它的芬芳,感到它的温暖, 我象一条小船在深闭的水面下沉, 我象个死人,只有孑然一身。 (《为了在这里生活》,1918年)《我并不孤独》 手里捧着 清脆可口的鲜果 身上披着 彩色缤纷的白花 骄傲地 躺在太阳的怀抱 幸福地 逗着依人的小鸟 因一滴雨点 而惊喜 比早晨的天空 更美丽 忠实 我谈的是花园 我浮想联翩 但正是此刻我产生了 爱情 (Mcdieuses,1939年) 《溺水者》 石头在水中蹦跳 轻烟不能透入水中。 水象谁也不能伤害的 一块皮肤 却接受人和鱼的 爱抚。 被人捉住的鱼挣扎击水, 发出弓弦般的鸣响, 它要死了,再不能 吞咽这世界上的空气和阳光。 而人也沉入海底 为了鱼 或者为了柔软但始终严闭的水面 那难熬的孤独。 (《兽与人,人与兽》1920年) 《田牛》 人们不能把母牛 放牧在干枯的草地, 那没有温柔爱抚的草地。 款待母牛的青草 应该象丝绒一样柔软, 象乳汁一样香甜。 寂寂无闻的母亲啊, 对孩子来说,你不是饭菜 而是草地上的奶汁。 母牛面前的青草, 就是孩子面前的奶。 (《兽与人,人与兽》1920年)《不变的面孔》 再见,哀愁 你好,哀愁 你刻在天花板上的线条上 你印在我所爱的眼睛中 你并不完全意味贫困 因为最穷的人说起你来 嘴唇也绽出笑容 你好,哀愁 可爱的躯体之爱 爱情的威力 爱情的出现多可爱 象无形的魔影 失望的头 美丽的面孔,哀愁。 (《当前的生活》,1932年)《盖尔尼加的胜利》 破房陋室里平民 矿山的工人,田野的农民 忍受烈火和饥饿的面孔 被人拒绝,习惯了黑暗,挨骂受打得面孔 备尝一切的面孔 现在你们已进入冥冥之中 你们的牺牲将成为典范 死亡,肝摧胆裂 面包,他们要你们花钱买 大地,蓝天,饮水和睡眠 还有你们生活的穷困 你们都要给他们付钱 他们口称愿意和睦 他们给强者以口粮,对孩子们则加以 审判 他们施舍,一个铜板也掰成两半 一举一动都礼貌周全 他们固执,他们夸张,他们和我们不 一样 妇女和儿童都拥有同样的珍宝 这珍宝就是绿叶、春天和纯净的乳汁 还有他们纯洁的眼睛里 那永久的目光 妇女和儿童的眼睛里 都有同样的珍宝 男人们要尽力保卫 妇女和儿童的眼睛里 都有同样的玫瑰 每人都显出自己的血液 生与死的恐惧,生与死的勇气 死是那样的困难,又是那样容易 这珍宝为了男子而被歌颂 这珍宝为了男子而被浪费 真正的男子们,为了你们 失望孕育着能吞噬一切的 希望之火 让我们一起去催开未来的 萌芽吧 贱民们,死亡,土地 以及我们敌人的丑恶都带着 我们黑夜的单调的色彩 我们必将战胜它们。 (《天然的流水》,1938年)《凤凰 》 凤凰就是那一对恋人 —亚当与夏娃—那 最初的但并不是最后 一对恋人 我是你路上最后的一个过客 最后的一个春天,最后的一场雪 最后的一次求生的战争 看,我们比以往都低,也比以往都高 我们的火堆里什么都有 有松果,有葡萄枝 还有赛过流水的鲜花 有泥浆也有露滴 我们脚下是火,头上也是火 昆虫,雀鸟和人 都将从我们脚下飞起 飞着的也即将降落 天空清朗,大地阴沉 但是黑烟升上苍穹 天空失去了一切光亮 火焰留在人间 火焰是心灵的云彩 火焰是血液全部的支流 它唱着我们的曲调 它驱除我们冬天的水汽 黑夜可厌的忧愁燃烧起来了 灰烬变成了欢乐美丽的花朵 我们永远背向西方 一切都披上了曙光的色彩 (《凤凰》,1951年) 《和平咏》 所有幸福的妇女和他们的男人 重新见了面—男人正从太阳里回来, 所以带来这么多的温暖。 他先笑,接着温和地说:你好? 然后抱吻他的珍宝。 全世界的伙伴们, 哈,朋友! 都抵不上我的老婆和孩子们, 坐在圆桌儿四周, 哈,朋友! 我的孩子很任性— 他的怪癖全都发泄出来。 我又一个伶俐俏皮的孩子, 他使我笑,使我笑个不停。 劳动吧! 我十个指头的劳动和脑力的劳动, 神圣的劳动,既艰苦的劳动, 这是我的生活,我们日常的希望, 我们的爱的食粮。 劳动吧! 美丽的爱人,我们要看看你的乳汁 象白玫瑰似地开花; 美丽的爱人,你要快快作母亲, 按照我的形象,生一个小孩。 很久以来,我有一张无用的面孔 可是现在呢, 我有了一张可以使人爱的面孔 幸福的面孔。 果木的繁花照亮了我的园子, 照亮美观的树木没,照亮果子树。 我劳动着,一个人在园子里, 太阳用幽暗的火焰烧在我手上。 (《和平咏》,19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