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各职业美国 - 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
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
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40年2月5日出生在美国缅因州桑格斯维尔市阿伯特·罗挝村的一个普通而贫寒的家庭,他是家中7个孩子中最小的。
展开


马克沁是世界轻武器发展史(尤其是自动武器发展史)上一位最有名的设计大师。马克沁在自动武器上的建树,是后人无法比拟的,由马克沁研制成功的马克沁机枪,开创了世界自动武器发展的新纪元。 

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 - 生平简介

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40年2月5日出生在美国缅因州桑格斯维尔市阿伯特·罗挝村的一个普通而贫寒的家庭,他是家中7个孩子中最小的。1916年11月24日,马克沁病逝于英国斯特雷瑟姆市。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机械学天才之一,被人们尊称为自动武器之父。在他数十年的自动武器设计生涯中,设计了多种自动机构,为世界轻武器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其突出成就表现在:一是首次完成了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实现三种自动方式(自由枪机式导气式枪管短后坐式);二是成功地研制了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完成弹药供弹的自动供弹系统,这种以弹链和拨弹齿为核心的供弹机构,直到今天仍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武器,尤其是各种轻、重型机枪上。

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 - 早年的流浪生涯

与绝大多数自学成才的人一样,马克沁也没有足够的钱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完全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有限的几本书对他一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家庭对他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马克沁的家庭是法国雨果家族的后裔,被从法国驱逐到英国后,先后移居到英国普利茅斯市和美国马萨诸塞州。1846年,6岁的马克沁被送入桑格斯维尔市的一所地方小学就读,其非凡的机械天赋在他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来了。14岁那年,他进了一个马车作坊当学徒,当时他制造了一艘小木船和一架马拉锄耙机。那时候,他基本上每天工作16小时,这种早期艰苦的学徒生活不仅磨练了马克沁的意志,也使他学会了许多技巧,对他日后的发展非常有益。在生产锄耙机几个月后,他便和哥哥一道进行了一段短期的旅行和狩猎,这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而且使他对武器的结构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他今后从事武器的研制奠定了基础。之后,他用自己卖兽皮的钱重返校园,但学生生涯是短暂的。
随后马克沁便应聘到福林特马车作坊当了工人。作坊的许多机械是用水力推动的。年轻的马克沁在这里学会了制图和许多机加工艺,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各种马车零部件的设计,通过他的努力,作坊的马车生意逐步得到改善。他在马车作坊工作了4年后,便开了一家小型面粉加工厂,自己既是老板,也是工人。那时候,所有的面粉加工厂都受到了老鼠的侵害,马克沁研制成功了一种自动捕鼠器,使他的面粉厂获得了成功。遗憾的是那时的面粉加工通常是不支付现金,只付给面粉,马克沁终因无力担负自己的生意,面粉厂倒闭了。1861年,他只身来到缅因州的德克思特市,在那里,他被聘为木工。此时,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他便报名参加了地方保安队,但他很快就对这种被他戏称为“玩耍 兵”的生活感到厌倦了。不久后,他又离开缅因州,来到了加拿大的亨廷顿市,以后,因与各种商业伙伴的业务往来他经常从一地迁徙到另一地。在加拿大,他从事过数十种工作。
1863年,他回到缅因州老家后,有一本书对他日后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就是《尤尔艺术、矿藏和制造技术词典》,他用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时间来阅读这本书,它成了马克沁一生中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期间,他用在读书上的时间比与即将结婚的女友呆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得多。
南北战争后期,他在波士顿受聘于专门从事机械生产的奥林福公司。由于他对气体照明灯的改进,引出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其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是自动灭火器,并且取得了灭火器发明专利,现在的自动灭火器仍然采用马克沁研制成功的基本原理。他利用这一专利,与当时国家最富有的绅士A.T.斯逖瓦特先生合伙在纽约市百老汇大街264号成立了一个气体照明灯生产公司。

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

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 - 中年的辉煌事业

1881年8月,马克沁和一些美国电器发明家到英国伦敦组建电器生产子公司时,发现欧洲人的主要兴趣是武器,尤其是考察维也纳之后,他更清楚了欧洲人的主要兴趣是速射武器,于是他便开始将主要精力转移到了自动武器研制领域中。
马克沁从此正式开始从事自动武器设计,到1916年逝世的35年间,设计了无数自动武器和机构。
在马克沁从事自动武器研究的初期,设计了多种自动步枪和自动手枪,但都没有进行过商业性生产,也没有产生过任何经济效益。 

马克沁电早设计的自动系统
马克沁自己设计的第一个全自动武器机构大约是从1882年开始,1883年完成的,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成功的自动武器机构。自动机构是在美国人伽德洛设计的自动机构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成为一个成功的自由枪机式自动机构,首创采用火药燃气能量进行自动循环的自动系统。他设计了一种可拆卸的枪托底板,在步枪的枪托内有一条通道,用通过通道的连杆和弹簧将枪托底板与扳机护圈杠杆连接起来(图2)。射击时,火药燃气驱动枪机后坐,压缩枪托底板和步枪自身间的弹簧,推动连杆作用于扳机护圈杠杆,使枪机开锁并抽壳,被压缩的弹簧推动枪机复进,将下一发弹推入弹膛并使枪机闭锁,即可击发下一发弹,使武器实现全自动射击。1883年,这一机构在温彻斯特1866式步枪上使用取得成功,这一成功引起了整个欧洲的注意,并立即被应用到许多0.44英寸温彻斯特步枪上,此后,在许多武器上也得到应用,如最早研制成功的全自动步枪——美国的速射滑膛运动步枪就运用了马克沁自动系统。 
用在速射滑膛枪上的马克沁自动系统
马克沁开始研制和试验机枪的时间是1884年,他的第一挺试验型机枪使用的是一根0.45英寸加特林枪管,试验时在进弹口放置了6发枪弹,在半秒钟内可全部射击完毕。试验用的供弹具是一个老式的垂直漏斗,他很快意识到要实现全自动射击,采用这种供弹系统是不行的,经过无数次试验与改进,一种长6.4m、装弹333发的大弹链研制成功了。马克沁设计的供弹机构可拉动弹链自动通过进弹口,第一挺试验型机枪配备了一个外部射速控制器和一个射击装置,这种射击装置后来取消了。1884年,马克沁的机枪设计基本完成。一个多世纪过去了,马克沁设计的这一基本自动机构很少有改动,现在在许多现代机枪等自动武器上,仍能见到它的影子。
1891年,第一挺马克沁机枪试装英国军队,1893年后开始陆续装备英国军队,正规军每营装备2挺,取代了英军装备的加特林机枪,从此揭开了马克沁机枪装备世界各国军队的序幕。马克沁机枪从1888年便开始进入美国和中国,1899年,装备德国装甲部队,1912年装备土耳其军队,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各种型号的马克沁机枪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 - 马克沁机枪

自1884年第一挺马克沁机枪问世以后,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马克沁机枪,大的小的都有,大的是需要两个人抬着行军的重机枪,小的有一只手就能拎起来的轻型机枪。马克沁机枪也是我国老一代军民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种机枪,它为我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立下过汗马功劳。 
单手拎起轻型马克沁机枪的马克沁(这是马克沁一生最得意和最喜爱的一张照片)
在众多的马克沁机枪中,比较典型的型号有马克沁1893式机枪、英国0.303英寸MK1式马克沁机枪和德国MG08/15式马克沁轻机枪等。 
1893式马克沁机枪
1893式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挺以火药燃气为能源完成自动循环的自动武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冷式机枪。这挺机枪的问世,是世界武器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893式马克沁机枪从开始研制到正式装备部队,用了整整12年时间。1881年马克沁从美国来到英国后,就开始在伦敦市哈顿花园57号自己的小工厂里设计并用他从美国带来的机床制造第一挺机枪样枪。1884年初,他在伦敦进行了样枪的射击试验。这是一挺又大又笨重的机枪,还有一个长约1448mm、高约1067mm的三脚架。尽管此枪的外形并不很漂亮,但它的技术含量却很高,试验结果也比较理想,马克沁根据试验结果改进了供弹系统并减轻了部分零件的质量。同年,他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发明专利。
为了使这挺机枪能正式投入生产,马克沁主动与肯特郡的维柯公司接触,谋求成立联合公司,并很快达成协议,成立了维柯·马克沁联合公司。1884年底,马克沁机枪在肯特郡的维柯-马克沁公司开始试生产。
1887至1888年,马克沁机枪的试验分别在英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瑞典、美国和匈牙利等地展开。英国政府1888年订购的3挺样枪,很快得到军方的认可,几年后正式装备英军,称为1893式马克沁机枪。
该枪首次在战场上的使用是1893年的罗得西亚战争,此后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曾发挥过巨大作用。 
0.303英寸(7.7mm)MK1式马克沁机枪是英国皇家轻武器工厂生产的的一种中型机枪,是在1893式机枪上改进而成的。从外形看,它与1893式机枪的主要区别是在水冷管外增加了散热槽,机匣外形也稍有改动。实质上,两枪的架座、连接箍的形状和结构也完全不同。MK1式机枪采用盘形架座,可装在轮式枪架上,便于携行,而且此枪的结构动作可靠性比1893式机枪要高得多。
0.303英寸MK1式马克沁机枪
MK1马克沁机枪采用的仍是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肘节式闭锁机构。全枪质量18.2kg,全枪长1181mm,枪管长718mm,发射0.303英寸枪弹,弹头初速744m/s,250发弹带供弹,理论射速600发/分,射程2000m。
除在英国各兵工厂生产的马克沁机枪外,西班牙、德国和我国都曾对英国的马克沁机枪进行局部改进并生产,比较典型的有德国的MG08/15式轻机枪等。   
MG08/15式7.92mm马克沁轻机枪是在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该枪与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的主要区别是:加装了一个两脚架和一个枪托;机匣和枪管节套进行了局部改进;弹链装在一个有卷轴的弹鼓内,发射时弹鼓挂装在机匣右侧;两脚架是活动的,可以固定在枪口附近或弹鼓前沿,击针簧盒上有一个击针簧力指示器。
MG08/15式7.92mm马克沁轻机枪仍采用枪管后坐式自动方式,肘节式闭锁机构,水冷式冷却方式,自动循环过程与MG08式重机枪完全一样。它的优点是质量轻,机动性好,适合于安装在飞机、坦克、装甲车及其他车辆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将它作为车装机枪。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单兵携带和使用。
MG08/15式7.92mm马克沁轻机枪枪身质量14.1kg,两脚架质量1.3kg,三脚架质量12.7kg,枪管长721.5mm,理论射速500发/分。
第一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一年,MG08/15式7.92mm马克沁轻机枪的改型枪——MG08/18式7.92mm马克沁轻机枪又在德国的兵工厂研制成功,但这是一挺气冷式机枪。

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 - 战争应用

杀人最多的枪械

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是战争史上绕不开的一个名字。这位重机枪发明者1840年2月25日生于美国,他出身贫寒,14岁时成为一个马车制造商的学徒。他没有多少文化修养,但却天生有一个爱发明的脑袋。1886年他获得烫发熨斗的专利,后来发明了照明用煤气发生器和机车车头灯。1883年,他去了英国。
当时正值欧洲大陆战火纷飞,马克沁遂转向研究速射武器。1884年,马克沁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这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机枪,每分钟可发射600余发子弹。这种机械的运动描述起来复杂而抽象,但要是亲自看上一眼,人们会立即叹服于它的精巧与妙思。正是马克沁机枪中,人类第一次运用了复进簧、可靠的抛壳系统、弹带供弹机构、加速机构、可靠调整弹底间隙、射速调节油压缓冲器等机构。至今,专业的枪械研制人员依然遵循着由马克沁首创的火药气体能量自动射击三大基本原理——枪管后坐式、枪机后坐式和导气式。
马克沁机枪一诞生,立即在战场上显示出卓越的性能。1893年,罗得西亚50名步兵和区区4挺马克沁机枪便轻松击退了多达5000名祖鲁人的进攻,战场上留下了3000具尸体。1895年,阿富汗奇特拉尔战役和苏丹战役中,士兵在马克沁机枪下死伤累累。1898年,苏丹的恩图曼之战,2万名伊斯兰教托钵僧在进攻中,有多达15000人是倒在马克沁机枪的阵地前的。1899年开始的布尔战争中,布尔人在冲锋时遭到了马克沁机枪的毁灭性打击,损失超过70%以上。
但此时各国陆军并未重视机枪,甚至1905年日俄战争中,双方激烈的机枪对射也没有引起主流战场的重视。
在一战爆发时,只有德国真正认识到机枪重要性。当时,德国陆军装备的马克沁机枪超过12500挺。索姆河战役是机枪史上最令人惊心动魂的战例。1916年7月,德国人以平均每百米一挺马克沁MG08机枪的火力密度,向40公里进攻正面上的14个英国师疯狂扫射。一天之内,6万名英军士兵伤亡。到11月18日战役结束时,这141天时间里英法联军阵亡61.5万人,德军阵亡65万人,大多数人都倒在了马克沁机枪的火舌下。欧洲整整一代人丧命于机关枪下。
在马克沁机枪杀人如麻的同时,战场也被永远的改变了。正如英文版《武器装备百科全书》说:“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自从拿破仑时代起曾经使用过的战术完全没用了”。 拿破仑时代的步兵线形冲击战术,在一战中,面对拥有良好的防御体系,特别是用马克沁机枪为主体的火力网来讲,步兵的冲击等于是送死,往往投入兵力越多,损失越大。双方为一个阵地一条堑壕投入巨大的兵力,反反复复地来回冲杀,战况极为惨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几次大会战,被称作“绞肉机”、“屠宰场”、“活地狱”,所以经过几次会战之后,一战形成了阵地对峙的局面也不足为奇了。
然后也正是马克沁机枪对战场的巨大的影响,一些克制它的新型武器也开始出现在一战。为了打破堑壕战的僵局,

“坦克”在战争结束时粉墨登场。而影响下一场世界大战的军用飞机也开始出现。这些先进武器进一步加大了战争的残酷与复杂性,也使得更多宝贵的生命消失在炮火之中。
纵观历史,能导致战争的进程为之改变,并能影响整个武器发展方向的,除了马克沁机枪之外,没有第二件武器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
马克沁机枪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杀人最多的枪械,被马克沁机枪杀死的人至少100万。当马克沁机枪出现后,人们才发现人类原来如此可怕,竟可以这样恐怖地自相残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千上万士兵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也使得整整一代年轻女性失去了通常结婚和作母亲的机会。在英国,就有两百万的单身女性孤独终老。
因设计AK-47突击步枪名扬全球的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曾说,他原本应当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园艺,比如制造剪草机,而不是发明这种战争工具。科学家爱因斯坦将提议研制核武器视为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说:“要是我知道(原子弹的危害),我宁愿做一个钟表匠。”
机枪刚在索姆河战役中大展神威后不久,1916年11月24日,自动武器的始作俑者马克沁以76岁的高龄在英国去世。机枪给马克沁给带来了滚滚财源的同时,还为他带来了英国皇室的爵位。他并不在意,有多少年轻的生命在消逝在枪口之下。这一点,大约在他研制速射武器之初就决定了:他意识到制造武器是一个极好的赚钱机会,遂转向研究速射武器。

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 - 李鸿章眼中的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机枪:李鸿章曾说“太快太贵”
1883年,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发明出世界上第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机枪。它利用火药气体压力取代过去的人力,使枪支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自动完成,真正达到了“一扣扳机,子弹喷涌”的战术效果。1884年,马克沁在伦敦举行新枪发布会,各国都有代表出席,中国也派出大臣李鸿章出席。当时马克沁表演的是速射。他的机枪在半分钟内一口气打出300发子弹。目瞪口呆的李鸿章大呼:“太快!太快了!”再一问价格,这位老官员又惊呼:“太贵!太贵了!”虽然李鸿章明白马克沁机枪的厉害,但由于清政府没给他多少可调用的资金,他只能买一挺回去研究研究。鉴于该枪射速之高,李鸿章还专门给它起名为“赛电枪”。
马克沁机枪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首次大发虎威。俄国军队用它狠狠教训了沉溺于“肉弹”战术的日本军队。在一次日军围攻俄军要塞的战斗中,俄军用马克沁重机枪迎接一波又一波呐喊的日军。战斗变成了屠杀。一天战斗下来,日军付出的伤亡代价已超过4000人,以致上报伤亡数字时,上级主管竟认为多写了一个0。
日军的惨重死伤终于使中国官员明白了马克沁机枪的价值。中国军队只用10年时间就普及了这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抗日战争期间,装备马克沁机枪的中国军队阵地成为日军最头疼的目标。直到今天,马克沁机枪依然是中国军事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人们还能在开放的射击场上体验它的威力。

 

更新日期:2025-01-22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