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初仕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年),中明经举,初补授平乡(今河北南部、滏阳河流域)县尉。不久,因受案件牵连贬官回乡。
再仕
武则天长安年间(701一704年),侍御史张循宪为采访使巡查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西南蒲州镇),遇事棘手,难于断决,即向当地官吏征询贤才。当地官吏就将张嘉贞推荐给他。张循宪当即召见张嘉贞,并把自己的难处向他讲了。张嘉贞听后,不但对事情进行了透彻的分折,还提出了得当的解决办法,这完全出乎张循宪的意料。接着,张循宪又让张嘉贞将此事的原委及解决办法写成奏章。张嘉贞下笔敏速,文词优美,更使张循宪感到吃惊。张循宪回朝后向武则天推荐了张嘉贞。武则天经过考虑特在内殿召见张嘉贞。张嘉贞形伟貌秀,举止大方,侃侃而谈,颇得武则天的好感,不久,即拜张嘉贞为监察御史。张循宪也因举荐人才有功提升为司勋郎中。监察任后,张嘉贞迁兵部员外郎。当时兵部待处理的请功状很多,对此,他经过认真考虑,一一作了妥当处理,不到10天,滞留文书就全不见了。兵部任后,张嘉贞任中书舍人,又出任梁、秦二州都督,及并州长史等职。
盛宠
唐玄宗即位后
唐玄宗即位后,张嘉贞以并州长史的身份入京奏报其任职情况。唐玄宗经过核实,对张嘉贞的政绩非常赞赏,多次加以慰劳。这时,张嘉贞乘机向唐玄宗奏请将他与弟嘉祐调迁到相近地区。时张嘉祐为鄯州(今青海乐都)别驾,唐玄宗允准了张嘉贞的请求,特调张嘉祐与张嘉贞所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市)相邻的忻州(今山西忻州市)做官。按唐朝规定:兄弟不可在相邻的地区任职,唐玄宗的这种安排在当时是对官吏很高的优宠。
唐玄宗初年
唐玄宗初年,后突厥势衰,部族离散,纷纷降附唐朝,被允迁到太原以北的很多。为此张嘉贞上奏朝廷请求设置军镇,管辖突厥新附部落,朝廷准许了这一建议,在并州设置天兵军,以张嘉贞为节度使。开元六年(718年),张嘉贞又入朝奏事。值此,有人向唐玄宗告发张嘉贞在天兵军奢侈僭越,贪赃行贿,唐玄宗当即派人前去调查,结果并无此事。唐玄宗要判原告反坐之罪,张嘉贞认为这样塞进言人之路,即上奏赦免其罪。从此,唐玄宗对张嘉贞更加赏识,并想起用他为宰相。张嘉贞当仁不让,还奏说:“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也。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惮。”开元八年(720年),执政大臣宋璟、苏颇去职。唐玄宗提升张嘉贞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数月后又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迁中书令(即宰相)。张嘉贞理政善于决断,办事机敏迅速,并长于奏对,但失于刚愎自用,又脾气急躁,也常遭人议论。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驾幸东都洛阳,张嘉贞随往。这时,洛阳主簿王钧为了当御史,特讨好张嘉贞,为他在洛阳修住宅。结果事情败露,唐玄宗非常气愤,命于朝堂将王钧当众打死。张嘉贞怕事情牵连自己,又私下催促行刑者速刑以灭口,之后将罪责都推到御史大夫韦抗、中丞韦虑心身上,结果他俩均受到处罚。
相关史实
张嘉贞与张说之间的矛盾
开元十年秋,秘书监长官姜皎犯罪,张嘉贞为了讨好唐玄宗宠臣王守一,顺承其旨意,怂恿唐玄宗将姜皎在朝堂施以重杖,之后流放,致使姜皎因伤势过重死于流放途中。不久,广州都督裴伷先也因罪下狱,张嘉贞又奏请唐玄宗廷杖裴伷先,但兵部侍郎张说认为:“刑不上大夫”,“士可杀而不可辱”,出面谏止。唐玄宗从张说奏,张嘉贞为此断不愉快。张嘉贞与张说矛盾由来已久。起初,张嘉贞为兵部员外郎,张说为兵部侍郎,张说位居张嘉贞之上,但张嘉贞任中书令后,位就在张说之上了。这时张嘉贞对张说毫不谦让,张说心里很不满意,所以在裴伷先的问题上有意和张嘉贞为难。开元十年,唐玄宗还提升张嘉贞弟张嘉祐入朝为金吾将军,这样,兄弟二人并居朝中将辅之位,一时显赫无比。开元十一年(723年),唐玄宗巡幸太原,得知张嘉祐在原任内有贪赃之事,张嘉贞深怕自己也受到牵连。张说看出张嘉贞心思,即劝张嘉贞脱去官服以示待罪,这实际是在显露罪责,结果张嘉贞被唐玄宗贬为幽州刺史,中书令由张说接替。至此,张嘉贞才知上了张说的当,他非常后悔和气愤,曾对人说:“中书令幸有二员,何相迫之甚也!”
开元十二年(724年),张嘉贞调回京任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掌益州都督府事宜。笫二年,唐玄宗宠臣王守一因罪被赐死。张嘉贞素与王守一交厚,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台州刺史,不久,又迁升工部尚书,兼定州刺史,掌管北平军,封河东侯。张嘉贞离京赴定州任时,唐玄宗特赋诗加勉,并诏命百官为他在长安东门外饯行。
开元十七年(729年),张嘉贞因病奏准到东都洛阳治疗,到洛阳后眼睛就失明了,而且病情加重。唐玄宗派御医为他医治,也无效果。当年秋天他就离开了人世,终年64岁,死后赠益州大都督,谧号“恭肃”。
历史评价
张嘉贞一生长期做官,胜任职守,但生性简慢疏阔,往往因待人不周而得罪人。此外,他处人不疑,有恩信,能始终,并多引拔后进,如他任中书令时曾引用苗延嗣、吕太一、员嘉静、崔训等人,都身居要职,称于所任,以至当时人称之为“令公四俊”。唐玄宗前期,国力臻于全盛,张嘉贞主要在这一时期担任要职,他为唐朝的鼎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他小节不足,往往贪图小利或因私利而陷害人,结果反被人所陷害。
史料记载
新唐书卷
《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四十九卷
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也。弱冠应五经举,拜平乡尉,坐事免归乡里。长安中,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荐嘉贞材堪宪官,请以己之官秩授之。则天召见,垂帘与之言,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累迁中书舍人,历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为政严肃,甚为人吏所畏。
开元初,因奏事至京师,上闻其善政,数加赏慰。嘉贞因奏曰:“臣少孤,兄弟相依以至今。臣弟嘉祐,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上嘉其友爱,特改嘉祐为忻州刺史。时突厥九姓新来内附,散居太原以北,嘉贞奏请置军以镇之,于是始于并州置天兵军,以嘉贞为使。
六年春,嘉贞又入朝。俄有告其在军奢僭及赃贿者,御史大夫王晙因而劾奏之,按验无状,上将加告者反坐之罪。嘉贞奏曰:“昔者天子听政于上,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谤,而后天子斟酌焉。今反坐此辈,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特望免此罪,以广谤诵之道。”从之,遂令减死,自是帝以嘉贞为忠。嘉贞又尝奏曰:“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也。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惮。”上以其明辩,尤重之。
八年春,宋璟、苏颋罢知政事,擢嘉贞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数月,加银青光禄大夫,迁中书令。嘉贞断决敏速,善于敷奏,然性强躁自用,颇为时论所讥。时中书舍人苗延嗣、吕太一、考功员外郎员嘉静、殿中侍御史崔训,皆嘉贞所引,位列清要,常在嘉贞门下共议朝政,时人为之语曰:“令公四俊,苗、吕、崔、员。”
开元十年,车驾幸东都。有洛阳主簿王钧为嘉贞修宅,将以求御史,因受赃事发,上特令朝堂集众决杀之。嘉贞促所由速其刑以灭口,乃归罪于御史大夫韦抗、中丞韦虚心,皆贬黜之。其冬,秘书监姜皎犯罪,嘉贞又附会王守一奏请杖之,皎遂死于路。俄而广州都督裴伷先下狱,上召侍臣问当何罪,嘉贞又请杖之。兵部尚书张说进曰:“臣闻刑不上大夫,以其近于君也。故曰:u2018士可杀,不可辱。u2019臣今秋受诏巡边,中途闻姜皎以罪于朝堂决杖,配流而死。皎官是三品,亦有微功。若其有犯,应死即杀,应流即流,不宜决杖廷辱,以卒伍待之。且律有八议,勋贵在焉。皎事已往,不可追悔。伷先只宜据状流贬,不可轻又决罚。”上然其言。嘉贞不悦,退谓说曰:“何言事之深也?”说曰:“宰相者,时来即为,岂能长据?若贵臣尽当可杖,但恐吾等行当及之。此言非为伷先,乃为天下士君子也。”初,嘉贞为兵部员外郎,时张说为侍郎。及是,说位在嘉贞下,既无所推让,说颇不平,因以此言激怒嘉贞,由是与说不叶。上又以嘉贞弟嘉祐为金吾将军,兄弟并居将相之位,甚为时人之所畏惮。
十一年,上幸太原行在所,嘉祐赃污事发。张说劝嘉贞素服待罪,不得入谒,因出为幽州刺史,说遂代为中书令。嘉贞惋恨,谓人曰:“中书令幸有二员,何相迫之甚也!”明年,复拜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判都督事。敕嘉贞就中书省与宰相会宴,嘉贞既恨张说挤己,因攘袂勃骂,源乾曜、王晙共和解之。明年,坐与王守一交往,左转台州刺史。复代卢从愿为工部尚书、定州刺史,知北平军事,累封河东侯。将行,上自赋诗,诏百僚于上东门外饯之。至州,于恒岳庙中立颂,嘉贞自为其文,乃书于石,其碑用白石为之,素质黑文,甚为奇丽。先是,岳祠为远近祈赛,有钱数百万,嘉贞自以为颂文之功,纳其数万。
十七年,嘉贞以疾请就医东都,制从之。至都,目瞑无所见,上令医人内直郎田休裕、郎将吕弘泰驰传往省疗之。其秋卒,年六十四,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及在定州,所亲有劝植田业者,嘉贞曰:“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闻者皆叹伏。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二卷唐纪二十八卷
天兵军使张嘉贞入朝,有告其在军奢僭及赃贿者,按验无状;上欲反坐告者,嘉贞奏曰:“今若罪之,恐塞言路,使天下之事无由上达,愿特赦之。”其人遂得减死。上由是以嘉贞为忠,有大用之意。丁卯,以源乾曜为侍中,张嘉贞为中书令。前广州都督裴先下狱,上与宰相仪其罪。张嘉贞请杖之,张说曰:“臣闻刑不上大夫,为其近于君,且所以养廉耻也。故士可杀不可辱。臣巡北边,闻杖姜皎于朝堂。皎官登三品,亦有微功,有罪应死则死,应流则流,奈何轻加笞辱,以皂隶待之!姜皎事往,不可复追,先据状当流,岂可复蹈前失!”上深然之。嘉贞不悦,退谓说曰:“何论事之深也!”说曰:“宰相,时来则为之。若国之大臣皆可笞辱,但恐行及吾辈。吾此言非为先,乃为天下士君子也。”嘉贞无以应。张说与张嘉贞不平,会嘉贞弟金吾将军嘉赃发,说劝嘉贞素服待罪于外。己酉,左迁嘉贞幽州刺史。
大唐新语
《大唐新语·卷之六》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带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彩俊杰,则天甚异之。因奏曰:“臣生于草莱,目不睹阙廷之事,陛下过听,引至天庭,此万代之一遇。然咫尺之间,若披云雾,臣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曰:“善。”遽命卷帘。翌日,拜监察御史。开元初,拜中书舍人,迁并州长史、天平军节度使。有告其反者,鞫之无状,玄宗将罪告事者,嘉贞谏曰:“准法,告事不实,虽有反坐,此则不然。天下无虞,重兵利器,皆委边将。若告事者一不当,随而罪之,臣恐握兵者生心,为他日之患。且臣备陛下腹心,不宜为臣以绝言事之路。”玄宗大悦,许以衡轴处之。嘉贞因曰:“臣闻时难得而易失,及其过也,虽圣贤不能为时。昔马周起徒步谒圣主,血气方盛,太宗用之尽其才,才五十而终。向用稍晚,则无及也。今臣幸少壮,陛下不以臣不肖,雅宜及时用之。他日衰老,何能为也!”玄宗曰:“卿第往太原,行当召卿。”卒用之为相。
诗词作品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作者:张嘉贞
朝代:唐
体裁:五排
天锡我宗盟,元戎付夏卿。
多才兼将相,必勇独横行。
经纬称人杰,文章作代英。
山川看是阵,草木想为兵。
不待河冰合,犹防塞月明。
有谋当系丑,无战且绥氓。
阃外传三略,云中冀一平。
感恩同义激,怅别屡魂惊。
直视前旌掣,遥闻后骑鸣。
还期方定日,复此出郊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