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达飞鹏,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博士学位,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到东南大学自动化所工作。200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4年获华英基金资助赴美国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2010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江苏省“333”人才工程,2005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2003年获江苏省创新人才基金。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100余篇次。2003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已获授权发明专利40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4项,已申请国际发明专利PCT 3项。是Optics Express、 Optics Letters、Applied Optics、Optical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 Man Cybernetics-A,B,C、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II、Physics Letter A、Neural Networks 、Pattern Recognition、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Journal of Franklin Institute、Neurocomputing、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等多个领域十余个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
研究领域
达飞鹏教授的研究领域跨度较大,(1)博士阶段和后续研究(1996-):从事智能优化理论等方面的研究;(2)博士后阶段和后续研究(1998-2003):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在国内较早地开展研究并实施了产品正向和逆向开发(包括快速成形)技术,带领项目组完成了投资500余万元的国家级研发中心项目--“产品快速开发系统集成研究”;(3)光学三维测量研究和应用(2000-):在博士后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产品三维数据的快速和准确地获取一直是一个瓶颈,且被垄断。为此带领课题组从零开始,从原始创新做起,从系统开发着手,进行了长时间的和多方面的积累,提出了一系列有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自主开发了光栅投影三维精密测量系统3D-Free,其性能指标已不低于国际同类高端产品;(4)生物三维特征识别(2007-):利用自主开发的三维测量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数百万个高质量的三维数据点(点云),基于这些点云开展了包括三维人脸在内的生物三维特征识别研究。
研究方向
在非线性系统滑模控制理论研究方面
(1)在非线性系统滑模控制理论研究中,运用智能控制方法,提出“软切换”控制思想,设计出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器,试图解决滑模控制中存在且影响其应用的高频颤动问题、系统不确定性与扰动的界限确定问题、基于输入输出信息的控制器设计等问题,给出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其中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的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一致肯定:“The results are accurate, original and significant…..”, “The technical quality and the originality is excellent…..”, “……give a high appreciation to the accuracy, significance and originality……”。在大时滞系统控制中,运用模糊预测方法仿拟人的操作机能,提出了智能控制器设计方法。
主要从事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控制理论、时滞系统的分析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在三维获取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
(2)在三维获取(高精度三维相机)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基于被测物体的二维图像信息,利用投影光栅调制信号和双目视觉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从二维图像到三维实体的空间映射关系,系统地给出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空间实体的建模方法,通过对光、机和电的精密控制,完成了整个系统的软硬件构建,整个系统的精度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产品水平。已获软件著作权4项,已受理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主要从事三维信息获取与处理中的关键技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
负责完成的国家级项目
(3) 带领课题组负责完成的投资500万元的国家级研发中心(企业)项目“产品快速开发集成系统”,每年为企业新增利润上千万元,受到以蔡鹤皋院士为组长的鉴定委员会的好评。该项目获2003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招生方向
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两个二级学科方向上均可招收博士生、硕士生。对上述方向感兴趣的自动化、数学、计算机、电子、机电等相关专业的优秀学生均可联系、报考。
同时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欢迎有相关研究背景的博士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