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李金恒,男,5 0岁,李金恒,男, 清华大学2011年百年校庆获“清华人”全国邮票肖像出版荣誉,获国际管理学会2008年城市规划设计专家杰出成就奖。
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专长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大理州规划、吐鲁番地区规划,迪拜自由贸易区规划;
论坛寄语:设计历史规划未来
留学于澳大利亚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大学;马来西亚BUC大学等高等教育院校,获得货币银行学硕士、管理学硕士、博士学位。任PRESTON UNIVERSITY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导师;北京城市学院教授;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任职于建设部中国国际城市案例研究委员会执行主任,全国科管委城镇建设指导中心执行副主任,建设部泛华城市发展规划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建设部泛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获得国资委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认证办专家委员专家、北京外专局2006-2011文教内专家、获交通部2007中国物流教育杰出成就奖、获2008年国际城市规划设计专家杰出成就奖。曾研究的学科和主要授课有:城市规划、金融学、物流学、管理学、产业经济学。管理经验背景主要有:城市规划设计院、物流规划组织、城市投融资平台、产业规划设计院院长等。
近三年教育工作业绩简介
l 数学:2006-2007年度校级优秀教师;2008年课堂教学优胜数学奖(CRM)
l 科研:校级2008年高等教育物流专科教学设计三等奖;校级科研奖(《物流思想史》)
l 管理:2007校级(城北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奖
l 社会:2008年中国物流教育发展杰出贡献奖(部级)、国际管理协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专家杰出贡献奖。
基本技能及对管理的理解
产业规划教学与科研开发管理能力:能熟练运用项目管理理论于实际各项工作中,在不同的行业之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去独立开拓一个新的项目领域,包括:调研、可行性分析、价值前景预期、企划报告、项目预算、市场走势评估、企业战略、组织行为模式、人力资源调配、商业谈判、创造技术进步环境、设计营销渠道、培训企业项目骨干、打造个性化企业文化、规范日常业务调度程序、保持项目的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规划教学与科研的表达能力:有娴熟的教学、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及撰写能力,能准确把握规范性描述语言及导向性描述语言的实际应用;有熟练的商业谈判能力,会有计划的在商业谈判中灵活运用结构式语言应对来自不同倾向性的交流;能使用电脑、数理、等语言工具完成不同的环境需要。
产业规划教学与科研凝聚扩张的组织能力:能熟练的根据上一级主管的要求在内部形成信息流、资金流、业务通道、人力资源等群聚区,按照价值链分析将其锁定在项目的周围;擅长内部激励保持持续增长中的分配比列平衡,以内部凝聚力形成的业务能力扩张,去带动,以教学与科研项目为轴心的对外市场份额扩张。擅长于运用合作、分流、兼并、技术群聚、信息共享等方法将同业竞争转化为行业竞争,使其行业体内沿有序方向运行,减少行业内耗,有利于企业体内循环;疏导行业的内耗能量将其改变为行业外部扩张能量。21世纪区域经济走向成熟的标志,其宏观教学与科研组织能力的优劣、是行业乃至区域社会中领袖类教育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教育组织者的深度组织技能之一。
近三年规划设计工作简介
任建设部泛华城市发展规划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建设部泛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8-2010)。院拥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甲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项甲级及城市规划编制乙级资质、并通过设计行业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UKAS国际质量认证。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70%,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一级注册结构师近50人。93年成立至今公司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完成了安哥拉DUNDO省生态新、东埔寨王国金边AZ新城,中国佛学院,中华女子学院、王府井世都百货、北京华清嘉园、北京安贞大厦、上海国际钢铁总部基地、沈阳泛华商业广场、河南政协综合办公楼、黑龙江海林城生态新城,大庆“未来城”,内蒙古乌海文化艺术中心,武汉“大东湖”生态公园水网、南京312国道快速化改造,南京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杭州市文一路道路、深圳南山大道改造、铁岭新城区集中供热、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兰木伦河河道整治、海湾17国城市改造规划设计景观规划等众多优秀设计作品,获得各类设计奖项50余项。在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前100名排序中公司2007年排名第24位,2008年排名第43位,连续两年进入去全国勘测设计百强企业行列。在中国民用建筑设计市场排行中公司2007年度总榜第10名,国营榜第8名,2008和2009年度总榜第14名,国营榜第13名。关键词
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学科建设与产业规划研究机构建议
世界一流大学往往学科门类齐全,不仅能在很广泛的领域里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而且为学科交叉渗透和新兴学科培育提供前提。要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及人才市场需求,进一步调整学科布局和结构,采取积极措施扶持新兴学科发展,争取产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建筑设计与自动化装置、城市结构工程、城市水利水电工程、城市规划技术经济与管理、产业规划、产业环境工程、工业设计、城市精算工程、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土地极差研究等申报为硕士博士点及列入重点科研计划。产业规划与学科建设的动因背景
一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产业规划对一国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及各行业、部门、地区产业的协调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产业规划综观西方政府干预理论的历史演进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对欧美、日本东南亚、印度及我国产业规划的实证分析,总结各国在产业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研究我国现阶段产业规划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形成产业规划与学科建设的雏形。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战略转型期,急需要先进的“产业规划”理论指导及学科建设,为完成中国经济漂亮的转身而做出有时效价值的建设性服务。二、产业规划与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科的交叉拟合 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互为支撑,产业规划必须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充分利用城市的相关要素,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则要综合考虑城市形态、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人口、土地、产业、文化、就业、居住、交通等要素。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与产业规划的结合也是集约发展的需要,开发区和产业基地附近应有适当的居住区,新城附近应有适宜发展的产业。学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城市各种要素的效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反之就会相互制约,造成资源浪费,影响长远发展。产业规划基本内容与相关内容
产业规划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工具,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做出一年以上的科学计划。科研机构或规划部门在做产业规划时,包括现状分析、发展战略、产业定位、产业体系、产业链条、建议项目、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城市规划多重视空间规划,强调规划者要有甲级或乙级资质,不了解产业规划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会误导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发展。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其核心是产业,要解决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产业的空间布局只是产业在区域内的分布设计,是“怎么做”这一环节的部分内容。有资质的规划单位,往往是从工程、建筑等角度出发,是对产业规划实施过程中工程性内容的设计,要承担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风险责任,因此必需有资质。正如行业对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一样,产业规划一定要告诉当地做什么产业,从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趋势、市场容量、技术水平等多方面论证:必需而且只有做这些产业才有前途,方向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个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过程设计过程中,产业规划在时序上是领先的,是战略规划、投融资规划、重大项目规划、空间规划的引导者,是规划设计的灵魂,是城市与区域规划的主体结构。广业规划与学科建设发展总体国标
(一)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城市发展目标(“建设国际大都市”)和城市发展理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城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强化学科内涵的充实与拓展,建立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与本科大学相适用的学科体系,构建高水平学术研究的学科基地,造就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队伍,以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建设为抓手,提升科学技术研究能级,加快教学型、应用型科研。力争2011- 2015年在“产业规划原理” “工业设计原理”“产业布局测控自动化”“产业链数据库”“城市产业精算模型”等学科中,建成2-3个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争取申请到2-3个硕士点。
(二)学科建设基础: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2、产业结构理论:一般包括:对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等。
3、产业关联理论:用精确的量化方法来研究产业之间质的联系和量的关系。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主要运用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
4、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
5、产业发展理论,主要指一个产业的诞生、成长、扩张、衰退、淘汰的各个发展阶段需要具备一些怎样的条件和环境,从而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
6、产业政策研究,包括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
(三)学科隶属与规划学科的融合:“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隶属于“经济学”门类中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它是经济理论与社会经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国民经济中产业层次上各种有关的资源配置、结构变化与升级、产业和企业组织、技术创新、市场环境与规则、政策制定与调整等问题。而“产业规划学科”应为紧随其后的三级学科,它同时融合了“城市规划”,“123产专业规划”,“工业设计”,“社区理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学科等。
(四)产业规划在经济管理学科的提升和发展:产业规划成为当今经济管理的应用集中表现,并成为与技术经济、劳动经济、区域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信息管理,会计学和工商管理等多个相关学科点相互支撑的强大学术群体。从学科特色看,本学科专业的重点研究领域已经经历了从主要研究铁路经济问题到综合性运输经济问题,再到研究各种基础设施部门的网络型基础产业的经济学问题这样几个重大的学术战略转变,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方向侧重于使用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探索与分析产业层次的问题,包括产业结构演变与升级、产业及企业组织的变化原理、以及垄断、竞争与管制理论等,研究成果为制定和完善有关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网络型基础产业研究。本研究方向立足于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具有显著自然垄断特性的各种网络型基础设施产业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包括网络型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关系、网络型产业的空间组织结构及企业边界、网络型产业的产权界定、网络型产业的监管体制、网络型产业的市场规则及法规体系、网络型产业的外部性和可持续发展等。
3、产业规划与投融资研究。本研究方向侧重相关产业规划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投融资问题研究,包括产业规划理论、投资规划、投融资体制、资本市场、经济评价与可行性研究方法等。
4、劳动经济、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劳动经济研究侧重于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劳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等;社会保障研究侧重于社会保障理论及其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侧重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配置,人力资本理论及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等。
5、区域与城市经济研。本研究方向注重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联系方式,其分析主要基于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包括区位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等),研究内容包括各种不同区域或城市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创新环境、产业集聚、发展战略及规划、城市问题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在资源空间配置中的作用等,为区域经济和运输经济研究提供依据。
五、建议设立“产业规划研究机构”(院所)
1、依托重大科研课题形成专业性的课题组;
2、依托社会委托的规划设计项目形成的规划设计组;
3、依托学科建设或形成的常规专业教学委托教学固定课堂所形成的班组;
4、依托理论出版系统所形成的命题或委托专著写作科研组。
附:产业规划研究机构创新团队计划管理办法
1、依托重大科研课题形成专业性的课题;
2、依托社会委托的规划设计项目形成的规划设计组;
3、依托学科建设或形成的常规专业教学委托教学固定课堂所形成的班组;
4、依托理论出版系统所形成的命题或委托专著写作科研组。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升产业规划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凝聚并稳定支持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根据《产业规划研究机构“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产业规划研究机构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科研机构的意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新团队计划实施的总体目标是:根据首都科技中长期发展需求和机构长远发展重点,以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解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以优势学科为载体,培养创新目标明确、团队结构合理、创新绩效明显、核心竞争力突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
第二章 培养方式
第三条根据学科发展和重大技术需求,结合已实施的人才计划,依托重大项目培养创新人才团队。
第四条 建立首席专家岗位责任制,明确遴选标准和绩效目标,可面向社会招聘首席专家。鼓励首席专家组织前瞻性预研究。
第五条 建立重点课题组联系制度,对学科优势明显、项目运作能力强的课题组和学术带头人,进行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扶持,在培养提高的基础上创建创新团队。
第六条拓展团队建设方式,采取项目合作、团体引进公口作培养等方式推进创新团队建设。
第七条 加强研究生培养,鼓励和支持创新团队依托本单位和协议合作单位的学位授予点,采用单独和联合招收方式培养研究生。鼓励和支持创新团队依托产业规划研究机构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培养博士后。
第八条 加强学术交流,鼓励和支持创新团队组织或参与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积极支持国内学术研讨、跨学科学术交流、国际学术交流等活动。
第九条 鼓励和支持创新团队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争取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奖励,对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鼓励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申报7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资助。
第十条设立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创新团队计划资助期一般为三年。对于成绩突出的团队给予滚动支持。
第十一条 创新团队计划经费主要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包括:自主科研立项、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包括国际交流)、专家咨询、人员津贴、科技成果发表和宣传、知识产权申报和维护等。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二条 创新团队计划面向产业规划研究机构及与产业规划研究机构有协议合作关系的研究机构,高等机构校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开放。
第十三条 申报团队要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具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团队人员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具备坚实的研究基础和科研成果,在特色领域和研究方向上有明显优势。
第十四条申报团队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团队首席专家应具备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主持过国家或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得过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
(二)团队成员原则上不得超过55周岁,至少有两名人员具有博士学位、中级一含一以上技术职称。
(三)合作单位根据合作协议要求和任务发展需要可参与申报创新团队计划。
第四章 项目评审
第十五条 创新团队计划由科研开发处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每年申报评选一次,采用网上发布、集中受理方式执行。
第十七条 申请团队在机构网站下载并填报《产业规划研究机构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团队信息简表》和《产业规划研究机构创新团队培养计划申报方案》,连同有关附件材料7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统一报送科研开发处。
第十八条 科研开发处组织专家组对申报的团队分领域进行同行评议。机构办公会对评议结果进行审批,由科研开发处下达创新团队培养计划。
第五章 绩效管理
第十九条 获资助的创新团队在接到批准资助通知后1个月内,由创新团队填写《产业规划研究机构创新团队研究计划》,经所在单位审查后报科研开发处备案。
第二十条 合作单位人员在资助期内必须开展实质性合作,并在联合申报项目、联合研究攻关、联合招收研究生等方面有面向首都科技需求的实质性内容。
第二十一条 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实行年度考评制度,重点考评计划目标进展情况、团队人才培养情况、团队科研成果情况、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对考评不合格的人才团队,下一年度不再给予经费资助。
第二十二条 资助期限结束后,由科研开发处组织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就团队的创新竞争能力、科研成果水平、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评估细则另行制定。创新团队资助期考核主要标准为,取得国家或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1项以上(含一项),并获得以下任一项成果:
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项以上(含一项)
获得发明专利1项以上(含一项)
发表SCI、EI论文5篇以上(含5篇)
出版重要科技专著l部(含1部);
获得省市成果转化项目1项 .
第二十三条 创新团队成员发表、出版与本资助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申报成果奖励等,均应标注“产业规划研究机构创新团队计划支持“字样”。
第二十四条 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时,所在单位应及时向科研处提交变动的书面报告,经审查后决定是否继续实施或调整。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二十五条 获资助的创新团队所在单位应严格执行院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资助经费单独建帐,专款专用,由获资助的创新团队统一支配,其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
第二十六条入选团队的所在单位可按一定比例匹配研究经费,并给予其他必要的科研条件支持。
第二十七条因故终止计划的创新团队,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结余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