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国 - 个人简介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南收藏家。1941年10月生,湖南省常德市人,高级讲师、副教授,创办《新国书屋 》,自号新国书屋主。收藏图书近万册,历代古钱币、青铜镜和古陶瓷约3000种,其中精品百余种,是湘北较有名望的收藏家。
主要作品
《陕西金融》:
《评〈东汉记钱制的铜牍〉和〈剪錾钱考〉》
《常德发现“天佑通宝”钱》
《中国文物报》:
《李自成和“西安·王”铜马铃》
《耕者有其田---土地证记述的翻身史》
《收藏》、《收藏界》:
《清代常德银锭》
《晚清时期的常德花票》
《常德官钱局钱票鉴赏》
《杜修经与井岗山“工”字银元》
《沅澧流域量具赏析》
《汉代青瓷奇葩---南平青瓷》
其它:
《试论毛泽东晚年的哲学思想》
《试论邓小平的经济理论体系》
《试论江泽民的理论贡献》
《股份合作制理论、政策、实践》
《市场哲学》
《新编财政金融通论》
《武陵藏珍--沅澧流域历史文化图说》
周新国 - 突出成就
周新国先生收藏的城头山原始酒器、汉代“屮”字罐、三国蜀吴货币和萧梁时期的窖藏货币、唐代旋涡纹彩陶瓮、“朗州窑”系列、唐代蟠龙纹镜、唐代青釉忍冬纹罐、南坪青瓷、岳州窑青瓷、北宋靖康盛冰缸、宋代阳燧、“芙蓉花”镜、元代“常德路造”铜权、南明“隆武二年”大铁罄、李自成“西安·王”铜马铃系列、明代木雕真武大帝像、“秩吾”镜、清代常德官钱局发行的纸币、常德民间的花票、清代“纪值”储酒坛系列、井冈山“工”字银元、常德会战张灵甫题赠蔡锷遗集等,这些都与历史文化紧紧相联,是历史有关的重要证物,部分还填补了地方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空白。
周先生提出城头山为常德酒文化发祥地、提出唐宋时期常德有“朗州窑”存在之说、提出有柄铜镜始于唐代的考证、通过收集明末李自成大顺军散落在沅澧流域的遗物来探讨李自成的最终归属、所著《清代常德官钱局考》成为了研究常德本土钱币史的重要资料、收藏的张灵甫1943年题赠是常德会战的直接物证、向博物馆捐赠的《戏剧集纳》清晰地记述了丁玲的早期历史、所著《武陵藏珍》图文解说沅澧流域文化,是一部沅澧流域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
周新国 - 社会评价
为了留住反映常德历史文化的古物,周新国先生三十年如一日收藏不懈,研究考证常德历史文化。文化圈内的朋友善意地提醒周老:“《武陵藏珍》立足常德,反映武陵风物,从地域角度讲是不是太窄了?”周老先生在 “我的收藏观” 中回答得很清楚:“我认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地域的也是全国的’”。李自成的归宿问题难道不是全国的?比较湖南长沙窑、四川邛窑和常德‘朗州窑’的相似性,难道仅是个地域文化范畴?提出五、六千年前城头山的酿酒文化,难道仅是常德城头山的事情?研究常德本地有柄唐代铜镜及陕西手持带柄圆形镜女俑,得出有柄镜始于唐代,挑战始于宋代的定论,难道仅是地域文化?屈原、陶渊明、刘禹锡、朱元璋、张士诚、李自成难道不是影响中华民族的人物?”......周先生是立足于自己的耳闻目见,依托日常生活的土壤,细致地记述下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凭借那些如同琥珀包裹着的、记录下我们民族历史光芒的古物,去探索它们内含的故事和我们民族的痕迹。
周新国 - 先生收藏观
“收藏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民间收藏是对国家收藏的一种补充,内地成千上万的收藏家收藏文物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文物向海外的流失,起到了为国家保护文物的作用。”
“任何一种科学和艺术要取得成功,都必须持之以恒,付出艰巨的劳动。除了花去大量财力物力外,还须花精力学习钻研,鉴别考证,精心保管。只有不畏艰难,持之以恒,才会成为成功的收藏家,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热衷于藏品的收集,增加数量,满足于观赏把玩,这种人还不能称作真正的收藏家。真正的收藏家,还应对藏品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科学、艺术问题进行研究。这样对社会的贡献才会更大。一个真正的收藏家,其收藏动机不在于获利心理的驱动,而在于保存和挽救中国文化瑰宝。否则,就会陷入误区。现代收藏家应把先民创造的文化瑰宝视为人民所共有。这是收藏的‘真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