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农业 - 黄炳超
黄炳超
黄炳超(1949年— ),广东开平人,昆虫学家。1999年5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展开

简介

  黄炳超,男,1949年4月出生,广东开平人,汉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研究员,昆虫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保护、农业昆虫。主要研究方向有:(1)水稻害虫及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2)应用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水稻抗虫基因;(3)水稻品种抗虫性研究;(4)水稻病虫种群动态和预测模型;(5) 柑桔木虱传播柑桔黄龙病的研究。

  1968年7月开平一中高中毕业后在家乡广东开平务农10年。1978年3月-1982年2月华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2月-1985年1月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师从刘秀琼教授,并得到赵善欢教授、院士的指导,获硕士学位。1985年1月起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工作。1987-1991年任助理研究员,1992-1997年任副研究员,任课题组副组长、研究室副主任,1997年11月晋升为研究员。1998-2005年,任课题组组长、研究室主任,2006年后任研究员。曾6次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合作研究和学习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分子生物技术,获5份证书。

科技成果

  1985.1 u2013 1995.12,参加国家“六五”“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基金项目1项。1996.1 起,主持和完成的项目有国家“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华南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亚洲水稻生物技术网项目“应用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水稻抗稻瘿蚊基因及稻瘿蚊种群分子特点”;国际水稻遗传评价试验;省科技项目3项和院重点项目2项等。目前,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华南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2006-2010)。

  获科研成果9项,含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主持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完成者,二级证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主持人),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省1项(主要完成者,排名第四),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要完成者,排名第三)。发表科技论文60多篇,主笔论文40篇,合作论文20篇,3篇为SCI论文。参加编写专著4部。主笔的2篇论文获2005年中国农学会优秀论文(英文学术类)一等奖和2005年中国植保学会优秀论文奖。2006年获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建功立业奖。

获奖情况

  (1)抗稻瘿蚊新基因Gm6在分子标记抗性育种中的应用,2005年院科技进步一等奖。获200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持人,排名第一)。

黄炳超

  (2)抗稻瘿蚊新基因Gm6在分子标记抗性育种中的应用,获2006-200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主持人,排名第一)。

  (3)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 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完成者, 二级证书, 证书号: 证字2003-j-201-1-44-17) 。

  (4) “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深化、规范化的研究” 获199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要完成者,排名第三)。

  (5) “褐稻虱生物型变异动态监测及其在水稻品种抗虫性研究中的应用”获199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要完成者,排名第三)。

  (6)“抗稻瘿蚊新基因Gm6的研究”获1999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主要完成者,排名第四)。

  (7)“广东省稻飞虱种数量群动态及预测模型的研究”获1992年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参加工作的科技成果(主要完成者,主持人,排名第一);

  (8)珠江三角洲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1986年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加者,排名第七))。

  (9)中国主要粮棉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创建和成效,1999年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参加者)。

优秀论文

  (1) 2005年获第一届中国植保学会优秀论文奖。

  (2)2005年中国农学学会优秀论文(英文学术类)一等奖。

  (3)1996-1997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发表论文

  (1)黄炳超、肖汉祥、吕利华、张扬、李 宏、谢振文、周少川、S. Katiyar、Susan V. Constantino、J. Bennett,抗稻瘿蚊新基因Gm6在分子标记抗性育种中的应用,《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76-80(获2005年中国植保学会优秀论文奖)。

  (2)Huang Bing-chao,Xiao Han-xiang, Lu Li-hua, Zhang Yang, Li Hong, Xie Zhen-wen, Zhou Shao-chuan, S. K. Katiyar, J. Bennett., Application of the new gene Gm6 against rice gall midge in resistance breeding through PCR-based marker aided selectio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3, Vol.2(8):875-880(获2005年中国农学会优秀论文(英文学术类)一等奖)。

  (3)谭玉娟、张扬、黄炳超等,抗稻瘿蚊品种多抗1的抗性遗传分析及抗性基因定位,《植物保护学报》,1996,23⑷:315—320。(获1996-1997年广东省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4)B. C. Huang, Y. Zhang, Z. W. Xie, G.Q. Zhang, H. X. Xiao, H. Li, C. F. Huang, M. Z. Liu, S. C. Zhou, S. Katiyar, J. Bennett, Molecurar breeding for resistant varieties against Asian rice gall migd in China,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2007, 5(2):229-231.

  (5)黄炳超、张 扬、谢振文、张桂权、肖汉祥、李 宏 、J. Bennett、刘名镇、周少川、S. Katiyar、陈伟洲、黄朝峰、谭玉娟、徐炎康、赵丽霞。亚洲稻瘿蚊种群DNA指纹及水稻抗稻瘿蚊分子标记抗性育种技术研究。昆虫知识,2007,44(2):164-171。

  (6)黄炳超、张扬、谢振文、张桂权、肖汉祥、李宏、黄朝锋、刘名镇、周少川、Katiya S. K., Bennett J.,华南抗稻瘿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植物育种,2007,5(4):507-514。

  (7)黄炳超、周汉钦、朱小源、曾列先、张扬、肖汉祥、杨健源、杨祁云,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圃资源在广东的试验和评价利用,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7(2):148-152

  (8)黄炳超、张扬、肖汉祥、李燕芳、吴城伟、吴金灵,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的优化集成及应用,广东农业科学,2006,(5):31-33。

  (9)黄炳超、肖汉祥、张扬、吴城伟、吴金灵,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广东农业科学,2006,(5):41-42。

  (10)黄炳超、曾列先、张扬、朱小源、肖汉祥、杨健源、杨祈云. 2005. 华南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简报。《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947-94.

  (11)黄炳超、张扬、肖汉祥,2004,我国抗稻瘿蚊育种研究的新进展,作物研究(国际水稻年专刊)(4):201-207。

  (12)黄炳超、刘秀琼、 陈循渊, 柑桔木虱传播柑桔黄龙病的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85,6(4):46-50。

  (13)黄炳超等,用P32标记测定楝科植物油对柑桔木虱的拒食作用,原子能农业应用,1987. (2): 55-58。

  (14)黄炳超等,珠江三角洲水稻白叶枯病流行模型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89,22(1): 62-67.

  (15)黄炳超等,新会县第一代三化螟预测模型的研究,广东农业科学,1989,(2): 33-37.

  (16)黄炳超等,早造稻飞虱预测模型的研究,昆虫知识,1991.,28(4): 196-200 (in Chinese).

  (17)黄炳超等,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III)-珠江三角洲主要病虫演替及其控制策略, 1990. 广东农业科学,1990,(2): 35-38。

  (18)黄炳超等,晚造稻飞虱预测模型的研究,广东农业科学, 1991.(1): 34-37。

  (19)黄炳超等,广东稻飞虱种群数量变动及其预测研究,病虫测报,1992.(12): 25-29

  (20)黄炳超等,褐稻虱繁殖力的研究,广东农业科学,1993(1): 27-30 。

  (21)黄炳超、曾列先、张扬、朱小源、肖汉祥、杨健源、杨祈云. 2005. 华南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简报。《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947-949。(2005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22)黄炳超、张扬等,珠江三角洲稻区害虫种群发生动态及控害策略。见:《面向21世纪的植物保护发展战略》:840-845。2001,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3)黄炳超、张扬、肖汉祥,水稻抗稻瘿蚊分子标记抗性育种技术研究及其应用,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论文,《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分8.3。2006年9月16日。北京。

  (24)黄炳超,2000,国际水稻遗传评价圃在广东的评价利用,全国主要农作物抗病育种及抗病性论文集,35-41。

  (25)黄炳超、张扬、肖汉祥,李燕芳,2005年广东省褐稻虱的发生和近年研究 进展,水稻两迁害虫学术会议论文,2006年4月14-17日,河南壁鹤。

  (26)黄炳超、张扬、肖汉祥,广东省褐稻虱的问题,稻飞虱生态与治理国际研讨会论文,2006年5月17-18日。中国杭州(英文)。

  (27)Huang, B. C. et al. 1992. Studies on the reproductive capacity of brown plant hoppers Nilaparvata lugens (Stål). Proceedings of XIX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ntomology. Beijing, China, June 28-July 4, 1992. (In English).

  (28)Huang, B. C. 1992. Review for groundnut pests and diseases and IPM implement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South China. Groundnut - a global perspective, 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492-493. 25 u201329 November 1991, Internation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the Semi u2013 Arid Tropics (ICRISAT), Hyderabad, India (in English).

  (29)Bing-chao Huang, Yang Zhang, Yu-juan Tan, et al. Breeding for Asian rice gall midge resistance in China. New Approaches to gall Midge Resistance in Rice. ICAR & IRRI, 2004, P111-120.

  (30)Huang, B. C. et al. 1997, Studies on the migratory occurrence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brown hopper in Guangdong of China. Proceedings of China-Japan joint workshop on mig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sect pests of rice in monsoon Asia: Pp 248-254. China 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Hangzhou, China, 27-29 November 1997 (in English).

  (31)Huang, B. C. et al. 1997, Studies on The new resistance gene Gm6 to rice gall midge Orizeolia oryzae Woo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u2013 theory and practice, develop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Pp 312. Organized by Guangdong Commission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China, 20-24 October 1997 (in English).

  (32)Huang, B. C. et al. 1998. Breeding for Asia rice gall midge resistance in China. Abstracts of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ew approaches to gall midge resistance in rice. Pp 24-25. Organized by Indian Counci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 DRR, Hyderabad, India, 22-24 November 1998 (in English).

  (33)Huang, B. C. et al. 1999. The recent advance on the technologies and strategies for rice IPM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of south China. Pp48-56,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n Rice Based Ecosystem (ISIPMRE), Eds. Runjie Zhang et al. published by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in January 1999 (in English).

  (34)Huang, B. C. et al 1999. The occurrence, forecast and management of brown plant hopp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South China. Pp15-29. In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rcountry forecasting system and management for brown planthopper in East Asia. May 19-21, 1999. Suwon, Korea. Rural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RDA) and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in English).

  (35)Huang, B. C. et al 2000. The occurrence,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methods of brown planthopp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south China. Pp87-104. In proceeding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rcountry forecasting system and management for brown planthopper in East Asia. November 15-17, 2000.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China. Rural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RDA) and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in English).

  (36)Huang, B. C. et al. 2001. Monitoring the population dynamic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rice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Proceedings of 2nd Entomological Conference of China (Two side of Taiwan seacoast). Pp82-84. 4-8 February 2001. Zhongshan, Guangdong, China (in Chinese).

  (37)Huang, B. C. et al. 2001.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brown planthopp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south China. Pp187-199. In proceeding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rcountry forecasting system and management for brown planthopper in East Asia organized by RDA & FAO, Hanoi, Vietnam, 13-15 November 2001

  (38)Huang, B. C. et al. 2002. Monitoring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rice pest and an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t the Pearl River Delta of south China. Abstracts of International Rice Congress: 218. 16-20 September 2002, Beijing. (In English).

  (39)Huang, B. C., The molecular marker of the gene Gm6 against rice gall midge and the application for resistance breeding through PCR-based marker aid selection. Abstracts of International Rice Congress: 442. 16-20 September 2002, Beijing. (In English).

  (40)Huang Bingchao et al, 2003, Plant hoppers and thei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China, <>:87-99. Zhongshan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ess.

  (41)Huang Bingchao et al, 2004, PCR-based marker aid selection for resistant varieties against rice gall midge, Plant Protection Towards the 21st century,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gress: 265.Beijing, China. May 11-16, 2004.

  (42)Katiyar, S. K., G. Chandel, Y. J. Tan, Y. Zhang, B. C. Huang, L. Nugaliyadde, K. Fernando, J. S. Bentur, S. Inthavong, S. Constantino, and J. Bennett. 2000. Biodiversity of Asian rice gall midge (Orseolia oryzae Wood Mason) from five countries examined by AFLP analysis. Genome 43: 322-332.

  (43)Katiyar, S. K., S. Verulkar, G. Chandel, Y. Zhang, B.C. Huang & J. Bennett. Genetic analysis and pyramiding of two gall midge resistance genes (Gm-2) and Gm- 6t) in rice Oryza sativa L.) Euphytica 122: 327-334, 2001.

  (44)Katiyar, S. K., Y. J. Tan, B. C. Huang, Y. Zhang, G.Chandel ,Y. K. Xu, Z.W. Xie, J. Bennett. 2001. Molecular mapping of gene Gm-6(t) which confers resistance against four biotypes of Asian rice gall midge in China. Theor Appl Genet (2001) 103:953-961.

  (45)Zhang, Y., Y. J. Tan and B. C. Huang et al. 1997. The inheritance of resistance to gall midge in Duokang 1 of rice variety. Rice Genetic Newsletter (14): 67-69 (In English).

  (46)Zhang, Y., Y. J. Tan and B. C. Huang. 1995. Monitoring variation in brown planthoppers biotype in Guangdong, China. IRRN. 20(4): 19-20 (in English).

  (47)谭玉娟、张扬、黄炳超,褐稻虱生物型变异动态监测及抗虫品种资源的推荐,昆虫学报,1997,40 (1): 32-39 。

  (48)谭玉娟、黄炳超、张扬,抗褐稻虱生物型1和2的水稻新品种粳仙89,植物保护学报,1995,22 (1): 91-92 。

  (49)谭玉娟、黄炳超、张扬,粳仙89对褐稻虱抗性的研究,1995,西南农业学报,. Vol. 8 SUPPLEMENT: 47-50。

  (50)谭玉娟、黄炳超、张扬等,中国水稻品种资源抗稻瘿蚊研究进展,见:张芝利、朴永范、吴巨文主编〈〈中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论文集〉〉:345-350。1996,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51)谭玉娟、黄炳超、张扬等,抗三化螟品种资源SB1的遗传转育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 (5): 357- 362。

  (52)谭玉娟、潘英、张扬、黄炳超,普通野生稻SB1抗三化螟和褐稻虱的研究,见:中国粮棉作物综合治理关键技术:94-99。

  (53)张扬、谭玉娟、黄炳超等, 2000, 多抗1号抗稻瘿蚊遗传研究,植物保护学报,27(2):136-140。

  (54)张扬、肖汉祥、黎伯棠、邓国标、黄炳超,2004,防治水稻附线螨药剂筛选及药效试验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3): 36-37.

  (55)张扬、黄炳超、肖汉祥、吴金灵、吴城伟等 2002,稻虫杀尽替代甲胺磷防治水稻害虫药效评价,广东农业科学( 4)40-42。

  (56)张扬、黄炳超、谢振文、肖汉祥、John Bennett,2005, 应用AFLP 分析广东稻瘿蚊不同生物型指纹,广东农业科学(1):60-64。

  (57)肖汉祥、黄炳超、张扬,2005。与Gm6基因紧密连锁的PSM标记在水稻抗性育种中的应用,广东农业科学(3):50-53。

  (58)肖汉祥、黄炳超、张扬,2005, 与Gm6基因紧密连锁的位置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在水稻抗性育种中的应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生物防治:596-600。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59)肖汉祥、张扬、黄炳超等,2005,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福寿螺药效试验,植物医生(2):33-34。

  (60)李燕芳、肖汉祥、张扬、黄炳超,50%四聚可湿性粉剂防治稻田福寿螺药效试验,广东农业科学,2006,(5):100-101。

  (61)田新莉、曹理想、杨国武、黄炳超、周世宁,2004,水稻内生放线菌类群及其对宿主病原菌的抗性研究。微生物学报 44(5):642-646。

  (62)田新莉、蔡爱群、曹理想、肖汉祥、黄炳超、周世宁,2005,水稻内生真菌类群分析及其桔抗病原菌活性研究。中山大学学报 44(2):69-73。

参与专著编写

  (1)朱绍先、黄炳超、陈忠诚,珠江三角洲的模式,见:杜正文主编《中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策略和技术》,1991年,农业科技出版社。

  (2)黄炳超,花生叶蝉类,花生叶螨类,见: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编《中国农作物病虫害》:1035-1037。1995年,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3)黄炳超,三化螟虫防治研究,见:石元春、张湘琴主编《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289-290。2002年,福建教育出版社。

  (4)黄炳超、陈怀仰、张 扬、谭玉娟、曾列先、朱小源、杨祁云、黄少华、范仕容。华南珠江三角洲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策略研究的新进展。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水稻病虫综合治理国际学术讨论文集:48-56。1999年,中山大学出版社。(英文)

科研项目

  “十一五”主持项目:

  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华南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2006-2010)。

  “十五”期间主持和完成的项目:

  2、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题(2001-2005):华南稻区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2004BA0509B02-05)。

  3、 国际水稻研究所亚洲水稻生物技术网(ARBN)国际合作项目(1998-2002):实现冲击与可持续性-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瘿蚊新品系。

  4、 省农业攻关项目(2001-2005):水稻新抗源筛选与鉴定的研究(C20104, 2002B216033)。

  5、 省国际合作项目(2003-2005):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抗病虫圃抗病虫资源的筛选与鉴定研究(2003C50206):。

  6、 院科技攻关项目(2004-2006):抗稻瘿蚊在杂交稻上的创新应用,(04-攻关-22B)。

  7、 国家外专局成果推广项目(2004-2006):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瘿蚊新品系(Y200444400003)。

  “九五”期间主持和完成的项目:

  8、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1996-2000):珠江三角洲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9、 国际水稻研究所亚洲水稻生物技术网(ARBN)国际合作项目(1996-1997):应用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水稻对稻瘿蚊的抗性及稻瘿蚊种群的特点。

  10、广东省人大农业科技仪案项目(2003-2004):抗稻瘿蚊优质稻的试验推广。

  11、院科技攻关项目(2001-2003):水稻抗病虫资源的鉴定与创新利用研究。

  参加的项目:

  12、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菊酯类农药在稻田应用可行性研究(2004-2005)(农业部药检所承担, 张扬为专题负责人).

  13、省水稻病虫重大专项:广东水稻重大病虫害的检测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03-2005),(曾列先、张扬主持)。

  科研新成果简介

  成果名称:抗稻瘿蚊新基因Gm6在分子标记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成果获奖情况:2005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6-200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黄炳超, 张 扬,谢振文,张桂权,肖汉祥,李 宏 ,J. Bennett,刘名镇,周少川,S. Katiyar,陈伟洲,黄朝峰,谭玉娟,徐炎康,赵丽霞,等。

更新日期:2024-11-2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